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淡淡才是真,细水长流的日子,有了亲情相伴,平淡的日子也怡然。
每天早上出门,总少不了妈妈三番五次的叮嘱。
“宝贝,出门要注意安全啊!”妈妈倚在门框上,温柔地注视着我。“知道啦!”我回应道。“还有啊,在学校要认真听讲,搞好学习!”妈妈迈着碎步走过来,又说,“你看你,这么大的人了,衣领都没有整好!”看着妈妈细心帮我翻折衣领,我拍拍胸脯说:“妈,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学习!”附带赠送妈妈一个大大的熊抱。妈妈开心地笑起来,如沐春风,脸上的皱纹也少了。
“妈,电梯来了,我走了!”我依依不舍地迈进电梯。“哎!慢点啊!”赶在电梯关门前,妈妈递给我一瓶牛奶,“在学校乖,听老师话。”我连忙点头。
到单元楼门口,我无意朝家的方向一望,妈妈正趴在阳台的`窗上,含情脉脉地注视着我。看到我回头,她使劲地朝我挥手,生怕我看不见似的。我知道,妈妈一直都在我看不见的地方悄悄地关心着我,我的学习,我的健康,我的生活,我的快乐。她的心里装满了对我的爱,容不下别的东西。
劳累了一天,上完晚自习回到家,妈妈早已准备好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来,快吃!宝贝!”妈妈帮我卸掉沉重的书包,拉着我到餐厅。“哇塞!”我的口水忍不住要流出来了。我赶紧就坐,拿起筷子,顾不上摘下眼镜,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慢点,别噎着了!”妈妈心满意足地看着我,幸福地笑起来。“妈,你做的面太好吃了!”我含糊不清地说。“是吗?”她笑得合不拢嘴。
不一会儿,面条就被我消灭干净了。我享受地打了个饱嗝,笑眯眯地凑到老妈身边,用力地亲了一下老妈的脸。“妈妈,我爱你!”“宝贝,我也爱你!”她捧着我的脸,左亲右亲,害得我脸上全是口红印。
面汤还冒着热气,散在空气中。有亲情相伴,平淡的日子也怡然。
书不是陪伴我长大的唯一物品,但它却是最重要的,它给了我……
——引子
4岁,第一次亲密接触
在我有记忆以来,直到4岁我才拥有一本真正属于我自己的书,所以,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本《舒塔与贝克》的连环画,还记得他俩的一些英雄事迹呢。于是,它便为我读书的生涯拉开了帷幕。所以,我注定要一直被它所吸引。
10岁,既是朋友,又是帮手
连环画早已经收入箱底,那似乎已经不能满足我对书的渴望,或者说是***。在那些美丽故事的引导下,《中国成语故事》,《格林童话》……渐渐住进了我的书橱,当我用《十万个为什么》中的知识解决掉一些问题后,我可以高兴到不吃饭,高兴到忘乎所以,那时候可真是天真呢,书给我带来了无数的欢乐,我总是用稚嫩的声音像爸爸妈妈撒娇:我还要一本《》可以吗?一定要帮我买好不好?
13岁,Madeinabroda(国外制造
是上初中,从语文书后的名着导航中,我认识了保尔,鲁滨逊……于是,我的书橱中又多了好多的外国血液,从《简爱》中,我了解了爱的真谛,从《飘》中,我学到了思嘉坚强的一面……仿佛了瞬间学到了好多东西,像是在一夜中崛起,而这些东西都是课本上学不到的,后来,暗暗发誓要像大卫?科波菲尔一样努力的证明自己,像他一样坚持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
14岁,MadeinChina(中国制造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学校刮起了一阵古典风,我当然也是“深受其害”,《论语》,《宋词300首》什么的,一下子就窜入了我的书橱,所以,那些天总是喜欢把之乎者也挂在嘴边,像是在炫耀着什么,虽然现在对那些古典的东西没那么大的兴趣,但回想那段日子,真的很有趣.
