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们往往是沉静而稳重的.,他们的身上有一种静的美丽,而这种美,是在经历了如夏花般绚烂的生命后,对生的了然。苏轼的了然达观成了他的经历,正因为体悟了生命的苦痛,他才达到了超脱,能在年老时静对沉浮。所有宝贵经历都是定海神针,沉静只是表象,昭示的却是。因为深藏,所以我们留住许多,所以当风雨来时,能静看人生。
俗话说“大智若愚,大勇若怯”平素里最咋乎,看似最勇敢的人往往却是最容易临危而怯的,表面上的厉色无非是为了掩盖内心的恐慌。真正的神勇者,虽平素温和,却能在危急时刻临危不乱,神色如常。东汉的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自小就被乡人认为是个性格温厚而胆小的人。但在起义后,他却在战场上表现得英勇而沉着,他曾带领二十人的“敢死队”强行突围如入无人之境,从而奠定了他在军中的地位。正因深藏勇敢,故能小事不燥大事不惧,才显得温和沉静,沉静只是表象,昭示的却是无畏。
那几天里,每天都睡得很晚。黑暗中盯着天花板,回想着走过的路,遇到过的人,就像是温故了一场淡忘了很久的梦。多年来的种种际遇,在黑暗中显得遥远而陌生。
久远岁月里的记忆,像是摔落到水泥地上的玻璃杯一样,无论怎么努力,都拼接不起来。支离破碎的记忆,让人不免有些惶惑。我努力的回想自己的小时候,却怎么都想不起那个时候的自己长什么样子,就像得了失忆症似的。这些,都是自己亲历的人生啊,怎么能这么容易就忘得一干二净?
人都是容易健忘的。人生的种种际遇,好的和不好的,终有一天会在我们的记忆中变得模糊不清。回过头去,也只能看到苍白而荒芜的岁月,像挂在墙上的老旧的日历,一天又一天的,枯萎的看不到生命的痕迹。
如果那个时候的我们,知道多年以后的某个夜晚,自己会回想起那些细碎的日子来,我们会不会把自己所有的际遇都记录下来,留给现在的自己看呢?
如果这个词,总是牵连着数不尽的.遗憾。人生就像是一盒完整的蛋糕,被岁月一刀一刀的切去,切走的那部分都融进了生命里,无论怎样,都再也找不回来。只有在回想起来的时候,才会在前面加上如果两个字,来淡化岁月留下的弥补不了的遗憾。
很羡慕那些用笔和相机记录生活的人。那些埋藏在岁月里的零零落落的文字和照片,迈过岁月,就会载满温暖和感动。多年以后,当你再度回首时,你就可以说:哦,我也曾那样生活过。
睡得晚了,就很少会做梦。好像这一刻刚睡着,下一刻天就已经亮了,时间过的快的有些不可思议。
那天,竟破天荒的做了一场梦。梦里有个声音,亲切而温暖的问,你相信吗?你相信吗?你相信吗……
我看见自己低下头,用尽所有的虔诚,一遍又一遍的,低声的说,我相信,我相信,我相信……
梦醒了,窗外依旧冷月清风,房间里依旧是舍友安静均匀的呼吸声。耳边却还回荡着那三个字:我相信……
这是一场太过真实的梦。就像是在生命的某个时段里,梦中的情景都曾真实的发生过一样。
在恍惚的错觉里,人生的很多场景仿佛电影里一帧又一帧的画面,在不同的维度上不断的重演。时间和空间不断变换着向前,人也被命运裹挟着前行,不知所措也无所适从。
所以,怎么能不相信呢?
去年冬天的时候,去回民街拜访一位朋友。我到的时候,朋友正在做礼拜,屋子里只有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
看到我走进去,孩子转过身,看了我一眼,微笑着说,愿主赐你平安!然后走到我跟前,向我伸出手,说:你好。
我惊喜的有些不知所措,慌慌张张的说了一句,愿主也赐你平安!然后蹲下身去,郑重的握住孩子的手,说:你好。
生命真的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活着,就没有理由悲伤。
当你走过足够长的路,遇到过足够多的人,足够理智足够成熟足够冷静,可以像一个旁观者一样审视自己的人生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有很多的理由去怀疑这个世界,但有更多的理由去相信,去选择相信。
有了这份坚信,你就会明白,这个世界,其实真的没什么可怕的。
因为相信,所以幸福。
自古来,人们总将智者塑造成平和冷静的形象,其中《三国演义》里孔明空城计中的那些经典的形象,虽是虚构却非常典型。智者之所以在困难面前能不动如山,甚至轻松将困境化为虚无,正是因为智慧能让他们在困难面前轻松寻得出路,总有办法逃出升天。这样的智慧是无法一时求得的1,有千古谋圣之称的张良,年轻之时也并不稳重,而在黄石公授书这一奇遇后,他隐居多年来学习知识沉淀智慧,有这深厚的智慧,才有了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从容。沉静只是表象,昭示的却是智慧。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