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普照,柔美的月光令人陶醉,不禁遐想绵长。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之夜,一轮明月当空,犹如一股清泉,清澈见底,透明皎洁,天地之间充满宁静,清风拂过,柳条在月前而婀娜多姿,小河的波浪也轻轻拍打着,令人思絮万千。
那月光扑在面庞,似乎带上神秘的面纱。优美的唐诗宋词,富有色彩的深化,从脑海闪现出来……
古人对皎洁的月亮情有独钟。“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的空灵淡雅。“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寂寞。“斜光到晓穿朱户”离愁别恨的凄惨哀伤。“一时回首月中看。”的将士们回首东望思念家乡的月光。
嫦娥奔月,给人留下奇异的幻想。身处广寒宫,远离俗世间的喧嚣,身处精美安静的意境,应该也觉得孤独寂寞把。在这漫漫长夜中,凝视着风世俗尘。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在明亮皎洁的月光中,依稀望见南唐后主李煜登上西楼,在楼台中独自徘徊的孤独身影以及苏轼把酒问天的情怀,而这一问却已消磨了近千年的时光。这空灵的目光因饱含了中秋佳节在外游子对家乡的思念而凝重,因承接了千年文化蕴藏而深远,多少的离愁别恨随风消逝,但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留在人们的心底。
在这静谧的夜晚,携一颗饱含人世间悲欢离合的心登上高楼,避开熙攘的人群,融入澄静清雅的深邃,在这漫漫长夜中饮茶赏月……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各对文化的热爱之情的高涨,中秋节已成为一个流行的话题,而正是它的流行,不同的人对中秋也已形成了不同的观念。
在以往,在外打工的人,背景离乡的人都盼着过中秋,因为,在月圆之时,他们才会充份感受到亲人对自己的关心,他们就可以带着积存已久的思念回到家乡。与家人共享花好月圆之时,当然这一切都是美好的。这样的佳话,从古至今一直被承下来,也形成了不少的佳话。我相信这样的美好时刻大家并不陌生,但在这样一个社会压力大的背景下,中秋就有些变了味道。
这个味就变在这个“礼”上。以前人们在中秋节都会向家人,向好友一份寄托思念的月饼,一份很普通的月饼,而现在市场上的天价月饼更是成为人们追求利益的阶梯,有些官场上,或职场上的人,为了达到一种目的,需要上司通过的时候,而自己又没有更好的`理由讨上司欢心时,他们就会以中秋为媒介,送上一份上好的礼物给上司,让上司了解到自己的一片好心。这时,他们那时送如此好礼的人,在中秋节,寄托的则是另一种更美好的愿望了!
再活中秋,活的是一个社会现象,一很普遍的现象,虽然我们很难去打破这个不好的规则,但最起码,我们不能把这个规则建立在古老的文化基础上。我们该做的是弘扬我们的文化。
所以我们一定要发扬我们的文化,要让这个变了味的月饼,重新恢复它最初的香美!
我到了爷爷那里,爷爷早已等我多时,爷爷看到我就朝我招手,到爷爷那儿,爷爷就先给我讲了端午节的来历:当屈原投汨罗江自***了的时候,人民知到这个消息之后都不约而同的赶到江边来,想找寻他们所敬爱的屈原,可是一直都找不到屈原的身体。为了不让水中的鱼虾把屈原的身体吃掉,他们就在江上划着龙舟、敲锣打鼓,希望能将鱼虾赶跑;还用粽叶包米饭,作成粽子,投到江里喂给鱼虾吃,希望屈原的身体不要受到伤害。这就是划龙舟、包粽子的由来。大家为为了怀念这位诗人、纪念他的爱国精神,并且提醒在位的人,要能分辨出小人与忠贞志士说的`话;因此,在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都会举行划龙船、包粽子的活动。
到了妈妈那里,妈妈正在包粽子。妈妈见我来了,就说:“来,你要不要也包个粽子?”“可以!”我爽快的答应了。我拿了一个小板凳,坐在妈妈身旁,学着妈妈的样包起来:妈妈把粽叶展开,抓上一把米放在上面,再放上几颗枣,最后把粽叶合起来,用绳绑住,这样子再做一个,用绳子再把这两个绑起来就大功告成了!
据我所知,端午节有两个习俗:第一是吃粽子,第二是赛龙舟。这两样都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
“吃粽子了,吃粽子了!”我飞一般地跑进屋里,煮熟了的粽子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让我迫不及待的拿起一个,咬上一口,粘粘的、香香的,那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又一个端午节,又闻粽香,又见龙舟,又祭屈原。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