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是指启示类,感是指感想类。共同特点是先叙材料,后发感想。
类可以边读边感,而启示类就不同,它要先引事,后发议。如给材料四步式,是由“引”、“证”、“联”、“结”四步构成。
引用材料要简,如高中第一册列出了“橘生淮南则为桔,橘生淮北则为积”的故事,一傅众休的故事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训。文章的观点必须从这三则材料中来。而引材料提观点这一大步就得用三小步走完:第一步是用三句话点明三个材料的含义,即最直接的道理,如“一傅众休”是说语言环境对学语言的重要;第二步是概括出三个材料的共同之理——都是说的外部环境的重要;第三步是进一步引申,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在一定条件下外因起着重大作用,绝不可忽视外因。指导学生用三步引申法来提出论点,并限制文字,不得超过一百字,大约用一节课,大致可以攻下引用材料、提出论点这一关。
第二步是证明从材料中已提出的论点,这一步较容易,是议论文的共同课题。
第三步是联系实际。这一步主要突出文章的针对性,要阐明外因对青少年成才的特殊作用,指明社会对青少年成长担负着的纯洁环境的重要责任。这一步往往被习作者忽视或联系不准。指导时应审思慎导。
第四步是总结全文,作出结论,一方面全社会应为青少年成长创造一个好环境,另一方面青少年应努力培养辨识环境的能力,这样才能不堕入唯外因论的险境。
这一式是极富实用性的套路,学生面对生活时常用到这一式,包括近几年的关于挖井、关于“两姑娘论玫瑰”、关于如何看待踢碎玻璃瓶的三道高考题中议论部分,都要用到这一式。
“扭一扭”,你好!
今年暑假,我去了北京,你在家里热情地款待了我们全家。你和我一起去冰场滑冰、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捞鱼……明年暑假,我邀请你到我的家乡南京来玩玩。我来给你介绍介绍吧!
首先,我要向你说说南京的景点。和北京一样,南京也是很适合旅游的城市。南京可玩的地方很多,雨花台、玄武湖、中山陵,这些都是很有文化底蕴的。南京最主要的景点嘛,那就要数夫子庙了。夫子庙于公元1034年建成,这组伟大的古建筑历经沧桑,几番兴废。1982年,政府为保护古都文化遗产,几度拨专款,经过数年的精心维修,如今的夫子庙已是繁华兴盛。夫子庙还会举办金陵灯会、祭孔等活动,这些都是流传于南京地区的民间传统习俗活动。而且,夫子庙都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了呢!
南京的小吃更是数不胜数,盐水鸭和猪头肉,那可是名列前茅的。据说盐水鸭在桂花盛开时又叫桂花鸭,因为他会散发出桂花的香气。盐水鸭皮白肉嫩、肥而不腻、香鲜味美……哈哈,你看见我用这么多形容词来描述它,定能想到我对它的喜爱。南京的猪头肉也是很受人民群众的爱戴的`,我品尝过***妈做的回锅肉,色、香、味俱全,这从我们几个小伙伴抢食就能看出。可是,南京的猪头肉和***妈做的回锅肉可有一比呀!幸好你不像儿时那么胖了,可以美美地吃上它,因为猪头肉不宜肥胖者多食哦!
我亲爱的小伙伴呀,希望你趁早到南京来领略下南京的风水人情,品尝下南京的特色小吃,也让我做回小主人吧!
祝你
学的比猴精
长的比猪壮
活得像小鸟一样快乐!
