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今年8岁了,上一年级了,每天放学回家总是要父母催着做作业,动作磨叽。有时你说说她,她死不悔改,脾气倔的要命,不听话和我反着来,还胆小怕事,为此,我想尽办法对付,软硬兼施,但成效甚微。夫妻俩伤透脑筋,有一天老公单位里一同事介绍了一本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于是我就在网上购买了此书。拿回来每天晚上细细品味着书中的智慧。《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家庭教育图书。该书的两位作者法伯与玛兹丽施都是三位孩子的母亲,是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美国最畅销亲子教育书系作者。这本书与其他教育书不同,为了帮你建立正确的育儿观念,它用了好多种丰富又有趣的形式,有很多实例,除了文字,还有的以漫画形式出现,每段内容之后还安排了各种练习题,让你在实际运用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与孩子相处的技巧,每章节末尾作者还总结了常见问题、注意事项以及一些小故事,另外还配有作业题,让人读起来很生动,不知不觉就融入其中。我想正确的育儿观念也会是在这个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的吧。书上的每个细节、每个案例都好像发生在我身边,都在提醒我引导我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读懂孩子,如何真正地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认真读完之后,在矛盾与冲突中反思,有所收获。当我读到第五章恰当地赞赏孩子,深受启发,我平时赞赏孩子就是“你真棒”,“你很聪明”等。书中教给我们不应该只用简单的语言评价孩子,特别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需要更多精神上的鼓励。女儿平常在家喜欢画画和做纸工,每次拿给我看,我就会习惯地用“挺好看的”,“很美丽”等词汇来夸奖她,可是近阶段,当我夸赞她后,她会接着问,妈妈你说你最满意这张画的哪个部分,或者提出一些问题让我回答,很明显孩子已经不能满足我习惯性的用词,在读完《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后,我感觉以前做的真的很不到位,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让许多父母能在行动中看清自己,带来的是父母和孩子更多的合作。
当然,作为一个老师,“恰到好处”的语气同样重要。老师要将鼓励、信任的语气用在最合适的地方。因为即使是同样的话,用不同的语气说,会带来不同的效果。比如,孩子不小心把牛奶杯子倒翻了,如果老师用质问指责的语气说:“你怎么这么不小心!”这是孩子就会显露出害怕的表情。如果换上一种柔和的语气:“孩子,不要紧,有没烫到,下次可要小心一些哦?”听到这样的话孩子就会很舒服,觉得老师是很亲切地,她就会一览你,信任你。
作为老师,我们要多感受孩子,体验孩子的感受,多以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多肯定、接纳孩子。首先要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及对人性的基本看法,然后再学习不加价值及判断地倾听孩子说话、真诚的沟通,相信必能成为没有输家的父母或教师。不论大人或小孩都期盼被肯定、接纳,当被如此对待时,他就能破茧而出,改变自己,塑造全新的自我,使自己更有作为。孩子就像有无限潜力的种子,而教育者的接纳就是开启孩子潜能之门的钥匙!学会倾听,首先要端正教育者的态度,建立亲密的关系,孩子心里少了设防,就会对我么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我们了解孩子的想法,也才能更好地教育好孩子。
这本书中许多的方法都很奏效,我也在慢慢反思自己的教育,纠正自己的行为,可是遇到紧急的情况时,没有时间和孩子周旋时,我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返回到控制孩子,命令孩子的老状态。每当我要生气时,老公就开玩笑的地说:“老婆,不要发火,去看看那本书,书会让你降火的。”当他要发火时,我同样建议。为了女儿,我们互相监督着对方,以书中那些优秀的方法督导自己。前几天听到录音机里有这么一句话:“世界上,没有错的孩子,只有错的父母。”教育是慢的艺术。可是生活是快节奏的,教育不是在真空中,协调好“尊重孩子、体谅孩子,让孩子自主地成长”和“有效地教育孩子”这一对矛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育是中庸的艺术,我们常常处于矛盾之中,教育就是要在各种解决方法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度,让孩子享受到各种方法的好处,而尽可能地避免坏处。这就是教育的中庸艺术。“承认孩子的感受,是我们可以给予孩子的最好的礼物。我们帮孩子认识了他们的内心世界,而一旦他们清楚地了解了他们内心世界的现实状况,他们就会鼓起勇气去面对问题。”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此书克服了说教的毛病,结合了众多的故事,辅助于明白晓畅的漫画,又教了很多实用简单却有效的方法,让人看了就懂,懂了就能用,用了就见效。它对我的生活和教学影响很大,使学到的技巧真正内化到自己的生活和教学当中。书还没有读完,后面的几个章节我要慢慢的去品读,如果大家有兴趣的可以跟我借阅。
