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五岁,奶奶的突然离开让我突然失去了那个快乐的童年,同时也给我的心里上覆盖了一层抹也抹不掉的阴影,虽然嘴上从来不说,但心里却一直都想着她的`离开。慢慢的长大以后,大人们都会问我到底还记不记得她,我的回答都是不记得。其实心里却一直都在想我到底还应不应该记得她。在我的印象里,她还是那么的年轻,那么的高大。背着我玩,去村里的各个角落,带我去公园(那时的公园还只是一个只有花草的地方),带我去广东,去济南。到处的玩,那时我才一岁左右吧。在我的记忆里她特别的宠我,或许也是因为家里只有我一个孩子的原因吧。
时间长了,她慢慢的成为我记忆里的秘密,不愿意和别人提起,也不愿意再去回忆。
再次提到她已经是很多年以后了。一天爷爷生病,家里人都跑来探望,哥哥无意之间再次提到她,哥哥说每年都会去看她,每一次都会提到我,说很想我不知道现在我有多高了。一时间我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我没有问哥哥她在哪,没有问她什么时候能够再见到她,只是让这些深深的埋藏在我的心里。
又是在几年以后,妈妈偶然说起表哥的婚礼,妈妈说婚礼上他看到了奶奶,让我庆幸的是我还有机会能够在一些场合会看到他,但同时也让我难过的是她没有再问到我,或许问了但妈妈没有告诉我吧。
长大后的我,知道她又有了新的生活,新的家庭。但却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也没有他的踪影,就好像她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算一算今年他也有七十多岁了吧。我也已经十五年没有在见到她。不知道身体还好不好,不知道她的新家好不好,更不知道她现在还在不在人世。
说实话我有怪过她,因为我想毕竟和爷爷生活了半辈子为什么说走就走呢?他知不知道他走了以后爷爷一个人这十几年是怎么过来的。他即使有万般不是也不应该受到这样的惩罚。当他知道爷爷已经不在世的时候有没有那么一刻感到后悔没有再见他一面呢?想到爷爷我便再也不想提到她,但想到她却依旧的想再次见见他。哪怕只有一面也好。
或许十五年的时间她忘记了我,忘记了在这个地方的所有一切。但我依旧忘不掉,忘不掉这些年以来所有的爱和恨。
看了电影,隐藏人物,种族歧视一直都在美国存在,在某些人的心中存在。
这种时候我们选择的不过是坚持自己内心中的真相,为了自己的一切,为了同伴的权利而奋斗。
电影中提到的三个黑人妇女,她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杰出的贡献。用自己的奋斗与努力迎来了所有人的尊重。
一个人因为肤色的原因,干着主管的活,却没有主管的头衔,主管的工资待遇。她抗争过,得到的只是虚无。
面对嘲讽,她更多的保持了沉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说明这一切。
在IBM到来的时候,避免人工计算组被取代,避免像她一样的黑人妇女,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工作,她选择阅读相关的文献,一步步的学习摸索。
尽管前往过程中,带来的是无尽的种族歧视,有色人种不得进入白人的阅读区域。
没有有色人种担当主管的先例。
她把自己所知道的教给自己的员工,保护那些人的工作,也通过不懈的努力,为自己赢得了尊重。
第二个人面对周围人的指责,不解,受到周围朋友的激励,坚定地想要成为一个工程师。
第一个黑人女性的工程师。
即便她符合了工程师所有的条件,甚至有数学和物理的学士学位。
白人标准的提高,让她再次与梦想失之交臂。
她所做到的`,是去法庭上申诉,前往从不招收黑人的白人学校进行有关课程的学习。
第一位的黑人女性工程师,是她的努力,为自己赢得了一份又一份的尊重。
第三个人,天生对数字有着极高的敏锐度,发自内心对于数字的热爱,让她从一堆白人男性中脱颖而出,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尽管之前她遭受的是跋山涉水只为了前往有色人种的厕所,使用咖啡机就被别人另眼相待,不尊重她的劳动成果,不听从她的意见,好在她用自己的天分和努力改变了一切的看法与偏见。
她们历史留名,却也有千千万万的人在背后奋斗着,即便之后历史上的了无踪迹。
2月是美国的Black Heritage Month, 全国上下总是会自发或者非自发的进行一系列反思美国历史上曾经存在的种族不平等问题以及群众走上街头纪念马丁路德金博士的活动等(今年这种全世界右转的险恶形势下这类影片似乎更加多,请记得好莱坞是美国左翼的前线阵地之一所以Hidden Figures的上映十分应景。
