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但如果有十位朋友的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难不动摇。这种现象被称为“韦奇定律”。它是由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学家伊渥.韦奇提出的。
韦奇定律有以下观点:
一、一个人能够拥有自己的主见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二、确认你的主见是正确的并且不是固执的;
三、未听之时不应有成见,既听之后不可无主见;
四、不怕众说纷谈,只怕莫衷一是。
不要让闲话动摇了你的信念。一旦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就要一直走下去,如果自己觉得那就是自己想要的,就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努力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本人一年来,始终坚持“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人”,在校党政领导和基础部全体教职工的关心支持帮助下,认真履行职责,坚持原则,遵于职守,严于律己,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就本年度作如下述职: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增强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政治理论学习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一年来,将理论学习作为自身的重要任务,自觉做到勤学多想,努力增强党性观念,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良好的道德风尚。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我系统地学习了***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内涵并身体力行,在工作和事业面前,顾全大局,识大体,认真执行各项规定,与基础部全体一道打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做到忠于职守,政令畅通,保证基础部领导班子与校党委的决策高度一致,始终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上、政治上、业务上不断地完善自己,更新自我,使自己真正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牢固的群众观,为基础部和谐发展尽职尽责。
二、注重求真务实,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自己在工作岗位上,经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能够比较从容地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组织管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协调办事能力等方面,经过多年的'锻炼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平时我能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教学的研讨工作,及时地帮助青年教师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岗位,正确处理好编制问题,相信组织依靠组织。充分发挥年轻教师的作用。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基础部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规范、健康的发展。
三、敬业爱岗,勤奋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勤勉敬业是对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起码要求。我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始终能够任劳任怨,尽职尽责。认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服务学生,服务社会,保证了基础部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尽职尽责,扎实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本着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以人为本,教学以教师为本”的理念,任劳任怨,刻苦钻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均取得一定成效。
1、针对工作特点,为切实搞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教育教学工作两不误。精心组织,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广泛动员,周密安排。紧扣四个环节的要求,紧密联系实际,环环相扣,圆满完成了各个环节的规定动作。
2、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保证监督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制订了基础部09年党建工作要点,全年召开党总支会议5次,党员学习会议22次,民主生活会2次,民主评议党员1次,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1次。补选一名总支委员。完成了组织部纪检办的有奖征文3篇。注重党员队伍的建设,严格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察,认真执行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今年发展了二位同志。一名同志被评为2009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3、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体现党员旗帜先锋。 “一名党员一面旗”,是共产党员形象的根本性特征。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党员全体党员都能够积极发挥模范作用,严格安规定环节程序,主动学习自觉撰写学习笔记。自觉分析检查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不正之风问题,自觉接受组织考验。
在庆祝建国60周年活动唱红歌大赛排练比赛中,全体党员起到了先锋带头表率作用,带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红歌大赛我部获得了集体二等奖。
在11月10日至12日我市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暴雪天气,由于暴雪对工作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道路交通受助,在没有车辆的情况下,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任务,全体党员和教职工冒风雪抗严寒早出晚归徒步踏雪按时上下课,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并且积极主动参与清雪除冰。
