乌江河畔,炙热的太阳像怒吼的雄狮,宣泄着它的不满。室外,红日高照,室内严穆的气氛却压抑着你一颗热血沸腾,壮志凌云的红心。金黄的铠甲染不了你眼中清晰可见的颓唐。
意气风发,所向披靡的你去哪儿呢?我的眼被刺得生疼,强忍着眼中的酸涩,我哽咽的问道:“项王,我们怎么办?”你没有回答,一双深邃的眼眸静静的望着我,仿佛是要把我的模样深深地烙进心底。我的心没由的狠狠颤抖起来。没有机会了,一切都注定好了,可真正要触到死亡的时候,我竟会感到深深的恐惧。望着身上昂贵的罗裙,锦衣华服,再看看那双珠光宝气的锦制金鞋,我突然笑了,也许这就是原因吧……
“我就是死也会护你周全。”面对你突然的严肃、认真和坚定,我的心变得更加痛更加伤。你的深情给了我面对死亡的理由,我是多么的幸福。“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你沉痛的吟歌,似叹息又像是诀别,我拿起琵琶,含泪吟道:“君欲守土复开疆,血犹热志四方,我为君擦拭樱枪,为君披戎妆,君道莫笑醉沙场,看九州,风烟扬,江山千万里,烽火次地燃,掌中弓虽冷,鲜血犹是滚烫,闻说塞外雪花开,吹一夜,行路难,我织一片明月光,愿为君司南,我唱战歌送君行,将祝捷酒浅埋,待君愿共醉万场……”我的目光渐渐从你身上飘走,望向了那仿佛挑逗着我,熠熠发亮的利剑,我轻柔地端起它,看着剑中我风华绝代的面容,倾国倾城却独独为你倾心,“汉冰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剑光已闪,泪水和着鲜血溅在了你的衣襟上。“虞姬”朦胧之际,我听见了你急切的呼喊。窗外残阳如血窗内,我愿为君香消玉损。如有来生,我依旧愿为君痴,只为重温你那深情的目光。爱过来便不再遗憾,轰轰烈烈过,便笑看红尘风起烟扬。
那一首垓下歌,就这样荡气回肠的被深深镌刻在了历史,永恒不灭,记叙着虞姬和项羽千古不变的爱念。
我不是你生命中最亮丽的风景线,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但当你再一次将我握在手心,可否让我在心中默想一句,遇见你,真好。但是,一支桃竹夹能做什么呢?是否可以帮你抵挡战乱,亦或是祝你返青少年华?
喧闹的灯市,已是灯火阑珊,人去楼空之际,只是你,那样美的你,拾起我,“这个,我要了。”坚定的气势,不服输的面容,烙印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使我认定了你,做我一世的主人。
看着正值青春年华的你,将我捎在头上,好强的我笑了,蔑视其他桃竹夹,趾高气昂的,如此美的红颜,我可以静静地在那个角落瞩望:看着貌美如花的你成长,惹得无数青年竞折腰。相夫教子,穷其你一生,夹竹桃的主人该有的`人生亦不过如此吧?我与你的遇见也该是这样尘埃落定吧。
遇见的柳枝为何阴差阳错地扎入旱地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兮旦福,为何是你?好时光为何负你?当我在那个角落,看着你织布,“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意寓此否?我的木兰,红颜只为搏郎才一笑,你可知?
记得那时,你只是紧紧地攥着我,“我知道,我知道……”木兰,木兰,何时语言也如此苍白无力了?风拂堤杨柳,灯市的那个夜晚,一切的一切,都只是烟云表象吗?
