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星期天,吃过早饭,好朋友黄幸福来喊我玩。我说:“幸福,咱俩一起到田野里捉蛐蛐吧。”我们俩一拍即合。
一路上,微风习习,小树向我们点头微笑。不一会儿,我俩就一蹦一跳的来到田野里。突然,我听到一只蛐蛐叫声,扒开草丛仔细一看,好大一只蛐蛐。它披着黑色的盔甲,两根长长的头须摆动着,就像一名威风凛凛的战士,好像在说:“我厉害吧!谁敢动我?”我可不怕它,急忙向幸福一招手,我俩前后夹攻,蹑手蹑脚的向它靠近,到了它跟前,我分开双手,猛地一下向它合拢。我想:“你还跑?可抓住你了。”打开双手一看,连蛐蛐的影子也没有。我和幸福急忙四处寻找,费了好大的劲儿,终于发现了这只狡猾的蛐蛐。幸福趁它不注意,慢慢绕到它前面,我从它后面一扑,抓住了它。我们俩高兴地又蹦又跳。由于有了,我们俩继续努力,又捉了几只蛐蛐。
快晌午了,我和幸福带着战利品,高高兴兴的往家走。今天,我深深的理解了“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吃过早饭后和我们楼下的常伟伟去捉蛐蛐。
一到那里,我们俩就听到蛐蛐的叫声了,常伟伟说:“蛐蛐在那里。”我们俩就悄悄向他指的方向跑过去。我们发现,在一堆草下面有三只大蛐蛐,我们连忙用手想把他们捉住,可是那三只蛐蛐很快就跑到了它们的洞里,我们找来一根长一些的树枝,放入了蛐蛐的洞里。我们把树枝摇来摇去,这时,一只蛐蛐爬了出来,我飞快地捉住了它,突然,又有两只爬了出来,常伟伟也很快捉住了它们。
从早晨捉到下午,我们已经捉了很多蛐蛐。忽然,我听到有人在叫我,我一看,原来是母亲,她说:“吃饭了。”我只好恋恋不舍地回家了。
和开头一样,结尾也是构成文章的主要部分。好的结尾应该言简意深,余味无穷,画龙点睛,水到渠成,有深化主题、突出中心、增强文章感染力、加深读者印象的作用。可以总结全文,可以抒发感情,可以言尽而意无尽,还可以照应开头。常见的结尾方法有
1、首尾呼应法。即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要互相照应,特别是在结尾要回应开头,使文章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不至于因为开头和结尾相距甚远,而使文章相互脱节,给人以残缺感。如一考生的作文《朋友》的结尾是:漫漫人生路,朋友会有好多,而像父亲这样的朋友却只有一个,我将永远记住他——我的朋友——父亲。
2、留有空白法。作文要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让读者通过联想和想象去加以补充,从而产生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如一考生的作文《说句心里话》的结尾:路灯发着暗淡的光,我毫无目的地走在平直的马路上。说句心里话,我也曾怀疑过他们是否爱我,难道衡量的角度除了分数就没有别的了吗?我默默地走着,渐渐路上的人少了,可能是都回家了,可是今天我什么时候回家呢?我不知道……
3、余音袅袅法。这种结尾既深刻又发人深省,能够让读者在读完你的文章之后掩卷深思。如《父亲》一文的结尾:“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人天相隔,骨肉永离。爸爸,您在哪里?您在哪里?我无语问苍天,无语问苍天啊!
4、总结概括法。在结尾时对全文作简单的总结,揭示事件的意义,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如一考生的《给我教益的一件事》一文的结尾:这件事使我受到很大的教益。在别人处于困境时,我们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友谊、帮助和理解,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5、抒情言志法。结尾用抒情的语句,阐发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直抒胸臆,情感浓烈,感人肺腑,表达作者的愿望和志向,并紧扣题旨,往往能打动读者,引起共鸣。如《爸爸妈妈,你们可知道》一文的结尾:爸爸妈妈,女儿也有自尊,你们别让女儿抬不起头来。爸爸,请不要浑身酒气地把妈妈打得鼻青脸肿;妈妈请不要让那些盘碟再成为你们大战的牺牲品。你们的女儿渴望有一个祥和的家,渴望一片宁静的天地。爸爸妈妈,别再吵了,让我们重建一个美好的新天地吧!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首先,审题要准。抓住三点:“第一步”并非实指,而是比喻,把双脚跨出的“第一步”与比喻意义的“第一步”结合着写,更容易出新;所写必须是“第一步”,而不是人生旅程中随意的一步;“第一步”与后来的人生步履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影响力,文章应该点到;其次,确定文体——必须写记叙文,记叙描写不得少于全文篇幅的四分之三;再次,明确表达要求——将叙述与描写结合起来演绎主题,特别注意在做到叙述清楚的同时,要在描写的细致和多样上下工夫。
按照行文的规律,有始有终,首尾呼应往往符合一般读者的阅读习惯,也会给阅卷者感觉考生思维的缜密。如2010年高考一江苏考生的作文《绿色生活》一文:(开头:此刻,在我所坐考场的窗外,正有几树青葱的绿叶,一团一团,茂盛盎然。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错落成或深绿或浅绿的绿湖,在微风下,荡起绿色的涟漪。)(结尾)“我期待着我所向往的绿色生活,那一天,所有的人都可以发自内心地对别人笑,世界,真正和平。窗外,绿叶摇晃,似乎在为我加油,鼓掌。”这个结尾,写到了窗外的绿叶,这与开头遥相呼应,体现作者谋篇布局的精巧。
文无定法。古人早有“文贵变”之说,并有“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
句变,神变、气变、音节变、字句变”的高标准。文章结尾千变万化,方法不一,各显其能,各尽其妙。宋朝沈义父《乐府指迷》中强调“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考生在写记叙文时,结尾必须要放开,要“长留余味”,要响亮,像唐朝白居易《金针诗格》中说“落句欲似高山放石,一去不回”。考生写文章时也要注意用“回顾之笔,兜裹全篇”,从而达到首尾一体。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