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小桔灯作文老师带领我们上车,准备向溱湖出发。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父母。
这是我们这一次独自和老师一起旅游,所以特别兴奋。可行程还没到一个小时,我就呕吐了,真难受啊!
下车了,我们第一个景点是院士故居。呀!我的包呢?呜呜……竟然丢在车上。去了景点,OH,MYDEAR!真美啊!有古代的亭子,真想变成小姐坐在那里。池子里还有金鱼,我真后悔没有带手机。
当然不只这些,我们还去了私塾馆。绿树院,这里有丢掉的老槐树,见证着董永和七仙女的爱情故事,许多年轻人都去用红色的绸带系在上面。我们去了婚俗楼,那些大众会在那儿游玩,我们小孩就不凑热闹了。
我快到了下午,这次我们去了溱湖——国家级湿地公园。一进门,五彩缤纷的风车在欢迎我们。上了船,碧波荡漾的湖水,映着蓝天白云,多美呀!在行进过程中,我们看见了雄伟壮观的三面佛塔,一般都是老人去敬佛,我们也没买那里的标,所以没去。到了码头,拍完了合影,就冲向科技馆。科技馆里乌漆抹黑的,原来可是通过投影展示溱湖的一年四季的景色,真美。
最后我们到了湿地公园的游乐园玩。大家玩得满头大汗,“集合啦!”在回头的路上我们继续欣赏着美景,野鸭,在芦苇丛中游乐嬉戏,一会低头交谈着什么,一会尖叫飞奔起来,好像谈到什么精彩话题,大家哄堂大笑、狂奔……
这次秋游真是令人难以忘怀啊!
一片落叶,是一缕乡情,把记忆归根在故土里化为永恒。
乡村老家,是一幅水墨画,淡雅而隽永,洗尽铅华呈素姿。
——题记
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是幸福的。无需挂画,窗外便是一幅最美的写生。不用养鸟,每天皆有鸟语盈耳。就连野花芳草的气息也能悄悄飘满屋子的每个角落。
老家的房子,虽建得粗糙,却开阔明亮。正大门一向敞开着的,随时有着熟悉的乡音,可以随意互串门,嬉笑打闹。不像大城市里的房子,乱蹦乱跳,必然遭来一番投诉。一扇扇冰冷的铁门后面是一张张陌生的脸,周围的人有着四面八方的语言,是陌生。
前几日和老总一起吃饭,席间还聊了些许童年在农村的趣事。如他的话所说:我们这代人,还能对老家有份浓浓的乡情,而下一代人慢慢都变成了城里人,已然没有了老家的概念。小时候,相约小伙伴,抓泥鳅,捏泥巴;再长大些,便下田插秧,打下手,对田间农作习以为常再熟悉不过,而今的孩子只当一种新奇。
再后来,水稻改成了茶园,茶叶开始兴起,便见证了一段小小的繁华……而这些难能可贵的就是有同一批村里人共同成长着,经年之后,回到老家都还能有相同或相近话题拉进情感,那是一份无法说得出的亲切。
乡村的早晨,是被雄鸡啼醒的,接着便是房屋上空袅袅炊烟开始飘起。哪家的猴孩子,要是跑远去玩耍,吃饭的时间,便是家人扯开了嗓子到处喊到处找人。餐毕,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一天就开始了;到了晚上,则是早早地睡去。良好的作息习惯,日以继夜的循环着。
老家,没有灯红酒绿的生活可以享受,也没有热情似火的时尚可以追随,甚至连买个东西都不方便。没有教育及医疗设施的完善,这也是造就近年来大部分人为了孩子,慢慢辗转留在了城里的原因。于是,原本宁静的小山村,越发的清幽。
而过年,是每家每户最狂欢的日子。回家,是一个最温暖的词汇了,这个修生养息的地方,城里谋生的人,都趁着这个假日的空档回家陪父母过节,于是村子渐渐热闹起来,家***鸡、西家宰鸭、南家做年糕、北家贴对联,忙的不亦乐乎,村子里到处洋溢着过年的喜悦,年味儿十足。
我喜欢这样的一种情感,极深的归属感,素净的生活。走在村落,内心总是祥和安稳,可以不慌不忙的和邻里拉拉家常,可以坐下来暖暖地喝一杯山泉水泡的铁观音。停下忙碌的脚步回家看看,家还是那个家,质朴而依然满眼翠绿,那是一份笃定的回归感。
乡情浓浓,牵引着每一个游子的心。
乡音悦耳,伴着和风永不老去!
