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争强好胜的女孩,永远都只往上爬,永远往上看。如果途中遇到一些挫折,最严格批评我的是我自己。总是说谁如何如何要求自己,其实对自己要求最多的还是自己。
我渴望第一,能够在班上鹤立鸡群,能得到别人的赞赏。同时也为了逃避,为了逃避别人的轻视,为了逃避关心自己的人的责备。渴望第一,渴望在德智体三方面第一。因为有良好的美德,才能够在社会立足;因为有聪慧的大脑,灵活的动脑,才会变得更加厉害,让自己更聪明;因为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的学习。渴望第一,是为了养育教导自己的父母,为了回报自己的父母对我毕生的爱;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为了自己的将来,同时也为了满足自己的小小愿望,对得起自己的心。
至今还记得,那时一次中考,我数学考的极不理想,考得的分数极其刺眼——79分。对于自尊心强的我,无疑是个打击。我当时很想大哭一场。于是,鼻子一酸,想放声大哭,却又小声哽咽着。抽泣中下定决心,一定要首居第一。在那一次,我被同学嘲笑,被老师父母责备,心里头委屈成山,却无法发泄出来,只好慢慢让它在心里头腐烂。这件事已深深烙在我心中,因为我想它是我努力奋斗的动力。
从那之后的日子,我便比以前更加勤奋努力起来。多读课外书几乎是每天的任务,做几本数学练习题来扩大自己的思维,多读多背英语都是每日串门的老顾客。
渴望第一,是一个心愿。我要用我辛勤的汗水和委屈的泪水来把这个心愿栽培成长,让它不再是遥远的梦,不再是海市蜃楼,让我伸手便可得到。尽管这里面的过程很艰难,但我永不放弃。因为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因为成功的喜悦是无法形容的。
我渴望第一,我相信有心便会成。山外青山楼外楼,我做不到最好,但要做到更好。
当又一个周结束了,得第一、第二的小组在讲台上拍下胜利的照片后,下个周他们的小组荣誉中,便又会得到一颗光芒万丈的小星星。我却只能看着那两个组的组长喜上眉梢,自己默默而苦涩的失落着。
我渴望得到一颗小星星,哪怕它只在我们这里停留几天。那一次,机会终于到了,看着黑板上七组领据第二的.状况时,我的心便如抓紧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一样,不停叨念着:我们可能第二诶!小星星!大概,只有当时的自己才会到那种心情吧。
然而我却又错了。我的确想到过位于第三的组会冲上来,但没想到会超出那么大。当我还在为五分十分而跟计分的组长纠缠时,当我还在为仅仅五分没有加而气愤的哭时,那个组估计早已冲了上来。哪怕又加了二十多分,恐怕也不足以吧。最后,当老师念出第一、第二的组时,我的心底防线再一次垮掉——果然,依旧没能得个第二。
看着组员的满不在乎,我常常想:干嘛非要小星星?就你会逞强?最后一切一切的努力不依旧还停留在第三、第四第七的分数上?但是要得到一颗小星星就这么难吗?!
可我却下定了决心。我在为能够得到一颗小星星而奋斗着。我尽量去加分,甚至去挑战以前从未积极过的事情而取得加分,我再也不会气馁,因为我希望,若干周后的小组荣誉上,也将会有七组的一颗闪亮夺目的小星星!
我一次次望着那八个小组,情感却变了许多,不再是惆怅,失落以及羡慕。我终于明白:如果渴望得到它,就必须去努力的争取,不骄不馁,整装待发,扬帆起航!为我们的小星星去努力,去奋斗!!
但父母的心愿不一定就能实现,因为路终归还要靠自己走呀!
我的理科成绩很不妥,我喜欢文科,因此文科成绩一直是我的强项。而且我还决定我上高中后选择文科。偶尔我还会让喷涌的诗情缠绕笔端,可是长辈闷却把这视为“歪门邪道”、“不专心读书,拿什么成绩上高中、考大学。”
记得上初二的时候,我兴冲冲地举着校园文学社的小书刊,拿给妈妈看:“妈,您看,登了我的一篇诗哎!
满以为自己会得到一声赞叹,谁知妈一把夺过书刊看都没看一眼,把它扔进了废纸篓。并对我厉声的说道:“别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歪门邪道”上,别再写什么诗、文什么的,认真学习,要知道成绩是最重要的……”听了这一席话,我好伤心,甚至觉得妈妈好不讲道理。
但不管怎么说,妈也是爱我的,希望我张大以后能出人头地,能生活的更好,只不过方式过于古板罢了。其实,心与心的沟通,才是爱的桥梁呀!为什么妈不能理解和支持我呢?爱好文学这也是学习呀!我多么需要一份理解和支持!
