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他的事迹为广大国人所熟知。近期上映的电影《钱学森》重现了这位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传奇的一生,是一部客观感人的传记题材电影。下面结合影片剧情的发展阐述我的观点。
影片剧情正式开始于1947年钱学森在上海兰心大剧院蒋英个人演唱会后向蒋英求婚的情节。钱学森将蒋英幼时照片带在身边,一句“家里人”感动了这位上海滩的歌唱大明星,让艺术事业处于巅峰状态的蒋英甘愿随他去美国。“家里人”不是乱说的,钱、蒋二人的父亲钱均甫和蒋百里是旧时密友,钱学森是钱家独子,蒋家曾将三女儿蒋英过继给钱家,所以钱学森是比蒋英大8岁的哥哥,两人青梅竹马最终喜结连理。这种爱情是基于长时间亲密的感情基础上建立的,牢不可破,也是钱、蒋夫妻两62年相濡以沫、举案齐眉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加州举行晚宴时钱学森弹奏钢琴、蒋英高歌的情景羡煞所有观众,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钱学森浪漫的一面。而“超音速飞行之父”冯·卡门教授的“他早已脱离了门生的身份,他在任何一个领域都可以做得很好……毫无疑问,他一定会在学术上超过我”足以证明钱学森是一个奇才。
影片花了不少情节描述钱学森在美国被软禁时的生活及心理活动,充分表现出钱学森夫妇的爱国情怀。在蒋英探监的最后,钱深沉的一句“我爱你”,蒋含泪回应“我也爱你”,这个情节深深地打动了我,我知道他们是因为都有着一颗爱国报国之心才彼此深爱着对方,单纯地因为对方的才华和彼此的呵护是无法产生如此的大爱的,而有家不能回的心情确实是一种锥心的痛。
当罗友来(历史原型郭永怀打给钱学森的电话里传来梅斯塔纳的交响乐《我的`祖国》时,爱国之情激发了钱学森的科研热情,尽管处于软禁之中,1951年至1954年历时三年夜以继日的研究成就了伟大的科学著作《工程控制论》。正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大搞建设的良好形势使得中国人钱学森兴奋不已,认识到自我价值能够在建设祖国的历史使命中得以实现,科研潜力完全爆发,才让这天才科学家攀登至更高的巅峰。
回到祖国的钱学森奉献出自己全部的光和热创建新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自不必说,聂帅的“朝鲜战争把我们的家底打光了,但是,我们会竭尽全力满足你的要求……”更加坚定了钱学森艰苦奋斗、报效祖国的决心。结合后面的剧情我们可以到建国初期人民无限的建设热情,见证国家集中人民力量大搞建设的那一个时代的烙印,用普观天下的视角看,钱学森也是所有饱含热情的建设者中的一份子。
编剧将这样两个细节搬上了荧幕:1.导弹研究中,钱学森在讲解一个问题时,一科研人员完全不懂,钱学森又重新从头讲解,对于毫无基础的张工农也承诺可以随时答疑;而在加州理工大学时,一美国学生因不懂三个公式的推导过程,就受到他严厉的批评。对比两个情景,钱学森对待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态度截然不同,可以此从侧面论证钱学森一直都要将自己平生所学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去。2.钱学森偶然发现唱西洋歌剧的蒋英学唱京剧昆曲,蒋英解释自己汉语咬字不清,回国后应唱祖国的歌剧。这两个细节事情虽小,却实实在在地影射出夫妇二人骨子里的爱国之情。第二个细节更是触发了钱学森根据国情调整研发系统的灵感。
“我曾经发誓,一定要用我的学识改变中国人的命运”是钱学森的豪言壮语,“手上没有剑,和有剑不用,不是一回事”是钱学森对待核武的态度。他的话铿锵有力,他的话掷地有声,他的话绝非妄语!