上个月读了樊登老师的《读懂孩子的心》,在这本书里,樊登老师介绍了几本关于亲子沟通方面的'书籍,其中就有这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这本书的作者是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是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她们的著作不仅深受家长的欢迎,而且也得到专业权威人士的认可。这本书全美销售量超过300万本,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关于这本书的讲座教材和录像带被全球20多万个亲子团体所使用。
这本书一共分为七章,从七个不同的方面来帮助家长们,如何和孩子更好的沟通。
明白孩子的`愿望,他想要变得和大人一样。1岁大的索尼娅走到电视机后面,想要看看那些奇妙的电线和插头,这时父亲平静地说:“索尼娅,若果插头在插座里,电线就会有电,你碰它会受伤,到我这来,我给你看看这段没有电的电线,看看到底是怎样回事。要不来玩这个好玩的球吧!”然后索尼娅走到父亲面前,听父亲简单描述了一下电线和电流的用途,就开心地玩球去了。这时父亲不妨说一句:“索尼娅,谢谢你不去玩那些电线,我爱你。”在这件事情上,首先,父亲以平静的语气和孩子说话,并干预了她的危险举动,尽管孩子不能完全听懂父亲的意思,但她明白说话的含义和语调。其次,他还给索尼娅带给了一种十分好玩的东西——球。最后,“谢谢你,我爱你!”他用这样正面的语言对孩子的做法予以肯定,引导索尼娅在行为上做出改变并给予奖励。这位父亲所有的举动和反应,都是在给索尼娅师范一些宝贵的经验,还会有助于她将来长成一个心地仁慈、态度冷静以及情感和谐的大人。
今天跟大家分享《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这套书我自己的,其实就是一些小。
“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这本书一共有三章,分别是:“讲给妈妈们的绘画入门讲座”,“孩子就是画这样的画长大的”以及“关于绘画的问与答”。“孩子的画如何看,怎么教”这本书也有三章,分别是:孩子的成长及绘画的作用,“孩子的身心发展及其绘画的鉴赏方法”,“亲眼见证孩子的绘画发展过程”。我今天不详述各章的要点,仅仅谈谈这本书对我这个画画小白有什么帮助。
1,绘画是孩子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就如同哭是婴儿的表达方式一样。当孩子不能用语言文字去表达他的'情绪时,可以让孩子画画,用画笔讲述他们的感受和发现。
2,孩子的画是用来听的。因为孩子用画画来表达情绪,所以家长需要去倾听孩子的想法,去理解孩子的行为。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听画方式,2-3的孩子可以问“画的是什么”,要听孩子对他所画的东西赋予的意思。4岁以后,要问“他们在做什么”,要听孩子画里的故事。
3,不要教孩子画形象。因为无论谁都拥有与生俱来的绘画能力。绘画需要“动手能力”,“眼睛的协调能力”,“语言能力”,“情感和热情”以及“社会能力”。如果家长教了孩子画具体的形象(如小狗是这样画的,向日葵是这样画的),反而会让孩子阻碍这五种能力的发展。
4,不要过分解读孩子的绘画。家长不需要因为孩子画了某种图案,使用了某种颜色就对号入座,认为孩子心理有什么问题,这些都是不客观的。孩子想画什么,想用什么颜色,都可以自己做主,家长不需要干涉,只需要听孩子画的内容。
5,孩子为什么不想画?如果孩子每天过着千篇一律,缺乏内心感动的生活,孩子自然也不知道画什么,即使画了什么,也是内容贫乏的东西。家长希望孩子画出活生生的,充满感动的,倾注真心的画,就要保证孩子有那样的生活和体验,让孩子多体验快乐。
6,家长用语言引导孩子的绘画活动。如果你的孩子画不出画,家长可以把不在眼前的事物用丰富的语言去描述,让孩子用画笔让其再现。
上述6点是我看完这两本书后,对我影响最大的,也是我在恬恬的绘画中严格遵循的。去年看完这本书后,我很庆幸,庆幸还好看了这本书,庆幸还好我不会画画,庆幸还好我从来没有教恬恬画过具体的形象。也是受这本书的影响,我给恬恬买了白版笔记本,让恬恬每天以写的形式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宣泄她的小情绪。而恬恬画画的发展轨迹也同作者描述的一样,一步一步的龟速前进。
孩子:老师说要取消我们的表演。她真讨厌!
家长:你们彩排了很多次了!你说得对。她就是够讨厌的!
对话结束。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