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中的故事,犹如满天星,也有像黄河水一样流向远方,但有一件事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一天早上,一轮红红的太阳从东方徐徐升起。
我与奶奶提着竹子做的篮子去茶山采茶叶,我们穿过了一座小桥,就到了茶山。放眼望去,地上就像铺了一层用茶树铺的绿地毯。那一棵棵茶树,一片片茶叶都那么绿。我跑下山坡,看奶奶还没跟上来,我采茶叶的心情早就按捺不住了。我找了一篇最大、最鲜的摘了下来。我把这片放进了篮子里,看着这第一片嫩绿的茶叶,我不禁笑了。
“哎哟,我的小祖宗呀,采茶叶可不是这样采得!”奶奶边喊边大声喊。听到奶奶的喊声,我赶紧把手缩了起来。“那怎么采?”我问。“是这样采的。”奶奶边说边给我做动作“先挑选几片最新鲜的,再选出一两片最好的,用食指与大拇指从底部拔下来,这就好啦。”“哦,原来才茶叶也有讲究呀!”我不禁点点头。
过了一会儿,茶叶已经过了篮子的一大半了。
我看着这些茶叶,仿佛看见了茶叶在杯中清香四飘,清香解暑……
茶叶,大家并不陌生吧!大家都喝过那有些苦涩的茶,可你们采过茶叶的吗?我就在敬亭山采过!
那天我与妈妈去敬亭山去玩,在上山的过程看见旁边净是茶田,里面有很多人都在采茶叶。我妈妈便也加入其中.因为我妈妈采过茶叶,所以很熟练.可我是第一次采啊,都不知采哪些.我一开始以为要摘那些比较老的,便采了一堆,当我把我辛辛苦苦所得来的成果拿给妈妈看时,妈妈笑着说:“采茶叶要采嫩的,你采这么老的给谁喝啊!”我有些不好意思了,便有些心疼的把手中的一堆老茶叶给扔了.然后一溜烟的跑去继续摘了,这下我可有些小心翼翼的了,生怕又摘了“不合格产品”.我在茶田中寻找目标,哈哈,寻到目标,小心翼翼的摘了下来,我就按照这些步骤,不多会,就摘了一堆,手里捧不下了,便跑到妈妈身旁,把成果拿给妈妈看.“不错。”妈妈夸奖道。
我正沉浸在采茶叶的乐趣中,天渐渐的黑了,妈妈看了一下我们的成果,有一大袋子了,“够了够了,别采了,天黑了。”我这才恋恋不舍的停止采茶叶了。
第一次,就是如此兴奋,愿下次还能来采采。这样我又能尝到采茶叶的兴奋感觉了。
去年暑假的一天,大姑与姐姐带我上茶田采茶叶。大姑的任务是找到茶田里茶叶长得最茂盛的茶树,我与姐姐的任务是采茶叶。
在茶田里,茶树十分矮小,就像灌木丛那样,他们都是一整排整整齐齐的排列着,从高处俯视,就像是绿色的翡翠,近看则像是一排排整齐的队伍。茶叶长得像小水滴,上窄下宽,十分的薄,茶叶满身都是绿色,十分光滑,没有一丝污黑,十分晶莹,十分透亮。
我们开始采茶叶了,茶叶的两旁都有小叶子,与茶叶很相似,所以在采茶时要很仔细。我们采茶叶时,先找到茶叶的底部,然后用手一掐,茶叶就被采摘掉了。我看姐姐采茶叶时动作那样娴熟,很利索,她掐茶叶时一掐一个准,不一会儿,茶叶就装满一桶了。
我与姐姐赶紧跑到大姑面前给大姑看我们的劳动成果。大姑说:“嗯,你们真棒!要不然我们把茶叶买了,给你们买雪糕好不好?”“好”我与姐姐高兴的说。
于是我与姐姐捧着一桶的茶叶,手拉着手,高高兴兴的度过了这一天!