要兑现这些豪言壮语,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电影演绎了钱学森在长征系列火箭和核导弹研发过程中的工作情况,其中长征二号的发射遭遇失败,须知火箭发射是当时中国的头等大事,而钱学森的内心并无丝毫挫折感,而是积极地吸取教训、总结,这正是我们所缺少的心理素质,只有精神境界达到一定高度时,才能做到宠辱不惊,才能时刻保持乐观、始终让正面情绪支配自己的行动。
在东风二号事故分析会上,张工农准确地分析出了事故原因,对钱学森启示很大:“在我们创造奇迹的事业上,虽然没有那么一大批名牌大学毕业的科学家,但是我们真的有着一批信仰坚定、愿意为共和国国防事业付出终身的理想主义者,我现在信心很大啊!”诚然,张工农本是一位战士,但没过多久就成了科学家,正是因为他有着坚定的信念才有此迅速而华丽的转身。不是钱学森能创造奇迹,而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坚定信仰创造了奇迹,信念决定目标,目标决定行动,人的区别不在于其他,就在于各自的信念是否崇高!
后来有一群普通战士要一睹钱大科学家的风采,人民的崇拜是对钱学森最大的鼓舞,也是对他的工作、成就最大的肯定。就在此时,喜悦并没有冲昏钱学森的头脑,泪水和笑容同时出现在他的脸上,浮现在他脑里的是他离开美国前一天时的老师冯·卡门教授,教授推心置腹:“你已经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我以你为荣!”多年后的成功的钱学森仍不能忘记敬爱的老师,不能忘记老师对自己的鼓励。虽然技术有国界,但是科学无国界、教育无国界、情谊无国界!
影片的最后,当耄耋之年的钱学森因拖累蒋英的歌唱事业向妻子道歉时,蒋英借用丘吉尔母亲的例子,并表达自己的心声:“我们这个国家,可以没有像蒋英这样的歌唱家,但是不能缺少像钱学森那样的科学家。我愿意为此,做出牺牲,这不是遗憾,这叫光荣!”
病床上98岁的钱学森说:“我认为,人,不但要有科学技术,而且还要文化、艺术……跟、音乐。”这句话强调了文化艺术的重要性,而最后的“音乐”是停顿许久之后说出的,将音乐与文化、艺术并列,我认为,不是因为年老而不讲逻辑随意说出的,而是出于对妻子的无限愧疚……
这部影片开头和结尾的主角是蒋英,影片虽然名叫“钱学森”,但是蒋英的戏份毫不逊色,钱、蒋二人的命运被牢牢地系在一起。看过《钱学森》的人应该都会被二人的爱情感动,羡慕和泪水是他们爱情带给我的礼物,让我明白何为真正的爱情。虽然世间有很多白头偕老的夫妻,但是真正完全磨合的能有几对?钱学森夫妇从小生活在一起,想法和见解都差异不大,故能互相理解,即使后来一个搞科学一个搞艺术。我认为,将此夫妇定义为武侠小说中所说的“神仙眷侣”毫不过分。
众所周知,《钱学森》是在钱学森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前后拍摄完成的,但是有几人知道就当这部电影公映前一个月,与钱学森携手一生的伟大女性——蒋英,于2012年2月5日去世。夫妻二人的完美人生将会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什么是好的电影?华丽的场景?炫目的特效?搞怪的言行?《钱学森》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每一个情节都是经典,每一句台词都很精辟,每一个人物都很饱满。尽管不乏网友批评作为传记电影,平铺直叙是一大忌,但我要说,这就是生活,平平淡淡在是真,于平凡中见不平凡,于无声处听惊雷,钱学森夫妇的一生就是这样既平凡又传奇的完美人生!
