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节气预示着秋天的到来,一说起秋天,大家马上就会想到秋天的干燥,如不及时润燥,人就容易生病,那么白露吃什么最润燥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白露身不露 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了。另外,白露之后天气冷暖多变,尤其是早晚温差较大,很容易诱发伤风感冒或导致旧病复发。如果这时候贪食寒凉,更容易把脾胃的机能变得不正常,损伤脾胃阳气,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禁忌。
当心“秋燥”伤人
白露时节,秋燥伤人,容易耗人津液,因此常会出现口咽干苦、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的现象。中医认为,这是肺气大肠相表里,肺主皮毛的缘故。因此,从饮食上看,应注意滋阴,此时养生应“顺四时”。秋季对应的是肺,因此白露时节要注意养肺。
喝粥更健康
白露时节,很多人认为炎热的夏季已过去,秋冬季节已经到来,所以刚到秋天,就开始大量进补,却忽略了季节性的易发病,如秋天好发的过敏性鼻炎、气管炎和 哮喘等,所以在进补的同时要因人而异。特别是对于那些因体质过敏而引发的上述疾病,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对于体虚者,这时候,最好通过食补代替药补,而 食补首推粥。
加强身体锻炼 秋天气候宜人,是一年中难得锻炼身体的好季节。而白露节气的养生重点是加强身体锻炼。虽然秋天比较适合户外运动,但白露季节选择运动项目应因人而异,量力 而行并持之以恒。老年人可散步、慢跑、打太极拳、自我按摩等;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跳舞、爬山、游泳等。在进行以上运动锻炼的同时,还可配合一些“静 功,如呼气、闭目养神,做到动静和谐
有人说:“学习成绩差,考试门门不及格,这样的学生就是差生。”这种论断是十分片面的。一个学生的技能按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两种。有的学生虽然心智技能差些,考试分数不高,可动作技能却很强!报载:有个中学生,屡次考试都不及格,也是个远近闻名的“老留级”。新上任的班主任在做家访时却惊奇地发现,他擅长无线电修理技术。后来老师教学用的收录机坏了,请许多人修都修不好,可他却很快给修好了。这样的学生,尽管“成绩”差,又怎能不加分析就扣之以“差生”的帽子呢?再说,学生“成绩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可能是一时的,老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人们常说:“一个人的过去不能说明现在。”那么同样,一个人的现在也不能说明他的将来。爱迪生在童年时代,老师也曾给他戴过“差生”这顶不光彩的帽子,但他后来成了世界上发明最多的人。我想,他的老师如果有知,一定是会惭愧的。况且,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里,老师可以看到自己教学的是与非、得与失。学生成绩差,可能恰恰是老师教学方法不当的结果,老师应该多多注意学生的反馈,认真地分析自己的教法,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猎取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如果老师不注意剖析自己,却一味地给学生扣“差生”的帽子,这未免有点不近情理吧!
也有人说:“净问些幼稚可笑、荒唐无稽的问题,这样的学生就是差生。”可我认为,这正是学生具有强烈求知欲的表现。殊不知,越是善于思考的人,越能提出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爱迪生问他的老师:“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老师不会答;前苏联农艺家巴甫里克小时候问他的.老师:“是不是剪下一根果枝,把它插到土里就能活呢?”老师不能答;被人称为“乐圣”的贝多芬,小时候看到许多人顶礼膜拜于红衣主教,就问:“大主教红袍子里的身子和别人长得一样吗?”当时,没有人敢答……老师对提出这些自己不会答、不能答、不敢答的问题的学生,统统冠之以“差生”的丑名,岂不冤枉他们!
当然,有些学生反映问题、接受知识的能力可能差一些。但作为老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作全面具体的分析,决不能轻率、武断地给学生扣上“差生”的帽子。如若不然,小而言之,会给学生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致使恶性循环;大而言之,会将一些有成才之望的小苗扼***在萌发期,于培养人才不利,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损失。
高尔基曾经说过:“人们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燃烧起来。”那么,我想,学生那些天真幼稚的言行,也许正是一闪一闪的智慧的火花,而老师们则应该是使之燃烧为熊熊大火的播火者。
请老师们毁掉那顶“差生”的帽子吧!
过小年要吃麻糖
小的时候这一天要盼着吃麻糖。据说,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报告一年来人间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吃麻糖就是想让这灶神的嘴巴被糖给粘住张不开,不能把人间的美味奢华的情景禀报给天,以免得爱吃喝的人们受到处罚---新年带来饥荒,期盼有一个平安的丰年到来。
麻糖的功德有这么大?怪不得祖祖辈辈的人们都保留着腊月23吃麻糖的习俗,这习俗中蕴涵了多少生民善良的愿望。无论如何,春节的年味是丰富的,这要比西方的圣诞节要排场的多,要深刻的多,可以说,春节是世界上的第一大节!从小年开始年味渐浓至初夕夜走向第一高潮,到正月十五迎来第二个高潮,初夕夜迎神的.那一刻,有多少礼花绽放?有多少爆竹燃放?有多少人围着旺火仰天乐?