虽然是结合历史真实事件改编,相信编剧在增强戏剧性冲突上还是颇为下了功夫。尤其体现在人物塑造上,第一女主角Catherine在极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异于同龄人的数学天赋,她不善言谈,也不喜欢惹是生非,在参与友谊7号和之后登月计划等重大历史事件中一直以一个低调的科学家身份出现,而最终赢得总统勋章也是因为其对于科学技术领域的卓越贡献;相比Catherine,Dorothy更具备领袖气质,小到组织三位黑人女性每天的颠簸carpool路程,大到具有前瞻性的意识到IBM的引入将带来行业的重大变革而引领同组人员学习编程,也因此不仅为自己,也为西计算组的姐妹们争取到了更好的事业机会,是真正适合主管身份的天然领导者;而Mary则更像是一位值得信赖的社会活动家和倡导者,她一方面深知黑人平权运动所面对的重重困难,另一方面也通过各种手段有效争取与男性特别是白人男性的平等机会,巧妙利用法律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公义和真理,也在最后成为了美国平权运动的重要参与者。
三位高智商的杰出女性,因为个性不同而最终扮演了不同的社会角色,然而这并不影响她们取得同样重要的成就,为国家、社会和人类进步做出贡献。这种贡献,和性别、肤色、和国籍都毫无关系,只因为她们是少数族裔女性而格外耀眼。这就是在美国仍然属于进步势力的好莱坞试图在今天向世界传递的主流价值。试问中国导演和媒体人,我们今日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又在哪里呢?
2016年看的国产片不多,恕我孤陋寡闻,以女性为主角或者故事主线展开的我有印象的也只有冯小刚一部《我不是潘金莲》,同样是改编剧本,也算是塑造了一个顽强不屈的倔强女子。然而这个女子斗争到最后也是为了胎死腹中的一个孩子。我不是说胎儿不重要,但总觉得与其花费诸如此类的周折,可能不如她后来在北京火车站附近经营热气腾腾的牛骨汤所能实现的自身价值和所贡献的社会价值更加值得歌颂。然而符号式的华裔女性,不仅在前卫的好莱坞导演眼中尚没有做出什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我们的华人导演眼中更加不值一提了,大半都能够和任性和无理取闹扯上关系,若是能生个孩子,最好是两个或者更多个孩子,一切不平等不公平都迎刃而解了。我想这就是大部分中国导演所能够认识到的事物本质。电影当然不需要原本反映社会,然而面对着如此价值失调的艺术,需要反思的究竟是华裔女性,还是华裔导演,还是欣赏这类华裔导演所塑造的女性艺术形象的别的什么人呢?
华盛顿如火如荼的Women's March虽然接近尾声,但是全世界的女性都已经在逐渐开始反思我们所能够实现的自身价值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主流中国导演如果不是没看到这种趋势而是假装没有看到这种趋势的话以博取某些观众的好感或者同情的话,所反映的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漠视,可能更加可怕。
绝对政治正确的一部电影,四平八稳,人设没有缺点,这是最大的缺点,感觉缺了点人味儿。
女主角的Love line应该是为了交代为什么改姓氏,但实际上她们的奋斗史和工作内容会比爱情故事更有趣。
三位非裔女性,在面对性别和肤色的双重歧视下,用卓越的工作能力突破难关,打破种族隔离的高墙,实现了梦想。
有色人种的咖啡壶、有色人种的食堂、有色人种的座位、有色人种的学校,Katherine连上个厕所都得跑到8百米开外的建筑。
当一个有色人种出现在白人聚集的地方时,人们会讶异地对她行注目礼,一脸“走错片场”的问号+感叹号。
Jim Parson和Kristen Dust分别代表两种带着不同歧视思维的白人。
一种是丝毫不加掩饰的歧视,一种是“不把歧视当歧视”。
而她们得到尊重的方式,惟才能而已,也庆幸遇上任人唯才的上司,Katherine的爆发得到重视,只因她的上司认为肤色比不上她的才华重要。
没人能算出的答案,她迅速算出来了;
宇航员需要她的一句话才能安心升空。
她在职场上无可取代的强者姿态,是打破一切限制和枷锁的力量,得到话语权和自由。
频繁地使用眼泪,并不能让你赢得尊重,只能把你定位成弱者,你终其一生将受制于人。
曾访问一个童婚的案例,家暴男经常打小新娘,却对调解的女义工低头做小,原因就在于女义工是处理该难民社区事物、为他们争取权益的领袖,而非男人的附属品。
有人曾说谁谁谁一生顺遂、家境优越,搞女权没什么说服力,可是实际上偏偏能推动女权的正是有钱有权的人。
因为她们受过高等教育,知道要争取什么,要怎么争取,且手上的人脉比起一般家庭出身的人要多,知名度让别人听见她们的声音。
若Katherine没有遇见Harrison,若Harrison不是任人唯才的上司,若他不是NASA最有话语权的主管之一,Katherine的逆袭之路可能没有尽头。
严格来说,我不是女权份子,但我希望男女平权,女生一样能受到教育,职场上能者居之,生活上互相分担义务,而非靠生殖器来决定谁升职、谁该承包所有家务,同工同酬,一切待遇平等。
女人化妆,是为了让自己照镜子的`时候,看到美美的自己而开心,不一定是为了化给男人看。
道阻且长,姐妹们加油!
