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爸:
您好!
时光的飞逝是您的双鬓增添了许多白发。与此同时,我也成长为了以一个“懂事”的孩子。在您的眼中,我一直是个既淘气又马虎的孩子而您在我眼中是一个严慈的父亲。我们一起生活了xx年之久,这期间既有我希望得到的父爱,也有我不想得到的争吵。亲爱的爸爸,你还记得那次争吵么?
去年的x月x日。班级照就发下了班刊,我的考试成绩竟然是全班第49名。我如遭五雷轰顶、当头棒喝。回家的路上,我的双脚像灌了铅似的,如此沉重,只希望回家的路变的长一些,再长一些,时间过得慢一点,再慢一点……回到家,唉声叹气地将班刊拿出来,对着它发呆,想着该怎么向您交代。
不知过了多久,门“卡擦”一响,我知道是您回来了。
自己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后,我将班刊递给了您。您拿着班刊,脸上阴晴不定,而我在一旁不敢出声。接着,您发话了:“全班第49名,倒数第三,和倒数第一相距不远了吧?”
您的话让我无地自容。您又继续说:“你倒是说说看你在学校里干了些什么?你的脑子长在那里是干什么用的?是让你思考的呀,不是摆设!你太让我失望了!”
虽然当时我一声不吭,可我却在心里大声反驳你:“平时我遇到难题的时候问你怎么不见你教我呀?一天到晚抱了个电脑当宝,叫你三次才应一声,现在我考得不好你难道就没责任么?”想到这儿,我转身回房写作业去了,不顾你在我背后的.叫唤。
如今回想起来,您也是为了我好,可是采用这种比较偏激的方式似乎不太合适。对于沟通这一问题,我们都有各自的缺点和优点。让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祝:
工作顺利
爱您的女儿
20xx年x月xx日
这是一很好的片子,但人各有好,我更喜欢柯恩兄弟或姜文拍的那种,带些梦幻色彩,带些悬念的影片。比如柯恩的那部《哥们你在哪里?》我就连看了两遍,非常喜欢。《死亡诗社》是一个古老的、关于守旧与创新、现实与浪漫、新人与老人两股势力二元较量的影片。这是一个类型片,是按公式制作出来的,然而,“魔鬼尽在细节里”,近乎完美的摄影与演出,将这个老套的故事,演绎得美轮美奂。
这部影片很是激发人的思考。考试上名校做医生赚大钱娶美女,并非中国学生的专利。尼尔的父亲也和一个普通中国家长一样,望子成龙,扼***他的表演兴趣,逼他好好学习,以后上哈佛医学院,结果这小子想不开,开枪自***了。学校正好要找理由收拾搅翻了一潭水、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培养爱好的新来老师 Keating,于是将尼尔之死归咎于他。新来老师被逼走,可是他失去饭碗,得到了不少学生的心。电影的结局是开放的。后事不知如何,然而在我们身边,我们一转身,就会看到个把像Keating 那样的人。其实他们的命运不一,有的人被排斥,有的人被同化,有的人活的好好的,甚至比其他人更成功一些。
理论上说,教育是要把我们培育成改造世界的人,也就是Keating这样的人物。和老同学联系,他们不是问我在哪里高就,而问我在哪里改变这个世界(So, you are out there changing the world?还有的同学说,等我长大了(毕业了的隐晦说法,我会像狂风暴雨一样,席卷某某领域(Once I grow up, I am going to take … by storm.