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艾伦·图灵制造了一台能够与人交谈的机器,取名为“克里斯托弗”。
克里斯托弗的操作方式非常简单:对话者可以直接在一台打字机上敲出要说的话,与此同时,打字机的机械运动被转化为一条长长的打孔纸带输入机器,经过计算之后,机器给出应答,并通过另一台打字机转译为英语。两台打字机都经过改装,使得它们打印出的文字以某种人为设定好的规则被编码——譬如“A”被“S”取代,而“S”被“M”取代。对于在二次大战期间破译过德军通信密码的图灵来说,这似乎不过是他如谜一般的人生中又一个小小字谜游戏而已。
没有人真正见过这台机器,图灵去世之后,留下的只有两大箱他与克里斯托弗的对谈记录。这些皱巴巴的纸页被乱七八糟堆放在一起,没有顺序也没有规律。所以一开始,人们很难从纸上天书一般的字符串中读解出任何意义。
1982年,一位来自牛津大学的数学家,同时也是艾伦·图灵的传记作者安德鲁·霍奇斯,曾经尝试破译这些密文。然而,由于每一次谈话的加密方式都不一样,而纸页上又没有标注页码和日期,这使得破译的难度大大增加了。霍奇斯留下了一些线索和笔记,却未能接近真相。
30年后,几个麻省理工计算机专业的技术宅们为了纪念艾伦·图灵一百周年诞辰,决定向这一谜题发出挑战。最初他们尝试采用暴力穷举的方式,依靠计算机分析出每一页纸上可能存在的规律,但这依然需要很大的运算量。在此过程中,一位名叫琼·纽曼的女生通过研究密文原稿发现,不同纸页上的字母磨损方式存在微妙差别,这说明密文来自两台不同的打字机。她由此提出一个大胆的猜想:这是一份聊天记录,艾伦·图灵是在跟另一个对象通过密文交谈。
这些线索很容易让人想到著名的“图灵测试”,然而起初,这群心高气傲的学生们并不相信,在那个时代能够设计出与人类交谈的计算机程序,哪怕是艾伦·图灵本人。他们给那看不见的.对话者起了个代号,叫做“幽灵”,并且编造了一些荒诞不经的怪谈。不管怎样,琼的猜想似乎为破译工作指出了捷径。譬如他们根据某些重复词组和语法结构,设法将密文纸两两配对,以寻找问答之间的语义关系;又譬如他们尝试从图灵的亲友名单中猜出对谈者的姓名,结果顺利破译出了“克里斯托弗”这个字母组合——克里斯托弗·马尔科姆(Christopher Morcom,正是图灵在16岁时爱慕过的第一个男孩的名字。[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自己的一段真实经历:高三那年,我每天放学后都会去父亲一位同事的办公室里上自习。办公室里有一台电脑,我没费什么力气就猜出了开机密码——是他女儿的名字。这导致整个高三我浪费了很多宝贵的学习时间在玩电脑上。]他们曾一起分享对于科学的热爱,曾在寒冷的冬夜观测同一颗彗星。1930年2月,年仅18岁的克里斯托弗因病早逝。
图灵本人曾经说过,密码分析并不仅仅依靠纯粹的逻辑推演,直觉和猜想往往更加重要。或许可以说,一切科学研究都可被看做是“直觉”与“推导”这两种过程的组合。最终,正是依靠琼·纽曼的直觉与计算机的推导,完美破解了图灵生前留下的谜题。从破译出的对话中我们获知,“克里斯托弗”不是幽灵,而是一台机器,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图灵本人编写的一个对话程序。
然而,新的谜题随之而来——机器真的可以像人一样回答问题吗?克里斯托弗是否真的通过了图灵本人的“图灵测试”?