P.S.一看到Jim Parson,很自然就想到了Sheldon,总觉得他下一瞬间就要很不懂事张口用一堆物理知识怼人,结果他不但没怼人,还还被人怼了,我觉得好不习惯,可见他的Sheldon多么地深入我心。
在该片中三位女猪脚展现了在种族歧视大背景下生活的无奈但自己仍坚强、努力、勇敢、乐观的不屈精神,也许正是这种精神使她们越来越优秀,在种族偏见中成为奋斗的先驱者。
在影片中,凯瑟琳自小就非常优秀,在三个人中他看上去是比较中庸的,不管何种不公平的安排都默默接受,只要在巨大委屈下才爆发出一切的不公平。但强大的天赋、勤奋和尽职尽责使他获得高层的青睐,她的优秀就是她的资本,为了能够成功建造航天飞的载人火箭,无论怎样,宇航局需要她。也许,会有观众认为凯瑟琳的上司Harrison给了她机会,没有种族偏见;我想也许并不全是这些原因吧,更多是因为压力、没有人才无法上天、迫于俄国的竞争压力,看见凯瑟琳就像黑暗中看见了光芒。Harrison没有偏见可能是真实的,但是相对于玛丽的上司他从未想过要改变什么,要为凯瑟琳争取什么,他关注的只有凯瑟琳能为他做什么;人性的自私在凯瑟琳计算完成降落临界点后他劝退凯瑟琳时暴露无遗;人都只会想到自己,无论别人对你多好多重要,一旦她不在有价值那么就确实不在重要,不在有一席之地,无论曾经多么辉煌。
多萝西在剧中真真算是成熟的代表,她是温柔的但也是果敢的,如果凯瑟琳时智商上的各种卓越,那多萝西我认为她就是平凡女性的代表,但是她不甘她不屈她勇敢。无论是她敢于一次一次提出总管申请,或是他带着孩子们去白人图书馆找书、最感动是她在车上教育孩子们“没有错就不用怕”,都让她充满了力量。我想就是这些勇敢支撑她在压迫时光中仍坚持着。对于上司压着她的升职申请,她愿意寻找其他机会,另寻出路,就是一个聪明又温柔的妈妈啊。
玛丽在剧中美丽要强乐观,但她有着一种不顾一切的孤勇,下定决心不甘平凡,那就去做,无论是怎样,打破打破再打破,只要做到想做的。身上强烈刻画了不屈精神。
整个影片刻画了三位不同的女性身影,能进入宇航局的他们聪明,杰出,优秀,但是大环境下,他们没有得到该有的待遇,没办法发挥自己的才华,但是机会慢慢都会有的,相比凯瑟琳的因能力受到关注,多萝西和玛丽则表现了争取奋进的精神。无论是当时或是现在,我们都有所求,当时的玛丽们环境太艰苦也没放弃,但今天太多人被财迷油盐酱醋茶包裹,不敢不愿踏出那一步,他们没有了不屈的争取精神,但是又不甘于平庸。何必呢,不破釜沉舟永远不会新生。影片最后三位女性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或许这也是上天对拼搏者的回馈。
我们能够看到,这样的情形,即便是在今天,依旧存在,平等只是一个口号,多的是内部之间流血的冲突。
取得平等的只是这些个例,毕竟在同辈人之间她们已经是精英中的精英,我们看不到的是哪些没有这么好条件的人,依旧挣扎在生死存亡的生命线上。
有的人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可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拥有这样的机会。
很多在你看来唾手可得的,往往是别人梦寐以求的。
艰难险阻,看来不可逾越,不过是一步一步的改善。
从一点点的作为,到每个人的思想,尽管之后仍有不同,努力下的结局可能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很多。
如果只是说着,追求自由与平等,可有的人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
如果没有真正提供给这样的机会,我们又有什么立场去倡导所谓的自由与平等,不过是存在于童话中的幻想罢了。
不过,只是一种自取灭亡罢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