有时候这是玩笑或自嘲,可是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没有这种浪漫,没有这种冲劲,而只是想着如何去适应这个世界,那田鼠和蝼蚁一样的人生,是何等绝望?就如同这电影一开始说的,人到最后,其实会被黄土埋掉,成为虫子的食物,这白驹过隙的一生,怎么着都是一遭,现实的生活只是一种必需,然而从今天活到明天,只关注物质所需,没有一个精神的家园,我们就会和大部分人一样,排队站到灰色的大多数里面,“默默地过着绝望的生活”。如果你偶尔看到这句话,请你反省一下,你现在过的是这种生活吗?如果是,如果你有所不满,是否得像“船长”老师号召的那样,站到桌子上,换个角度去重新看待自己的人生?世界或许和你平时看的不一样。
电影中的老师教授的时候,将现实主义的诗歌大部分跳过去不教,而侧重于浪漫派诗歌,如惠特曼那种气贯长虹的诗歌。对于除了荷尔蒙一无所有的高中生来说,其实这未尝有什么错误,因为你怎能想象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就那么现实,连一点梦想都没有了呢?有这么一个突破口,有个死亡诗社这样的组织,宣泄一下,或许可以避开更多的问题。至于尼尔的自***,其实是和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培育方法没有什么关系。一个有梦想的人,其实也可以不脱离现实。我对那老师跳过现实主义部分的做法也有异议,因为人是可以既现实也有梦想的。这种人才是高人,他有巨人般的身材,头在云端,脚踏大地。
当然,现实中的教育,尤其在工业化革命之后,往往是要把我们塑造成符合现实所用的人,学生不过是送进来,流水线加工后再送出去的产品。这样的教育不是要让我们去改造世界,而是要教我们习惯了被世界改造。已故笑星卡林说过一句话,说把人教聪明,不符合美国统治者的利益。在中国更是这样,把人教蠢,教到只会ABCD打勾选择,是符合当权者利益的。大部分时候,一个新人跑过来,满怀激情地要改变现状,最后往往会被同化掉,或者排挤走,因为大部分体系,都倾向于维持现状。人思想上排斥革新,就像其身体会排斥新药一样。对于大部分资质平平的人来说,那没有办法,只有缩到那灰色的大多数里,还落个平安。如果你够强大的话,你可以改变这个世界。如果你不够,那么世界一般来说会把你给改造过来。当然这未必是坏事。资质欠缺的人在这个世界里安分守己,是他也是他人的福气,因为平庸加激情只会等于折腾。唯有才能和激情加到一起的时候,才有产生积极改变的可能。
不要因为这部电影,认为不越雷池半步才是正道。如果这样的话,建议你去看看电影《浓情巧克力》。如上所述,但凡有能力去改变的人,最好还是去试它一试。千万别以为循规蹈矩一点,“现实一点”,你就会承受地土,得到这个世界。改变是一种冒险,可是将你绑在火刑柱上烧死的时代过去了,如同Outlier一书所示的那样,而今真正改变世界的人,真正的成功者,并非那处在常态分布内的灰色大多数,而是那一个个不愿意默默地、绝望地生活着,而纵身一跳,站到桌子上头,去另眼看世界的人。
前两天准备回家,父亲打电话来让我顺路给他带几张伤湿止痛膏回家。父亲没有说用来干什么,我也没有问,因为我知道,一进冬天,父亲的手又开始龟裂了。父亲是要用它来包扎自己手上的一条条裂口。
回家后我把伤湿止痛膏放在桌子上,没有直接交到父亲手中。我怕我不经意间瞥见父亲的那双粗糙的双手。不用看我便知道,父亲的手掌上,肯定是伤痕累累,稍微动动,便会血流不止。那一条一条的伤痕,哪一条不是为了我而留下的!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的手从来就很粗糙。小时候,最喜欢趴在父亲的膝头,让父亲给我挠背。父亲的手掌在我背上来回的拂过,像是很多个痒痒挠同时运作,那种感觉,让人怀恋非常。
从小,我和父亲的关系便是挺好的,用父亲的话说,他对我实行的是放养式的教育。童年的我很贪玩,村里的人都说我父亲对我太过放纵,只是我父亲一笑而过。初中时我到乡里面读书,周五中午时候放假回家。同村的孩子回家往往只需要最多一个小时,回家晚了,便是一阵棍棒齐下。而只有我,伙同几个其他村的玩伴,在路上玩的不亦乐乎。有时,跑到其他村里玩上三五个小时,天快黑了,才背着书包慢悠悠的往家走去。回到家中,父亲是从不骂我的。
