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作文的小童老师(免费讲小学语文作文的老师)

讲作文的小童老师(免费讲小学语文作文的老师)

首页写人更新时间:2024-10-19 12:14:42
讲作文的小童老师(免费讲小学语文作文的老师)

讲作文的小童老师【一】

他个子高挑,瘦骨如柴。他的声音特夸张:只要听过他一次说话,便永生能辨别声音是他非他。

他特有“心理感应”,无论你在哪里,他都能感应到你在干什么,甚至心里想什么也都能感应得到。

我身子高大,坐在教室最后靠窗边的一个座位上。有一天,在他的语文课堂上,我看着他正背着我们聚精会神地在黑板上写字,我趁机伸手到抽屉里轻悄悄地整理起课前没有整理好的东西。我才把双手伸进去,他好像后脑勺长了个“铜铃”似的:“刘美君,不好好观察老师写字,你在做什么小动作?”听到这声不可思议的训斥,着实令我惊讶!我赶紧抽出伸进抽屉的双手重新恭恭敬敬地摆放在桌子上,认真地观察起他写的字……

又一天,老师讲完课,布置我们做作业。我左寻右找怎么也找不到我要用的那支水笔。这时,他突然出现在我的身旁,只见他蹲下身子,捡起地上我正要找的那支水笔:“怎么能把笔丢在地上?以后要把文具整理好保管好!”

他不但有“心理感应”,他的那张小嘴也特伶俐。

上起语文课,我感觉他胸中有说不完的故事。才讲完课文《将相和》,又听到他给我们讲起了《毛遂自荐》的故事;才把课文《冀中的地道战》讲完,他又给我们来了一个《飞夺泸定桥》;刚把课文《牛郎织女》讲完,《孟姜女哭长城》的民间故事又从他那薄薄的双嘴唇中向我们喷射过来……

上《书法》课之前,他喜欢用书法家的故事把我们引进课堂;上《道德与法治》课之前,他爱用思想家的故事把我们引进课堂;就连上体育课,他也要先给我们讲一个关于体育名将的故事……

在我的心目中,感觉他就是一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间还能猜测到人心”的《百科全书》。我十分敬重这本会说话的《百科全书》。

“他”是谁?他个子高挑、骨瘦如柴,说话很特别。不说大家也知道:他是我们学校的戴老师。

讲作文的小童老师【二】

老师——一个再熟悉不过的词语。从小,爸爸妈妈就告诉我们要尊重老师,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一个好的老师,将改变一个、甚至一群学生的命运。大家都说:“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都说:“老师是园丁,而我们是花园中的花朵。”而我们也应该反思一下:我们尊重老师了吗?我曾读过这样一篇文章,里面这样写道:现在,在我们班上,老师一进教室,班长叫:“上课,起立!”我们也习惯了,大家站了起来,只是快的快,慢的慢,有的同学手里还摸着东西。而后,大家又习惯性地懒洋洋地说:“老师好!”还没等老师说话,有的同学就坐下了,连对老师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

这样的情况我们班里也存在,在街上遇到老师不会问声好,在学校里遇上老师也不会打招呼,甚至在楼道里横冲直撞,遇到老师连避让都不会!或者就是怕见老师,就好像老师是老虎,会吃人,不敢靠近,躲着老师走。可又有谁知道老师为了我们的成长披星戴月、呕心沥血呢?那天晚上,夜已经很深了,半夜醒来,想上厕所我迷迷糊糊起了床,我拉开窗帘,发现老师办公室的灯还在亮着,里面有一个模模糊糊的身影,好像正在批改作业,那应该是我的老师。

我一下子呆住了,这么晚了,老师竟然还在批改作业,而我已是睡醒了,此时我的耳旁不禁想起那幽幽的歌声: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啊每当想起你您敬爱的好老师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而这,又让我们再次的反思——我们平时如此对待老师,连老师应有的被人尊重的权利,我们也没有给老师,而老师却如此忘我地给我们改作业,我们感恩了吗?我们尊敬老师了吗?

我真想对老师深情地说一句:“老师,您好!老师,你辛苦了!”我想,这不仅是嘴上功夫,今后我还要落到实处,从现在起,让我们一起做出改变。

讲作文的小童老师【三】

诗仙李白有“李白三友”,便是诗、酒、剑。而现代的奥数王昌泰老师也有“昌泰三友”,便是眼镜、麦克风和三角板。话不多说,就让我们走近这位靠着“三友走天下”的王昌泰老师吧!

王昌泰老师非常有个性。一般姓王的老师都叫“王老师”,而他非要大家叫他泰老师。你说,他是不是希望国泰民安呢?

他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凶!

有一次,我们正在上课,王昌泰老师正眉飞色舞地说着:“你们看这个三角形……”突然,声音停了。只见泰老师启动三友no。1——眼镜,瞄准后排两个同学,像利剑一般的眼神直往他们瞪去;只见他又把三友no。2——麦克风调到最大音量,厉声喊道:“我说你们两个,讲什么啊?有本事到讲台上来讲啊!通通站起来!”我们都被这声音震到了,赶紧捂住耳朵。这两同学却还在推脱,“是你的错……”“不,是你……”老师看样子是真生气了,拿着三友no。3——三角板狠狠地拍了两下这两位同学的桌子,然后用比刚才大十倍的声音说道:“别吵了!通通给我站起来!”好家伙,这可把教室里敲得震天响啦!那两位同学只好认怂,乖乖站了起来。然后老师返回了讲台,跟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又开始:“好,我们继续……”

不过,你一定不相信,这位如此凶的老师居然长了一张和善脸!王昌泰老师长着一张圆圆的脸,还有圆圆的眼睛,他还戴着圆圆的眼镜,用着圆圆的话筒……所以,泰老师也可以叫“圆”老师。相信你看到他,也会觉得:啊,真圆啊!

