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半年终于读完,期间有两三次因为啃起来生涩而又不知所味,中断一段时间读了其他投资类的书,《聪明的投资者》之类的。对于一个新手来说,阅读此书或许难度较大,犹如刚开始学习投资就拿起圣经《证券分析》,其中的艰难及曲折也就只有自己知道。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对于投资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知道PE、PB、及ROE等的含义,知道一个企业的财务报告包含哪些东西,更有甚者已经开始股票的初步涉入,少量的开始尝试买卖股票,那么此刻再来读这本书会有较多的收获与启发。
作者水晶苍蝇拍将本书定义为“股市进阶之道”,而不是理财入门级读物。对于需要入门的投资者来说,《富爸爸》系列、《财务自由之路》、《工作前五年》及《小狗钱钱》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常识,接受并认可它的人,看到的第一眼就会产生共鸣,奉为圭臬,而在不认可的人眼里,就是扯淡,处处是瞎逼逼,甚至会出现辱骂作者的。
投资是一项综合能力充分体现的事情,鲜少有投资很厉害但其他的地方毫无可圈可点之人。更多的是一个优秀的投资者,在生活及工作中也是个自律到极点的牛人,健身、旅游、看书甚至做慈善。财富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那种吝啬到极点的,俗称“葛朗台”之类的人物长久的赚取并保有财富确实比较少见。人与周围的环境之间存在的磁场有个平衡点,就像天平一旦失衡就将立刻体现。
作为一名开始股票买卖只有半年的投资者,在读了圣经及本书后,在“术”的方面还是有比较大的收获,但是“技”的层面尚做不到均衡的拿捏。就像盖一座大楼,“术”就是方向上的把控,“技”就是努力搭建框架。如果方向把控不好,那么建筑工人再努力也是于事无补,抑或说如果方向错了,下面的人越努力越错误。做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地做事。所以开始投资最好的莫过于先建立正确的投资观,然后为自己的投资观添砖加瓦,努力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投资城堡”,经年累月,随着投资时间的延长,“投资城堡”会出现破损或者需要修补,这个过程中就需要不断的学习、总结及实践去修补自己的“投资城堡”,在投资这条康庄大道上,实现长久的平稳收益,实现“投资城堡”抵挡得住任何新型大炮的攻击。或许有时候在一些新型大炮的对比下,稍显疲软,但是最后还是会屹立在自己的领土之上俯瞰世界。
投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生活是为了投资。股市中将大多数股民称为“韭菜”而将少数可以赢利的投资者称为“韭菜收割机”。俗话说“嫩韭菜长了一茬又一茬,从来不会消失”。“七亏二平一赚”从来就不是说说那么简单,观察身边的朋友大多数属于“韭菜”的范畴。所谓的“韭菜”无非具有以下特点:对股市不了解,不认识买卖股票是属于投资的一部分,而认为就是玩玩儿,牛市在别人的蛊惑及对别人收益眼馋的情况下***进股市,对于自己买入的股票都是经过别人推荐,只知道股票名称、股票价格,其他的一概不清楚,一到股市大跌割肉出场。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鲜少有人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去做功课。美国股市两百多年的历史,而中国股市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所以说中国股市投资者最应该庆幸的莫过于有美国股市这个前人给自己留了很多经验教训,通过学习前辈们的经验教训规避所有让自己跌大跟头的深坑,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真的要通过自己血的教训才能学到东西,那么还有没有翻身之日真的是个未知数。
自己开始理财不到两年的时间,从“月光族”到此刻三个账户(应急账户、日常消费账户及理财账户)的建立以及计划消费的由衷执行,可以说也是比较有收获。身边不乏想向我学习并且询问我一些可以入门的书籍,购买之后貌似到现在尚无发现有阅读之人,更多的是希望我告诉他们该买什么股票、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起初觉得这是一个需要极度无私精神的事情,我研究那么久的股票,直接告诉你获取跟我一样的收益,我不是很吃亏么……后来才发现,投资就是一个综合能力体现的过程,没有单方面的成功。在为自己的“投资壁垒”添砖加瓦的过程,是对自己心理能力不断打磨的一个过程,从刚开始的在意短期波动到后期完全无视是一个漫长而乏味或者煎熬的过程,不经过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锤炼七七四十九天,如何练出火眼金睛。
即使告诉身边这些“韭菜”购买哪些股票、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他们大概率的也做不到。首先购买他们可以做到,但是当牛市出现,估值太高,国家不断提醒股市泡沫极端严重,而那些“砖家们”却不断扬言大盘八千点不是问题,一万点不是梦想的时候,“韭菜们”会期待着吃到更多的肉,眼前白花花的猪肉迎面而来怎么可以抽身立场。后续股市闪崩,千股跌停甚至国家开始干预,熔断接连出现,这时候你建议应该及时止损,可是“韭菜们”会腹诽:亏的不是你的钱,你又不心疼。既然前段时间涨到那么高位,等一等就好了,还是会回去的。等到大盘跌倒三千点甚至两千多点,觉得实在受不了了,割肉离场,并扬言这辈子再也不进股市。而此刻你又开始进场开始满仓持有,周而复始,从不间断。所以最保险的做法就是不荐股,这样可以保全最基本的朋友情谊。