依稀听见几声哭泣,当我再次重见天日时,只是瞧见一个帐篷,军营?只看见你,早已哭成泪儿人,穿着铁盔的你,多了几分英姿,少了多少儿女情怀,百感交集,“我的木兰,最英俊”,划过面颊的的弧线止了,你只是淡淡的笑。
冷,月光下,你拿着刀枪,与敌人殊死搏斗,冷光,时时映衬我身,我只得在军营里,不知所措,昔日拿着扇子挥舞的你,是否早已随着狼烟飞到天际?眼泪无声地落下来,在军营处,透着光,战争咆哮着,我只能吼叫着,放开我的木兰!
他只是阴险地冷笑着,木兰不是你的,拿着匕首,向人们一刀一刀地扎进胸口,鲜血和着刀光,我又看到我的木兰,拿着长矛,带头冲锋,吼着,战沙场,她那侧臂的鲜血令我无法释怀,我知道木兰,这场仗,只能胜,不能败。
又一次,归途,你没有当初的喜悦,那种少女的喜悦,一去不复返了,你只在我耳边轻语,可以回家了,我苦笑着,家?被鲜血染成红色了吧?
一路坎坷,踏着多少壮士的尸体,至京城,看见天子坐朝上,我斜眼不满地望了他一眼,天子仍旧是天子,木兰还是以前的木兰吗?你没说什么,只是将我捂住,“木兰不求金银财宝,只愿得一千里马,回家”。
一匹枣红的马,你骑上去,我在一旁责备,我的木兰,为何让年华似水流,不复回?
你却只是笑笑,我只想,见见家人。
在城外迎接的,是你的家人,瞧你们兴高采烈地寒暄,聊到深夜,你进了内屋,点上烛,坐在梳妆台前,换了以前的裙裳,将我系在发梢上。许久,你问我,你说,我傻不傻?我仔细看着,你瘦了,皮肤不再细白,头发不再油光发亮,我只笑笑,你不傻,我的巾帼英雄。你嫁给了战争,江山是聘礼,遇见你,是我一生的荣幸,曾几何时,我也脱去了稚气,与你一起饱经风霜后,坚强起来。
看那北斗七星,蜿蜒盘旋;望山高水深,源远流长,就像你在我心中从未改变,亦从未离去。遇见你,是我的荣幸。
你们一定知道南京大屠***吧!当年,日军在南京屠***了30多万中国人,成千上万的人被枪***后浇上汽油焚尸,骨灰残骸被江水冲得无影无踪,还有许多未被发现的秘密活埋地点……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到底有多少南京同胞惨遭日寇***害,恐怕谁也无法精确地估计。
国耻象大山一样压在中华民族的头上,压得几亿人民透不过气来,也在我们这些少年人心灵里灌注了铅一样沉重的忧愁和哀伤,中国,我们古老的中国,生我养我的中国,地大物博却遭人欺凌宰割的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挣断身上的屈辱锁链,铁骨铮铮地站起来啊!
整个八年抗战期间,侵略者的铁蹄践踏蹂躏祖国的胸脯,其中有几年在上海这个“国中之国”中,也看到英国,美国士兵耀武扬威地走在马路上,外国军舰在黄浦江上任意来去。只有尝尽失去自由和被压迫的滋味,才能深切地懂得“勿忘国耻”这四个字的含义。现在,每当唱起“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时就会联想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那句古训。
多少年风雨沧桑,河山巨变,我们的祖国早已摆脱了屈辱和苦难。然而,我们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许多发面还处在落后地位,落后是现实,安于落后就是可耻了神州大地的一些角落里,权欲观念,愚昧思想,腐败堕落作风,惟利是图,崇洋媚外……种种可鄙的现象,更使正直的人感到可耻。也许这些可以算作新的“国耻”吧,这些有损国格,有损中华民族形象的“历史”,我们一天也不能容忍!
半个世纪以前,我们中国被许多帝国主义者践踏蹂躏,我们的人民失去自由和生活的权利,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耻辱,这些耻辱是我们祖国的伤痛,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悲哀。有人会说,它已经过去,就让它过去好了,干吗还要“勿忘”呢?这是因为,忘记“耻辱”虽然可以减少伤感,但是记住“耻辱”就是记住祖国的历史创伤,能激起更强烈的民族精神,让我们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记住中华民族的祖先为祖国所做出的牺牲,更能增强自己对祖国的责任感。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的教训,才能保证世间不再有战争和屠***。
最后,让我们高呼:牢记历史,爱我中华!