这几天吃饭时看了BBC的高清纪录片《Earth The Biography》(地球传记),分为火山爆发,大气层流,冰川融化,海洋涌动,稀有行星五集,以很精彩的方式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地球形成和成长的历史进程,及地球上生命的生成与进化。其中每一集的最后都揭露了人类活动对地球的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及潜在的严重危机。特别是最后一集《Rare Planet》稀有行星,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了地球在整个宇宙中的稀有性,无数种巧合集结在一起才奇迹地形成了我们这个能孕育出生命并长久维护其生存的地球,这些巧合不局限于地球内部的苛刻条件,即使是太阳、木星、火星、月亮当中的任何一个出现一丝差错,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也都将不复存在。
这么说并不是杞人忧天,由自然灾害引起的生物灭绝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其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就是恐龙的那次生物灭绝。但无论地球被毁坏地多么严重,它都能在几千万年之间恢复如初,这个自我治愈的时间放在地球50亿年的生命中只是一眨眼的功夫,但多少盛极一时的生物和文明都一去不复返了。这套纪录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节目的主角站在玛雅文明最大的一座神庙废墟顶部所说的那段结语:“从长期看,地球能够应对人类抛给它的一切,我们可以砍伐掉所有的丛林,但是丛林可以在几千年之内就自我恢复;
我们可以燃烧掉所有的化石燃料,让大气层充满二氧化碳,但即使这样,地球也只用花一百万年就能恢复好大气层;就算是所有的动物都因为人类而绝种,随着进化的不断进行,它们最终也会被新一代同样丰富的物种所代替。所以在改变这个世界的`同时,我们也在改变人类赖以生存的这个独特的自然环境,这种改变很可能威胁着人类文明的生存。所有那些关于拯救地球的说法都不是问题所在,我们的地球不需要被拯救,地球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我们不应该为它而担心,需要担心的 ,是我们自己。
有人会说,即使你这不是杞人忧天,也是在瞎操心,就算人类把自己毁灭了,也是在很久以后了,那时我孙子的孙子都不知道在哪里呢,伦得着我操这心吗?!顾好眼前的生活本也无可厚非,但问题就在于,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恐怕撑不了你想象中的那么久,可能我们的孙子,我们的儿子甚至我们自己就会遭遇不可挽回的生态灾难。大家可能会说我在耸人听闻,因为我们小时候受的教育都在说地球资源还能被消耗多少年,生态环境距离警戒线还有多远,不必慌张,但这都是几十年前的数据和预测,平时留意科学和环境相关信息的人不难发现,生态环境的损坏是愈发的严重,很多方面都在向极限逼近。即使知晓了这些,很多乐观的人还是不以为意,心想地球就是再逼近极限,也应该不会在我的有生之年发生重大灾难,我的子孙如何应对,与我何干?!人能做到如此的乐观我也十分羡慕,可他的问题在于,只估计到了持续性的消耗和损坏,没有考虑进去可能的突发状况。
之前我借鉴《功夫》上的一句话:“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修改成下面这句话:能力越大,为害也越大。几百年前人类犯个小错误,顶多就是烧毁一片树林;现在可今非昔比了,能力大了,万一犯个错可就不是一片小树林的问题了。美国总统若是一不小心错按了某个小红按钮,恐怕一个国家就不存在了。不要以为这种错误只存在于好莱坞的科幻大片中,就在前不久,墨西哥湾就上演了一场真实版的好莱坞式灾难电影。“深海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并沉入海底的景象绝对不逊于任何一部电影中的灾难场景。在深海石油疯狂泄漏的那几十天里,有不少人都忧虑地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好吧,在这里我也只能用“有不少人”来形容,因为恐怕有更多的人是漠不关心,睡得很香,吃得更香。在中国的会想,我们临着太平洋,太平得很呢,大西洋关我屁事;在加拿大的会想,那都是美国人的事,石油还没漂到加拿大就结冰了,不担心;在美国的会想,墨西哥湾离我这里远着呢,大不了我不去度假晒太阳,不去吃海鲜了。有时候我就想,人还是不要知道那么多知识,不要把眼光看的那么远会过得比较开心,否则像我这样,知道了如此大量的石油污染会破坏整个海域的食物链,知道了食物链的破坏会导致很多对人类有积极贡献的生物灭绝,知道了海洋中有一种低级却大量的生物掌管着整个地球一半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和一半的氧气排放量,知道了二氧化碳过量会导致全球变暖,知道了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知道了冰川融化会使地球气候失常,沿海大陆被淹没,和释放大量的甲烷气体,这种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强好几百倍,知道这么多还真不是件美事。
所有的这一切都源于人类的一个小错误,人类还无法保证不会犯类似的或者更大的错误,所以人类能在这个星球上幸存多久还是个未知数,可以肯定的是,人类越自以为是,就越走向毁灭,这个被毁灭的不会是地球,而是人类自己。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