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瑞阳节、重五节。据说端午节的由来和屈原有关。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深受信任,可是遭到了小人的的陷害,被楚怀王赶出都城,流放到异地他乡。后来,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痛不已,在农历的五月五日,抱起石头,跳进了泊罗江。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悲痛欲绝。纷纷来到泊罗江边打捞屈原的尸体。渔夫们划着船在江上来回寻找,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效仿。一位老医师还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希望蛟龙水兽喝了以后晕倒,就不会去伤害屈原的身体。后来人们怕蛟龙把饭团吃掉,就用楝树叶包上饭,外面缠上彩线,变成粽子丢进江里。
从此,每年的5月5日,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言。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平日严峻的老师,突然宣布要组织我们参加实践活动,看着神采奕奕的老师,我们也活蹦乱跳起来。
撒遍欢声笑语的青山绿水,今日充满生机,劳累一天的农民伯伯们,笑呵呵地看着从宽阔的马路上呼啸而过的客车。我们在客车里谈笑风生,笑声随风飘扬,飘到了路边,飘到了田野,飘向很远很远的地方……
我们来到实践基地,参加了许多活动,如趣桥,电子积木,手工制作等。我们参加的第一个活动是工艺制作,每张桌上有一块塑料板,塑料板上扎着几根针。听老师说此针名为珠针。老师又发给每人一根绳,用来做中国结中最简单的菊花结。好难啊!做到半途我就打“退堂鼓”了,我去请教吴尧,吴尧做的比我还差,我俩只好可怜巴巴地去求李政。在我俩软磨硬泡之下,李政只好手把手的教我与吴尧。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李政的帮助下,我终于做好了一个美丽的中国结。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像吃了蜜一样甜!
哈哈,手工我不行,“勇敢者之路”还是玩的不错的。我与同学们兴冲冲的前往活动地区,焦急地等待开始。终于轮到我了,我一个箭步,穿过木桥,又手脚并用,爬上三角架……当我来到“高耸入云”的巨型木架前,我心里就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因为许多同学看见这个“摩天大厦”,已临阵脱逃了。但我还是鼓起勇气,爬上了木架,然后我闭上了眼睛,纵身一跳,落到了安全网上……当我准备开始第四圈的时候,我已经筋疲力尽了,但我心里充满了喜悦,因为我有勇气。
在这次踏青活动中,我们通过实践,获得了快乐,这真是生活中处处学问呀!
今年的清明节放假,我们一家到去野外踏青去。
一路上我很兴奋,坐在车上我总是不停的说、笑、扭动着身体,妈妈说我快乐疯了,哈哈……春风吹着我们,小鸟在天空唱歌,路边的柳树向我们招手,它们也告诉我春天多么美好。
路边的田野里,麦苗碧绿碧绿的,金黄的油菜花全都张开了笑脸,就像黄和绿组成的图画。我们来到马陵山,山上的人已经很多了,人们穿行在绿树和红花之间,真是舒服极了。我喜欢路边的蒲公英,金黄的花瓣,毛茸茸的花心,多可爱呀。我喜欢像红云一样的桃花,这儿一片那儿一片,我的心情也像这花儿一样,变成粉红色的了。我喜欢那些绿得发亮的叶片,像妈妈做的饭一样散发着芬芳……
我们又来到了马陵山陵园,有很多人来烧纸上坟,爸爸说这叫祭祖,清明节在古代也叫鬼节,是纪念逝去的亲人的节日。听得远处传来的哭声,我的心不由的有些悲伤,忍不住想起经典诵读上的那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真是一个让人悲喜交加的节日呀。
6月16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我跟妈妈去上山踏青。
刚一上山,我就被这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山上松柏滴翠,苍青色的群山,一座叠着一座,像大海的波涛,无边无尽伸到遥远的天边。还有黄灿灿、红艳艳的小花从草里冒出来,在山坡上一簇簇喷放。
这时,太阳升起来了,红艳艳的太阳射在山尖上,把山顶的雾气像幕布一样拉开了,人们拿出准备好的毛巾,开始用溪水清洗手部和面部,传说端午这一天,当太阳升起,用溪水洗手洗脸可以除灾袪百病。
踏青结束,人们手里都拿着新鲜的艾蒿,在传说中,把艾蒿挂在门上可以避邪,防止鬼邪进入家门。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到回家可以吃到热腾腾的粽子,自然很高兴,但我又想到了我国的爱国诗人屈原,人们为了纪念他,发明了粽子这种食品。
