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成长对我来说似乎是很清晰的,我一直认为,回忆我童年的成长历程就像看一个电视节目,我什么都能看见,什么都能听见,甚至可以预见到后面要发生的一幕。
我记得爸爸妈妈带我去游泳馆玩,结果我栽倒在泳池里,爸爸拼命往过跑,我还是喝了几口水——因为爸爸不会游泳。我记得爸爸把买来的橡皮和小玩具挂在花盆里的植株上,告诉我这是玩具树,只要辛勤浇灌,就会结满玩具。我记得爸爸妈妈带我去动物园喂骆驼,我学爸爸用手托着草喂,结果被骆驼咬到手指,那个骆驼的牙啊,可真叫个黄……我还记得后来我的健康出了状况,三天两头要去医院做客,可是无论去哪里,不是妈妈抱着我,就是爸爸抱着我。那个时候,我是一只害怕离巢的小鸟,感受到的都是爸爸妈妈羽翼下满满的爱,那时候无论我提什么要求,爸爸妈妈都会满足我。
后来,长大了一些了,开始接受更多的知识,我学阶梯英语,学电子琴,学围棋……。其实在学习之前我对这些还是有兴趣的,可是基本过上几天就觉得没意思了,可是,妈妈竟然不再满足我的要求,强迫我坚持了下来。比起爸爸妈妈百般呵护我的时候,我感觉他们对我的爱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样深了,甚至有些瞬间,我都以为他们不再爱我,但是一件事使我改变了这个想法。
当我的电子琴学到九级,终于可以毕业的时候,我的电子琴老师告诉我们要在天津礼堂开一个毕业汇报表演会,并且让我领奏。听到这个通知的时候,我半天没反应过来,接下来就是心跳加剧。以前体弱的时候,无论什么事都是爸爸妈妈替我解决的,我从来没有独立面对问题的时候,现在却要我站在台上,而且和我的伙伴们隔着好远,台下还有几百人在盯着我。我和妈妈说这件事的时候,心跳的速度竟然又不争气地快了起来。妈妈看了我一会,说:“你想永远被我们搂在怀里吗? 你不想像白鸽一样自由地飞翔吗?”
当我站在台上,背后逐渐被汗湿透,接下来就是我尽量把注意力集中在电子琴上,当伴奏声想起,我仿佛又回到了教室,脑子里都是电子琴老师在指挥我们,我的手如行云流水一般,完成了这次表演。在台下观众的掌声想起的时候,我看见了老师在舞台旁边面带笑容,远远地挑起了大拇指。突然,我好像尝到了自信的味道。下了舞台,看见妈妈,我激动地眼睛湿润起来,突然说不出话。妈妈的眼睛里同样是晶莹的泪光,伸出双臂,缓缓把我搂住,说:“看,你能行。让妈妈再狠狠搂一下,以后,自由地飞吧。”
我又找回了爸爸妈妈的爱。不对,其实,我从未失去,只是突然理解了他们对我爱的方式。 我非常想回到过去,再体会一次爸爸妈妈不同的爱,然而,逝去的已无法再重新来过,留下的,是一片温馨的回忆。虽然时光不能重新来过,但是我清楚地看到了过去弱小的我一直在蜕变。在爸爸妈妈一次次通过各种场合教育我提高能力、锻炼我的自信后,我确信我已不再是一只小小鸟、鸽子,我在逐渐成长,我相信,未来我必定是雄鹰,翱翔在那蓝天上,就像诗歌中写到:请看我头戴簪花/一路走来一路盛开……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是由三位美国教育专家写给天下父母的心灵成长课。书中认为,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也正是父母心中的这些怕与爱,让家庭教育陷入误区。比如,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拥有的东西奉献给现在的子女,于是,教育孩子更多的是在满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们的需要。种子都有不同的花开时间,大多数父母一门心思地指导子女,教授他们技能,纠正他们的过错,却忘记了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元素,那就是与孩子共享快乐时光,与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成长。
根据几十年的心理辅导以及教育子女的经验,作者指出,要解决子女的问题,得先解决父母的问题——后者才是最重要的,正如书中所言:“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
的确如此,作为教师,我接触过很多学生,每个学生兴趣爱好习惯各不相同,性格脾性品格更是截然不同。然而在我的眼里,只有两类学生:家教好的,家教不好的。彬彬有礼的孩子,他的父母必然也是温文尔雅;蛮不讲理的孩子,他的父母中必有不讲理的;爱打人的孩子,家里定有时常动手打人的长辈。其实,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前,父母在潜移默化中给他的影响已是根深蒂固,如要改变,绝非易事。所以,是时候,咱们家长得将目光转向自己,审视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是否是合格的家长。