发小:奚xx
20xx年10月19日
所谓“三大三小式”是就议论文的篇章结构而言。其中的“三大”,是说全文总体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引论部分、本论部分、结论部分;其中的“三小”,是说本论部分一般又由三小层组成,即从三个不同角度来证明中心论点。这样,全文就形成了匀称的五段式布局。如:邹韬奋的《呆气》就是很典型的“三大三小式”布局。
要真正用好“三大三小式”还涉及到相关的三个问题,即段头观点句的使用、观点句怎样确立和段内四层式等三个问题。
(1)三小层要使用段头段尾观点句。议论文是向人讲道理的。怎样才能使论点最鲜明呢?在结构上最好的办法是段头段尾采用观点句。所谓观点句,就是能将这一段,这一层或这一篇文章要说的观点概括起来的一句话。它要具有提领性、凝炼性和明了性的特点叫人看了这一句就知道这一段的中心。如《给青年们的一封信》的作者巴甫洛夫对青年的三点期望,就用了三个段头观点句:“首先,要循序渐进”、“第二,要虚心”、“第三,要有热情。”每一层都是围绕着这个段头观点句展开论述的。观点显而易见,一目了然,读来干脆痛快。
段头观点句相互间有一定的联系性。巴甫洛夫的三个段头观点句是凭文中论题“希望”二字联系到一起的。使用观点句也必须注意到它们的内部联系,注意到它们排列的先后次序。
段头观点句主要是用在“三小段”的开头。段尾观点句则是段头句的升华。段尾观点句不仅要和段头观点句在观点上具有一致性,不仅对全段要具有总结性,而且不能是段头句的简单重复,至少要变换一下语言形式,或是换一个新的角度去总结前文的论说。这就如同一束长长的竹竿子,只有头上捆一下,尾上捆一下,才搬运方便。而段头段尾观点句就像这束竹子两头的捆结,将全段提领收束在一起,形成一个不可分开的整体。所谓的结构紧密。就包括了这一层意思。
使用段头段尾观点句是名家常用之法,是论文的成功的总结。它不仅适用于平时应用性论文,更适用于各类论文。
(2)用分解法和分位法确立段头观点句。所谓分解,就是把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几个分论点既互相联系,是中心论点的一个组成部分,又相互排斥,各说一个侧面。如“说勤”这个题目,就可以分解出:勤能成才,勤能补拙,勤能致富等。再如“谈贡献”这个题目,可以分解出:贡献是社会存在的需要,贡献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贡献不在大小。
从上述举例可以看出,分解法是把中心论点拆开来看,它关联到哪些方面的问题,就可以从哪些方面确定分论点。
所谓分位,就是变换一个角度,变换一个位置来看同一个问题。如《说勤》,用分位法确定分论点,就可以把它分成“勤”,对农民来说就意味着丰收”,“勤,对工人来说就意味着丰产”。“勤,对学生来说就意味着成业”,“勤,对国家来说就意味着兴盛。”这四个分论点的思想内容不变,而这个思想内容起作用的几个方面变了。
不论分解还是分位,都是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来确定分论点的方法。当然确立分论点的方法有多种,如:还可以正反论证。只不过这两种方法比较容易为人忽视,所以才提出一谈。在使用时,还可二者兼用。如“贵在自知”一题,就可两法兼用地分析成:“自知可贵在能使人不卑不亢”,“自知与个人、国家都十分重要”,“自知才能长立于不败之地”。其中的“自知与个人、国家都十分重要”就采用了分位法确定,其余两个是采用分解法确定的。
(3)用段内四层式保证三小层的充实性。一篇习作有了全文的三大层和本论的三小层,这只是搭起了全文的架子,充实这个架子主要是在“三小层”上下功夫,即采用段内四层式。“三小层”的段头段尾已各有一个观点句了,这已是两层了。这两层是全段的“骨”,其余两层,才是这一段的'“肉”。其余两层或举实例或打比方,或引用一句名言等等。例如《谈毅力》一文的第二小层这样写道:
“毅力是飘越苦海的舟楫。‖你也许听过帕尔曼那优美的演奏而为之赞叹不已,拍手叫绝。然而你可曾知道,他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幸运儿,而是从小双腿瘫痪的残疾人。他没有像许多同命运的不幸人一样,在残疾人福利院度过一生,而是走上了铺满鲜花的舞台,成为举世闻名的小提琴王子。他靠的是什么?毅力,毅力,还是毅力。‖巴尔扎克有一句名言:‘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打击。在不幸的重压下,天才、信徒和能人心中都有着一股顽强的毅力,促使他们不屈不挠地奋斗,直到成功和胜利,从而获得幸福。而弱者缺乏这种毅力,以至于被压下苦难的万丈深渊而无法抽身。因此,当你遇到困难时不要退缩,用你的毅力去战胜它。‖当困难向你认输时,你定会感叹道:我飘越苦海的神舟正是顽强不屈的毅力。”(《中学生作文文库》)。