唯有一次,父亲的脸色稍有不愉。
那次我和玩伴跑到河沟中捕鱼,一时玩得忘了时间,回到家时,天已经全黑了。回到家中,父亲仍旧没有骂我,只是轻轻的问了一句:“今天又上哪儿玩去了?”我说是在河沟里捕鱼,父亲听了,稍作严厉的说到:“以后不许去河边了!”我有些惴惴不安,以为自己做了多大的错事,但仍然反驳似得问到:“为什么啊?”“你想啊,你要万一不小心掉河里淹死了,我上哪里去找你哟?“父亲说得如轻描淡写一般,说时,脸上还挂着慈祥的微笑。想着我掉进水里后,父亲到处寻找我时脸上焦急的神色,我感到背上一阵发凉。确实,在此之前,我完全没有想到,河沟里的水是能淹死人的。我”哦“了一声,算是回应。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单独去过河边,那是我回家最晚的一次。
父亲从来做事麻利,也决不允许我有半点拖拉。因而每次吃完饭,手中的碗筷还没有在桌上放稳,我已经起身在开始收拾餐桌了。也因此当别人家的孩子还在父母的呵斥声中怏怏的做家务时,我已经在满山遍野的爬树扑蝉了。父亲曾经对人说:“管孩子就像放牛,只要有根绳子拽在手中,你绳子放得越长,牛吃得越多。”事实也确实如此,我的童年,比别的孩子要多出许多的快乐。以至于邻居家的小孩对我都是羡慕不已,每次她和她妈妈顶嘴,都会说“你看严杰娃,他整天都在玩,为什么我就要做这做那?”
进了学校,我走得越来越远,村里读完进了乡里,乡里读完进了县里,县里以后又进州里。书念得越来越多,离家也越来越远,和父亲相聚的日子越来越少。一年到头,难回几次家门,即使回家了,也不过匆匆。父亲手上的裂口裂了又合,合了又裂,即使是钢筋水泥,也已经轮休,但父亲为了我,仍在苦苦的支撑着。
听奶奶说,父亲的手以前也是光滑细腻的,是只标标准准的抓笔杆子的手。
父亲高中没有毕业就辍学在家。奶奶说是因为那时候家里实在太穷,父亲每个周只能带一两斤玉米面去学校吃。当别人家的孩子抱着饭盒吃白米饭的时候,父亲只能在一旁喝自己的玉米粥,父亲体质太差,吃了玉米粥,便开始拉肚子,吃一回拉一回,就这样坚持了半年,父亲再也不愿意去学校了。每当谈到这些,奶奶说话的声音都会很低沉,奶奶说,那时候父亲的成绩其实一直都是挺好的。从奶奶眼中,分明能看见几分深深的歉意。反而是父亲,把这事看得很透。用父亲的话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生辰八字早就安排好了的。”
父亲本不信命运一说,但命运却给他开了个玩笑。
回家后的`父亲本以为靠着自己的双手加上自己的头脑,日子过得也不会太差。但是没用几年时间,父亲的身体便垮掉了。时不时地,父亲会感到一阵阵胃痛,痰中带血----糜烂性胃炎,从此,父亲和这个病不离不弃。到现在父亲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和这个病拉上关系。按父亲的猜测,要么是那时候自己喝酒太甚;要么进田里给庄稼打农药后,仗着自己年轻,回家手也不洗,拿着饭碗便往嘴里扒饭,一来二去,农药伤了胃。
现在和父亲谈到这些,父亲对我们总不忘淳淳教诲:“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许是吃过苦的缘故,父亲很是节俭。即使是现在,吃完了饭,父亲也不允许我们在碗里残留一粒米饭。我母亲经常笑话父亲,说父亲是属狗的,吃完了饭还要伸出舌头舔一舔碗沿。父亲节俭但并不吝啬,有小孩子来我家玩,父亲总是掏出家里所有来供孩子们享用,但父亲会一遍遍强调:“要吃可以,但是不许浪费。”
在村里,论学历,父亲虽是高中没有毕业,但毕竟还是最高的。父亲便当之无愧的成为了村里的知识分子。虽然身体已去,但父亲一直坚信,他的那颗头脑“不是一般人能够转得过的”。父亲说话做事,从不墨守成规,当别人家还在为今年要多养几个猪仔而发愁时,父亲已经在大面积的栽种苕秧,因为经过父亲的计算研究,他已经断定,今年的猪价不会太高,反而是苕秧价格会有所增长。