过小年要吃关东糖
关东糖又称灶王糖、大块糖。一年之中,只有在小年前后才有出售。关东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它是祭灶神用的。清人写的《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清代祭灶,供品中就有“关东糖”、“糖饼”。关东糖在东北的农村、城市里,大街小巷、街市上,都有小贩叫卖:“大块糖,大块糖,又酥又香的大块糖。”乳白色的大块糖,放在方盘上,一般有三寸长,一寸宽,扁平,呈丝条状。新做的大块糖,放在嘴里一咬,又酥又香,有粘性,有一种特殊风味,是关东男女老少都十分喜爱的一种糖。它已从灶王爷的祭桌上走下来,广为百姓享用。
农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城里和农村,家家吃饺子、喝酒,庆贺如同大年(春节。在关东的农村,过小年这天,还有一项特别的祭礼活动,送灶王爷升天。旧时,不论贫富,只要是顶门成家过日子,就要在锅台上边的墙上,供奉灶王爷的尊像,在像的两边贴幅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按。”每家都把灶王爷奉为神明,由它来主宰一家兴衰祸福,由于四季常住灶间,察看一家人的活动,自然成为“一家之主”。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开始祭灶活动,成为天子的五祭之一。汉代以前的文字记载称其为灶神。唐以后又称其为灶君。至于灶王、灶王爷的说法是唐朝以后民间的说法。使他的职称与称呼合为一体,成为另人敬畏、惹人喜爱,有让人怕的神。传说灶王爷叫张生,家里很富。媳妇李氏很贤惠,但不能生育,被张生休了。她勤恳过日子,成了大财主。张生的再婚妇人,好吃懒做,坐吃山空,败尽家业,续弦之妻饿死,张生靠乞讨度日。当张生到李氏家讨饭时,二人见面,张生羞愧难当,一头扎进灶坑里,被灶火烧死。张生升天后向玉皇认错,被封为灶王爷。而今关东农村供奉的灶神却演化成为玉皇大帝之弟,玉皇大帝赐给他灶王的封号,让他成为天地间的使者,作为玉皇大帝的耳目。他每年腊月二十三都要打道回天宫,与玉皇大帝团聚,并汇报这一家人一年中的所作所为,玉帝根据奏报的情况,对这家人进行奖善惩恶。
因此,过小年送灶王爷升天,也成为每家都很重视的一件大事。这天,家家起早,把庭院打扫的干干净净,在院中间设一香案,上边插上几柱香,摆上新蒸好的馒头,三个一叠,共三叠,还要摆上水果、糕饼、关东糖和几碟菜。这家的女主人,用高粱杆精心扎一匹马,一挂车,备灶王爷升天时坐用。在祭祀开始前,主人要先撤掉灶王爷像前的供板,诚惶诚恐地把灶神像摘下来,放到院中的香案上。全家人跪到香案前,双手合一,嘴里不断念叨:“灶王爷升天堂,见到玉皇,多言好事,少说赖话。”那种真诚心情,都熔铸在祷告中。仪式结束时,主人点燃火柴,把烟熏火了一年的灶神像,连同扎的车、马一起烧了。大人孩子们仰望着天空,此时此刻,在冥冥之中,灶王爷已经坐着马车乘长风,披彩云,回到天宫。尽管主人们对灶神表现出十分虔诚,并千叮万嘱灶神上天多说好话,保佑一家平安。但纯朴憨厚的关东农民,还是有点放心不下。他们索性用关东糖把灶王的嘴给封上,免得他上天之后,见到玉皇搬弄是非,说坏话。给灶王爷吃关东糖的另一种意思托他到玉皇大帝那里,多给家里人说些甜言蜜语。这种用关东糖封灶王爷的嘴,进行行贿祭灶的独特风俗,是民间按照自己需要塑造神灵。
有一天,我去上英语课,因为上一次课我没有来,可是又没有时间补课,所以请老师下课后帮我补下课。
放学了,老师下楼把班上所有同学送完后,跑上来给我补课,补完课已经九点半了,外面黑黑的,什么也也看不见,下楼后我发现外面下起了倾盆大雨,老师把事先准备好的雨伞拿了出来,把我带到了爸爸、妈妈身边。
我跟老师说了再见就走了,妈妈说:“走吧,今天带你去姥姥家。”说完,我看见老师拿着自行车钥匙,解开了自行车,把车上的雨伞打开,骑上车走了。我惊呆了,原来老师们每次上完课都上这样回家的。
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爸爸,爸爸说:“骑自行车上下班很正常啊,又方便,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这是在雨中呀!”我很气愤。
我在车上看着老师的背影一点点的变小,直到消失在我眼中,我想:那时真应该把老师叫上车来的。老师肯定会被雨淋湿的呀!
一会儿,我们的车到家了,车身过了小区门的一半,我在后面看见了一个人:我的老师。老师穿的裤子湿透了,脚上也沾了一些泥巴,尽管有雨伞护着,但是也没用,头发也淋了好多雨,像洗了头一样。她骑着车进了旁边一个小区。这时,我的心凉了,我坐在舒适的小汽车里到了家,而老师却自己骑车回家,她肯定又累、又辛苦、又冷。
我真心的对您说声:“谢谢!”为了我们的学习,您冒着风雨来教我们,而我们有时来,有时不来,您还是依然坚持教我们,再次对所有的老师说一声:“谢谢!”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