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樊登老师把自己以往看过讲过的,跟育儿有关的书中的观点融合贯通的一本书,书中有一种育儿法则,很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在孩子做对事情成功的时候,给予二级反馈表扬并说出为什么,这是孩子的价值感增加。
第二在孩子做错事情失败的时候,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这时孩子的归属感增加。
第三无论孩子成功还是失败,做对还是做错,家长都要在事后给孩子培养成长型思维或者说终身成长的心态,这是孩子自我成长的永动机。
家长的不打扰给孩子充足的自由选择权在孩子那里,家长只是辅助孩子自主的选择,加上投入的尝试,更能让孩子发展出心灵的体验,更容易获得幸福,从而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路并坚持下去。
此外家长自己也需要成长性思维不纠结于孩子一时的失误,这样才能更好的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通过和孩子一起积极的想办法解决问题,也能更好的给孩子亲身示范什么是成长型思维,成长型思维重视过程,而不是结果表扬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天赋,这样孩子才能更加珍视自己的努力,也更加容易拥有坚毅的品质。
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三行代码,获得价值感,获得归属感,拥有成长性思维。
父母育儿过程中最重要的三行代码,孩子做对事二次反馈,孩子做错事无条件的爱培养自己和孩子的成长性思维。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是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首荡漾在夜空的歌谣,是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籍····
看完《我也有爸爸》我感慨万千,对爱有了更深的认识。
大志,一个孩子,一个普通都不行的孩子,本该享受大好时光的他,切不幸患上了白血病,没有父母关爱的他显得那么弱小无助,但同时患白血病的孩子们却融化了他心中的寒冰,球星林天海的关心让他感到了亲情般的温暖,社会的关爱,让他感受到了爱无穷的力量!
我们的生命里,经历了他多美丽君临的际遇,拥有了太多深深绝望中无比美丽的惊喜,感受了太多深深的自责与愧疚,领会了太多对完美,对爱心的真谛,看多了人间的悲欢离合,生死离别·····我知道,只有爱,才能这起这一切!
享受了太多用尽我一生都无法消受的爱,感受了太多太浓太浓有幸感触到的人间真情,我庆幸我还能拥有一些对生命的感动与感恩。这些孤寂的感动与感恩,总是时时在我的心头,在我的脑海里翻江倒海的`涌动,迫使我时时萌动一些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的关于生存的终极性追问,时时产生一些关于生命意义,关于爱的深度的思考。
当别的生命处于危急关头,当别的生命迫切的需要我们付出的时候,捐献一滴骨髓液,一组干细胞,一双眼角膜,一块皮肤,几百毫升血液····该是多么有意义的事啊!然而,我们是否真的愿意用我们真实的爱心,真实的行动来体现我们对生命的热爱,体现我们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呢?
保持一颗开放的心,是逆境中的指南针,心中有爱,世界才会充满爱!
养育孩子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但需要父母倾注满满的爱去默默耕耘。书中提出的“无条件的爱”最值得人去深思。爱是一个孩子内在能量的来源,无条件的爱不需要“交换”和“威胁”,也只有无条件的爱才能给孩子带去信任、尊重和安全感。也许我们所有的父母都会认为自己对孩子的爱就是无条件的,但认真细想,其实包括我在内的很多父母未必真正能做到无条件的爱。我们总是给孩子设置各种各样的目标,总是希望他们成长为我们心目中的`“好孩子”,面对孩子的各种缺点或者离目标的差距,我们总是难以接受。然而,人无完人,父母应该勇于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掌握亲子安全边界,不断地发现孩子的亮点,学会心灵手巧地去修剪,让一棵小树苗逐渐地成长成一棵直直的大树。
最近读了樊登老师的《陪孩子终身成长》,整本书综合引用了大量的名家著作,并结合作者自身的经验,全面地回答了子女教育这一复杂系统问题。正如书中所叙“不能把孩子当作一辆汽车去组装……如果你相信孩子更像有生命的森林,就要允许他用自己的方式成长。你能给予的是阳光、雨露、适当的肥料、陪伴和耐心。最终,他长成的样子一定和你设想的不一样,但一定有惊喜。”
本书提出重建亲子关系的三根支柱:无条件的爱、价值感和终身成长的心态。同时,这也是孩子获得内在能量的来源,更好成长的关键。
孩子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两样东西:归属感与价值感。被无条件爱包裹的孩子自然能找到归属感。价值感决定一个孩子能飞多高。然而价值感不是与生俱来的,孩子需要在体验中不断意识价值,提升价值感。通过无条件的爱,父母要学会作一名导游,不断帮助孩子发现亮点,同时给予他们一些空间,像游客一样自己去看、自己去探索,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孩子自己的价值感也会得到提升。面对一个内向的孩子,父母要做的是发现内向性格的长处与优点,而不是竭尽全力去把一个几向的孩子改造成一个外向的孩子。一个有价值感的人,自尊水平也往往会更高。拥有高自尊的孩子,他对自己的评价就会很高,会有很强的自律性,自然能管好自己。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