在抗击h1·n1过程中全体党员积极主动请战,带病坚持工作和值班。
在教学工作中广大党员以身作则,立足课堂,潜心钻研教育教学。在教学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基础部的各项工作开展起到推动作用。
在送温暖献爱心募捐活动中,全体党员心为灾区所想,情为灾区所急,积极捐款支援灾区,党员共捐款1800元。
4、强化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按照政治理论学习安排,每学期制定“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考勤作为年底教职工考核的依据。全年共组织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13次,每人撰写了学习心得1篇。通过开展各种学习教育活动,教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5、以科学发展,狠抓成效,共建和谐。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深入了解教职工的思想动态,尊重理解教师,支持教师工作,关心教师生活。平时能以平等的心态和身份与教职工相处,倾听大家的呼声。鼓励大家心情舒畅发挥自身的优势,认真搞好教学服务及各项工作,保证部门的稳定与和谐。
二是增强工作透明度。坚持民主监督原则,做到工作透明。特别在评优评先上充分发扬民主,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使基础部内部形成了互相监督,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同心同德,共谋发展的和谐环境。
三是工作成效明显。在“三育人”工作中:基础部被评为“三育人”先进单位, 在庆祝建国60周年红歌大赛我部获得了集体二等奖。
四是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构建和谐校园的党员演讲大赛。
五是参加全省大学生英语大赛获得了特等奖一个、一等奖两个;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中荣获了省级一等奖;参加了全国CCTV杯本科英语口语大赛获得优胜奖。成功举办了阳泉学院大学生英语口语大赛。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获得山西省级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四个,三等奖一个。在科研项目中:完成了一项省级精品课程。
六是强化制度建设。继续落实和完善组织各项制度。结合学习科学发展观,制定了《基础部教师教学中违规事件的认定及处理实施细则》。重新修订完善基础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装订成册。坚持每日签到和理论学习签到制度,把落实制度作为年底考核的依据。
五、不断改进作风,无私奉献,注重廉洁自律。
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了反腐倡廉的有关文件。并且观看了纪监部门组织警示电教片。加强廉政教育,用实际事例进行了自我警示教育,用身边发生的事来教育自己身边人,时刻警钟长鸣。通过警示教育,就是要增强“别人生病咱吃药”的意识。廉洁自律首先从我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时时处处从严要求自己。在本职工作岗位上,能维护大局,注重团结,以诚待人。工作中任劳任怨,扎实细致。在思想政治上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时刻做到自重、自醒、自警、自励,自觉加强党性修养。
在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作中有一些不足和问题。比如理论学习还欠深入,知识不够全面;有时工作标准不够高,要求不够严,缺乏敢做敢为的创新意识。这些问题和不足,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克服,努力改进。
在这里我要感谢各位领导,各部门对我工作的指导与配合,感谢基础部全体老师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谢谢大家!
李建邦
二0一0年一月六日
本书主编是吴庆麟博士,现任上海华东师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心理学,曾著有《认知教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著作。副主编胡谊博士,现任上海华东师大心理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专家心理学、能力发展与评估、教育心理学。曾著有《专长心理学》、《成长的阶梯――成为专家教师之路》等著作。
看了这本书,第一个感受是纠正了我对一些心理学原理的认识。具体地讲,以前关于教学方面的心理学理论自己是知道一点的,但是看书之后发现,有些理论不是自己以前认识的那样,以前的认识是片面的,有些甚至是错误的。
比如关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自己在写文章的时候好多次用到这个心理学原理。在看杂志上的文章之时,偶尔也能看到作者引用这个心理学原理。然而,殊不知,艾宾浩斯是利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来得出这个遗忘规律的。后来的研究证明,如果学习材料是有意义的概念和原理,一旦学生理解之后,就很难遗忘。这个时候,显然不能用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来描绘概念和原理的学习与遗忘。这段论述对我的冲击是很大的。站在“心理学”面前,我感觉自己真得太渺小了。同时,这段论述也让我联想到了我们平时教学中要多多增加有意义的学习。对此,书中也有类似的论述,例如根据加涅对学习的分类,可知学习有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之分。在言语信息的一个亚类——符号学习中,因为符号学习属于机械学习,故学习者可以在无意义材料中人为地赋予某些意义,使机械学习易于记忆。这种改进记忆的方法被称为记忆术。那么我们可否作这样的推论,对于艾宾浩斯的无意义音节材料,如果记忆者采取记忆术来记忆,那么其遗忘规律就不在是“先快后慢”了。
再如,当前在讨论教学问题时,经常听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说法。那么,到底什么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一般的说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就是尊重学生,跟着学生的思维走,等等。这些当然是对的,但显然是不具体的。当今建构主义学习观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教学时应仔细考虑学生带到教学情境中的已有知识、技能、态度和信念。同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师放弃教学责任。在“规则学习的过程和条件”一节中更是明确指出: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完全由学生独立发现规则的情况较少,更多的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发现。这样的观点让我联想到,学生虽然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但这个“过程”的发起者是教师,同时教师也是确保这个“过程”得以顺利通畅的关键因素。