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和平的,可谁又想到几十年前的抗日战争呢?我们正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才让日本看上了我们国家,看上了一个能源富足的但科技落后的一块“大肥肉”。让日本的侵略计划才得以实现。日本先是击败水上舰队——北洋水师,并要求清政府赔偿巨额军费。要是现在,我们一定要遏制,一定要反抗,一定要打击!可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没有反抗,只是懦弱的与日本政府进行谈判,签署了近代中国历史上最不平等的《马关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为侵略战争埋下了伏笔。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爆发后,日本军在中国发下了滔天罪行,如:“731活体实验”“三光政策”“南京大屠***”等惨无人道的罪恶行径。
令许多人震惊的是,在南京大屠***中,有许多未投降的国军也被日本人用机枪活活打死。整整30万人啊!几十万鲜活的生命啊!就在日本人的弹指一挥间消失了,一起与昔日并肩作战的兄弟们消失了,几十万手无寸铁的老百姓瞬间倒下了
我们中国抗日了八年,也被侵略了八年,这八年我们国家受尽了耻辱。这也说明科技落后就要挨打挨揍的道理。我们的先辈用一腔斗志昂扬的热血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去堵日本人的枪口,赤手空拳地跟日本人去斗,是先辈们为我们创造了这美好的生活。如今,我们的科技飞速发展,但是我们几十年前的耻辱是忘不掉的,唯独让我们的科技发展的更强大,武器更先进,才能洗刷耻辱保卫我们的国家,以此报效我们的祖国,让我们每个人都对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茫茫然然中,日子如飞梭一般消逝,有如同热烈的红色般的青春作伴,阳光从来都不曾衰老过。地球不会因为任何人而停缓它的步伐,始终都会呈现一片蔚蓝。有宽广无垠的天空,有漫无边际的海洋,有过去,也有未来。千古绝唱依旧,隔着历史长河,仍然吟唱着历史的遗曲。我们也许会失去“现在”,但我们永远无法忘却“过去”,因为那正是历史的本色。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之一,有着五千年灿烂光辉的历史,每一个华夏儿女都引以为豪。中国革命派的旗手孙中山先生曾说过:“中国之文明,已著于五千年前,此为西人所不及。”当代的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的研究成果,充分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华五千年》收录了从原始社会的人类起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之间发生的大小事件,漫漫五千年,堂堂泱泱大国,曾经傲居世界,也曾经历衰落和屈辱。这样的历史,怎能不值得一读?这本书充分概括了从古至今的历史,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探寻历史的本色。
全书共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原始社会描述了我们的远古祖先,并且也利用诸多遗迹向我们介绍了原始社会的氏族制度,经济生活和一些历史传说。奴隶社会的开始“家天下”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到商出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字,周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哲学著作,最后春秋编写了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封建社会的开端便是战国七雄的纷争,由中国最早的中央集权国家——秦结束了四分五裂的战乱,地转星移,朝代更替,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每一个朝代都是独一无二,拥有独特的历史与建树。让人感叹古人的智慧与德行。半殖民的半封建社会是中国的一段黑暗历史,这一期间中国因国力衰败而被西方列强侵略,中国被瓜分得四分五裂,但这时期黑暗中也出现了一丝光明,由留学人士和思想先进的有识之士引进了先进思想,因此成功拯救国人的思想,激发斗志并由此为日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先进的思想伴随着不断进步的技术使中国人民终于成功抵御外来侵略,中华民族最终走向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回首过去,我们感叹历史的变迁,而放眼现在,我们也同样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实现中华民主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今天的建设者,回望五千年,掩卷深思!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是一个漫长而又耐人寻味的过程,不但有辉煌繁荣,也有艰难曲折,历史上各兄弟民族用辛勤的劳动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用英勇的斗争谱写了光辉的篇章。他们热爱祖国,维护正义,向往自由,追求光明和幸福的宏伟业绩,构成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基干和主流。五千年的历史积累铸就了如今灿烂先进的现代文明。未来历史的创造者,需要以往历史知识的营养,历史智慧的启迪,历史情操的哺育,历史经验的垂训,历史规律的引导。自古往今来,有所成就的有识之士,大都博古通今,从历史的多角度找寻人生的智慧,从历史人物的叱咤风云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只有深刻的了解历史,才能清醒的认识现实,准确的把握未来!
