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男孩》:一个黑人男孩从小瘦弱怯懦,有个卖身吸毒的妈,被周围的黑人小伙伴排挤欺负,青春期爱上了自己的男同学,在第一次报复欺负自己的同学后被送到少管所,出来后成长为一方毒贩,男同学一通久违的电话唤醒埋藏心底的爱,两人在餐馆扭扭捏捏的叙旧,直到最后一分钟终于表白,互相依偎,剧终。
的确无关种族,从头至尾的冲突都无关肤色,而且本片全是黑人,男孩受到的歧视也是来自身边的黑人同伴,但是在影片行进到1/5处突然点题“黑人到处都是,月光下的黑人男孩是蓝色的”,莫名其妙,这种刻意地选角和强调本质上算不算一种歧视呢~
如果说它是同志片,只能说失望,蜻蜓点水浮于表面。唯一认真描写这个点的就是他在餐厅逃避压抑自己呼之欲出的爱意。如果要把它算成奥斯卡历史上第一部lgbt最佳影片,我不服。心疼安叔的《断背山》和我大爱的《Carol》。
全片看完,应该就是三段式在讲一个男孩的际遇,前面的节奏较为拖沓,衔接凌乱生硬,这类成长类文艺风还是推荐《boyhood》。
非要去凑种族、lgbt、毒品的冲突,看似面面俱到,实际上讲的都不深入彻底,当然,这就是Plan B的特色,想想它当年为冲奥而做的《为奴12年》、《狂怒》等主旋律“佳片”,也就不足为奇了~
电影中的小雅小的时候,母亲就病死了。父亲一直身兼母职,日夜地无微不至地照顾的女儿,而母亲临死前一直写了很多信。母亲死后,父亲就拿信隐瞒小雅说,妈妈去了很远的地方,很快就会回来。一天又一天地过去了,小雅就快把信看完了。与母亲相貌长得差不多的人出现了——丁艺。父亲骗女儿那是妈妈。终于有一天,女儿知道了那不是妈妈,是丁艺阿姨。丁艺一直想办法与小雅更好地打好关系。幼儿园的老师跟小雅讲了一件感人的\'事就是说阿姨怎么与小雅的故事。最后,小雅接受了阿姨。
小雅从小就认为天上的星星月亮是妈妈的化身,而父亲一直兼担起母亲的责任,给女儿梳辫子、煮饭、关心孩子……虽然小雅天天得到母亲的信,但是心里仍然很想念母亲的。父亲却一直忍着丧妻之痛照顾女儿,多么感人的事迹啊!父亲从没有嫌弃过小雅,而是处处为小雅着想,找来丁艺阿姨,也是为了自己的女儿能够感受到母爱,不要再失去母爱。小雅自从知道母亲去世了,仍然那么坚强,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晚上看见的星星月亮就是母亲,只要能看星星月亮就等于看见了母亲。阿姨为了得到小雅的“认同”一直坚持不懈地照顾小雅,为了小雅被别人讲闲话,也无所谓。
世界上有多少孩子生长在有父母爱的家庭里,仍然不懂得珍惜他们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孩子与父母亲一起度过的日子是多么地快乐,哪怕是一次吵架,哪怕是一次玩游戏,哪怕是一次跑步……都应该珍惜那瞬间的快乐,就有可能是毕生的回忆。
我生长在如此幸福的家庭,却不懂得珍惜,真是惭愧。平时,我母亲总是细心的关心我,就算是一声咳嗽,就算是一个哈欠,她无微不至怎样啊!而我说:知道了!你好麻烦啊!母亲虽然这样回答,但是母亲还是无可奈何的一笑而过,次次如此,而我却未能领悟她那母爱的珍贵。吃饭时,她总是细心地夹菜给我,我却一声感谢的话都没说过。母亲仍旧次次都夹我喜欢的菜给我,有时夹错了,我还骂,想到这里,真是觉得自己没有好好珍惜与母亲共度的每一次吃饭。共度的每一次聊天,母亲仍旧没有责怪过我。
我知道妈妈一直在我身后,带着鼓励的目光,含着希翼的眼神,挂着等待的笑容……我将会珍惜与妈妈共度的每一个美好的时光,共度每一次成功的泪水,共度每一次乐而忘返的游戏,共度每一次与妈妈一起的欢声笑语……
首先,每天早起,自己刷牙洗脸。
每天早上起来,妈妈都会帮我穿衣服,递牙膏,还会帮我洗脸。如果没有了妈妈的帮助,我要尝试着自己洗脸刷牙。先用双手捧起水来,虽然没有妈妈那样的大手,但是我可以多洗几次。然后,再挤牙膏。挤牙膏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总会挤出一大堆的牙膏,弄得到处都是,刷牙的时候还会起很多的泡泡。这回,我一定要轻轻地挤出黄豆粒大小的牙膏,妈妈说这样刚刚好。经过我几次的尝试,终于成功了!