诚然,最高学府可以给人出人头地,但是古往今来有多少自学成才的志士仁人,用他们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了丰硕的果实:如高尔基没有进过高等学府,但他在文学事业上的辉煌成就使他彪炳史册;再如鲁迅,假若他不弃医从文,又如何能成为世界公认的大文豪呢?
我知道,人生是险峻的。它就像一辆满载乘客的客车,载着人们的期待驶向远方。也许在中途会因不成熟的愿望而抛锚;也许,那开花的心愿又去寻觅凋零的\'季节……
我很欣赏道格拉斯这句格言:“你若不能筑大路,那么就修条小径;你若不能做太阳,那么就做颗星星。”至于未来的一切,我无论干什么都决不逃避,在时代的路基上,甘做一块小小的铺路石。
尊敬的长辈们,请给我多些理解,少点束缚,让我走自己的路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每个人都有追求,每个人都有向往,每个人都有渴望得到的。一本书,一太电脑?还是权力,魅力,魄力?而我,只渴望得到信任。
事情还得从四年级说起。那时,我在班里不是班长,不是组长,只是一个平民。学习还能说的出口,人缘不咋地,所以总受人家挤兑,污蔑。可是有一次,使我真的`忍无可忍。
那天,天气非常闷热,太阳似乎比以往更大,更毒,整个大地晒得炽热,同学们都带上了水,而且有位同学竟然破天荒的带了4瓶汽水。我的水放在书包,因为手上拎着高档汽水,大摇大摆的走着,在我看来多多少少有些显摆的成分。所以,就这样,我的汽水一直放在书包里,到了学校,也没拆开喝。第一节是体育课,我一放下书包,就来到操场,参与到了游戏中上课了,体育老师安排的任务很重,一节课下来,同学们各个都汗流浃背。我一回到教室,便准备畅饮我的汽水,谁知,我刚喝了几口,数学老师便进来,叫我过去,说是判作业,我刚准备放进书包,就又有位同学进来,因为条件反射,我赶紧把饮料放进书包
时间飞一样过去。放学了,那位那的、四瓶汽水的同学过来对我没好气的说:嘿,快点还我汽水!我没拿你的汽水,我自己带了!我被这莫名其妙的质问吓了一跳,然后便极力反驳。快点还我,要不我告诉老师了!说罢,那个同学显的很满足。而我,更是摸不着头脑了。都有人看到了!说着,他就拉来了证人。所谓的证人就是在我后面进教室的同学。他走过来,打开我的书包,那出所谓被偷的汽水说:我看见你就是拿了这样一瓶水放在书包里了!当即,我狂晕一阵:我的天,那是我买的!谁说的!我买的就是百事可乐!切!我还会买呢!就你?怎么了!下课后,是你第一个进的教室,你有偷汽水的时间!啊?
最终,老师还是把汽水给了那个同学。我非常郁闷,为什么因为我不想显摆,才收起来的饮料,就给了他!?
每次,我被污蔑,总是因为种种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和巧合,而为什么就没有人相信我?
我真的渴望能得到信任!哪怕只是一个人的信任!
我只是个孩子,正值豆蔻年华却满心忧伤。在学校,我有慈祥和蔼的老师;在外面,我有重情重义的好友;在家里,我有年迈可亲的奶奶……可是,爸爸妈妈,为什么没有你们?我知道你们工作很忙,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都是为了我们!我也知道,再苦再累你们都没有说出口过,只是为了不让我们担心!可是你们知道吗,我还只是个初中生,也需要父母你的陪伴啊!
还记得,每天放学铃声响起,同学们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拾好了书包,三三两两手拉着手走出校门,隐约听见她们的聊天声音:“唉!今天我爸来接我,说会给我带面包,一会儿一起吃哦。”“呵呵,我妈妈也来接我了,就在前面呢,提着零食的.那个。”……每每听到这些,我的心就立即如沉入了深不见底的大海。
也还记得,放长假期间你们说会带我出去玩儿,我满心欢喜地早早做完了功课,推掉了与同学一起出去的邀请,激动地期待着这次外出。可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你们似乎忘记了几天前的约定……一次次看到同学们向我展示出她们与父母出去游玩的照片,我除了羡慕还能做什么呢。一次次听到好友与我分享她们与父母之间的点滴趣事,我又是强忍住摇摇欲坠的“金豆子”惯性地闭上了双眼,回忆那童年时期的欢乐。
我的愿望并不大,只希望你们能够抽出些时间,多陪陪我关心关心我。即使只有一天,半天,我也会好好珍惜,好好享受……
钢笔已在我手中带了一个多小时,我右手的中指一被压成了一个近似圆形的小包,手快要断了,然而那数不完的作业仍然在等着我去完成。心中好烦!
