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素材精选
1.浮世喧嚷,浊尘蔽目。人若不能克己行事,持清定之心,势必早晚都会成为盲心人。行存于世悲哀度日却全然不知。知足,知爱,才能知生命的\'朴质本源。人心都满是破洞。洞外是暖腻的浮光,洞内是隐忍的真相。(王臣)
适用主题:自律,知足
2.天下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钱钟书)
适用主题:悲观和乐观,希望
3.齐白石画画——生命不息笔不辍
勤劳是齐白石一辈子艺术生活的特点,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不断刻苦努力,至老不衰。在70余年的画画生涯中,他差不多天天都要作画。 27岁以后,只有两次害病,一次遭父母之丧才搁过笔。他的勤奋是持久有恒的,即使到了晚年,也没睡过早觉,每天照例黎明即起,吃过早饭,便要画上几幅。对艺术真是孜孜不倦。 1957年他逝世这一年的春夏之际,他的精神有些不济了,健康情况已大不如以前,还丝毫不服老,顽强地和衰老作斗争,画了一幅花中之王——牡丹,这是他一生中画的最后一幅画。
4.徐特立毕生的坚持——活到老,学到老
徐特立认为读书固贵理解,也须记忆。要理解得好,必须记忆一些基本的东西。但老年人的记忆力衰退了,今天看的书,明天又忘了。因此他就把书中重要的地方,或精当的语句,用大字摘录出来,张贴在壁上,就寝前向壁朗读或默念,第二天起床,又是这样,一直到能背诵为止。 1976年,他已经90高龄,仍坚持这样做。
5.欧立希的“六零六”——医学研究也需要持之以恒
细菌学家欧立希,为了医治当时流行的“昏睡病”,发现一种叫“阿托什尔”的化学药品,可***死引起昏睡病的稚虫,但是,美中不足,这种药物又会给人带来双目失明。欧立希和他的助手坚忍不拔,经过606次试验,失败605次,终于成功地制造出一种既能挽救昏睡病人,又不伤害病人视力的药品,取名叫“六零六”。
6.米开朗琪罗绘成巨幅壁画——恒心成就艺术巨著
1508年,意大利雕塑家、画家、诗人米开朗琪罗接受了为罗马西斯廷教堂绘屋顶大壁画的任务。任务相当艰巨:屋顶高达20多米,面积300平方米,画中人物340多个。他夜以继日地工作,多少次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还摔成过重伤。经过4年零3个月的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这幅轰动全意大利的巨幅壁画,但他的身体已摔成畸形。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西方记者问同恩来:"中国人民银行的资金有多少?"
***机智地将当时人民币面额总数18元8角8分作答。既不汇露国家机密,又保持了应有的礼貌。
唐代书法家怀素以草书著称于世,人称“草圣”。他的草书,气势雄浑豪放有“骤雨狂风”之势。
他幼年为僧,寺院附近种值有一万多株芭蕉,每日摘采蕉叶练字。蕉叶用完了就用浅色漆盘和方木板练字,写满字迹后,擦掉再练。久而久之,竟把漆盘 和木板磨穿了。寺院的墙壁上,家具上,连僧人做袈裟的布上都写满了字。他每日勤奋刻苦练字,用秃了许多毛笔,堆集起来埋在山下,名曰“笔冢”。
1、《老炮儿》是由管虎导演,冯小刚、张涵予、许晴、李易峰、吴亦凡等主演的电影,于2015年12月24日在中国上映。该片讲述了当年名震京城一方的顽主六爷被时代所抛弃,现在孤身一人跟他的几个老哥们固守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他的儿子晓波得罪了人被私扣了,为了救出儿子,他与老哥儿们狠狠地教训了他们,是一部亲情兄弟情交织的影片。
在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5年度表彰大会上,《老炮儿》获得年度导演、年度影片、年度男演员三项表彰。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联手艺恩共同开展的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中,该片获评2015年度最受欢迎国产片。
2、老炮儿,原为老泡儿,北京俚语,意指在监狱中不停进出、当成日常生活的一类社会阶层,过去老百姓口中的\'老泡儿,常指性格暴烈、行为混蛋的混混,微含贬义!今天引伸的老炮儿,更多的指向是在某一行业曾经辉煌过的中老年人,至今仍然保持着自尊和技艺,受人尊重,为褒义词!
老炮儿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类人,是那些仗义、耿直、执着、有阅历、真性情、讲规矩的人。
他们的生活状态是:提笼遛鸟,生活在低处,是行业资深人士,有手艺有尊严;老辣劲道,行侠仗义敢担当。
同时,老炮儿是文化,是精神,是一种原本拥有却被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逼退蚕食的人性本真,是一副支撑着这个世界豪迈前行的侠义钢骨。
3、老地方的消逝。“东直门,挂着匾,隔壁儿就是俄罗斯馆。俄罗斯馆,照电影,隔壁儿就是四眼井。四眼井,不打钟,……”一首熟悉的旋律在耳边响起,一个个老地名,是一个个老故事,是一位位老北京人的共同回忆。如今偶然还能看到一位年近古稀的白发老人,跷着腿,坐在胡同口,手里拎着一只小巧精致的鸟笼,眯着眼儿,逗着鸟儿,路旁经过的行人总要和他亲切地打声招呼,或是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上几句。老人的身后,青砖白瓦,只有门前贴着的鲜红色的儿告诉人们这还不是一件儿老古董。
但是,如今这样的情形已越来越少见了。老房屋,老地名逐渐被高楼大厦,新建街到所覆盖。新立起的白字蓝底的街道牌子处处可寻,但那些早已锈迹斑斑,满是青苔的印着老地名的牌子却想寻也寻不到了。也许我们丢失的不只是老地名老牌匾更是一种历史韵味和历史的厚重感。还记得建国初时,梁思诚不惜拖着他病重的身体与早已疲惫的灵魂奔走于北京的大街小巷,与人据理力争,不知受到多少拒绝,白眼,冷漠,只为保住北京的老建筑,老地名。这是因为他知道老建筑不只是亭台楼阁,老地名更不只是几个随口而出的词语,是一种文化,拨开层层历史烟云,经过多少人间洗礼的历史的文化。失去老地名,丢掉老胡同让我们失去的更是一种情怀。今年年初一部电影红遍了大江南北。它便是彰显老北京风土人情的作品《老炮儿》。《老炮儿》中没有炫丽华美的特效,没有生离死别的情感宣泄,却凭借其独特的韵味抓住了全国观众的心。我认为那种韵味便是北京情怀。电影中北海,胡同儿一个个熟悉的地方牵动着北京观众的心,其中体现的也正是北京这座城市包容并蓄的精神,忠义勇敢的情怀。老地名的小消逝带走了人们心中最真挚最淳朴的情怀。
一座座高楼耸起,人们困与其间变越来越像笼中之鸟。对于北京这座古都尤然。老地名的消逝带走了这座城市历史的厚重之感,更拉远了这座城市人与人,心与心的距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时代的发展本无错但保有那份文化的传承,历史的韵味,心中的情怀更重要。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