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化大大削弱了人们对文字的需求。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就能达到目的。如果你谨慎地备着一张纸和一支笔,小心翼翼地想写封信,那你小心了,人们可能投来不经意的目光卖弄什么文采……
作家的需求量比以前少了很多,写得出东西来的人也难以混下去。一家公司的.文员,一个月才一千多块,那些专业的网站写手,整天对着电脑打字,不厌其烦地评改一篇又一篇的文稿,赚钱却不多,顶多只是多了个什么头衔专业写手。这么多人在高中时就放弃了文科,文科的出路实在太少了。
学生的作文课是应付,写手的作品只是金钱的载体,面对这样虚拟的文化,又会有人出来破口大骂:这个时代不需要作家!
纵观现在天下之势,铺天盖地都是娱乐八卦,花边新闻,哪有人会放下繁杂的身心,认真投入到到写作中?报纸报刊以节省开支为由,对文化文人惜墨如金,对娱乐明星却长篇大论,深入到明星儿子姓什么的地步。这到底是谁的悲哀?常常会看到几个小学的孩子在拿着娱乐杂志评论,对中国文化却一无所知。
大家都心浮气躁,急于求成,热衷于现成的东西,就往往忽略了过程,忽略了创新。
当代的作家的影响力实在太小了,这个是个无法逃避的问题。试问现在的中国人,是认识余秋雨的多,还是认识李宇春的多。当代人活力四射,激情十足,可以到超女粉丝的地步,但没有谁知道哪位名家出了什么书。名家虽然还是被老一辈的津津乐道,但以青少年市场的中国,天平已经倾向于80后。因为他们青春,他们说出的是当代学生的心愿。即使王朔你怎么说,怎么倔,依然赶不上80后,韩寒,小四等人的横空出世,没有谁会准备,就已经被他们拉入了另一种文化的空间。但这种文化的确有点快餐式,三分钟热度,看时觉得很好看,看完后一点收获也没有。
真的,名家没人看,80后快餐式,真的不需要作家?
SF的天空特别的大。辽阔、明亮、湛蓝。我走在连绵三四天雨后的潮湿土地上,禁不住一次次抬头看它,即便被刺伤了眼、脚步紊乱。上一次如此感动,还是在另一个遥远的国度。我想,曾经的我一定会留恋于这样的天空,不愿再回到国内污浊的空气中,或者说,不愿回到高楼大厦的狭小城市里。可是,我想起南京,那个夜晚呈现粉色黑夜的城市,想起哈尔滨,那个到处扬起沙土、空气中满是暖气炉烟的城市,我的心里仍然是温暖的。
时常想,如果爱一个人,能够像思念一个地方那么简单就好了。
看过《不需要爱的夏天》已隔了一天,看过就撂下了,眼泪流也流了,干也干了,没什么可留恋的。仿佛丢弃馊了的饭,可以对它不闻不问了。
跑步的路上经常会与推着小孩车的爸爸妈妈迎面而过,许多都是中国人。我理所当然地会想,如果我安安稳稳地沿着这条路跑下去,前面等待我的会是同样的人生:男友来S,我们一起念书,一起生活,然后结婚,父母来探望,生孩子,工作生活一阵子,然后回国,或者永远不回去。
想到这些,心中往往是惨然的。没有期待。脑中空无一物。动力什么的都缩进了黑暗的角落。人生有如白纸一般被猜透,每一个未来的走向都毫无悬念。这种心情,平心而论,如水般平静,却冰凉无际。
平静。是因为习惯。若是波澜不惊,便是安全的,没有什么需要顾虑的。太平盛世,安安稳稳,这样的日子求之不得吧。所以,争什么辩什么?我安于如此、兢兢业业地走下去的缘故也是因为太习惯这样的模式,不愿再改变了吧。
