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我和妈妈一起去妈妈的家乡——东阳。一路上我哼着歌,看着书,看着车窗外的风光,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东阳可美了,到处都是油菜花。到了外公家我看见了成片成片的\'油菜呈现在我眼前,好像成千上万只“小蜜蜂”在采蜜。接着我们上了一座叫虎峰山的挺拔山脉。上山有水、树林、山顶上还有许多草药和一座寺庙。山路旁边发现有一个树根很特别,像英文字母“H”,又像一个正在跳舞的人,真是美不胜收。
到了晚上,一切静悄悄的,大家早早的吃好了晚饭。开始了一种休闲的生活。有看电视的,有聊天的,还有的在打扑克。
第二天一早,我和妈妈在山边走路,发现了许多凶狠的小狗,他们汪汪直叫,我害怕极了……
通过这次对东阳的了解,发现东阳可真美啊。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南山,观赏过风景迷人的北山,但没有去过那让我向往已久的西山。今天,阳光明媚,是个好日子,我决定去西山公园看一看。
西山公园位于三门城关的入城口,远远望去,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镶嵌在珠游溪旁。来到了西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西山公园”四个大字,它刻在一块大石头上,红得格外醒目。往上走一百来级台阶,“咏霞亭”就到了,三个大字刻得龙飞凤舞,亭子是六边形,每个边角都有一根石柱,石柱有多粗呢,四只手掌张开,围在一起刚好。亭子顶上刻着精美的石画,有梅、兰、竹、菊、柳树、荷花,还有活灵活现的小动物,雕得栩栩如生,十分好看。再往上走几十级台阶,一棵梅树挡住了去路,它就是“迎客梅”了,树干很粗,阳光从密密的树叶间漏下来,掉在地上,斑斑驳驳,相信在夏季,一定会挂满酸甜可口的梅。再往上走大约两百来级的台阶吧,就到一个平台,游人们在那儿聊天运动,快活极了。
继续往上走,就到山顶的最后一个景点——亭台楼阁,这座楼阁有三层共二十个角,仿照古代的建筑风格修建,柱子全是用棕红色漆的,古色古香。我登上楼阁,极目四望。西边,珠游溪像一条青色的带子,绕着西山,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仿佛被颜料染过似的。南边,一幢幢整齐的楼房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北边,树木茂盛,绿树成阴。我眺望远方,原本高大的楼房变小了,这时,我才发现县城就在四面环山的山谷里,整座城市的美景尽收眼底。
西山公园还在建设中,所以西山顶的楼阁也没有取名,我希望它变得更美,先给它取个名,就叫“希望阁”吧。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初宋濂送给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文章。在这篇赠言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文中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这种认识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而后文所说的“太学生”不是与现在的我们一样吗?从小出生在父母的呵护中,像一朵温室之花,不用担心衣,食,住,行,照理来说我们比宋廉幸运的多了,我们更应该好好读书,有远大的抱负,但像宋濂一样能干出一番事业的人又有多少呢?大多数的学生整天只和别人比吃,穿,对于自己的成绩却不消一顾,每逢考试都只想多抄几道题目,却不肯自己好好用功,可悲呀!父母养育了我们这么多年,含辛路苦,只希望儿女都能成龙成凤,出人头地,可是反而弄巧成拙,这能怪谁,只能怪我们自己,光口头说说长大想要一份好的工作,能出人头地,可是做的却与说的相反,天上不会掉下黄金的,一切只能靠我们自己。
寒假到了,好不容易迎来阳光明媚的一天,我决定要跟我的公公去西山公园游玩。
到了大门口,我就直奔静园。公公告诉我,那里刚刚整修完毕,非常漂亮。走进静园,一阵映山红的浓浓花香扑鼻而来。果然,静园典雅、大方许多了,以前破烂不堪的亭子也换上了新衣服。往前走,许多游人在照相。“哇,”我惊奇地指着池子里的金鱼,“好多啊!”金鱼有的是纯白色的,像是穿着白纱裙;有的是黑色的,好比穿戴着晶黑色的连衣裙,和亮黑的帽子;还有的是花色的,斑斑驳驳,又好似穿着花衣服。西山公园中不仅有美丽的景色,还有好玩的哈哈镜呢!