时间真是过得太快了,我只好等候着下一个端午节的到来,可以继续上山踏青。
端午节是我国“三节”中的一个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早上,我一边吃粽子,一边看电视。正巧,我看到有一个节目是赛龙舟。这时,妈妈对我说:“你知道赛龙舟、吃粽子的来历吗?”我说:“知道呀!相传龙舟竞赛是为了捞救投进汩罗江而死的爱国大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妈妈听了高兴地说:“我儿子懂得真多。” 奶奶见我们谈得这么开心,凑上来说:“你们知道吗?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这倒是蛮好玩的。”我和妈妈一起说道。
吃过晚饭,爸爸、妈妈和我去散步。一路上,我都念着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念着念着,爸爸、妈妈也加入其中了。
啊!端午节的学问可真多。
清明期间人们以各种方式祭奠和愐怀先人的传统文化中,确实蕴含有“感恩”的内涵。实际上,作为一个社会,没有“感动”是一个麻木的社会,没有“感恩”则是一个难以长久发展的社会。
我们要培养国人的感恩情感,就不妨把清明节过成一个“感恩节”。在这个节日里,通过感恩先人尤其是感恩革命先烈,来深刻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深刻理解生命的伟大和人生的意义,从而自觉地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清明细雨催人哀,漠漠墦头野花开,手端祭品肩扛锹,都为先坟上土来。”这是流传甚久的一则民谣。此民谣生动地概述了人们扫墓的悲戚心情。这又启示我们:死者已矣。对死者我们毕竟只能缅怀而无法让其复活。所以我们对人尤其是对亲人,更重要的是应当珍惜其生命,让生者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关怀。故而,我们又应该把清明节过成一个“亲情节”。在这个节日里,既缅怀先烈和故去的亲人,更关怀尚在享受生命阳光的亲人乃至所有人。这样,就更有利于敦亲睦族,孝悌尊上,进而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同时,传统的'清明节之节俗中,还有诸如踏青、插柳、植绿等一系列活动。这与今天所提倡的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理念相契合。所以,我们又应该走出斗室,走出城市,走向自然,去感受自然的魅力,体会自然的恩赐,回报自然的馈赠,把清明节过成一个“崇尚自然节”。
说干就干,姥姥准备好了篮子和铲子,拉起我的手就上路了。左拐右拐,我和姥姥来到了一片田地里,放眼望去,一片翠绿。因为前几天刚下了一场春雨,土地很湿润,荠菜在这个时候长得最旺盛了。听姥姥说,现在荠菜都开花了,如果花开得很多的话,那就意味着荠菜老了,吃起来没那么美味了。所以要找花开的少,叶子多的荠菜。如此看来,挖荠菜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一手拿着篮子,一手拿着铲子,弯着腰在田野里找啊找,哪有最好的荠菜呀?要不就是花开的太过了,要不就是叶子太小了,半天我都没找着棵好的。看着姥姥的篮子里已经有好几棵了,我心急如焚。不行,我得赶快找。我瞪起两只眼睛“地毯式”地搜索着,一点一点仔细地寻找着,还是没有荠菜的影儿。当我正要放弃时,突然眼前一亮,哈!一个大家伙正趴在那儿呢,我激动地跳过去,大喊:“姥姥,我找到了,找到了!”说着赶紧先把那棵荠菜铲起来,再抖抖土,放到了篮子里,然后继续寻找。突然,我又看到一棵“荠菜”,不过它的形状跟之前的不太一样,它的`形状像雪花一样,叶子呈锯齿状,“锯齿”很密、很小,颜色深绿,平铺在地上。我有点拿不定主意了:“姥姥,过来看啊,这是不是荠菜?”姥姥一看,说:“这是米荠菜,也能吃,挖出来吧。”我立刻像拾了金子一样,兴高采烈地挖了出来,放进篮子里。我发现,挖荠菜比捉迷藏还有趣,每找到一棵都是一次胜利。
我一般都是几分钟才找到一棵,姥姥却是走到一堆杂草前,拨拉拨拉,一拔就是一棵肥大的没开花的荠菜,挖起来就放到篮子里。我瞅了瞅,姥姥篮子里的“战利品”好多啊,马上就要满满的了。而我篮子里的荠菜只有可怜巴巴的几棵,唉,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一点也不假。
荠菜也是善变的,不仅形状会变,颜色也会变。如果长在杂草里,那它就匍匐着,颜色很深,绿中带紫,让你分辨不出哪是荠菜哪是杂草。如果它是自己单独在一个地方,那么它的叶子就会立起来,花高高地往上长,叶子几乎没有齿,颜色呈碧绿。使劲吸着荠菜那不易察觉的菜香味,我嗅到了好闻的春天的气息。
烟花三月,正是荠菜开花的好时节,现在的孩子很少能认得荠菜,也很少能到挖荠菜的乐趣。不知明年,这里是否还能再看到满地开花的荠菜?不知明年,这里是否能多看见几个在田野里寻找荠菜的孩子?我盼望着,盼望着……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