中国人喜爱饮茶,而中国的茶文化更是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唐代的陆羽算是中国深究茶文化的第一人,并且著有世界上第一部与茶有关的著作——《茶经》。《新唐书》中记载:“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可以说陆羽在当时让茶文化有了初步的定义。而如今的茶文化便是对上千年茶文化积淀的传承。七十年代中期的一位作家曾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察其色而闻其香,则千载文化便消融于此,实为斯之往也。”
不止文人墨客,民间对茶文化也有一番极为精辟的见解。“茶中天下事”便是将天下之事融于一杯茶中,千古风韵便凭一饮而尽晓。中国自古以来似乎都不乏有茶馆存在,茶馆也成了文人雅仕追求“身静”与“心静”的绝佳场所。“茶馆”看似专为饮茶所设,其实不然。逗鸟,下棋,言天下事,研习六艺经传者皆有。及至老舍的话剧《茶馆》,更是将茶馆文化推向了高处。《茶馆》中,人情,世故,最终都随着为自己,为历史送葬的百二十钱,消融在昔日一杯一杯的闲茶中,写入了历史的书简。
直到今天,中国人依旧喜爱饮茶,只是不再局限在茶馆里。中国人把昔时的茶馆设到了自己的心中,“若心中有茶,则处处为馆”。正是基于这种心态,中国人并不在意自己是在何处饮茶消遣——屋檐下,弄堂中,甚至在嘈杂的.集市上都能找到淡空周围一切事物的饮茶者。读报,养神,或下棋——这便是他们凭借一杯茶远离尘嚣的方式。
千百年的“文化之茶”,而“艺术之茶”也颇有一番韵味。中国茶有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之分,同时亦有香花茶和拌花茶之别,可谓品类之极盛。而茶“泡”与“品”的艺术,更是有诸多的方式与考究,这便是今天所说的茶道。中国民间的泡茶艺术在选茶,取水,备具,佐料,烹茶及奉茶方面都极为讲究,但在饮茶方面却多为清饮,即“冲以沸水,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固有之味。”这似乎又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中国人喜“清净”的传统思想,中国人骨子里透出的淡然的精神境界也便在这样一杯清茶中得以体现。
至于中国的茶叶,任何一个中国人都能信口拈来。碧螺春,铁观音,毛尖,龙井……这些东西早已经深入中国人的心底,中国人认为这便是千百年来中国茶文化的积淀,于是当一盏青烟徐起色正醇香的茶摆在自己面前时,任何人都会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敬意,但中国人似乎并不愿意将茶提升到品味的高度,而更愿意将茶看做是民族文化的沿袭,更愿意将茶看做是清净与淡然的象征。正是基于这种思想,茶才有了最原始最平实的品茗艺术。
茶自唐时兴起,制作工艺,流程,以及泡茶的艺术,品茗的技巧都不断进行着改进和完善,但茶所代表的人生态度以及个人的精神寄托却浩浩荡荡地延续了千余年。昔日茶馆中文人雅仕托盏吟月的场景,以及茶所代表的优雅与自然,都衬出了茶作为思想与精神寄托的人生艺术。而茶之文化屹立千百年而不倒的原因便是在此了——
为茶之品,为身止行,思有惴,为盏余香。
风和日丽的春天,小区里的茶花已经争奇斗艳,争相开放,并且发出淡淡的'清香。我跑到阳台上,往下看,啊!原来是茶花开了啊,我急忙跑下楼,参加茶花的聚会去。
茶花像是一群群顽皮的小孩子在跟我们捉迷藏呢!有的躲在高高的绿树中,有的藏在路边的矮树丛里,有的羞答答地探出脑袋,还有的已经喜笑颜开地和我们打招呼了。
这一株是害羞的“小女孩”,她着一身粉嫩的衣裳,微风吹来,她就翩翩起舞。淡黄色的花蕊发出一阵阵清香,招引来许多小蝴蝶围着她,好像明星般众星拱月。
这一株是美丽热情的“小姑娘”,她穿着一件火红的花苞裙,最外层是单层的红绸,中间是用红绉纱叠成的复花瓣,黄色花蕊从裙芯中探出头。火红的颜色正向人们释放她们的热情。
这一株是活泼的“小娃娃”,它们挤挤挨挨地簇拥在脚边。我低下头,发现它有好几层花瓣,层层叠叠的,颜色很鲜艳。花骨朵儿颜色最深,接近于大红色;半开时,花瓣是玫红色的;盛开时,又变成深粉色了;等到花败时,颜色已经近似白色了。真是一株奇特的品种,我真喜欢它!