冰凉。是因为心很冷。如果曾经察觉不到爱的感觉变得越来越深刻,我是该相信自己的感觉,还是该相信他人的劝说呢?我清楚地知道,我不再会拥有爱情了。不会再为爱情而做傻事了,取而代之地是用别人对你的爱把自己隐藏起来。挂着有夫之妇的名号,也不用为爸爸妈妈担心,日后嫁不出去会让他们着急什么的了。
我的心好麻木。
我在追求我不需要的东西。我在为别人眼中的自己而活。我在亦步亦趋,走在众人前往的路上。追逐金钱和名誉。
我想,这样状态下的我,在看到这样一部剧的时候,心里多半是隐藏着自身的,仿佛自我保护,害怕看到同样的事,听到同样的感受。
礼治在诗织之后,再也不爱了。他用爱的谎言为自己赢取金钱和神一样存在的威严,他活得潇洒不羁,无所盼无所求。因为他没有要承担的爱,便视生如死视死如生。
我没有刻意去找礼治是什么时候爱上亚子的。我甚至一直到最后一集都模糊不清他对她的感情到底是爱,还是爱情。可是,我知道,礼治会为亚子不顾一切奋不顾身的。如果能从一个人的眼中看到不忍与伤痛时,他必然不会再潇洒不羁了,活着也好死也好,他的心都被亚子牵绊住了。
我一直对萤火虫的那一晚耿耿于怀。礼治本想骗亚子,说好多萤火虫,可亚子却捅破。可是这时,礼治却看见黑色的河流之上,一朵小小的萤火虫若隐若现着。他奋不顾身地想要捉到那只萤火虫,可看不见的亚子黯淡的眼中写着的却是:不相信也不埋怨。礼治努力地证明,眼睁睁地看着那闪闪的微火在亚子面前徘徊然后远去,可却无法让她相信。他什么也没有辩解。他往往不辩解。
我总觉得,从那个时候开始,亚子的心就冷了。她在爱上礼治的路上,一点点地把自己抛弃。等到她知道自己要死的时候,她何以表现地那么平静?她绝望地爱着,不做任何挣扎,虽然与满桌子对她不怀好意的人共饮共食,她却笑得很坦然,因为她没有追求了。她满足了。
到了这个时候,我才反应过来,亚子是从什么时候爱上礼治的呢?她自己说,是从第一次见面。她对着那个假冒的哥哥挥动拐杖,让他走开,那个时候,她就已经心动了吗?她面对着奔驰而来的快车,突然泪流满面地回头,对礼治说,***了我吧。那个时候,她就已经心动了吗?如果爱可以让一个人的心死灰复燃,那么,爱情是多么美好的啊。你眼睁睁地看着一朵枯萎的金盏花活了过来,心里怀着的,不是对爱情的感激吗?
亚子会笑了。她想起礼治的时候,会笑。我的\'心生疼生疼的。常常问自己,怎么去爱一个人?眼下,以爱的谎言为食的礼治,和抛弃爱不相信任何人的亚子,相爱了。我却无法组织好自己的语言来说服自己,这一切是如何理所当然地发生的。
你,还能不能够爱?
考完试的那天夜里,做了个梦。梦见男友死了。死了6年了。有一天,我突然想起来似的,打电话给他,接电话的是他家的管家,然后电话那头传来他妈妈的哭声,又惹起她的伤心之处了。我出现在他家。他妈妈不是某大学人事处的主任,而是一个画作堆满了整个屋子的艺术家。她落寞地敷衍着我的问话。我在梦里努力寻找着他存在过的痕迹,越是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越是害怕惶恐。仿佛这6年,我都不曾记挂过他,可却在这一刻百般滋味扰上心来。
我默默地醒来,睁开眼,在黑暗中找到手机,心莫名其妙地跳动着。几秒钟内,我仍然不知道到底他是不是死了,还是活着。我打他的电话,一听到他的声音,我就哭了出来。我第一句便问,“你有没有生病?”。梦里他是得了癌症死的。
跑步的时候,我努力地追忆那个梦。梦里的许多场景是我做梦构造的基本框架,比如那些路,那个商场,那里建筑的颜色,还有梦里那个半清醒的自己。我又努力地问自己,你到底是不是爱着他?如果爱,为什么没有爱的感觉?如果不爱,为什么要打电话,为什么要哭?这一切是因为爱还是因为爱上了习惯?
