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是一位少年才子,但是也是一位英年早逝的才子。王勃年未及冠就出仕为修撰,但是不久因写了《檄英王鸡文》触怒了皇帝而被革职。后王勃远走蜀中,得到机会补为虢州参军,但是又在任期间犯了死罪,虽饶幸被赦免与一死,可是他的父亲因此受到连累改任交趾令。王勃在前往探望父亲的途中因溺水受到惊吓,竟然在惊悸中死去,时年仅二十七岁。王勃才华横溢,作品题材广泛,诗风中带着豪迈之气昂扬的情感,更因在诗句中巧妙运用韵脚,开辟了唐代诗歌写作的先河,因此被称为初唐四杰。《全唐诗》里收有王勃的两卷诗作。
这首诗写出了王勃的感受。他认为四海一家亲,真正的好朋友无论什么时候都近如邻居。这也是王勃在和朋友离别时所写的,表达了他和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
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样在和友人离别时所写,但也表达和友人感情深厚的诗很多,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以前我有很多好朋友,有了她们在我身边,我就会非常的快乐。即使她们都陆续转走了,可我总觉得她们还在我身边,陪着我。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也是令人羡慕的。也许这就应证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话了吧!
通过这首诗,让我明白了:友谊比路宽,比海深,比天高。
江水滔滔,远山青翠,看飞鸟翩然淡薄水雾下。下笔千行,终挽不回半阙时光。
——题记
天气微凉。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雾,袅绕于山林之间。青翠欲滴的幽竹间氤氲着这淡淡的水气,挺拔的修竹更显精致高洁,也更具一种特殊的神秘感,让人意欲接近,又举步不前,生怕惊扰了这竹林的清幽!
山间的小路迂回不穷,路旁是高大的.松树。落叶铺在路上,踏上去,柔软舒适。路边不知名的野花野草,自然生长,身形舒展,仿佛是刚刚醒来,仍睡眼惺忪,在伸着懒腰呢!
我身边的友人杜兄,和我一样,一步步踩在厚厚的落叶上,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一路上,我们都没有说话,只是欣赏着山林美景,心中却满是离情别意。
小路渐渐开阔起来。我的眼前是滚滚江水,我看到连绵的群山了,我看到停泊的木船了。我转头看看少府,他低着头,眼中泛起点点泪光。
挚友,愿你一路平安,仕途顺利。
风猛烈地向我们袭来,衣袂飘飘,让人战栗在风中,却反而让人油然而生旷达的勇气、平和的心境。不是吗?三秦之地拱卫着京城长安,长安城的楼宇就在眼前。我们面前是一望无际的岷江,江水翻滚,随风儿向前奔涌。水势之大,水花之高,水声之响,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气吞山河的磅礴之势,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我能看到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我能看见渉头津,江南津,我的整个身躯都奔腾在江水里,和它一样活泼、豁达、豪迈。
群山连绵起伏,迷蒙于水雾中,仿佛是一幅水墨画。墨痕随水气一点点渲染开来,朦胧的美丽跃然天地的画卷之上。野鸭飞远了,变成一个小小的黑点,渐渐消失在遥远的天际。
天地如此开阔,山河如此壮美!朋友啊,我们为什么要为离别而惆怅呢?虽然水岸依依的杨柳缠绵着我们的情丝,但我们为什么要被它束缚呢?朋友,我们都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地方做官,你心中的悲苦,我深深体会。可不要让愁苦、恐惧占据了我们的心灵!一起来欣赏这壮美的景色吧!山川的壮丽,山林的秀美,还不足以让我们震撼和沉醉吗?只要四海之内有一知己,即使相隔天涯,不也好像近在咫尺吗?
杜兄,抹去你眼中时隐时现的泪花吧。你我之间的真情厚意早就不需要用它表达了,除此以外别无意义。多愁善感的小儿女只会拿着精巧典雅的绣花手绢,擦拭那决堤的泪水,千言万语都不够她们倾诉。我们呢?我们要潇洒别过,笑看未来。让友谊之花常开山野,让真挚情谊融入滔滔江水,永世不绝。
首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壮阔,极精整。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送别之地。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而“风烟”、“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已摄下文“离别”、“天涯”之魂。
因首联已对仗工稳,为了避免板滞,故次联以散调承之,文情跌宕。“与君离别意”承首联写惜别之感,欲吐还吞。翻译一下,那就是:“跟你离别的意绪啊!……”那意绪怎么样,没有说;立刻改口,来了个转折,用“同是宦游人”一句加以宽解。意思是:我和你同样远离故土,宦游他乡;这次离别,只不过是客中之别,又何必感伤!
三联推开一步,奇峰突起。从构思方面看,很可能受了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的`启发。但高度概括,自铸伟词,便成千古名句。
尾联紧接三联,以劝慰杜少府作结。“在歧路”,点出题面上的那个“送”字。歧路者,岔路也,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处分手,所以往往把临别称为“临歧”。作者在临别时劝慰杜少府说: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一在天涯,一在海角,远隔千山万水,而情感交流,不就是如比邻一样近吗?可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子、抹眼泪,象一般小儿女那样。
南朝的著名文学家江淹在《别赋》里写了各种各样的离别,都不免使人“黯然消魂”。古代的许多送别诗,也大都表现了“黯然消魂”的情感。王勃的这一首,却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