普救观音塑新颜,
陀佛展笑向尘寰,
洞外景物万千态,
天上风光在人间。
新开发的观音洞景区,由于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圆融,因此,在景观上不仅给人以多元化的美的整体感,也升华了审美的趣味和审美的价值。那一次游览次景区,毕生都不能忘怀其美丽的英姿,必定铭记一生。
“观音洞”位于我的故乡辽宁省锦州市西北八公里处,始建与辽,盛于明清,几经损毁、重建而至今。此山曾名为“爱育黎拔力山”、“普陀山”,至1983年景观起了根本变化而定为“观音洞山”。
景区新建古式牌坊山门,远望金碧辉煌十分气派。门上挂有主建观音洞山原锦州副市长杨菲所书“观音洞山”金匾一块。山门东侧有70米长雪白云墙,青砖小瓦封顶,恰似青龙蜿蜒盘踞于白墙之上。山门两侧,在曲廊票亭古雅朴素的女儿墙上,刻有“山色如画”四字,形象的概括了观音洞山的景色特点。
跨入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镜湖迎宾”景区,那800多平方米的镜湖,像羞涩的少女一样隐藏在洁白的云墙后面。湖东岸岩石上,建有琉璃瓦双联亭,山泉从凉亭脚下喷泻而出,垂帘直下,流入湖中,景名为“云岩飞瀑”。对面山坡上建有三角亭,内有石碑一座,刻有当代开发观音洞山记事。
沿山路漫游,至“梨花伴月”景区。“梨花伴月”亭建筑在梨花开满山坡的蟠龙山与鸡冠山之间,每当夜空,明月高悬,月光花影,置身亭中,可听脚下流水潺潺,可赏月光山顶龙蟠,给人以无限审美的享受。
该山顶峰,有岩石裸露,彩色新颜,北端有巨石,酷似龙首,连绵于山峰之脊,有头有脊摇头摆尾,犹如巨龙腾空。蟠龙山因此得名。
蟠龙山龙首下端,有一片巨石,每逢上午十一时,阳光侧照,可见天公塑造,妙趣横生的“五老石”衣冠楚楚,眉须逼真,犹如五位古代老人,故名“五老石”。
游到这里,我们的身体渐渐不听使唤,倦意顿生,已毫无游览之心,遂下山而去,决定明日再游。
一碗水,一杯酒,一朵云,一生的爱。每当《乡愁》这首歌在我耳边响起,熟悉的地方,我出生长大的老地方,我一直牵挂的地方——我的家乡,都会浮现在我的面前。
鸡骨山是我童年的天堂。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住在吉谷山上,每天都有新的乐趣。一大早,我奶奶起了个大早,给我和弟弟做了个纸条。不知道是外婆手艺好还是老家的锅铲老了。面条总是有一种特殊的味道,那种味道是最难忘的。早饭后,我哥哥总是带我满山跑。早上的一切都是新的。晶莹的露珠是绿色的,被它覆盖的草叶是白色的。树林里总有一股泥土的清香,夹杂着野果的酸味,嫩草的清香,花的香甜,雨后落叶的清新感,都在温暖的空气中陶冶着人。
在树林的怀抱里,我总觉得自己好酷好亮。我和哥哥喜欢在这个天堂里玩耍。我和哥哥用树枝将落叶拨开,总能看到一个不为人知的属于昆虫的小世界:鼠女挥动两条长触手,无数条短腿急速跳动,转眼间就藏在另一堆落叶里;毛毛虫被我们的梦打扰了,慢慢地、不情愿地爬走了,为了再找个好地方睡懒觉。还有一种小蜘蛛,只有指甲那么大,不怕人。他每餐都爬,却想爬到你身上找乐子。当你举起石头时,你有时会看到蚯蚓在比美有一个球和蜈蚣。走在青石路上,仔细一看,发现蚂蚁们正排着长队采集食物,绵延数米,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有时我们会找一些大肉虫来喂蚂蚁,看着它们长时间的争斗。虫子要去哪里?树在树上,在树叶下,到处都是。
每一个夜晚,尤其是凉爽的夏夜,都是最美的。我的家人躺在屋顶上看星星。那时,天空晴朗而耀眼。大的,小的,孤独的,拥挤的,明亮的,黑暗的,眨眼的,捉迷藏的,都数不过来。这时,一家人摆上一盘花生,铺上席子,聊聊生活中的趣事。奶奶总是抱着我,讲星星的故事。母亲总是和父亲一起跳舞和唱民歌。哥哥总是照顾捡树枝,趁我不备戳我,然后和我打架。
这时,一场盛大的舞会正在我自己的菜园子里悄然上演:萤火虫点着绿灯笼和黄灿灿的灯笼,成群结队地聚在一起,欢快地起舞。我和哥哥赶紧去抓他们,他们匆忙的横冲直撞,一下子撒向天空,躲在星星里。我们对这种风景越来越困惑,分不清南北。
故乡,对我来说,是熟悉的田野,是老房子,是有趣的森林,是天堂。在这个乐园里,有可爱的小生灵,有诱人的气味,有郭郭郭唱的美妙音乐,有蝉振翅的声音,有树传来的甜鸟声,有吃松果时松树倒下的声音,有求爱时青蛙真诚的歌唱,有风吹过树林时沙沙的低语,有露珠滑落时甜甜的叮咚声,还有猫的迷人叫声。在一起吃饭会有筷子的碰撞声,耳边总有一种神秘的,真挚的,急迫的低语声,总会唤回我,让我情不自禁,无法从对家乡的留恋中自拔。
现在长大了,很少回老家了。没去过蚁巢,摘了野果,搬起石头。即使是我亲爱的哥哥也很难见到。这美丽的一块,我曾经的家,我曾经的天堂,没有我们两个孩子还一样吗?即使之后很难再回来,亲爱的家乡,当我不在家的时候一切尘埃落定,你还会纯真无邪,还会容忍我这个无知的浪子吗?哥哥在笔记本上写道,即使我失去了坚持下去的意义,我也要把最后的努力投入到我深爱的土地上。是因为和我一样,乡愁无处可抛吗?
亲爱的故乡,你总是沉默,沉默,但你总是让人做梦,让想家的游子为自己的黑发担忧。你见证了我们青春的一点一滴,你不经意间让一代又一代的村民充满了留恋。再回头看,当一切繁华似锦,所有的铅都被冲走,所有的尘埃都没了,你还是你,我还是我。
乡愁是一个流浪者对家乡的眷恋,是一段回忆被提起的起点,是我最想念的奶奶做的好吃的面
故乡,等我学成归来,我会带着一颗赤诚的心,再一次在你怀里玩耍,就像曾经一样。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