类似地情况还有很多,比如我们常说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一直以为这种教学论是具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然而事实是这些教学论就是哲学取向的教学论。科学取向的教学论在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兴起。还有,如看了“学习心理”部分就会发现,机械学习在学习心理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强化刺激这些手段具有正统的心理学意义。
看了这本书,第二个感受是让我看清了我们平时一些看似“不太好”的做法,其实具有重要的心理学原理。具体地说,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有一些教学方法被“素质教育”或者“新课程”套着一些“帽子”,殊不知,在这些“帽子”下面,隐藏着重要的心理学原理。
比如桑代克根据迷箱实验,提出可以把学习看做是刺激与反应的联接,并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三大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这三个定律反应了学习动机、练习、强化和反馈在这类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学习的实质是条件反应形成和巩固的过程,其中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条件是动机和强化。虽然这些研究成果与当今建构主义心理学具有一定的差距,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习的本质。据此我不得不联想到 朱国荣老师在杭州的那堂《长方形面积》:课中,在学生已经发现“长乘宽”就是“每行几个乘几行”之后,朱老师安排了一系列的关于“每行几个,有几行”的强化练习。当时我觉得这个过程有点死板,或者说给予学生再次去体悟的成分少了一点,感觉“不太好”。但从今天学习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个过程,才发现那是符合心理学规律的。
看了这本书,第三个感受是增加了我对教学与心理学关系的理解。具体地说,以前只知道该这么做,但为什么这么做,有没有什么理论依据,是不知道了,而在看书之后,我找到了教学与心理学的联接。
比如张兴华老师在《重提数学教学心理学》一文中提到:南京师大涂荣豹教授在其著作《数学教学认识论》中鲜明地指出,建构主义学习的基本模式就是“同化和顺应”。郑毓信教授也曾经说:“建构主义似乎并不能看成一个全新的主张。”张老师据此提出:实现建构的途径无非是传统心理学中“同化和顺应”的缘故,意义建构的过程无非是同化和顺应。这样的说法有没有道理,当时看到这里时心中打了个问号。这一次,算是对此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比如书中这样说:“学习的同化论或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学生利用原有知识结构同化(或建构)新知识。”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同化和建构是同一件事情。因此,说“建构主义学习的基本模式就是‘同化和顺应’”是完全正确的。换句话说,传统心理学虽然只是研究动物和低级思维,例如机械记忆或反应之类的,但其原理在人的学习过程中是通用的。
再如,我们来思考“用圆规画圆”属于什么学习?一般认为这是一种动作技能。而从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来看,“用圆规画圆”是智慧技能。既然是智慧技能,那么在教学时就得按照智慧技能的教学策略展开,而不是去思考“动作”的问题。
自教育出现之时就伴随着教育心理的产生,中外古代教育典籍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心理思想,但教育心理学在十九世纪末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心理学刚走过的百年的历程其实就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结合并逐渐形成一个独立分枝的历史过程。期间,教育心理学家前赴后继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探索和实证研究,发表、出版了大量有影响的论文、著作、教材,使教育心理学的科学体系日臻成熟,教育心理学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不断提高,教育心理学已成为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中最具影响力的学科之一。但是,相较于国际领域学术前沿课题,和一些有代表性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国内对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理论概念还亟待整合,而这恰恰可以从国内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概念与中小学实践工作明显表现出来的各种“不合拍” 反映出来。而《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的编写恰好是针对如何加强教育心理学与中小学实践之间的联系,它从教师角度,阐述教育心理学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促使教师学会在自己的课堂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下面,首先对本书编者、全书内容做一简介,然后对该书的特点予以评述。
看了这本书,第一个感受是纠正了我对一些心理学原理的认识。具体地讲,以前关于教学方面的心理学理论自己是知道一点的,但是看书之后发现,有些理论不是自己以前认识的那样,以前的认识是片面的,有些甚至是错误的。
比如关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自己在写文章的时候好多次用到这个心理学原理。在看杂志上的文章之时,偶尔也能看到作者引用这个心理学原理。然而,殊不知,艾宾浩斯是利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来得出这个遗忘规律的。后来的研究证明,如果学习材料是有意义的概念和原理,一旦学生理解之后,就很难遗忘。这个时候,显然不能用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来描绘概念和原理的学习与遗忘。这段论述对我的冲击是很大的。站在“心理学”面前,我感觉自己真得太渺小了。同时,这段论述也让我联想到了我们平时教学中要多多增加有意义的学习。对此,书中也有类似的论述,例如根据加涅对学习的分类,可知学习有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之分。在言语信息的一个亚类——符号学习中,因为符号学习属于机械学习,故学习者可以在无意义材料中人为地赋予某些意义,使机械学习易于记忆。这种改进记忆的方法被称为记忆术。那么我们可否作这样的推论,对于艾宾浩斯的无意义音节材料,如果记忆者采取记忆术来记忆,那么其遗忘规律就不在是“先快后慢”了。
再如,当前在讨论教学问题时,经常听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说法。那么,到底什么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一般的说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就是尊重学生,跟着学生的思维走,等等。这些当然是对的,但显然是不具体的。当今建构主义学习观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教学时应仔细考虑学生带到教学情境中的已有知识、技能、态度和信念。同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师放弃教学责任。在“规则学习的过程和条件”一节中更是明确指出: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完全由学生独立发现规则的情况较少,更多的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发现。这样的观点让我联想到,学生虽然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但这个“过程”的发起者是教师,同时教师也是确保这个“过程”得以顺利通畅的关键因素。