“你看你有再乱扔东西了,坐也没写完就玩……”妈妈又在旁边唠叨个没完没了,我脑中刚刚闪现出来的思路又被妈妈打断了。为什么总是唠叨个没完?为什么我不是一个人生活?心里想得好乱!
好想抛开老师布置的所有作业!好想离开这个唠叨个没完没了的家!好想舍弃所有的人,一个人独自怅惘!好想……
心里总在想着,忽然有一天世界上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手里的笔消失了,书桌上的所有作业本和书全都消失了,没有了爸爸的呼噜声,没有了妈妈的唠叨声,没有了一切我讨厌的东西。我终于可以独自生活啦!我终于可以放下一切包袱啦!一下子觉得身体好轻松。突然我的双臂变成了两双天使般的翅膀,我在天空中飞起来了!终于可以离开那充满劳累世界的大地了!我好想飞出大气层,去亲眼看看着那神秘的宇宙,探索人类没有发现的空间。可是想着想着,翅膀又变回了双臂,我快速地从天空中坠下。这只不过是一场梦幻而已,梦想了什么都没变,身边依然堆着那永远做不完的作业,我依然能够听到妈妈的唠叨声,依然能感受模糊世界的不安与恐惧。
想自由那又怎么样?在晚上,我仍可以随时打开电脑干我自己想***事;我可以不吃我不愿意吃的东西;我可以不做我不想做的事;我可以把妈妈的唠叨当成是一种严厉的教育……难道我还不够自由吗?像鸟一样能够飞翔又怎么样?到最后还是飞不出蓝天的束缚。能飞向宇宙又怎么样?到最后还是飞不出宇宙,依然被它的无边所束缚着。倒不如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去开拓我们明天的自由。
麦森,是德国的一个小镇,位于厄尔士山脚下,毗邻捷克。这里的陶瓷制品闻名世界。与陶瓷齐名的还有一个人,他叫贝特格。30多年前,贝特格还是麦森陶瓷厂里的一位垃圾工。麦森陶瓷厂的技师是一位意大利人,他叫普塞。麦森陶瓷厂完全靠这位技师和他的几个徒弟支撑。
有一天,厂方因为跟普塞技师意见不合而发生争执,普塞技师一怒之下带着自己的几个徒弟回到意大利。
麦森陶瓷厂因无人接替普塞的位置而被迫停产。麦森陶瓷厂的高层领导顿时乱成了一锅粥。就在这时,贝特格站出来向厂领导说:“能不能让我试试?”厂领导不停地摇头:“就你,一个垃圾工也想干技师的活?”贝特格当即从家里拿来了自己烧制的一个花瓶,说:“请您看看这个,它的质量跟咱们厂的产品相比哪个更好?”厂领导看后,一个个目瞪口呆,纷纷问贝特格:“这个花瓶真的是你烧制的?”贝特格肯定地回答说:“是的。”原来,这个在厂里毫不起眼地干了近十年的垃圾工,居然每天都在偷学普塞技师的手艺,连厂方正式派去跟普塞技师学艺的工作人员都没能学到的东西,却被贝特格全部学会了。
厂方问贝特格:“你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出来。”贝特格说:“我现在的月工资是20欧元,能不能将我的月工资提高到30欧元?”贝特格害怕厂领导不答应赶紧解释说:“我依然还做我的垃圾工,我只是兼职做技师而已,因为我的母亲患有严重的哮喘病,每月需要服用10欧元的药物,而我的`工资只够全家人每月的生活费。”
原来,贝特格非常羡慕那些学徒工,他们每月可以拿30欧元,而自己则只能拿到20欧元。于是,为了向学徒工看齐,更为了母亲每月能够吃上药,他偷偷地学起了烧制陶器的手艺。厂领导回答说:“只要你能够取代普塞,你不但可以不再干运垃圾的工作,而且从现在开始,你的月薪也跟普塞一样,每月薪金为10000欧元。”麦森陶瓷厂终于又开始运转了。贝特格,这位当初的垃圾工,做梦也没有想到拿这么高的工资。如今,麦森已成德国陶器重镇,而贝特格的名气也远远地超过了意大利任何一位顶级技师。
机会总是为那些准备充足的人而留着的,不管你现在从事何种工作,只要你拥有渴望成功的梦想,梦想就有变成现实的那一天。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