优秀的投资者都是:等得起,拿得住。理性,辩证,中庸,守拙!愿自己在投资这条康庄大道上优雅从容的越走越远,最后实现财务自由,生活美好。也祝愿广大投资者都有不错的收益,越来越好。
一、1653-1807:产生
华尔街源起于十七世纪的荷兰人。当时的荷兰统治者彼特斯特文森为防范新英格兰的进攻,在今天华尔街的所在处下令修建一道长713米的围墙,这也是华尔街——Wall Street——其名的来历。荷兰人来到新大陆,留下的不仅是一道围墙,还留下了让它成长为世界金融中心的种子——荷兰人的商业精神。凭借着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加之后来美国联邦政府成立,华尔街上的投机活动越来越活跃,但它的利与弊也显现了出来。
二、1807-1914:发展
交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战争的催化,使华尔街上的交易日益扩大,也带领着美国的经济走向繁荣。华尔街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弄潮儿”,有的开创了新的时代,有的则费尽心思取得金钱利益。不管是将华尔街带向哪一个方向,这些“弄潮儿”的势力都超过了经济领域,蔓延到了政治领域。1895年地美国总统克利夫兰不得不因国库黄金的.大量流失而向J.P.摩根屈尊求援。
三、1914-1968:壮大
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华尔街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了欧洲各大国以重创,却给美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交战国对军需用品和农产品的大量需求使美国迎来了字南北战争以来最大的一次经济繁荣,而华尔街也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牛市。“欧洲世纪”结束,“美国世纪”来开帷幕。华尔街的繁荣导致了股市的涨幅渐渐快于美国经济本身,人们对股市的狂热使20世纪20年代的牛市变成了1929年的股灾,受股灾的影响,美国经济进入“大萧条”时期。这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得益于战争创造的巨大需求,美国经济得到了一定恢复。二战结束后,华尔街再次迎来大牛市。
四、1968-1999:变革
六十年代,牛市结束,华尔街进入大变革时代。机构投资者崛起,改变了投资者结构,明星基金经理声名鹊起,身价连城。华尔街的监管力度逐步加强,这一时期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损失也相应有了很大改观。计算机技术在这一时期突飞猛进,大大减轻了激增的交易量给华尔街带来的压力。纽约证券交易所放弃了长达183年的固定佣金制度,“私人俱乐部”时代结束。1971年纳斯达克的成立标志着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微软、苹果、英特尔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诞生,引领了20世纪最后三十年的发展。互联网的兴起给资本市场带来了巨大变化,雅虎、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公司发展壮大,网络股、网上投资在华尔街出现。同时,互联网加速带来的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进程也给跨越国界的金融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
盈余管理的涵义
关于盈余管理,会计学界一直存在这诸多不同的观点,美国会计学家William. K .Scott认为“由于会计灵活性是权责发生制会计所固有的特性”(2000),所以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和)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财经会计论文《从博弈论看管理当局盈余管理》。”另外,Katherine. 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得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
国内许多学者也对盈余管理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诠释。王展翔(2001)认为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GAAP(或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最大化主体自身利益的行为。魏明海(2000)认为从“信息观”理解盈余管理,它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误导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事件以改变财务报告作出判断和会计选择的过程。陈雪洁、邹小凡(2002)认为,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为了公司价值的最大化,迫于相关利益集团对其达到盈利预期的压力,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使报告盈余达到预期水平。