还有一株是最美的,开着碗大的红花,就像一位风华正茂的少女在微风中频频点头,好像在和我们问好呢。
大自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画家,能把每一种花都画得这么优美这么奇特,能把每一朵花都装饰得鲜艳动人,美化我们的生活!
中国人喜品茶,我也喜欢饮茶。
一杯绿茶,若颜色深绿,闻之留有清香,品之尝有幽香,味回荡在口中,则为上品。而红茶则略显不同,若色呈暗橘,浓郁留口,也为上品。一杯好茶,需多种环境,才可能早就。
武夷山脉,地处东南,空气湿润,阳光充足,适宜茶叶生长。好茶,首先从茶叶开始。好茶叶,需天时、地利、人和,而武夷山脉,恰恰满足。即便如此,种好的茶树,要采摘完整的叶片,在尚还新鲜之时,用中火慢慢炒制。非有之人,绝不可能把控好炒茶叶的方法。炒制好的茶叶,也必需迅速处理。有以上几点要素,才可能有上等茶叶。
要造就好茶,还需一位泡茶的好手和中国人特有的精神——静,若心神不宁,上好的茶叶,也会一塌糊涂。
我也曾尝试泡茶。泡茶时,先将一切琐事抛于脑后,使人心神安宁,再开始泡茶。将杯碗洗净,茶叶过水,洗去染尘。再将茶叶“请君入瓮”,装于器中。将热水倒入,慢慢使茶之芳香融于水中,让茶叶“感化”那沸腾之水。待茶之芳香四溢之时,装入杯中,慢慢品味。掀开碗盖,闻着茶香,看着茶色,品茶之美,无与伦比,令人将一切烦恼一一化解,抛于脑后。
品茶之时,切勿过急,需小口小口的饮,才能得其三味,操之过急,乃饮茶大忌。先闻茶之味,其能将芳香直入心沁。次再饮之,品尝之时,一点点微抿,则能品之精华。其味,初品似无,细品味芳。其能使人神清气爽,令人愉悦,让人感到轻如飞燕。饮一次,终生难忘,将成一人之爱好。
茶蕴含之茶文化,传承千年,无人能比。唐代伊始,茶即闻名于天下。白居易曰:“无由持一皿,寄于爱茶人”,可见其知名度。唐中期,茶愈加出名,先后传于高丽、日本、印度、波斯,这些国度无一不对茶产生敬佩之情,融入他们的文化。宋代,茶文化到了鼎盛时期,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处处修建茶馆、茶栈、茶肆,像茶碗、瓷杯更是在景德镇铸造辉煌,创造了伟大的瓷器时代,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传奇的文化宝藏……,到了明代,茶叶跟随瓷器、丝绸开创了陆地、海上丝绸之路,使华夏文化闻名世界……茶,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是中国的神来一笔!
茶,赋予我们神奇的神话。我们饮茶、品茶之时,更需要让茶文化源远流长。
从一口茶品山川风光与大自然精神。
不知有多少西方人能感受到一位西方诗人说的:”从一粒砂看世界!“
但几乎每位爱好绿茶或乌龙茶的东方人都不难体会出--从一片茶叶可品嚐出山川风景与大自然的精神。
如果你嘴里含上一口西湖龙井茶,茶汤的气韵,即很容易在您眼前幻化出一片江南水乡温柔而秀丽的风光。
如果您入口的是台湾的高山乌龙茶,您看到的将是福尔摩沙高山顶上的蓝天白云;同时随著芬芳的茶香与茶气,让您彷佛处身高山上,呼吸到山上清朗的气息。
当美妙的茶汤刺激您舌根生津时,一位古代中国人形容它是「舌底鸣泉」。
正如同法国红酒一样,茶汤与茶香都是活的,时时在流动变化。
约两千六百年前一位中国古代的大哲人老子说:「质真若渝」,意思是说,真实本身,或者可以说,道的本身,在现象世界中是不断在变化的。一部记载中国最古老的哲学与世界观的书叫《易经》,“易”有双重意思:一是变化,一是简易。从茶中领会山川风景,与不断在微妙变化著的真味,真香与气,不失为回归自然的一种简易法门。
那麼,茶是如何能给予人这一切呢?除了上天的奥秘以外,还得人间的配合。
茶的说明文汇总范文精选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