这是一段很成功的论说。作者除了运用丰富的知识、灵巧的语言之外,他也成功地使用了段内四层式:第一层是全段观点句,是个纲。第二层是个例证。举帕尔曼那凭毅力来取得成功的实例证明“毅力是飘越苦海的舟楫”这个中心。第三层是引用巴尔扎克的一句名言,并对它加以阐发说明,从而证明面对不幸,毅力是十分重要的。第四层是照应段头观点句,总结全段。如果这段文字的第三层不采用引用名言论证,还使用实例,不仅行文灵巧度显得稍逊一筹,就连论说的力量也差了不少。因此这四小层中或者举一个例子,引一句名言;或者举一个例子,打一个比方;或者引一句名言,打一个比方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方法,只是上述方法容易掌握,使用率也比较高而已。
总之,学会“三大三小式”就可以应付一般的议论文写作了。可以说,它是议论文的通用式。
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级还小的时候,每样东西都必须学会怎么生活。
大象开始时就非学爬树不可,可它那庞大的身躯只要轻轻一碰,还没发育好的小树就骨折了。这下,森林里的树们可都遭了秧了。最后,大象不得不好好学习喷水,或者逃脱猛兽的追捕。
海是个爱搞恶作剧的“捣蛋鬼”,只要它一发现小船,就会打一个大大的喷嚏,把小船卷进自己的肚子里。可它觉得卷一两条船没意思,于是每次都弄得“翻天覆地一团糟”才肯罢休,甚至都把来救援的船也“吃”了。不过,它也有好的一面,那就是帮忙人类提供水资源和发电。
山洞不知道自己该学些什么。它想了很久,还是没有主意,最后不得不什么也不干,一个人站在密林深处。后来有了人类,他们喜欢把石器、食物存放在山洞中。山洞学会的是当人们的免费仓库。
大地万物自由生长,美好世界慢慢变化。鱼儿在池塘里跳舞,小鸟在大树上唱歌……
只要每个人都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这世界就相当有秩序了。
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都要学会怎么生活。
花开始学调色,让她的花瓣变鲜艳,可是她想调出黄色,可就是调不出来,渐渐地习惯了这个颜色。
石头不知道该学什么,学走路吗?可他往下看,自己一只脚都没有,他只蹲在那里思考,想了一年又一年,他想:"我还不如就在这蹲着。"最后,他学会了一动不动。
大树没学习,但他在思考,他一思考头上就长出叶子。所以春天、夏天就有叶子,秋天和冬天就睡觉。他学会了长叶子。
大家还想问吧!我还可以给你们提供,只不过要下次了。
深蓝色的夜空中点缀着几颗闪烁的星辰。微风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玩耍,嬉戏,摇花弄影,或是摇拽下几片绿叶……
我沉浸在闷热的夏夜里,燥热的空气带我穿越了时空,再次遇见你……
相识
记得那是四年级的一个寒冷的冬天……
手里高高的作业本挡住了我的视线,我迈着缓慢的步伐小心翼翼地走向老师办公室,但是飞来横祸……不知道是笨蛋跑步不长眼睛,好好的阳光道他不走,非来跟我挤那小小的独木桥,这下子好了,作业本像大个大个的雪花从天而降,砸在我可怜的脑袋上!可是那“肇事者”却站在一旁哈哈大笑……那时候我对天发誓:“以后别让我见到他,否则我绝对不放过他!”……
相知
俗话说的好“冤家路窄”,原来今天早上的“肇事者”叫吴仁耀,是我们班的转学生,而且我那可爱的老师还让他坐在我前面!哼哼,你这个“没人要”的,以后你的日子好过了!哇哈哈……
因为我俩对彼此的第一印象都不好,所以我看他讨厌,他看我碍眼,我俩一直处于敌对关系……
相惜
相处的时间长了,他也就越来越肆无忌惮了!
动不动就骂我:“看你那呆样!恭喜你已经满足成为我偶像(注意:是呕吐的对象)的条件啦!你的污染情况太严重了!解释一下吧,你人往那儿一站――固体废物污染;吐口痰――水污染;喘口气――大气污染。不得了了!我崇拜死你了!新世纪新型污染源!哇哈哈!”哼哼,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是吧!我微微一笑,动手打人,这就叫“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哈哈!
结论:“没人要”的舌头特长,可谓“巧舌如簧”啊!
他是我们班球队队员之一。在绿茵场上,不管是当前锋、中场、后卫还是替补,他都尽力而为,十分尽职。可是在下课的时候他就在教室或别的地方“大闹天宫”,大吵大闹,大吼大叫。因此,我的一位好友为他写了一幅对联“球场如钢板救急救苦救难,下课似疯子乱吼乱叫乱跳。”
结论:“没人要”属于“两面派”。
珍藏在脑海深处的记忆源源不断,似电影般在脑海中放映……
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你还好吗?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