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罢《陶行知教育学》,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在育才学校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他到处奔波,筹措资金,以维持学校的日常生活,当时有人嘲笑他这样做是抱石游泳,学校如同重石,很可能将拖入水底,还是弃石为好。陶行知不予理会,他坚定而乐观地回答:“我不是抱石头游泳,而是抱着爱人在游泳,越游越起劲,要游过急流险滩,达到胜利的彼岸。”陶行知引学校为“爱人”,他不把学校学生当“石头”,正表明他在艰苦险恶的逆境中对学生倾注了他全部炽热的爱,竭尽奋斗之力将他们安全送达理想的彼岸。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没有爱便不成为学校。“晓庄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没有爱便没有晓庄”,办学者及教师都充满着爱,爱教育爱学生,方能奋斗办出像样的学校。
教师没有爱也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
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学生,有些学生由于父母忙于生计,把孩子扔在一边,他们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学习跟不上,有时我真的不忍心责备他们。想想自己的孩子每晚几乎都在自己的看护下做作业,再想想他们,我们作为教师的有什么理由不去爱他们呢?教育本来就要用爱去浇灌,心与心交融才能回报以真诚。
我们的生命需要食物维持,我们的心灵需要真情温暖,我们的'社会结构也需要高尚的品格来进化。科技正以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快的速度发展着,现在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越来越紧锣密鼓。
从母腹里,我们便置身激烈的竞争中。不论你是谁,在整个生命历程中,都要和三亿多个精子赛跑,都要同无数个对手竞争,都要在病痛与死神的怀抱里挣扎。越来越丰富的生活,越来越广泛的情谊,越来越优秀的品格,在鞭策着我们不停地努力追求更高,更远。
但一路奔忙的我们可曾意识到,生活和工作往往顾此失彼,为了一个目标奋力追逐,却忽略了其他美好,错过了身边的风景。自己的生活也变得愈加单调,日子过得愈加苍白。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一生追逐的究竟是什么。
我们存在的意义何在?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关系何在?他们心灵的节奏便或许凶此慢了下来,开始思考,开始逐渐拥有第四颗心——此时,一切的繁杂仿佛变得沉静了。很早以来,哲学家们便确信了这样一个观点: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具有思想,它是我们灵魂的支柱。请注意我用了灵魂这个词——这是我们作为人最最值得骄傲之处。若是没有了它,我们与鸟兽何异?狼群也会捕食谋生,大马哈鱼也会不远万里奔赴故乡,花豹也会在更强大的敌人面前表现谦卑。可是,我们有思想,可以抛开世间万物的成败荣辱,可以把前三颗心都融在一起静静沉淀。或许在某个时刻,我们顿悟到自己也是尘埃,也是宇宙伊始轰然一响后必将逝去的合成物。
曾有一位英国诗人,在欧洲革命的洪流中歌颂西风的除旧迎新。他动情地写道:“如果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面对着萧瑟的秋天独自思索,他忽然看到了西风的可贵之处,并寄思想于其中,唱出了自由的颂歌。他便是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还有一个中国的文人皇帝,在国破家亡后沦为囚徒,日日夜夜只能在遥远的北方徘徊,梦回故乡。巨大的落差使他拥有了宝贵的思考,生命也因那份孤独获得了升华。“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他,便是南唐后主李煜,一个在负罪感中悟得了哲学的帝王。
这便是“慢”的艺术,不仅是哲学家,任何人都可因思想变得智慧、敏锐。它区分了平庸和高尚,区别了粗鄙与高雅。高度的思想可以使心灵得到真正的宁静,从而获得新的升华。若能如此,就不会为琐事所累,不会为情感所困,不会因名利而虚伪,只在自己确信的道路上潇洒前进。
如果说第一颗心让我们有了生命,第二颗心让我们有了家庭,第三颗心让我们有了社会,那么第四颗心,则赋予了我们静静的思考。帕斯卡有句:“思想成全人的伟大,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这必然是一个“慢”的过程,因为沉淀本身就不须急急忙乱的快速。
作为一名教师,多读些教育著作,多了解些教育理论是不可获缺的。假期之中,我阅读了名著《陶行知文集》,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我们可以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中汲取丰富的养料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是我前所未闻的,更给了我一丝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也有所不理解。按照他的思想,“生活即教育”不就是说“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次,“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但这些就是整个教育的全部吗?