学了十几年的书,我仍然无法娴熟地将自己的人生跟别人作比较。我能够判断和艳羡别人的爱与不爱,却无法理清自己的乱麻。
其实,我也已经放弃了。就像亚子一样放弃一切了,我愿意走这样的人生,任人摆布,只要周围的人心满意足就好。这样心情有种任人宰割的感觉,往往只要不扪心自问,就不会惊起多少波澜。这样也好。一旦放开了,揪紧的心也就坦然了,没有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了。看看窗外,依然是明亮辽阔的天空。
作家应该站起来奋战了,勇敢地大喊:时代需要我!说出这句话时,无异于把自己押上了刑场。但我还是要高呼:时代需要作家!
作家是中国文化的中心支柱。这个话题太大了,说出来我都有点害怕。有一句话这样说的昨天的时尚成为了今天的经典,今天的时尚也会成为明天的经典:这句话很对,至少我觉得。你试想想,你今天认为很时尚的jay,可能明天就成为了经典,他们可能会以我们对刘胡兰,黄继光等人的态度去对待jay,毕竟时尚也会过的嘛,没人能永垂不朽,墓碑上的东西是骗人的。经典和时尚的不断交错,不连起来就会乱套,即使没人想去记住他们。在这里,就要感谢我们的作家同志了,是他们把经典和时尚一串串地连了起来,用笔触纪念下了每一个瞬间。作家是中国的文学支柱,一点也不过分。
作家更是默默在幕后的工作者。有哪一篇新闻报道不是出自作家之手,只是我们不注意罢了。我们都是只在乎内容怎样,都没想到文字背后的人付出了多少努力。幕后的工作者?对,就是幕后的工作者!别看那些明星风光无限,但没人为他们宣传,没有在背后摇笔杆‘的人,他们怎么出名?
如果你说现在的中国不是一位位默默无闻的战士奋斗而来的,你可以说作家不是伟大的幕后者。
作家也是中国文化进步的结晶。现在大家都学理科的,那些敢入绝路的人,肯定是到达对文学痴迷的地步,不读书,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哪来一手好文章?时代的进步,让这些文人雅士被迫不断更新自己,不然你就会掉队,但文化进步往往就是从这些笔杆头来的。
写得一手好文章,就是一个人的美德。是的,作家,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是一种文化的灵魂。
纵览古今中外,任性之人可谓层出不穷。有“千磨万击还艰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般百折不挠的任性。有“一蓑烟雨任平生”般潇洒自如的任性,更有如“任它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般坚毅如钢的任性。可见,任性是一种人生的修为,是一种积极自信的心态,是一抹不同寻常的亮彩。
可是当每一次的任性都被扣上了厚重的帽子,当任性也有了前提。自我勉励变成了冷嘲热讽,彰显独特竟转化为彰显优越。而这种优越并非后天修养却是与生俱来,有钱有貌,有闲,“任性”二字渐渐成为常人的不可企及。如此一来,变了味道的任性只消得表达羡慕,表达卑微的不满,甚至是对自身的消解与自嘲。
加了前提的任性非但不自由,反而成了一种限制。“有钱就是任性”在更多人的眼中表示的是“没钱就无法任性。”于是困厄竟变成了理所当然。因为任性有了前提,大千世界的缤纷色彩,现实生活中温润透彻的人心,笔墨间纵情的挥洒,甚至是追求美的权利与自由,都被“无才无貌”挡在了门外,令人无福消受了。
任性不需要前提,任性更不需要枷锁。任性是无拘无束的做自己,鉴定执着的追求想要的`生活。它或许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林语堂曾说“人生僻如一场滑稽剧,又是还是静观而微笑,胜于参与其中一份子。”一个温和慈祥的老者形象在我眼前赫然展现,人生如戏,我偏要静观微笑。这样的任性少了卑微无力,却多了些庄严持重,并且,不论怎么看,都是可亲又可爱的。它或许也是一种逆流而行的勇气与尊严。战火纷飞的抗战时期,女作家萧红的愿望不是去记录平型关大捷,也不是同仇敌忾民族危亡的悲伤,她只想寻一隅角落,写童年的趣事,写慈祥的祖父,写家乡的山河,但这温润笔峰中却暗藏着人性的悲凉,对人性回归的感念,世道人心的无知与慈祥。萧红的笔峰转而又转,任性的写下了时代的逆流,而这逆流,却是一个时代最最真实的写照。如此一来,任性也可能成为一种伟大。