父亲的头脑是很灵活的。闲暇之时,父亲喜欢玩玩扑克,几局下来,谁胜谁负,父亲记得清清楚楚。一年到头,父亲在牌桌上赢了多少输了多少,他无不是门门清。父亲的头脑,即使是已经身为大学生的我也不得不暗自钦佩。因而,即使在大学校园里,遇见事情,我也会情不自禁的给父亲打个电话,向他询问良策。而每次,父亲总能三言两语,为我在一篇繁杂中开辟出一条清晰道路。
2012年农历10月29日,一场大火把我家里的所有东西焚为灰烬,一下子把原本稍有起色的家庭再次打入低谷。当时我在恩施学校,听到这个消息时我泪如雨下。电话那头的父亲却轻松一笑,说道:“怕啥!正准备给你建新屋,这一把大火,还免去了请人来帮忙给我家拆屋呢。”
紧接着,父亲便到处筹钱,然后又是请工匠,又是张罗钢筋水泥、石头砖块。两个月时间,日日奔波。弓着弯背硬是在大年夜之前,在一片灰烬上建起了一幢两层楼的小平房。楼房建好了,父亲却明显老了许多。头发白了,胃病更严重了,身形间带了些许倦意,那双手掌,因为水泥砖块的摩擦,变得更加粗糙不堪,无意间碰到身上,能镉得人皮肤出血。房屋建好了,父亲的记忆力明显不如从前了,这回,父亲自己也不得不承认:“人老咯,头脑转不动咯。“
这回回家,和父亲围坐在火炉旁烤火。我拿出我平日写的一些东西给他看,请他作指导,父亲并不推辞。看完之后,父亲给我提了很多,每一条,虽不专业,但无不是正中要害。而后父亲又谈到了他的读书时代,满脸笑容,一副得意的神态,言语间充满了自豪。我暗暗自语:“父亲本是一个可以靠脑袋吃饭的人,但奈何命运不济!”
筷子兄弟有一首《父亲》,里面唱道:“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让您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您岁月长流,一生要强的爸爸,我能为您做些什么?微不足道的关心,收下吧······“父亲一辈子艰辛,没能过上一天好日子。我愿意在神灵前祈祷,只愿您健康长寿,我愿倾尽我的所有,只为报答您的一二。如果人真有下辈子,愿我能做您的父亲,这份苦,在下辈子,让我来扛!
我到森林里,是因为我要过真正的生活,我要活的充实,吸取生命中的精髓;摒弃一切与生活无关的事物,当我死时,才不至于发现我白活了一场。
《死亡诗社》讲的是关于守旧与创新、现实与浪漫、新人与老人碰撞较量的故事,这部影片很能激发人的思考。当我活在这个世界上,我想要追求的是什么,我需要的是什么?地位、金钱、还是美人?我们很多人都只是因为活着而活着。就像电影里面的学生们,被自己的父母怀揣着希望送入威尔顿,一开始他们也是不乐意的吧,就像哭着说我不要来这儿的小男孩一样。但是结果呢?经过时间的流逝,古板教育的教导,他们磨平了自己的棱角,渐渐地和这个严肃古板的学校融为一体。
理论上来说,教育应该是教导我们成为基廷那样的人,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个体,而不是工厂里批量生产的商品。儿时,老师问你你的梦想是什么,你说你想要做一个屠夫,因为你想要每天都吃到新鲜的猪肉。少年,老师问你的梦想是什么,你说你想要成为一个医生,可以拯救濒危的生命。现在,我问你你的梦想是什么,你说你只想赚到足够的钱让自己活下去。
为什么你的想法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因为我们在成长,我们不再是那个心中充满浪漫和希望的“小孩”,生存成了我们生活的第一件大事,其他的所有都应该后退让位。本来是翱翔天际的雄鹰,却偏偏放弃了自己的翅膀选择做田间的蝼蚁,多么可悲?我们应该像歌里唱的“管你什么想法,我是我自己的表达,管你什么看法,我的世界我来浮夸”。出门左转,换个方向,你的生活也会更加美好。
基廷在交给孩子们诗歌的时候总是摈除现实主义而侧重浪漫主义的,就像惠特曼和雪莱。本来就是十五六岁的少年,为什么要让他们过早变得现实而失去这个年纪所拥有的浪漫与天真呢?而古诗文社就是这么一个宣泄的缺口,让他们能在浪漫的诗词中找寻到自己已经死去的梦想,宣泄出现实的压抑。但是尼尔,这一个被自己父亲寄予厚望被迫放弃自己喜爱的表演的孩子,却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式,最终以自***收尾。我不能说这件事和基廷完全无关,但最终想不开的还是尼尔,毕竟现实和梦想并不是完全分开的两个空间啊,当你能够在现实中坚持自己的梦想的时候,才是真正的伟大。