因此,历史不但要读透书本,更要走出书本,面向社会,从现实中深刻体会。了解祖国的历史,从而提高文化素质,更加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成为自觉的历史创造者。
七月的天空不会下雪,历史还在一片雪地上前进。灯火不再是古时的衰老,被先进的明亮所代替,我们要努力探寻,那些隐藏在雪地下的,最单纯也最可爱的历史本色。
在我工作的银座商城旁边,有座不起眼的小院子。每天,我都会从它门口路过。这院子虽小,在近代史上却有些份量,它的名字曾叫“育德中学”,现在叫“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这里走出过不少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
留法勤工俭学的发起人,是名门之后,叫李石曾。他的老子,是晚清大佬李鸿藻。
可能会有人误会李鸿藻和晚清另一位大佬,曾在保定府坐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有什么血缘关系。两人的名字就一字之差嘛。不过,两人虽同朝为大官,名字仅一字之差,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李鸿藻是河北保定人。两人不仅没血缘关系,反而是政治上的敌对关系。
众所周知,李鸿章是晚清“洋务派”的大佬,洋务运动的主导者。李鸿藻呢,有个外号叫“青牛头”,这名号一是形容他性子犟,二是因为他是“清流派”的大佬,取“清流头”之谐音。两派之间,理念不同,攻讦不休。“清流派”后来被笼统地称为顽固派,洋务运动有句口号“实业兴邦,空谈误国”,后半句就是针对他们而发。
老实说,李鸿藻们在那个年代还紧守程朱理学那套思想,确实是抱残守缺,是以他后来的名头远不及李鸿章响亮。不过,历史上每个变革的年代,总难免会有守旧的人,而且他的个人操守很好,不然也得不了“青牛头”的名号。《清史稿》称他素有清望,当时的名声实不下于李鸿章。
李鸿藻死后,谥号“文正”,是历代文官的最高追求。不要以为这只是虚名,这实是从前的文官体系中最高级的名位。
“文正”,起先是为“文贞”。唐代名臣魏征、陆象先、宋璟的谥号都是“文贞”。 北宋承唐代风气,初年的几位大臣,像李昉、王旦都被谥为文贞。到宋仁宗的时候,因为宋仁宗叫赵祯,为了避讳,“文贞”才改为“文正”。宋代谥号为“文正”的文官中,最著名的当属写下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宋仁宗的授业老师夏辣死后,礼部拟溢为“文献”。出于对老师的感念,宋仁宗随手改为“文正”,却遭到大臣的抵制。司马光表示“ 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大臣们也认为夏竦的品行不足以配“文正”之谥。最后,“文献”也没得到,夏竦被谥为“文庄”。
据说,明代重臣李东阳弥留之际,大学士杨一清去看望他,见李东阳为谥号担忧。杨一清就向他表示,他死后给他的谥号为“文正”。垂死的李东阳竟激动地起身叩头谢恩。可见谥号“文正”之难得。
有清一代二百多年,谥号为“文正”的,仅八人。李鸿藻之前一位,正是大名鼎鼎的中兴名臣曾国藩。李鸿藻能得谥为“文正”,可见他当时的声望之清、之重。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