最让人好笑的是哈哈镜了。走到第一个哈哈镜前,我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小矮人,又矮又胖,引得我捧腹大笑!再看看公公,到了第二个镜子前,又变成了又高又瘦的外星人,脸扭曲着,其他游人也笑的合不拢嘴。
西山公园变化好大,这晴朗的一天总算是没有白费。
我读完这篇文章后,惊异的是古人与现代的我们在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面的差异。仔细思虑起来,我觉得我们值得学习的除了类似于“悬梁刺股”这样的学习方式外,更重要的是一种学习态度。
宋濂家里穷,没钱买书,那时也没有复印机,就只能借别人家的\'书来抄。“抄书”啊!什么概念!就是为了能看到更多的书。而现在的我们呢?成千上万的中学生,为了玩电脑、打游戏,书摆在眼面前都不读,更别说做些什么读书笔记。我觉得这是一种“时代病”。我们这个时代,摆在学生面前的选择太多了,而且大多是独生子女,平时是家里的掌中宝,根本不懂得什么读书苦,得书艰,要他们来学古人什么“凿壁偷光”?根本不可能!
古代的学生子弟想求学,得千辛万苦、长途跋涉地去拜师,到了老师那儿还得看老师的脸色,老师心情不好,靠边站去!可看看现在的中学生,他们好象把书本上的“师生平等关系”理解成了“师生互换关系”。也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去年湖南的一所中学里,一位老师跪下来求学生好好读书。这个举动看似让人感动,但是也从侧面影射出现代中学生的待师态度。“尊敬师长”这个美德是中华民族保留了几千年的传统,“天地君师亲”,从这个顺序就看得出,古时候,老师是排在爹娘之前的,比爹娘还重要,可现在的学生不是把老师当爹娘了,是把自己当爹娘了。
我觉得看一篇文章不能一个劲儿的说空话,要学习!要模仿!更重要的是你要学会自省,学会他的态度。宋廉手都冻僵了,仍旧在抄书。你要学什么?学毅力!宋廉家穷,无钱买书,但他好学,于是就抄书来学;学诚信!宋廉借书从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时限;学勤奋!宋廉跑到百里之外求学,被老师多次责骂,也从不灰心、不抱怨;学吃苦!宋廉上学要走山谷雪地、忍饥挨冻,但他也没有放弃过;学会满足!宋廉一句“以中有足乐者”足矣,自己从中享受到读书的东趣,其他的吃喝玩乐不值得羡慕;学为了理想、为了追求,去不懈的努力,让自己心中充满快乐!
一种好的学习方式只是形式,一种好的学习态度才是读书的精髓!
我的家乡东阳有一个美丽的西山公园,那儿景色很美。 我刚走进大门就看到了可爱的鸽子在飞来飞去,小鸽子穿着雪白的衣裳,在空中翩翩起舞,它的舞姿优美,它的歌声悦耳,有人走过还给了它奖励,不过它也挺害羞的,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有人走过来它就马上飞了起来.....
《送东阳马生序》是选自宋濂的《宋学士文集》。文章先叙述作者青少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辛,然后联系马生求学的优越条件,这样,不难就能够得出其中之一道理:一个人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的专心与否。
我们从中能够看到宋濂小时候读书的环境是那么恶劣,家中无钱,向人借书,寒中抄录,而自我的学习态度是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专心求学。所以,他之后有名望有地位,诗文成就高。
其实,学有所成并不必须要在顺境中、优越的社会年度中、机遇中才能到达的,最重要的还是自我的态度。
外国有这们一则故事:贝多芬小时候跟外国的学唱歌和弹钢琴,由于贝多芬对弹琴方面有兴趣,学得比较好,教师看好他,并想把自我毕生精力传授给他,但贝多芬的语言跟其教师的有所不一样,导致他听不懂、理解不了。所以,贝多芬在那时起,在练习弹琴之余,还要学教师的语言,他很认真——一天有20小时他都在学习。皇天不负有心人,2个月之后,他根本把该语言学到七七八八了。这样一来,贝多芬就能够得到教师的指导,最终在世界上有名的音乐家。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