15岁,就这么飘来飘去
或许是思想上成熟了许多,或许是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不像以前那么样,现在总小看一些80后的作品,韩寒的《三重门》,小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什么的,当知道年仅16岁的子尤走了后,更是抱着那本《谁的青春有我狂》看了N遍,当想到这个青春的没边的男孩的离去,就要伤心好一阵子,当看到小4书中那些可怜的女子(我不知道可不可以怎么说也会黯然泪下……那时候,书橱已经满了,这些书只能胡乱的堆在书桌上……
生活的日子里,书将继续陪伴我,直到走完全程。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高速发展,电子产品在飞速更新,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了,没有了网络,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有可能陷入全面瘫痪。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之前的阅读已经逐渐从纸质书籍演变为电子书刊,电子书刊的方便快捷不言而喻!电脑带给人们一个崭新的世界,手机让无数人变成“低头族”。 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已经是一条“网虫”了。
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世界,偶尔沉静下来,竟然会有些许的失落,会不自觉的怀念曾经与书相伴的青葱岁月。现在自己已经很少主动去买书了,也很少主动逛书店,潜意识里一来是认为书的价钱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二来感觉在网络上阅读更简单易行。但是曾经那种读书的感觉已经很难找到了。学生时代自己比较喜欢读小说,偶尔会去图书馆 、阅览室待上小半天;那时候,阅读更便捷的方式是买书、买名著、买杂志,定期买回家,小心保存、仔细阅读、细细评味、直至喜欢的装订收藏。曾经的一本《简爱》喜欢的不得了,书中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平等的对话,会深深触动你的灵魂。那时候印象最深的小说期刊有:《十月》、《当代》、《收获》等等。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虚无缥缈的插图、 没有那么多似是而非的用词。小说内容更加贴近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 因为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的。徜徉于书海中,痴迷又沉醉!各类报纸中也有定期连载的小说,那种每月甚至每天等待期盼小说更新的心情现在想起来还会窃喜,因为那是上学之外差不多最开心的事情了。那种伴着墨香的阅读是任何网络电子类阅读无法替代的,也是不亲身体验无法理解的。但是那时候真是乐此不疲。人类的精神阶梯是伴随着阅读不断前行的,个人的智慧、思想 、个人精神世界的成长也是离不开阅读的。人的精神世界可以通过阅读来提升。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成长中我们也会遇到坎坷,精神世界的充实会让我们遇到问题能够迎刃而解,理智的对待所有不被理解的郁闷与哀愁,知识至少能够让我们变得充实,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读书是一种思考与认知,它并不为你带来直接的财富提升,却能有助于你更好地了解世界。我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实则知识改变的.是你对整个世界的认知,从而改变了你对每一件事的态度。你认识了骄傲导致失败,于是你学会了谦虚低调;你认识了生活中困难坎坷的必然性,于是你学会了坚强面对……知道我们在平淡中生活的乐趣,在顺其自然中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诸多不公……
现在,我们随便点击电脑网络或者微博微信,那种所谓的“心灵鸡汤”无所不在,我们很少在去摘抄,,也无需摘抄,我们可以更简便的复制粘贴就稳妥保存,这是一种进步,科技的进步, 思想的进步,但是我还是会怀念那些逝去的不可替代的阅读与感悟,那些与名著亦或是小说相伴的日子……
我不会与社会文明进步相抵触,更坚信人类的文明进步是必然的。但是我会留存那份阅读带给我的美好于心间,并且长久封存,甚至继续体验。独坐一隅,静默于心,与智者为友。与书籍相伴!
我们,如同走散的星星,汇合,即是世间一道稀景,不汇合,也各自闪着光。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她仿佛是世界上另一个我,知我喜好,懂我性情,明我所想,晓我所忆。世界或许没有两片一样的雪花,而我幸而有她。
与她相遇在小学,不太善于交集的我却与她关系亲密,或许这就是缘分吧。
相互之间都称呼亲密,她成我为董董,我称她为兰兰。她身边有一个小团体,关系甚密,我与她们确是交往甚乏。一次,其中一位女生过生日,兰便邀我也去参加,就是这样的一个开始,我渐渐融入了这个友爱的小团体。
兰领导我多与他人交流,久而久之,身边的人便多了起来。但我仍与她最要好。
考试失利时的互相勉励,取得进步时的相互赞许,被欺负时的互相保护,被误会时的相互维护。双方的家长的认识,睡过同一张床,穿过同一件衣,喝过同一杯水,一起笑过、哭过、闹过、疯过……
理解。我成绩不理想,趴在桌上默默拭泪时,她并不是不停地安慰我,而是静静的站在我身边,手搭在我的肩上,等着我情绪平复下来,在鼓励我下次再加油,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关心。无论谁生病了,总会去问候,或是在校时的一杯热水,或是短讯中的一句关怀,都是对对方的关心。
休闲时刻,在草坪上漫步,天很蓝,草丛中点缀这几星点花。兰送给我一条花链手表,她也有一条一样的,她跟我说,希望我们友谊如花,尽情绽放。而这表,我理解为友谊长存,像时间一样,永久不息,因为时间对于友谊的磨蚀,好比水流过坚石,反把它洗濯得光洁了。
可进可出,若即若离,可爱可怨,可举而不会散。六年的朝夕相伴,励助之事多的数不清。六年似是一恍之间,又若世纪之久。回忆数不尽,情意到不完。无论时隔多久,再相见,总还是如往常一般,无任何疏远,互道安好,任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但物转星移,山河不改,你是你,我亦还是我,我们都是最初的那个自己。变了的,是互述的故事中,“我”“你”“他”的.人称转换;变了的,是更珍惜相处的时光,因为我们都明白,下一次聚首,不知在何时。
“嘀嗒”,她送我的花链手表转动了最后一下,它的电池已耗尽,但我与她之间的情谊却还在世纪钟表上走动,不停止。与她相伴的过去,将化为永恒的回忆,烙印在心头;而与她继续相守的未来,将创造更多美好的回忆。
朋友,是一片辽阔的海洋,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好朋友,是一条清澈的河流,让人感觉安全感十足;而闺蜜,是一片潋滟的湖水,它不如海洋与河流的博大,却有着它独有的细腻。“闺蜜”是个温暖而又甜蜜的称呼,它超出了单纯的友情,当友情浓厚时,便到了“闺蜜”的境界。
阳光下花链手表反射着光芒,璀璨闪亮,照亮着彼此的心扉……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