我不能否认对威尔顿来说基廷的到来导致某些人的生活变得一团糟,因为他们习惯了平静,习惯了不改变。但是我还是认为,当你有能力改变的时候,不要吝啬的伸出去自己的手。毕竟,现在成功的人大多都不那么循规蹈矩,跳出你给自己划出的圈子,其实世界很大很美好。
这是一部拍摄于八十年代,反应五十年代美国教育的电影。当我看完,几天后忍不住又看了一遍。
影片中的威尔顿预科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名校,每年向大学输送了众多优秀毕业生,成为了众多家长培养孩子的理想之地,这也成就了它的自豪与傲娇。从影片开头的场景中足有体现。而在学生们眼里,这里是地狱学院,校方坚称的“传统、荣誉、纪律、卓越”的理念不过是“模仿、恐怖、颓废、污秽”的代名词而已。这一切看起来多么熟悉!
基廷老师是这所学校曾经的荣誉毕业生,如今成为了这里的老师,试图用自己创新的方式去改变传统的教育现状。正是这样,他深知这传统教育光鲜亮丽下的落后与枯朽,必须用创新的、诗意的理念去启发学生们学会独立的思考,感受生活。
这是个多好的隐喻啊,让你曾经最得意的门生去颠覆你所推崇的一切!令人惊悚而又充满讽刺。而这必定是一切旧有的、落后的制度的下场!
尼尔是基廷老师的学生,勇敢而充满活力。在老师的启发下,他重新组织社团,与同学们一同感受诗意、浪漫、生活。他热爱演戏,却摆脱不了家庭早已预设好的人生道路,始终得不到父亲的认可,最终在一次与父亲的争吵后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校方蓄意借尼尔自***事件,逼迫学生签字保障,把责任归于基廷老师,以此将其辞退。而影片最后用学生站在课桌,口念“o captain,my captain”的镜头,以示老师的精神将会在他们心中流传!
人类社会在不同地域、种族间的发展历程总是相似的,而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的发展阶段,所有人都会把问题指向当下群体所处的环境。我更相信问题认识能力及应对措施的偏差,指引了这种差异的走向。如果建立在这一点的认同上,我们就可以继续往下探讨了。
作为一名曾经的学生,我能够深深到自我意识觉醒时不被认可的痛苦,也曾为遇到像基廷这样的老师而感到欣喜。我可以担保,每一位中国学生看到这部电影都会有深深的触动,对尼尔的处境感到似曾相识,对基廷这样的老师有着深切的向往,对父母有着无限的自我倾诉。
不同国别,不同年代,无数年轻人却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领路人?
人生之路,漫阻且长。走哪条路,结哪路伴;做哪一行,拜哪行师。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在自己的生活迷雾里,有人指引前路。有人生来智慧,苏格拉底至死也没有认清自己。对于年轻人而言,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我们遇到过很多的老师。有些严肃呆板,有些轻松活波,有些教你学业进取,有些让你人生豁朗。
我遇到过很多的老师,他们更多地教我学会功能性的技能,如何快速地解出一道数学难题,怎样通过模拟题来通过一门,诸如此类。我很感谢这一路的老师,让我从一个几乎空白的木偶人慢慢熟悉了常规意义上人的思维和行为,这样对他们来说已然很了不起。
但是,这样的功能性开发似乎并没有让我满足多少,一个人的生活除了这个应该还有别的。比如,如何去赞美一位美丽的姑娘,怎样才能让自己看起来更富有情趣。而这些,不是靠一些逻辑顺序的叠加就能做到的,需要我们满怀生活的热情,去摸索、感知。
一位好的领路人会给我们最本质而有最简单的体悟,学会理解生活的本意,坚守普世的价值,严苛的行为准则。让你一路不疲乏,还心花怒放,就像尼尔心领神会基廷老师后那欣喜的.表情。
生活很现实,而浪漫的情愫会让生命之路山花烂漫!引领你我一路前行!