接着,我要自己背书包。
妈妈在身边的时候,总是帮着我背书包。这回,我一定要自己背书包!现在我才知道,自己的书包特别重。所以,我想出一个好办法,按照课表,把当天需要带的课本放在书包里就可以了。于是,我再背上书包后,果然比以前轻多了。
最后,如果没有妈妈陪伴,我可以独立写作业。
妈妈总是坐在旁边看着我写作业,担心我自己写不好。可是有的时候,我发现在我身边坐着的妈妈会时不时的低下头来,有的时候还会伸着懒腰,捏捏肩膀。我知道,妈妈辛苦了一天,到晚上不能休息,却还要看着我写作业,一定非常劳累。所以,我要自己写作业,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妈妈,我想对您说:“如果没有了您的陪伴,我也会照顾好自己,因为我已经是一个男子汉了!”
这是最简单的故事,却又是最深邃的故事;这是由最私人的经历所编写出来的生活,却又诉说着人类最普遍的生活;这是最特立独行的电影,却又是本年度最依靠光与影打动着观众的电影。
这是《月光男孩》,很可能是2016年最好的电影,甚至很可能没有之一。
《月光男孩》
《月光少年》是黑人编剧型导演巴里•詹金斯时隔八年为大家带来的第二部长篇电影作品。跟他上一部作品《忧郁的解药》跟踪一对突然互有感觉的陌生人仅仅一天不一样,《月光少年》跟踪的是主角从男孩到男人的转变。而这部电影细腻的剧本,则改编自黑人剧作家,同时是麦卡锡天才奖得主的泰雷尔•麦卡雷尼的舞台剧作品。
我试图寻找与这部电影一样华美的语句去总结它的剧情,但却无功而返。《月光男孩》讲述的可以说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故事,而它诉说这个故事的方法则是那么的工整。我们分别跟踪主角塞隆在小孩,青年,男人阶段的三段经历,籍此试图去了解他的一生。虽然打着“这是一生的故事”这个旗号,电影却在三个阶段之间有着大量的留白。我们甚至只能看到塞隆生命中简短的几天,以及那些为数不多影响着他生命的人。而电影中他的三个生命阶段,则由黑幕硬生生地隔开。每当我们沉浸在故事中为他的生命而感到苦楚时,黑幕总是伴着玄妙的蓝点或者红点到来。仿佛在预告将要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同时,不断提醒着我们眼前的仅仅是一部电影而已,无论它是多么的真实。
i. Little; ii. Chiron; iii. Bl
出生在贫困单亲家庭的塞隆从小被称为“小不点”,从小憎恨着依赖毒品的母亲,从小被周围的同学欺凌着叫他“基佬”(faggot,实在不知道要如何翻译才能达到这个词对同性恋者的极度侮辱。沉默寡言的他遇到了有着与毒枭身份不相符充满着怜悯之心的胡安,给予他缺乏的父爱。胡安让“小不点”借住在他家,教“小不点”游泳。他还跟“小不点”讲述他自己往昔的故事——那个来自古巴,因为在月光的照耀之下肤色变成蓝色而被称为“布鲁”的男孩,成为了今天这个刚硬的男人。“总有一天你要决定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胡安这样跟“小不点”说道,“别让其他人给你做这个决定了。”我们后来发现这句话或许给了“小不点”一生最为重要的启发。
转眼间“小不点”已经拔高成为了瘦骨嶙峋的高中生塞隆,而小时候保护着他的胡安也在观众毫无准备之下在屏幕以外离开了人世。本已举步维艰的塞隆,更需要面对毒瘾日渐增长的母亲,甚至要为她付钱买单。同时,渐渐懂事的他似乎已经慢慢明白接受了自己同性恋的倾向,更是与戏称他为“布莱克”的朋友凯文有着那稍瞬即逝的美丽火花。但他依然是同学们的欺凌的对象,让人更为痛心的则是凯文被迫成为伤害他的一员。愤怒不已的他终于忍不住以暴力反抗,可惜以暴制暴终究逃不过法律的制裁。
十几年后,当长大的塞隆变为“布莱克”进入我们的视线时,他身体上的改变大概是我们最为震惊的地方吧。披上了满身肌肉作为盔甲的他,如今似乎踏着胡安的旧路,成为了亚特兰大街头的毒枭。然而这个看似强硬无比的男人,在与母亲冰释前嫌的时候依然留下了温柔的眼泪;然而这个看似日常言语中充满着威势的男人,在见到“旧爱”凯文的时候依然无法组织自己的语言。故事的结尾,“布莱克”终于敢于面对自己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他不再嗔怒于别人的眼光,只想做一个真正的自己。
