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爱唠叨的理发师给马其顿国王理发,问他喜欢什么发型,马其顿王答道“沉默型。”
周国平先生很喜欢这个故事,于是作《“沉默学”导言》一文,题目挺有意思,而作者也于本文末段给出了解释:“世有声学、语言学、音韵学、广告学、大众传媒学、公共关系学等,唯独没有沉默学。这就对了,沉默怎么能教呢?所以仅存此“导言”一篇“正论”则理所当然地永远诸阙如了。“读罢即笑,再瞥一眼标题,却又冷不丁地打一个寒噤,”周先生所言极是“古希腊最早的哲人泰勒斯就说过“多说话并不表明有才智。”人有两只耳朵,只有一张嘴,一位古罗马哲人从中揣摩出了造物主的意图,让我们多听少说。孔子主张“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而明朝的李笠也认为:智者拙于言谈,善谈者罕是智者。可见,沉默自然可论作“学问”,且学问之大、之广,令人深探之。
我承认,世间有太多谎言与废话,而“谎言重复十遍未必成为真理,真理重复十遍就肯定成为废话。”若不准说废话,人世就会沉寂如坟墓。然而,在我们听人神采飞扬地发表老生常谈,激情满怀地叙说妇孺皆知,却又忍不住愿送其一句“沉默是金”。回过头来又不禁悄悄问自己“对否?”世界需要“炫才”况大诗人王维、白居易都为及第而自荐,我们又怎能嗫嚅欲止、埋没才华而恪守“智者寡言”呢?有这样一个故事,某人参加会议,一言不发,事后,一位评论家对他说:“如果你蠢,你做的很聪明;如果你聪明,你做得很蠢。”而这则故事恰恰证明了沉默的两面性。
聪明人必须表现自己的聪明吗?聪明人非说话不可吗?相反,那些大张旗鼓地推销自己,借着媒体与大众起哄的人们真正可以冠以“聪明”吗?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平庸的诗人自诩泰戈尔,俗不可耐的小说扬言摘冠诺贝尔,尚未开拍的电视机先声夺人闹得天下沸沸扬扬。在这热闹一时的吹嘘和喝彩之下,终只虚声浮名。于是我们呼唤沉默,因为那是面对功利的脚踏实地、面对名声的实事求是。著名学者余秋雨在答学生问时提到,“有时周围杂音太多,批评者怕大家听不见他们的声音,就喊得响些,冲一些,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不能因为别人的声调而拒绝批评,世界对我们的关怀多种多样,烈日当头,朔风扑面、海浪卷身山路磨脚,哪能把它们都调适得温煦柔和?全都调适了,这个世界也就会变得毫无意思。”“我曾一再主张,除了特殊情况,对媒体问的批评不要反击。其理由,不是害怕,不是鄙视,不是谋略,只是因为我们没那么重要。”
沉默正因于此。我们应擅于沉默因为那是盔甲,可以保护遍体鳞伤的我们;因为那是武器,它让一切流言蜚语无处逢生。我们需要在恰当的时候保持沉默、享受沉默,同样也要学会展示,展示原创、展示观点、展示这个世界、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强音。沉默之人是智者,知道何时沉默、何地沉默;沉默之人是仁者,可吾得千语,宋得下山;沉默之人是得道者,经历奋斗,看穿一切。他们在沉默中永生。无知者的沉默是浅藻,罪恶者的沉默是顽固,小人物的沉默是怯懦……他们在沉默中灭亡!
沉默有道,生习之。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选择的结果,而每个选择必然都有个背面,即放弃。就像报纸出版,从头版新闻到影视评论,每一个版面的组成都是编辑选择的结果。选择登载这条音讯,就等于放弃了另一些内容。这样做只是为了在被广告日益挤压的狭小空间里,争取把最有价值的东西摆在读者面前。放弃,不是懦弱,不是退缩,更加不代表“失败”!放弃,实在对大局进行了考量之后,从中选取一种对自己、对他人最为有利的方向。你所放弃的,是对自己不利的,同样也是为了放弃之后获得更多。
阳光,因有其耀眼的金黄而显得灿烂;大海,因有其清爽的蔚蓝而显得博大;草原,因有其满眼的翠绿而显得宽广;雪山,因有其纯洁的白色而显得巍峨······多样的色彩构成了这个多元的世界,然而只有看得见的眼睛才能诠释这种美丽吗?