当自我理想与家庭的期待发生背离时,该如何抉择?
我始终相信: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自身的使命。作为与生俱来的独立个体,我们都有鲜活的生命力和自我支配权,而这样支配权伴随着人类的自然法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是,我并不否认人的社会性,恰恰正是在群体活动的交往中,彰显出了人的智慧与生命魅力。
而往往,我们所展现出来的独立仅仅在肉体上,而精神在先天性情感和世俗化诱惑中,趋于被支配地位,而这样的支配逐步从精神层面渗透到个体行动,最终让我们失去自我,成为茫然而不知所措的玩偶,任人摆布。
一旦被感性所困扰,人的理性将会不复存在。我们很多时候被这样的情感所牵绊,父辈的期待,他人的眼光,以致于不能专注于自己真正的人生使命,而成为别人达成目的的工具。
家庭的爱和期待,应该是给孩子提供心灵的归宿,给予其奔波劳累后的慰借,而不是牢笼和枷锁,将孩子困顿于寸土之地。现在很多的父母,为了达成自己心目中的成就,全然不顾子女的实际情况,所思所想,并将之命名为“爱”,这样的爱太悲情,也太自私。带来的也只会是伤害和悲剧的重演,正如尼尔的死。
要明白父母之所以过多地干预,一方面是出于家庭伦理的爱,还有一点很多人并不察觉——不信任,他们始终觉得孩子还小、阅历尚浅、涉世未深,不能够独立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需要去帮助、引导,常常这种帮助和引导就变成了全面的支配。与此同时,作为子女,我们也需要更多的反思。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思考我们的人生,能否坚信自己的理想不是一时的冲动。而这些需要我们的信念和执着去尝试、探索和论证。
肯定会有人说,如果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顾家庭的爱和期待,是否是一种忤逆和叛变?
看过一本冉云飞先生的书《给你爱的人以自由》,如果你得到的爱不能让你感受到自由,那就算不上真正的爱。最好的爱是把手放开,最深的回报是坦诚相待!
正如基廷老师对尼尔所说,如果你不去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了表面的和气而背弃自己的人生,那就是假装的孝顺。与之相比,哪一个更是一种背叛呢?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它的名字叫春风化雨。
到了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那是我盼望已久的节日——父亲节。
“妈妈,你想送什么给外公呢?”我用手托着下巴问妈妈。妈妈沉思片刻后说:“水果篮吧!”“妈妈,您帮我想想,该送什么给爸爸呢?”“到精品店看看吧。”
于是,我们来到了精品店,左挑右选,精挑细选,都觉得这些礼物不怎么样。“啊,爸爸是属狗的,就送他一只小狗吧!”我突然有了这样一个想法。
我们走到塑料去,发现有一只栩栩如生的小狗非常有趣。毛茸茸的头发,炯炯有神的眼睛,笑嘻嘻的脸蛋,让人越看越喜欢。我心想:这只小狗挺可爱,就它了。
我买了下来,请服务员包装后,欢欢喜喜地回家了。
回到家,我在纸上写了一句祝福的话语,连礼物一起放在床边。
我与妈妈商量,来个吓人计:我俩躲在爸爸进房的必经之处,等爸爸进来时,吓吓他。于是我们迅速地躲了起来。“咚咚咚……”“爸爸来了!”外婆上前开门,当爸爸从我们面前走过。“哗“的一声,我俩跳了出来。”啊,吓死我了!“爸爸全身发抖。‘一个堂堂男子汉,竟被我们吓着了,哈哈!”妈妈讥讽爸爸。
当爸爸走进房间发现礼物时,两眼睁得大大的,忍不住抱着我在客厅里转了几圈。
这个父亲节,我永远忘不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