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 也是其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 大多数时间仍处于家庭中, 他们的道德观念是建立在父母的思想之上的。因此, 身为家长, 应当肩负起身为孩子“老师”的责任, 不要只是言传, 更要做到身教, 家长的道德品质没有问题, 才能真正地使孩子受益。在日常生活中, 想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其实不难, 比如, 尊老爱幼, 在公交车上为有需要的人让座等。这些教育方式不仅增加了教师课堂教育的可操作性, 并且将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抽象道德思想转化为实践, 使学生印象深刻。
德育教育不仅影响着学生个人的未来, 还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发展。针对现在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 提升教学效率和品质是当前小学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协作, 为孩子创造一个接受德育教育的氛围, 让他们能够建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 塑造崇高的品格也是我国社会公德发展的要求。
《德育新论》中提到享用功能之教育价值,实施德育过程给受教育者带来的快乐、愉悦与幸福,并且十分强调这种快乐、愉悦与幸福的体验对进一步发展与完善青少年的道德品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可以归纳为:激发道德的需要与动机;道德认识转化为信念的中介;外在道德价值转化为内在德性的通道。
反思我国的道德教育,往往忽视引导受教育者去体验这种可能和应有的愉悦。把道德教育作为斗和批的痛苦折磨。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引导受教育者正确感受到道德是人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履行道德的责任与义务是一种生命的快乐,让受教育者个个都能成为享用文明幸福的人,也就成为德育的最终归宿了。
所感所悟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人道主义入门教育就是让孩子在精神上给别人以温暖的时候,自己也能从中感受快乐。正是这种快乐使孩子们在做完一件好事之后促使他们再去做第二、第三件,以此引导他们沿着道德发展的阶梯拾级而上。他深刻地指出:只有这种伴随道德行为而来的内心喜悦才能激发起真正的道德需要与动机。 就像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他们好动,课堂上不能静心倾听同学的发言,打断教师讲课,抄袭他人作业,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已有等等,在老师看来是不道德的,不允许的行为,在学生心目中却是完全合理的,并没有道德与否的问题。而老师遇到这种情况,更多地充当裁判、法 官的角色,自主去判定谁对谁错、谁应该接受批评或惩罚,而往往忽视了道德主体的内心体验,损伤了孩子的道德情感。
当学生为避免批评或惩罚所表 现出来的服从行为,并没有养成道德行为习惯,只有他们树立了自觉道德意识,在没有任何外力情况下产生的道德行为才是良好的道德品质。 那么我们该如何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与动机,使其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呢?
1、适当的竞赛,激发学生道德行为的内需。
从生活事件着手,结合学习目标,分小组开展竞赛,道德行为达到一定效果给予集体奖励。例如:为小伙伴做一件好事竞赛,让低年级儿童在获奖内需激励之下,逐渐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2、间接组织学生活动,培养儿童道德意志。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语文课堂上,书本上有许多包含道理的文章,一次教学活动中《一分钟》这篇课文,讲述了晚一分钟起床而迟到十分钟的事,于是课堂后向学生提出,那平常我们起床时该怎样做?学生就此知道不能因为晚起一分钟而迟到的道理。这样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让学生在明理的前提下,形成了自己的道德价值观,虽然是一次教学活动,但是促进了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
3、利用游戏培养儿童的道德行为。游戏是一种自然规律支配的偶然性活动。它既有偶然性的元素,又有必然性的元素,因此成人喜欢,儿童也喜欢。我就利用游戏的特征,丰富道德教育于游戏活动,促进儿童道德品质的不断提高。例如:棋类游戏学生是最喜欢的,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棋类比赛,在游戏活动中让学生知道游戏规则的重要性,养成服从裁判、不损害对方、公平竞争等诚信的道德行为,从而加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关注他人的感受,培养一种人性化道德情操。
小学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发展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道德教育要让人们从青少年时期起,每天都能从这个源泉中不断汲取新的力量。
首先, 教师要做到让课本与生活结合。小学生看到绘本的第一想法就是读取故事内容, 因此教师应当重视绘本讲述的课题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通过绘本的情节让学生学会思辨生活。其次, 除了学生生活, 还要重视绘本讲述的内容与故事和自编故事的整合, 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价值观培养以及个人体验, 实现绘本生动化, 彰显其细节, 使得绘本教学活起来。最后, 教师要利用绘本唤起学生的个性体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其实不仅是在被动地看故事, 也在通过主观能动性不断地探索和学习故事中的内容, 并用自身的力量去创造和发展故事内容, 学生在主动创建个人世界的过程中不断与课本进行对话。因此, 教师应该善于将课本内的绘本内涵转化为学生的个人体验, 通过组织活动加深学生对绘本的情感体验, 为学生预留足够的学习时间和想象空间, 在与绘本沟通时抒发心声。