啊!王昌泰老师真是一位又凶、又有个性的老师啊!

讲作文的小童老师【四】

如果你在校园里看见一个脸上总挂着笑容的女老师,那必定是我的语文老师——王老师了。她身材瘦瘦的,长着一张秀气的瓜子脸,皮肤很白,一双明亮的眼睛像一汪清泉,总是散发出智慧的光芒,一头乌黑的秀发扎着一个小马尾。她常常穿着休闲装,美丽又大方。

她每次都会用最好的状态给我们上课,书上的每一道题,她都了然于心,讲的头头是道。如果有题目是我们不了解的,她会耐心地给我们讲解,而且她总是笑眯眯的。

有一次老师在讲题时问道:“谁知道文中哪一句写出了赵括打仗打不赢的原因?”这道题我知道,我正准备举手时,发现周围的同学没有举手,我便又缩了回去。老师好像看到我的动作,说:“洲璇同学,你来说说看。”我的天呐!老师竟然选择了我。当时我非常紧张,心里仿佛被一个无形的大石压住,不知所措,脑子一片空白。

这时,王老师向我走来,微笑地看着我,眼神里没有丝毫的责备,溢满的是鼓励的神情。她轻声地说:“洲璇同学,自信点,老师相信你能回答出来。”我冷静想了一下说道:“因为赵括只会读他父亲写的书,不懂得随机应变。”“很好,请坐。”老师的鼓励的眼光驱赶了我内心的恐惧。

王老师虽然亲切,但有时还会是会很严厉的。有些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课,而是把手放在抽屉里做小动作,这些小小的举动,并没有逃过她的火眼金睛。她会把那些同学叫起来严厉地批评,并对这样做的后果作出深刻的剖析,让他们懂得上课专心听讲有多么重要。

这就是我时而的亲切,时而严厉的王老师。她是我们生活中的朋友,更是我们学习中的引路人。

讲作文的小童老师【五】

“余马成,你有在刷存在感。还有‘啰嗦丞相’”,你怎么和‘啰嗦国王’抬杠啊!”一听,就知道王老师在说我和余马成。我就是啰嗦丞相。

王老师是我们的书法老师,虽然已过古稀之年,到仍有一头乌黑的头发,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脸上虽然爬满了皱纹,但讲起课来却十分幽默,充满了童心。王老师经常穿着条纹衬衫和黑色西裤,看起来十分年轻。

上课了,“啰嗦国王”余马成又在抬杠。王老师问道:“你字写好了吗?”问完便走过去看。结果“勾”写得并不好,王老师就让他重写。反复几次好,余马成依旧写不好。王老师突然冒出一句:“余马成,你要是再写不好,我就要跳楼了。”全班一阵哄堂大笑。“啰嗦将军”张君羽说:“王老师,您不要跳,活着可以给中国凑人口。”我说:“王老师,您不要跳,您活着可以防止中国的粮食泛滥成灾。”余马成说:“您不要跳,您跳了,我们的学费怎么办?”我们一说完,全班笑得更欢了。笑完了,余马成又写“勾”,终于写好了。

王老师不仅闹过跳楼,还给我们弄过啰嗦排行榜呢!

又是一次上课,我在专心练字时,又有人抬杠,不用问,就是余马成!老师指着他,突然大声说:“你是啰嗦排行榜第一名,张君羽第二,凌正昕第三。”我大叫道:“耶,我没上榜!”老师立马转过身,指着我说:“你第四。”“啊!”我只能苦笑着摇了摇头。全班同学又笑成一片。

这就是我的书法老师,我最喜欢的一位老师。

讲作文的小童老师【六】

要问我们班的数学成绩怎么样,同学们一定会异口同声地回答:“非常棒!”你也不看看我的数学老师是谁。对啦,忘了告诉你她是谁啦,她就是孙雯静老师。

她穿着打扮很讲究,也很时尚。她喜欢穿粉色、黑色或白色的衣服,很衬她白白的皮肤。她眉清目秀,鼻梁高高的,一张不大不小的嘴巴,常常涂着口红,非常漂亮。

她的教学技术精湛、穿着讲究并不是重点,她的特别之处是非常“爱管闲事”。

一节课间,我去给韦老师送作业本,耽误了一点上体育课的时间,正巧碰见孙老师从楼上下来,她问我:“怎么还不去上体育课?”“我去给英语老师送作业本,耽误了一会儿。”“哦。”只见她在经过四(10班、四(11班时,分别径直走向了这两间教室,“啪啪啪”地把灯扇关了,嘴里还叨咕着:“去上室外课也不把灯扇关了,真浪费!”

接着,我们一前一后去洗手间。洗手间里有一个水龙头在滴水,仿佛在流眼泪。孙老师一步走上前,准备关上水龙头,可就是关不上,原来是滑丝了。只见她拿起手机,拍了一张照。我问她:“拍照干什么?”“我要汇报学校负责人,找人来修啊!这样一天得浪费多少水啊!”原来孙老师的“爱管闲事”是勤俭节约的表现啊!

“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成由勤俭,败由奢。”这些警句都是她告诉我们的。受她的影响,我们也渐渐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这就是我的数学老师,一个“爱管闲事”的人。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