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老师让我们观看了一部电影,名字是《一个都不能少》。看完之后,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电影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贫困山区——山泉村的唯一一个老师高老师有事外出,正愁没人教课,一个叫魏敏芝的十三岁少女毛遂自荐,当上了山泉村小学的老师。她答应高老师班里二十八个同学一个都不能少。可县体校想吸收小红做学生,魏老师死活不同意,县体校的人偷偷把小红带走了,魏老师要去追,可哪里追得到呢?
没过几天,张慧科也去了城里,魏老师找他妈妈,他妈妈无奈地说,她身体不好不能下地干活,张慧科的爸爸也去世了,她养不活她,只好让他去城里打工。魏老师气愤地说:可他只是三年级学生呀!为了完成高老师的嘱咐,魏老师决定去城里找张慧科。她为了凑足去城里的费用,让学生和她一起去搬砖瓦厂的砖,可钱依然不够,她毅然带着九元钱去了城里。
到了城里,小小的魏老师找广播,写寻人启事。为了等到电视台台长,她在电视台门口等了一天半。累了就倚在树上睡一会儿,饿了就去吃别人吃剩的饭菜。最后台长终于被她感动,让电视台播放了寻人启事,请广大观众帮助寻找张慧科。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历了三天三夜的寻找后,她终于见到了张慧科。
作为老师,魏敏芝当的的确有些不敢恭维,但这掩盖不了她的闪光点。她是那样信守承诺,那样热爱自己的学生,她的年龄比我们大不了多少,但她的心灵是那样纯洁那样高尚。她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倔强,找到了她的学生张慧科,这怎么能不让人感动呢?
《一个都不能少》这部电影讲述的是真人真事,故事里没有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却留给观者深刻的印象;没有大悲大爱,但却感动了无数人;没有大起大落,却激励了无数人!我们要向魏敏芝学习,学习她无私无畏的精神,学习她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毅力!作为学生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为自己的目标而奋勇向前、勇攀高峰!
去年“五一”假期,我们全家去游览了少华山。至今回忆起来,当时情景仍历历在目。
早上,我们就乘车来到了少华山脚下,接着便沿着宽阔的景观大道一路南行,路旁每隔一段便有一些怪石出现。不一会儿,我们步行到了售票大厅,因人不是特别多,我们很快买了票,接着大步步入景区。
走进景区,便有一条小溪跟在路旁,溪水清澈见底,轻轻柔柔的,就似那九天嫦娥的挽纱,又好似一曲清新的乐曲。我看到许多小孩子在河边嬉戏着,水映着孩子们的笑脸,就显得格外秀丽了。
走了不久,就来到了第一个景点:红崖绝壁。抬头仰望,几近垂直的崖壁通体赤红,红色的石头或许很多见,但是似这般巨大的红色巨石便着实令人震撼。整个崖的一面都是红的。
不仅如此,这儿还有个故事呢,据传说,红崖绝壁下有藏宝洞,为九纹龙史进当年在少华山聚义时所凿造,内有金银财宝无数。后有人到崖下探洞寻宝,但都神秘失踪。领略了红崖的壮丽,我们接着前进。
沿着道路走了许久,沿途的溪水随着我们一并前行,越发幽绿。止步,我们来到了第二个景点:寇公祠。这是为了纪念和祭祀寇准而建的一处人文景观。该祠座西面东,三间一开,青砖黛瓦,雕梁画栋。祠内正中有寇准塑像,四周墙壁上是反映寇准生平伟绩的壁画。祠前平台上建有天宫亭,该亭八角重檐,造型呈宋代风格。
顺着溪水移步,泠泠淙淙的溪声在耳畔回荡,显得那样清脆热银铃般。不一会儿,我们便又到了一个景点,此处景点名为猴王峰。因形如一只巨猴而得名猴王峰。猴王峰东侧峰峦迭起,峰头也似形态各异的猴子。站在八里桥向南观赏猴王峰,可看到一只巨猴正襟危坐,仿佛口中念念有词,周围数只小猴子或抓耳挠腮,或低头思索,一副猴王诵经,群猴听道的画卷,自然还成。
就在此时,母亲接了个电话,显得十分慌张赶紧要回家。
无奈,只得提前返回,下山途中,越来越多的人群正向山上进发,回头望去,密集的人群似条线隐于山色之中。
清明节这一天,虽然天上下着蒙蒙细雨,但是并没有影响我们出游的心情,我和妈妈、姐姐一大早起来,赶到校门口和同学们会和后,就乘上了旅游大巴,一路上说说笑笑,近两个小时的车程在欢声笑语间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
站在山脚下,展现给我们首先是一条笔直宽阔的景观大道,在路得两边不时有怪石出现。大道边有许多摊贩,有卖纪念品的,有卖小吃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好一片热闹的景象。
进入少华山景区后,便有一条小溪缠绕在路边,如同一条白色的丝带,小溪流水击打出一曲欢迎的迎宾曲,在欢迎每一位游客。许多小孩子在溪边嬉闹着,水面倒映着孩子们欢快的笑脸。
我和同学们沿着山间小路,打打闹闹的向里面进发,山中一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伴随着我们的欢声笑语,给山里平添了一股生气。蒙蒙细雨虽给山里填了一丝丝凉意,但是更润湿了树木,更增加了树木的嫩绿,显得生机勃勃。一路上我们这些山中小游客的欢声笑语,小溪哗哗的流水,两边葱翠丛林,山间清丽的鸟鸣声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时间飞快,我们就要离开了,虽然这次爬山很累,但是心情很高兴,欣赏了少华山美丽的景色,还和同学们在山里团结合作,玩了不少游戏,在这儿留下了我们珍贵的记忆。我喜欢这次旅行,期待着和同学们游遍祖国山山水水。
再见了这如画的青山绿水,再见了美丽的少华山!