当第一缕阳光照亮大地时,一切都是苏醒,公园里的早晨开始了。
公园里的早晨是勤劳的。环卫大妈们已经在岗位上默默工作了。他们支付了打扫公园的人工费用。
公园里的早晨很安静。太阳公公发出了温暖的光,唤醒了花草树木。刹那间,花儿绽开了笑脸,小草挺直了脊背,它们挺拔的身躯迎接新的一天的开始。
公园里的早晨很热闹。花儿张开笑脸,迎接每一个来学习锻炼的人。听着,人们在藤架下接受训练。他们有的在跳舞,有的在打一种中国传统太极拳(太极拳),有的在长跑。尤其是长跑运动员,他们不在乎流汗,似乎想加入奥运会的长跑运动员之一。有几个孩子,坐在河边的长椅上大声朗读课文。它们仿佛是挣扎的小鸟,在学习知识,在高空飞翔。运动或学习的人都很认真。清晨的风和路边的草也在为他们欢呼。
我喜欢公园的早晨,因为她很努力。我喜欢公园里的早晨,因为她在努力工作;我喜欢公园里的早晨,因为它总是充满生机勃勃的景象。
人,都是在不断的观察和实践中成长,直接的实践获得经验,间接的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渐渐树立起是非观。你知道了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比如说,手不能放在散热器上,否则要被烫伤;向奶奶展露一个甜美的笑容会得到一块巧克力……。这样的是非观,经过长期的积累、丰富、系统化,就成为了价值观。
价值观中的东西,不可能全部是正面的东西,也有负面的东西 -- 那些不符合客观事实的东西。比如说,“地球是圆的,没有上下之分”这样的客观事实是你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告诉你的,这样的新知识和你上学之前学到的上下概念便产生了极大的冲突,以至于你需要花很多的时间才能消化这样的新知识。这就是说,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迈吉问你,“你是否认识这样的股票投资者,他们十分清楚一个有分红派息的含权股票就是要比没有这种特征的股票更具投资价值?”“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股民,他们觉得评价一个股票的价值,只需要阅读和分析该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
这样的人,往往总是如此自然地以固有的思维模式(价值观来看待各种问题,以至于他人提出的看待问题的其他方法,他们完全不愿意认可和接受,不论你拿出有效的证据、活灵活现的演示,对他们来说似乎毫无用处。
科学实验证明:尽管很难,一个人还是完全有可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看待客观,前提条件是首先必须完全释放掉此前所学会的那些根深蒂固的看待事物的定式思维。
我说过“舍与得”的关系,那就是你不舍得放弃,就无法得到。你的手如果一味地抓着你的所谓的价值观,你哪里还有空余的手去抓那些新的、更合理的价值观呢?我也说过,当你学习新的东西的时候,你必须放下脑子里那些固有的东西,如此你才可能有一个“公正”的心态去对待新的东西。我还说过,要真正做到主观贴近客观,你还必须清空自己的心灵,如此才可能不给本色的客观涂上自己的“色彩”。
这里就直接贴上李老师书中的原图。第一种人不用说了,他不赚钱谁赚钱呢;第二种人也是股市优胜者的主力,抵得过周期,扛得住时间的考验;第三种人或许就要看运气了,要么大赚,要么大赔也不是没有可能;第四种人,就乖乖做股市中的“七亏”吧。
股市中赚钱,即使是亏,也要亏的明白。就像近来出现了很多这样的例子,白马股的相继跌停,是亏了,你割了没?跌停的背后是业绩真的变差了?还是市场不再看好了?即使亏损,也要明明白白亏在哪里,而不是一亏就装死。这一次亏了没关系,重要的是知道亏的背后有什么,如何避免类似的亏损才是真正的“赚到了”。
收工,突然觉得自己的决定还算正确,这么码字下来,还能多一些思考,坚持吧。
各位晚安。
如果我们把那些基于直接的\'实践经验而构筑起来的在脑子里的地图称之为抽象思维的话,那么,那些来自于间接的他人讲述或书本的文字记录在脑子里所形成的地图则成了抽象的抽象。
抽象思维,是通过把一个一个单一的感知按照一定的特征进行分类(即建立参照系的脑部活动。这样的抽象思维,构成了人们区分各种客观事物的标准。这样的标准,有的是高度概括,有的是较为具体,即抽象思维存在着层次上的高低区别。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总是在一个很高的抽象层次上(高度概括的层次讨论问题,那么,我们很可能根本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比如说“顺势而为”、“高抛低吸”、“你要做一个好孩子”便属于这种“泛泛而谈”的词汇,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它的意思各不相同。
在高度抽象层次上的探讨问题,我个人理解就是抛开较为具体的标准谈本质、谈共性,是为了把握方向性。而在较低抽象层次上来探讨问题,就是结合本质、方向以较为具体的标准来认识事物。两者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有的思维方式,我个人认为缺一不可。
交易的本质就是要“顺势而为”、“高抛低吸”这两句话。可以说进入市场的人中有90%以上的人都知道,但是为什么却有90%以上的人是市场中的亏损者呢?