在盲人眼中,世界只有单一的色彩,黑暗将伴随他们度过一生。周围的事物令他们艳羡,拥有光明是他们最大的渴求。然而,失去光明的.痛苦却不会伴随着他们。那夕阳下相互扶持的盲人夫妇,眼中一定有着对方的模样和笑容。盲人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绝不是单一而乏味的无色。虽然他们无法感受到旁人的同情与怜悯,但他们至少可以感受到人世间的真情与关爱。虽然我们无法看到他们眼中的真情流露,但我们至少可以感受到他们心中的丰富多彩。 海伦·凯勒在黑暗中写下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人看到了她的坚强与勇敢,许多人都在黑暗中寻找着光明,留下了让人品味与思考的空间,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走向成功与胜利。伟大的无色声明同样为全人类的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体现了自我的价值。 为人们的辞世带走了他们视野中的色彩,又怎能带走他们心中的感情色彩呢?生命的逝去将让黑暗永远伴随着他们,然而他们心中的无限惆怅与遗憾,他们渴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决心却让我们感悟到了他们的伟大,生命逝去后遗留着的空白的无色,同样可以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古人对时间流逝的惆怅与无奈。
时间无形无影,无声无息,无光无色。然而,时间却又无处不在。静静地深思难题,认真做题时笔尖的转动,撕去的日历,老人的白发,诸如此类,都显示了时间的足迹。
时间在流逝,看窗外的果树慢慢长高,赏路边的花朵慢慢美丽,聆听小雨细细的响声。时间在流逝,水稻由碧绿到金黄,小蚕由蚕子到成蝶,丑小鸭变成了小天鹅。
时间在流逝,我也在不断长大,童年的那份快乐随时间的流逝,如流水般一去不复返,随风飘动的都是美好的遗失。流逝了17个岁月年华的我,由稚嫩走向成熟,懂得许多人生道理,学会了辨别人世间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
“落日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陈师道如是说。与时间赛跑,我们要乘着奋斗的羽翼,翱翔于时间的长空,去摘取那璀璨的繁星。用奋斗去诠释时间的意义,用汗水去感悟时间的真谛。
当我们走过峥嵘的岁月,驻足回首观望时,岁月的霜卤在我们身上留下多少凄深的齿痕。生命又在一季又一季的寒暑中交替着,渐渐地,苍白的青春也在时间的长河中消逝。
一株生长在沙漠里的蒲公英,干旱时节依旧踏踏实实地生长,不言弃也不忧虑,但只要遇见一次阵雨,它就会尽可能地储存水,也不会顾虑重重,因为它在意的只是当下。面对匆匆的时光,我们要做点什么呢?我们又能做什么呢?苦思冥想中,时光又悄无声息的飞过了。
时间在流逝,我们应当牢牢把握眼前,珍惜现在。珍惜现在,并不意味着“今朝有酒今朝醉”,而是拥有陶潜一样淡定的心,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达到落英缤纷的桃花源;珍惜现在,也不意味着忘却过去,放弃理想,而是让我们学会踏实地迈出步伐,自信面对人生。
时间如念珠一般,一天接着一天滑过,串成日,串成月。我们不必在乎念珠可以串多长,我们只需去留念串念珠时的酸甜苦辣。
时间在流逝,我们无法控制,但我们可以不虚度它,充实生活的每一天,善用时间,我们的人生才有可能富有效率,我们的人生才有可能更为精彩生动。
天灰蒙蒙的,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路上的行人拿着雨伞匆匆走过。我背着沉重的书包从校园里出来。“爸爸”我叫了一声,之后便沉默不语。爸爸接过我的书包也未说一句。