任性不需要前提不代表任性可以为所欲为。任性应从人性出发,应以尊严为保障。任性更多地代表成为真实的自己,而非在他人是非面前指指点点,无理取闹。网络的世界和其宽广,有透透彻彻的善意也有恶意诽谤和谣言中伤,若是把一切为所欲为都归结于任性驱使,那么自由将变成不自由,上而观之,社会规则,人性尊严更将变淡。
希望有一天,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站在讲台上,口中流露不再是打拼与机遇这样的套话,他会说,我的成功归结于我不需要前提,坚定执着的任性。而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他们也会自信而坚定地说,我的任性不在于有钱,有才,有貌,我的任性在于安于平凡,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由此,每个个体的价值都得以在不需前提的任性之下,回归自我,回归自由
相关阅读:
一.直接引论法【议论文如何入题1】
例1:《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纪念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但又不是感情的无节制的挥霍;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导。
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总领下文,过渡自然
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就在一个狂人的引诱下,陷入了战争的渊薮。60年前的那幕惨剧: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胜者在对往昔的审视中找到了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
例2:《找准位置,绽放光彩》:
虎啸深山,鱼翔浅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世间万物自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生命的玄机是找到自己的位置,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排比,列举四种具有审美意义的典型意向,并紧扣中心观点
找准位置,需要认清自我,审视自我,用一颗平静的心聆听自我价值的呼唤,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二.设问引用法【议论文如何入题2】
例1:《稳中求胜》
梁山智有吴用,道有公孙,武更是好汉如云。英雄如雨,却已宋江为首。蜀国谋赖孔明,勇让关张,却以刘备为王,东木西金,南水北火,却以戍土居中。何也?
宋公明为人沉稳,刘备做事敦厚,戍土谦稳厚实,终脱颖而出,施展风采,各得其所,故曰:为人沉稳,稳中求胜,吉。(回答问题,提出中心论点
例2:《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
人生,漫漫长路远,纷繁诱惑多。人,作为微小而孤独的个体,在人生的选择题面前,无可避免地徘徊起来。在一个又一个渡口上,在一次又一次险象中,究竟能选择什么,该选择什么?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美貌来得可靠。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机敏来得憨实。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金钱更具内涵。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荣誉更具实效性。
……
三.抒情议论入题【议论文如何入题3】
议论中饱含着浓郁的情感色彩,赋予议论以强烈的抒情性。议论的语言是理性思维的结果,因而也许少了一份灵动,俨然一副冷若冰霜的面孔。由抒情议论入题,打破议论文板起面孔说教的束缚,语言清新灵秀,更能引起读者共鸣。
例1:《捕捉理性的灵光》