我国的德育教育起步较晚, 在教学研究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 小学生对德育方面的学习没有一个较为完整且清晰的概念, 教学效果也难以令人满意。
现阶段的问题主要有三点:首先, 教师德育教育的教学观念陈旧, 没有与时俱进地更新个人的教学方式, 对于德育教学的`认知有一定的不足, 导致教学成果不显着。其次, 师资力量不足, 缺少专业的德育教育教师, 大部分的德育教育课程都是语文老师或其他学科老师兼顾。最后, 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刻板陈旧, 往往只是通过枯燥的个人讲解来传授知识, 忽视学生的心理状态, 单方面传授大道理, 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春天不仅意味着万物复苏、姹紫嫣红,候鸟一路向南,它更是一个友好的季节,我们大可以欢天喜地,穿红戴绿。所以人们总是习惯用“春天”来形容美好,代替开始,讴歌希望。
一群叛逆的孩子,一个暴虐的校长,当他们遇见仁慈的校监,整个校园奇迹般地度过阴霾,迎来了春天。
校监马修善良而不失严谨。他懂得人的尊严,因而慈悲为怀。他是个不成功的音乐家,不苟言笑,然而却执着于音乐能使“坏小孩”转变,给人带去快乐。自然而然,同学们都成了小小合唱团的一员。每天的必修课就是唱歌。学着配合,学着使歌声美丽,学着安定。
孩子们由最初的五音不成调,到最后的自信与默契,这一变化是深谙音乐魔力的马修意料之中的事。正如我们不必过分担忧花苞是否绽放,权可以静待花香四溢。
春洗脱了冬的冷傲和秋的惆怅,当早晨__点钟,太阳高挂,温暖便在心里静静流淌。人们会莫名地抬头仰望蓝天,并不是为了思念,而是一种祈祷或是感激。抑或只是单纯地停驻,去欣赏向来被遗忘的风景。简单使得春天拥有着可以高歌的权力。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快乐显得纯粹。有歌声,微笑便装满胸膛。就像一场春雨后的彩虹,那样自然,又很可贵。
春天似乎有点短暂,来得静悄悄,去得也无影踪。徐志摩先生的那一脍炙人口的诗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原来也可以安放在“春天”。学校着火了,学生们安然无恙,这个像是故事的.事故却导致了马修的离职。“我盼望着能看见孩子们涌到门口和我道别”,这是马修心底里卑微的愿望。可惜并没有。然而在路的转角,孩子们用他们引以为傲的清脆的歌声铺满了整条街,覆盖了临别时的忧愁。挥动的双手,是在道别,更像是无助的表达,也在宣告着,从此后要独自飞翔。
还在念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一转眼,春天已掠过身旁。不经意地,我们竟看见小鸟欢唱、柳枝嫩绿、蝴蝶翩飞。
人的任何发展都离不开实际生活, 通过亲身的体验才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和知识带来的乐趣。在德育的发展中也是如此, 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实践从而聚集众多具有优秀品质的灵魂, 形成当前的中华民族的德育文化。一旦脱离现实生活, 该方面的教育会显得非常空洞, 苍白无力。据了解, 只有少部分的学校为小学生创造和提供深入社会的实践体验机会, 大部分学校担心无法承担学生人身安全的责任, 因此仅仅将德育教育局限于课堂之中。然而, 纯粹的理论学习和学生有限的理解能力, 无法发挥德育教育应有的作用。想要提升德育教育的层面及效果, 应该着手打造一个适合的教育环境。
9月21日下午,我们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亳州八中。“来这干什么呢?原来是要军训。”军训,我总以为是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的事,想不到今天却轮到了我的头上。我又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我终于成为一名“准军人”,可以参加军训了。担忧的是,千万别让我们做仰卧起坐,因为我肚子太大,根本做不了几个,虽然有几分担心,但是我暗暗下决心,不管军训的\'科目是什么,决不能给亳州晚报小记者丢脸。
军训开始了,亳州军分区的教官叔叔我们“立定、敬礼、左右转、齐步走”。我暗暗窃喜,没有仰卧起坐。这些可都是我的强项。
虽然已过了中秋节,天气依然很热。我们来到树荫下,教官叔叔先教我们“立定”。立定就是两脚分开60度站立,两臂自然下垂,昂首挺胸目视前方。我们做得都不错。接着教官叔叔教我们左右转,这下可好看了,有的小记者居然不分左右,转错方向了,弄得我们哈哈大笑,严肃的教官叔叔也忍不住笑了。教官叔叔又教我们敬礼,看到电视上军人叔叔敬礼的姿势,我感觉特别威风,可我怎么也做不标准。练了一遍又一遍,小记者们已经累得叫苦连天了。教官叔叔说再练十分钟就让我们进操场练习齐步走。“好呀,”我们顿时有了精神。
进了操场,教官叔叔让我们按照高矮顺序排成两排。他先给我们讲了齐步走的要领,又示范了一遍给我们看,接着让我们练习。这下更好看了,有的小记者协调性不好,齐步走时总是同手同脚。教官叔叔让我们两人一组练习,先练好先休息,我第一个做完,跑到一边玩儿去了,他们可要继续练习哟。
今天的军训,虽然时间很短,但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收获很大!
目前, 小学使用的《道德与法治》的课本有几种版本, 其中, 人教版的教材使用了绘本式的表述方式, 这是德育教育教材里程上的一大进步, 其教材中包含说明式叙事和讲述式叙事两种叙事形式。这种表达方式不仅适合学生阅读, 而且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阅读, 还有利于在不同的方面展示学生生活, 让更多的学生从中获益。根据统计, 课本中的教学材料多以儿童的生活事件为主, 其次是动物类的传说以及童话。因此, 教师在使用课本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