我们应该如何为人父母?有人总结了这样六个境界。第一境界,家长舍得给孩子花钱,以为钱就是全部爱的表达。第二境界,家长舍得给孩子花时间,陪在孩子的身边,见证孩子的成长。第三境界,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我究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第四境界,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自己去学习,积极进行干预和矫正。第五境界,家长为了教育而提升和完善自己。最高境界,父母真正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发现“我是谁”比“成为谁”更重要。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这个观点,恰恰与《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本书的观点一致。
你向孩子传递有价值的价值观念了吗?有责任感,诚实礼貌,有爱心,懂得尊重别人,能感恩,可以积极参与到家庭劳动中。这些良好品格和表现大都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养成的,这就需要父母持续的向孩子传递稳定的有价值的价值观念,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父母与孩子的相遇亦是一份来之不易的缘分,是孩子的纯真、无私、灵动洗涤了成人的浮躁、功力、自大的心理历程。好的教育,应该是父母通过孩子这把镜子 ,不断发现自我、修正自我、挖掘自我,并用新我来为孩子做示范和表率。我们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更没有天生的教育高手,孩子的到来给了我们修炼、完善自己的机会,让每个家长都有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孩子的未来有无穷的可能性,真的不能以我们自己人生和才智的局限性去构想孩子的未来。让我们从此刻开始,更多地尊重孩子,牵着孩子的瘦,一起成长。
看完《遇见未知的自己》,很多自己很有感受而平常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感想,心情或者说一些迷惑都被这本书一一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本修身养性而又富有人生哲学的书,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看完后深有启发。
书中指出快乐是由外在事物引发的,它的先决条件就是一定要有一个使得我们快乐的事物,所以它的过程是由外向内的,这样一来,就有了一个问题啦:既然快乐是取决于外在的东西,那么一旦那个令你快乐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了,你的快乐也随之消失了。而喜悦不同,它是由内向外的绽放,从你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所以一旦你援用了它,外界是夺不走的《遇见未知的自己》告诉我们,生命的困顿转折是建立内在力量的最好时机。问题和困境不是来找你麻烦,而是来帮助你,帮助你找到你自己,帮助你内在成长,变成一个更接近你自己本质的人。
而大部分的人碰到困境时,都有很多的埋怨、躲避、压抑,但真正有智慧的人会从中找到成长的契机。曾几何时,内心的能量被消耗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消极和抱怨。常常觉得自己很倒霉,社会不公,《遇见未知的自己》在带我寻找真我的过程中让我更清楚的认识了自己,消极抱恨的我不是真正的我,真我应该是乐观向上、祥和快乐的我。
于是我卸掉身上背负的消极的东西,努力获得心灵内在的力量,重拾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所以我们可以从很多角度来看待自己。就像若菱一样,她可以把自己认同为一个不行的人,是不幸的命运,不公的待遇和他人的错误行为的受害者,可以把造成这一切的原因都归咎给别人。她也可以把自己认同为一个优秀的,事业有成,才华横溢的人。
这一切都和看待自己的角度有关。即然这样,那么为什么我不能从正面的角度去看待自己呢。是的,我经常会觉得自己弱小,无力,没有自信心,但是想想也有许多可取之处啊。诚实,善良,在一所不错的学校读书,衣食无忧,身体健康,家人们都很关心和疼爱我,和许多人比起来我并不差。在生活中发生过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就臣服它吧,已经不可改变了。能够改变的就只有对待事情的态度,然后再把这种态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那样才是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