求知的瞳孔放飞彩色的希望,那方黑色的沃土贮满流连,赫然印着“感情用事与理性分析”。是的,站在雨季边上,绵亘于高三的岁月,即将步入社会的熔炉,凭借直觉和感情亲疏去认知这个纷繁的世界,还是逻辑分析,理性判断,助长理性的羽翼?我愿意让生命喷薄,把羽翼淬火,去捕捉理性的灵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鲜明地表达观点
买好手霜回来的路上,我却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在那个乞讨者的身旁,围了一群不务正业的男青年,他们伸出手,拿走了铁盒里所有的钱!年轻的乞讨者的身子一颤,泪珠大颗大颗掉下来,在地上砸出了朵朵水花!这时,一个老年乞讨者一手拄着拐杖,一手端着瓷碗,颤巍巍的走过来,他拿出瓷碗里仅剩的几张纸币和几个钢蹦儿,佝偻着身体,将钱一点点小心翼翼的放进那个铁盒。地上的年轻人身子一颤,他抬起头来,看着那个和自己一样可怜的老人家,眼睛里的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珍珠一样顺着脸颊不停的滚落下来。老人家拍拍年轻人的背,说:“去吧,孩子,去吃东西吧”。老者眼里满是慈爱,眉宇间流露出心疼的情感。年轻人的嘴动了动,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可老人家已经被茫茫人海吞没了,只留下年轻人在原地发呆。他的身后,夕阳把他的`影子拉的很长很长……
目睹这一幕的我,好希望时空在那瞬间停止,只为能够更深刻的记下这个篇章!是的,几元钱并不多,但它能买个馒头填饱一个落难人的肚子!这个穷苦的老人家,冒着自己可能忍受饥饿的可能,把一顿饱餐拱手让人,这也是人间的一种真情和奉献啊!
我坚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可是当每一次的任性都被扣上了厚重的帽子,当任性也有了前提。自我勉励变成了冷嘲热讽,彰显独特竟转化为彰显优越。而这种优越并非后天修养却是与生俱来,有钱有貌,有闲,“任性”二字渐渐成为常人的不可企及。如此一来,变了味道的任性只消得表达羡慕,表达卑微的不满,甚至是对自身的消解与自嘲。
加了前提的任性非但不自由,反而成了一种限制。“有钱就是任性”在更多人的眼中表示的是“没钱就无法任性。”于是困厄竟变成了理所当然。因为任性有了前提,大千世界的.缤纷色彩,现实生活中温润透彻的人心,笔墨间纵情的挥洒,甚至是追求美的权利与自由,都被“无才无貌”挡在了门外,令人无福消受了。
任性不需要前提,任性更不需要枷锁。任性是无拘无束的做自己,鉴定执着的追求想要的生活。它或许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林语堂曾说“人生僻如一场滑稽剧,又是还是静观而微笑,胜于参与其中一份子。”一个温和慈祥的老者形象在我眼前赫然展现,人生如戏,我偏要静观微笑。这样的任性少了卑微无力,却多了些庄严持重,并且,不论怎么看,都是可亲又可爱的。它或许也是一种逆流而行的勇气与尊严。战火纷飞的抗战时期,女作家萧红的愿望不是去记录平型关大捷,也不是同仇敌忾民族危亡的悲伤,她只想寻一隅角落,写童年的趣事,写慈祥的祖父,写家乡的山河,但这温润笔峰中却暗藏着人性的悲凉,对人性回归的感念,世道人心的无知与慈祥。萧红的笔峰转而又转,任性的写下了时代的逆流,而这逆流,却是一个时代最最真实的写照。如此一来,任性也可能成为一种伟大。
任性不需要前提不代表任性可以为所欲为。任性应从人性出发,应以尊严为保障。任性更多地代表成为真实的自己,而非在他人是非面前指指点点,无理取闹。网络的世界和其宽广,有透透彻彻的善意也有恶意诽谤和谣言中伤,若是把一切为所欲为都归结于任性驱使,那么自由将变成不自由,上而观之,社会规则,人性尊严更将变淡。
希望有一天,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站在讲台上,口中流露不再是打拼与机遇这样的套话,他会说,我的成功归结于我不需要前提,坚定执着的任性。而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他们也会自信而坚定地说,我的任性不在于有钱,有才,有貌,我的任性在于安于平凡,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由此,每个个体的价值都得以在不需前提的任性之下,回归自我,回归自由。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