马赫莎拉哈什巴兹•阿里给出了电影中其中一段精彩的演出
上面的只言片语,或许概括了《月光男孩》的剧情,却完全无法表达出它深沉的含义以及对观众们内心的冲击。当结尾的题卡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还未回过神来的我们感受到的只能是那道不明的沉重与痛苦而已。
这一方面得益于配角们精彩的演出,尤其是饰演胡安的马赫莎拉哈什巴兹•阿里精彩细致的表演。这位从《纸牌屋》走入大众视线的实力派黑人演员是那么的让人有着安心的感觉,以至于即便他有着毒枭的身份,观众们却依然能接受到他对“小不点”细腻的爱。尤其是教“小不点”游泳那短暂的一幕,配合着异乎寻常地神圣的弦乐,仿佛是他给“小不点”的洗礼一般,真挚而让人感到充满父爱。
而仅在剧组三天的娜奥米•哈里斯则为嗜毒母亲宝拉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深度。虽然是一个容易让人生恨的角色,哈里斯对宝拉为数不多的对白和动作的拿捏却能传达出她生活中的艰难。实际上,剧本给予宝拉这个角色的戏份实在是少之又少,但我们似乎却能想象出电影篇幅外她的挣扎。而当最后她试图向儿子道歉悔过时,我们似乎终于能够相信,无论她的行为是多么的恶劣,她从来都是深爱着儿子的。
反过来说,类似给予宝拉这个角色这样大量的留白,大概是《月光男孩》最为迷人的地方吧。我们只能去幻想每一幕之间所发生的事情,去感受每位角色所经历的痛苦。例如安德烈•霍兰所饰演的年长版凯文,虽然精彩的演出给角色增添上了生活现实,我们却还是不禁猜测着此前的十年他到底都经历了什么才从一个话痨少年变为一个那么沉默的男人。又或许我们并没有猜测,但却依然能感到他的痛苦。
但无论这两位配角做得有多么的出色,都不可能掩盖饰演塞隆三个不同阶段的三位演员对这个角色那让人难以置信的演出。坚忍而寡言,或许是演技中最简单而又最难表达的东西了吧。它是那么的简单,因为剧本上写着演员要做的似乎只是如木讷一般地出现在镜头前罢了。但它又是那么的困难,因为演员需要用最细微的表情动作和瞬间表达出角色内心的挣扎,同时传递给观众深沉的情感。而这三位演员做到了,尤其是饰演“小不点”的非专业演员阿莱克斯•希伯特和饰演“布莱克”的特雷温特•罗德斯,我们似乎都能从他们的眼神中感受到他们想对其他角色说的话,以及想对观众说的话。他们的表演是那么的完美,以至于几乎没有对白的塞隆,在剧终时依然能打动着我们,让我们感到他所感到的痛。
“你是谁,塞隆?”
即使因为《月光男孩》是剧作家麦卡雷尼的半自传而使得它的故事有点过分的私人化,我们却能感受到电影故事以外超越种族与身份的人性主题。这也是我认为它凌驾于今年其他电影之上的真正原因。你可以把它概括为一个同性恋黑人男孩的成长故事,你也可以把它概括为一个关于毒品和欺凌对人影响的寓言。但这些都不是对这部电影最好的描述,甚至对没看过的观众来说是那么的具有误导性。
“你是谁,塞隆?”凯文面对十多年不见的朋友这么问道。而我们就像塞隆一样,沉默不语地思考着这个永恒的问题。对自我的不断怀疑以及不断改变的认知理解,对人性的爱,这些大概才是《月光男孩》真正要表达的东西吧。
当然,最值得称赞的,还是兼做导演和编剧的詹金斯吧。毕竟无论从剧本,到配乐,再到摄影,这部电影可以说都是那么的无懈可击。詹金斯在采访时说对他创作《月光男孩》影响最深的其中一部电影是王家卫的《春光乍泄》,而我们也可以在电影中餐厅的戏份中感受到这一点。甚至说《月光男孩》整个电影的本身,像王家卫的电影一样带着诗意似乎也不为过。打动着我们的似乎不是普通电影那种线状的剧情,而是人物内心的挣扎,以及从他们挣扎中映射出来的我们。也正因为这样,当这些人物感受到痛苦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为他们而痛苦,宛如我们跟这些毫不相关的人物有着某种联系一样。这部看似最为简单的电影,也正是因为这样,在我看来达到了绝大多数电影都无法企及的高度——让我们感受生命的痛苦与美好,让我们渴望与身边人联系交流,让我们思考自我的存在。
这很可能是2016年最好的电影,甚至很可能没有之一。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