创新教育是教育观念,又是具体的教学思想,它只有化作具体的教育教学的操作方法才能够实现。但教育教学无定法,因此它又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为此,今后我更要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主流价值体系观念,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学习他高尚的人格品质,求真求实求创造的教育理念,成为敬业爱岗、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创新务实的教师,为培养学生成为“真人”,并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工作。
认真学习了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的思想,可以采用的做法是: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从书本和试卷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看社会、看自然、看生活;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闲置的双手动起来,去做事情,做到“学做合一”;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从“只听不思”中解放出来,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学会思维;解放学生的嘴——给他们说的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解放学生的空间——除了课堂学习,还引导他们走向课外,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给他们广阔的天地。
陶行知教育思想是宝贵的经验和财富,是我们学习、研究、继承和发展的永恒的课题,是创造型教师及专业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
豌豆夹里住着五颗豌豆,最大的一颗正在远去;第二颗豌豆会飞向太阳;最小的一个,做个好人,做好事;第三个和第四个豌豆没有伟大的理想。他们只想去一个地方,舒舒服服的睡一觉。随着小男孩的一阵枪响,豌豆们朝着他们的理想出发了。
第三和第四粒豌豆是齐头并进的。他们在空中飞行。在享受这次空中旅行的'同时,我们必须找到一个睡觉的好地方。哇!看,那边有一条小河,河边有一户人家。第三颗豌豆兴奋地喊道。我能看到河岸上有田野,一定适合我们睡觉。让我们在那里安家吧。于是第三颗和第四颗豌豆飞到河边的地里。
这里的土壤很软,躺在上面很舒服。这里有很多吃的,一定要吃饱再睡。土壤里有很多水。我渴了。我们先喝点水吧。豆豆沉浸在找到新家的喜悦中。吃饱喝足后,他们睡得很快,才能和邻居打招呼高粱、绿豆、红薯。
在梦里,他们不停地吃喝,身体不停地长胖。一条蚯蚓对他们说:“你们的床有点硬。我来给你松土。”还有一个漂亮的小女孩给豌豆浇水和施肥。小女孩的脸上充满了灿烂的笑容,嘴里哼着优美的歌曲。豌豆在这首美妙的歌里吃,喝,长!突然觉得浑身暖洋洋的,微风轻轻拂过脸颊,好舒服。这个梦太美了,豆豆不想醒来。他们吃,喝,长,继续沉浸在梦里。鸟儿在叽叽喳喳地评论。这两颗豌豆好美好美!看那遍地爬满的长藤,随风招展的绿叶,散发着迷人芳香的紫色花朵,吸引着采蜜的蜜蜂。你看,他们也有那么多肥豌豆夹,真的很神奇。
第三颗和第四颗豌豆终于被吵醒了。他们使劲睁开眼睛。哇,他们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河里的水清澈见底,鱼儿欢快地游着;天空好蓝,风中飘着白云。他们自己也惊呆了:欣欣向荣,硕果累累。他们仍在回忆他们的梦想
《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通过一段段短小却精辟的文字体现了陶老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不禁深深地佩服这位教育大家的远见与深刻。书中第一篇就是“教学合一”。陶行知认为教学应该合一的第一个理由是:“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指导他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这样学生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这不仅为我们指出了教师教的方法,还为我们指出了学生该如何去学,同时也告知我们学生到底要学什么。
的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索,自主实践,生动活泼地发展。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体现教中有学,学中有教,教与学相互作用,即所谓“教学相长”。在教育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其中,把它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式,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自我,促使受教育者成为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个理论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对于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对待不同的学生要“个别对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细致的了解,诸如其性格脾气、运动能力、学习能力、思维特点等等加以熟知,从而在课堂上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习情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学习目标,都能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从而避免学生因为经常不能获得成功而失去兴趣,产生厌烦心理。
最后,陶先生用“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句话给了我们一个忠告,我们现在处于一个网络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许多的知识,作为老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内涵,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一个有着广博知识的老师,可以让教材上的内容变得更精彩,更有趣。而一个故步自封,不思进取的教师,他的课堂会日渐单调、陈旧,这样的教师又如何能让学生获得快乐与帮助呢?
就如陶老所说教育的确是一门深而活的学问,《陶行知教育名篇》是一本很值得看和学习的一本书,我也将于它置于案头,让它指引我们在这条学习之路走得更远。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
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做’字在晓庄有个特别定义。这定义便是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先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这场教育改革实验虽然是科学家发动的,但在教学中起主要作用的仍然是教师。在课堂里,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地对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在学生面前说:“我也不太清楚,明天我再告诉你。”“我不知道,让我们一起来做实验吧。”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