时光倒回到一个小时以前,“同学们,这是这次英语月考试卷。”我拿到试卷,看到了英语试卷上醒目的88分,心中燃起的一丝希望又彻彻底底地覆灭了,折合成100分,又是70多分,为什么,为什么不管我怎么努力地学英语,成绩永远是这样?永远是不变的70多分(100分为满分)?我非常疑惑。
就这样,一路未雨的我们回到了家,到了家我再也无法把这个疑惑在心中埋藏“爸爸,为什么不管我多努力,都无法提高自己的英语成绩呢?难道我天生对英语……”爸爸摇了摇头,带着我去了家旁边的公园,他在前面走着,我在后面跟着。
公园里的花都开了,一朵挨着一朵,小雨依然在下着,它们的花瓣在雨水的洗涤下愈发娇嫩鲜艳。翠绿的叶子在竭力地吸取着营养,细小的叶脉遍布整个叶子,叶子的绿由深向浅向外铺展开来,我仿佛听到了“咕咚”“咕咚”喝水的声音,是如此地富有朝气。心情不由变好,嘴角微微向上翘起。
“小雨”爸爸停下了脚步,叫了我一声“你往后看,看到了什么?”“经过雨水洗涤的澄澈的天空,鲜艳的花朵,嫩绿的小草,还有……”“还有脚印”,爸爸深深地看了我一眼,刚刚下过雨,路很泥泞,留下脚印很正常,我摇了摇头,不大理解。这是爸爸拉起了我的手“因为下雨,路才会泥泞,才会留下我们的脚印,人生正是如此。”哦!我恍然大悟。
是啊!我明白了!雨相当于人生中的困难,而路是人生中的历程,因为有困难我们才会成长,人生才会留下我们的足迹,我解开了疑惑。我一定要坚持下去,更加努力地学好英语,让它成为我人生中的里程碑。
时间的钟表滴滴答答的走,高速运转的社会往往只留给了你极短暂的积淀时间。你只能在这短暂的时间内陷入沉默冷静思考,你可知往往正是这短暂的沉默决定了你灵魂的深度。
古人云沉默是金。强调深邃的思想,正是来源于那看似沉默的思考过程。寡言君子梅贻琦就是其中的典型。“为政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是梅贻琦奉行的箴言,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他的一生可谓将这12个字发挥到了实处。身处政局动荡的多事之秋,梅贻琦淡定从容,既不蛮干激进,也不委曲求全,热血与激情沉淀在他的沉默之中,最终换来整个清华的盛况。
卢沟桥炮响前夕,抗日激情席卷了整个中国,血气方刚的清华学子更是将矛头对准了当地驻扎的军队。对军人入校做出过激之举的这一不理智行为致使驻扎军队于当晚强行进驻清华园。紧急关头,清华校务会议成员齐聚梅贻琦家,商量万全之策。不同于旁人的心急如焚慷慨陈词,梅贻琦向隅静默始终未发一言。正是这两三分钟的沉默,万全之策终于在梅贻琦的脑海中成型,最终保障了清华学子的安全健康,保证了学术的自由独立。
梅贻琦的沉默使他性格谦虚温和,从而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收获了持久的拥戴和尊敬。他温和如水淡定从容的气质铸造了一个时代的斯文,留下了让后人永远怀念和敬仰的大师人格。
同样,它的沉默使他在风云激荡的年代里始终保持清醒的认知头脑,做出正确近乎完美的决断。挽既倒之狂澜,扶大厦之将倾,勇敢果断地驾驶清华在惊涛骇浪中安然前行。
周国平散文中深刻剖析了沉默。在他看来,凡有志于探究人生真理的人,首要的功夫便是沉默,在沉默中面对他灵魂中真正属于他自己的重大问题。
三年的沉默带给楚庄王的是韬光养晦宏图伟业。他在沉默中运筹帷幄,在沉默中积蓄力量,“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他最终厚积薄发成就春秋霸业。
十年的沉默带给曹雪芹的是针砭时弊时代风骨。他在沉默中清醒认知,在沉默中剖析时局,以锋利刚劲的笔触掀翻了笼罩在晚清王朝之上的最后一层虚假外衣。
鲁迅曾说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是的我们往往只看到博学的人侃侃而谈,却忽视了他寒窗苦读的默默无闻;往往只赞扬潇洒自如的谈吐,却小瞧了正在沉默中酝酿的思考。
当生活的巨浪袭来的时候,你会发现沉默静守才能保持自己的清醒,因此沉默不是退让而是积蓄下一次奋起的力量,寻找时机迎来人生真正的辉煌。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