我们去了第二个景点,“石门峡”,这里的石门就是石头和水,就像水穿过了石门,峡指的就是峡谷的.意思,这里可以步行上去,也可以坐缆车上去,总之这些路唯一的特点就是环着山走,听说步行的没有一个到山顶的,我们算步行的,也没有走到头,应为我走还没有一半就说累了,所以大人们也走不成了,我们发现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银杏叶,就跟人一种层林尽染的感觉,还有满山遍野的红叶,不由得让我想起我们学过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里的石头很湿滑,山间的小溪边流边唱,真是美不胜收,我们在下山的时候发现一家卖吃的了,我和爷爷一人吃了一碗泡面,妈妈吃了一碗洋芋,奶奶吃了一碗米线。
我们先让已经吃完饭的奶奶去排队等下山的车,我们吃碗也过去等车,等了一会儿,我们就上车了,因为我们以为坐大巴的时间快到了,就赶快坐上了大巴,可是我们看了看表,还剩一个小时车才开动,我们也就等了一个小时,最后,郑丁凯和他的妈妈晚来了,所以全车的人都在等他,等他们来了才搞清楚,原来是他们就去了个玻璃栈道,在那里喝了三个小时的茶,都没有注意坐索道车的人已经很多很多了,他们上车后,我们就走了,离开了少华山,我好想再来玩一次。
今天,我看了一部影片——《一个都不能少》,看后不禁生发感叹:“多么好的一位老师啊!”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魏敏芝,一个年仅13岁的,小学刚毕业的女孩子,竟然担当起代课教师一职,因为原村任高老师的母亲生病了,需要他回去照料。在临走时,高老师嘱咐她:“全班有28名学生,在我回来之前,一个都不能少。”
不久,他的学生张慧科因家里欠别人一千块钱,母亲让他到城里打工去。魏敏芝知道后,决定去城里找张慧科回来。
在寻找中,她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一整夜呆在电视台门口外,为了“一个都不能少”的郑重承诺,她忍耐着。到长途车站,用尽身上所有的钱来买纸和笔墨写寻人启示,又走进电视台,做《生活七彩桥》的嘉宾,最终通过电视媒介找回了张慧科。
魏敏芝忍饥挨饿,风餐露宿,四处奔波,是什么力量在激励小小年纪的.她呢?是对“一个都不能少”这个承诺的较真,是她那信守诺言的品格在支撑着她!
看罢影片,我感到很惭愧。记得在两年前的暑假里,我的朋友——芳婷约我下午两点钟去她家玩,但是我却临时改道去了表哥家,我之轻易失约与魏敏芝相较,真是羞愧难当啊。从此,我立志要成为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这场面看上去这是滑稽极了。他们跑啊,跑啊。。。。。。摘掉了帽子、手套、羽绒大衣也脱掉了。胖熊不见了。他们变成了丁香镇的大人和小孩。他们的脸蛋,全多是红扑扑的。他们感到头脑特别清醒,心情特别轻松,浑身充满了力量!最后,那群大火炉跑进了小镇的中央的丁香厅。一下子不见了。
这时,菊奶奶正领着一群小松鼠在玩跳格子游戏。菊奶奶对大家说了一句话:一起来玩吧,生命在于运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平时要多运动,才不会生病。多运动就是健康的秘诀。
当看完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后,我不由得赞叹:“多好的一位老师啊!”
影片中的主人公——代课老师魏敏芝,仅仅13岁,也就是小学刚毕业,被家有事的高老师找来代课。高老师临走前告诉她:“全班28个学生,在我回来之前,一个都不能少!”
这对魏敏芝来讲,虽然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但也给她带来了很多压力。第一个压力是县里选明新红为跑步运动员,她就以“失踪”为借口,保住了“一个都不能少”。而第二个压力是张慧科因家庭贫困,离校进城打工。这又急坏了魏敏芝,为了“一个都不能少”,她一个小女孩,不顾年小路远,独自进城寻找。在寻找中,她吃了不少苦,甚至一整天没进一口食,一整夜呆在电视台门外。为了“一个都不能少”,她忍耐着,最终找到了张慧科。
是什么力量使魏敏芝能够保住“一个都不能少”呢?我认为主要是她有一颗爱我课堂、遵守诺言和忠于教育事业的心。这也是我们学习的精神所在。
相比之下,再看看自己,我也10岁了,可是遇到一点困难我就退缩,作业多了也不认真写。看了这部电影后,我深受感动,我要向魏敏芝学习,树立正确的信念,遵守诺言,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建设祖国。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