迈吉说,“我们不赞同只在高度抽象的层次上谈论问题的荒谬论调。”“这样的高度抽象的词汇不仅影响我们准确地表达我们的思想,而且,它们的最大危险还在于可能导致我们错误的判断。”我的理解就是,当你明白要“顺势而为”时,由于这样的抽象思维过于高度概括,即太空泛,实际操作时没有具体的标准作为行动的参照系,所以就按着自己的理解做交易,自以为是顺势交易了,其实却是做反了。对于“高抛低吸”也是如此。
社会上只在高度抽象层次上谈论问题的人比比皆是,你天天听到顺势而为,却没有人告诉你怎么做到顺势而为;你天天听到高抛低吸,却不知道怎样算高怎样算低,那么你怎么可能做到高抛低吸呢?你对孩子说要做好孩子,你却没有告诉孩子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你叫他怎么去行动呢?
我之前说过,没有合理的方法(即具体的方法与之相配的正确思想理念是空中楼阁!无论思想理念是如何地正确,没有恰当的方法去落实这样的思想理念,这样的思想理念充其量就是“语言上的巨人”而已。
现在,我们群里的有些朋友开始赚钱了,为什么?因为不仅有了理念、也有了方法。
由此可见,我们需要高度抽象层次的探讨,这是帮助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高度抽象层次的探讨,我们还需要踏踏实实地研究方法。这就是科学上的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完美结合,没有这样的结合,一切流于空谈。
偶遇此书实属偶然,但是也很幸运,拍子老师引领我进去价值投资的正途。
此书总体结构分类合理,从理念、价值、市场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但是与作者最后的总结好生意、好企业、好投资,逻辑上又有些矛盾。我更接受作者总结的观点,但是好生意的\'标准又笼统的涵盖在价值的篇章中,如此读起来有点绕。我认为好生意也可以理解为好行业,现金的创造能力强(边际增长成本低,销售模式利于现金积累),处于发展的初期和中期,同时具有社会价值。好企业集中在高价值企业的奥秘和经营的观测与守候集中论述。经营的观测主要方法是杜邦分析,而成长的分析集中在销售规模成长和成本控制。好投资的含义作者说了很多,感觉重点主要是市场预期的把握,而预期具体体现是估值。
本书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思维的发散和对本质的探索。作者的任何论述都从不同思维视角展开,更通透。而且作者的哲学功底也很深厚,哲学的思维方式运用也炉火纯青,包括辩证思维、逆向思维、概率思维等。本质的探索也很到位,例如内在价值的本质是现金的创造能力,财务分析的本质是观测企业经营的状况等等。特别是对投资来说,感觉对本质把握的程度直接关系到个人的投资层次。哲学是所有学科之母,做好投资,哲学也可以是不错的途径。最近也在看赵林老师的《西方哲学史讲演录》,可以更好的理解拍子老师的逻辑。
拍子老师更兼具历史和国学的视角,能够站在更宽广的视野看待投资。一个公司,一个行业,乃至一段社会发展时期,放在历史长河下只是一朵浪花,而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动力和规律却不变。当我们以这样的视角看待投资,更能把握其中的本质规律而不为价格波动所困扰。当然对本质规律的把握要建立在具体的财务分析和经营分析基础上,要落实到具体的报表上。而这恰恰是辩证思维的表现。
对初入价投的学习者,本书也给出了中肯的帮助。例如第九章中对年报的阅读提示,初学企业分析的问题卡片,这些都是具体操作有着巨大的帮助。还有第一篇章中对投资者进阶之路的阐述,对价投整体轮廓的认知,对信息的解读及认知偏差都是非常不错的启蒙。因为作者也是从初始到进阶到今天的成就,他的经历和观点对我们来说是很好的借鉴。
另外惊叹之处就是拍子老师的悟性绝对高水准,成书之时入市刚满七年,能达到如此的认知水平和投资成绩,绝非一般资质的人所能达到。特别佩服其哲学和历史的修为,能在投资上运用如此自如。看来我们也只能靠勤奋来补拙吧。
当然对书中很多地方的理解还限于皮毛,因为本人的相关知识的积累和实践经历的缺乏,本来之前计划是具体深入到“好生意”的分析,但现在计划是补充经济学常识,企业变迁史,社会经济发展史等宏观的常识,把地基打好。价投之路不好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就是拍子老师所谓的“一个散户的自我修养”。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