类似地情况还有很多,比如我们常说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一直以为这种教学论是具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然而事实是这些教学论就是哲学取向的教学论。科学取向的教学论在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兴起。还有,如看了“学习心理”部分就会发现,机械学习在学习心理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强化刺激这些手段具有正统的心理学意义。
看了这本书,第二个感受是让我看清了我们平时一些看似“不太好”的做法,其实具有重要的心理学原理。具体地说,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有一些教学方法被“素质教育”或者“新课程”套着一些“帽子”,殊不知,在这些“帽子”下面,隐藏着重要的心理学原理。
比如桑代克根据迷箱实验,提出可以把学习看做是刺激与反应的联接,并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三大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这三个定律反应了学习动机、练习、强化和反馈在这类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学习的实质是条件反应形成和巩固的过程,其中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条件是动机和强化。虽然这些研究成果与当今建构主义心理学具有一定的差距,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习的本质。据此我不得不联想到朱国荣老师在杭州的那堂《长方形面积》:课中,在学生已经发现“长乘宽”就是“每行几个乘几行”之后,朱老师安排了一系列的关于“每行几个,有几行”的强化练习。当时我觉得这个过程有点死板,或者说给予学生再次去体悟的成分少了一点,感觉“不太好”。但从今天学习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个过程,才发现那是符合心理学规律的。
看了这本书,第三个感受是增加了我对教学与心理学关系的理解。具体地说,以前只知道该这么做,但为什么这么做,有没有什么理论依据,是不知道了,而在看书之后,我找到了教学与心理学的联接。
看了这本书,第四个感受是增加了我做好教学研究的信心。(具体地说,以前总认为教学研究是一件非常深奥的事情,是那些非常聪明的人才能有实力去完成的事情,但是现在,我想我也可以去尝试。
比如,国内外心理学家、学者通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发现,教学效果同教师的智力水平并无显着的相关,教师的知识水平同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无显着相关。
再如,调查显示,不经过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就成为专家教师几乎是不可能的,要成为专家教师,就必须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
我们都身在教学一线,正在进行着大量的教学实践,我们都有成为教学专家的可能性,因为我们具备这样的条件。
认真思考
1、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不要就事论事。有时看上去好像没有什么,但认真分析一下还是能够发现问题。在看似没有问题的问题中发现了问题,这就是高瞻远瞩。
2、见微知著:也就是说,要从报微小的事物中看到一种发展的趋势,看到一种大的事情。
3、由表及里:要从表面深入到事物的本质进行分析。
4、由此及彼:有时两个事物看上去没有什么联系,其实他们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你要能把他们挂起钩来。
注意材料
1、占有材料
2、库存材料: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信息对做什么事情都很重要,也要以信息化来促进教学质量。信息是仓库,有的同学说来说去就那么几句话,就因为摄入的信息量少,所以要善于捕捉信息,占有库存材料。
3、运用材料:在写作时,要对储存的材料库进行筛选,提取你所需要的材料。
语言表达
分析提炼出了观点,又筛选好了材料,接下来就是语言表达了。语言不在华丽,关键是准确、简洁,历来大作家们的作品看起来都不是很华丽,但却读起来琅琅上口,耐人咀嚼,而且能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就像如今我们读鲁迅的作品,一样能感到语言很优美。其实,大部分同学语言表达不成问题,主要的问题就是材料少,立意不高。
一、行为心理学是打开学生心门的钥匙
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在英文中psychololoy,意思是讲述关于灵魂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既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科学。其中我最欣赏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他也是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包括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层次要按照次序实现,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递进。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动机更是不可忽视的。那么动机的种类包括内在的动机和外在动机。如学生为了获得知识努力读书时内在动机。外在动机是教师和家长的.好评等。
那么行为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2、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
3、认清学生动机,保护学生心理
二、内心感觉影响外在行为
1、喜怒哀乐影响我们的行动;2态度影响行为,行为塑造态度;3、喜欢让我们产生兴趣
三、行之有效的行为心理效应
1、延迟满足 好处:让学生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抗挫
2、酝酿效应又称直觉思维,指的是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搁置,过一段时间会找到解决办法。
3、淬火效应既冷却效应,类似挫折教育可以使思考更周全,办法更稳妥。
4、内酬心理告诉我们人要适当地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这样人会格外快乐,精神状态就会有极大的提高。适当的奖励把物质和精神奖励结合,后者为主,前者为辅不可过滥。
5、热情效应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
6、情绪正念:情绪需要管理,正念让人身心愉快。如何让学生运用呢?学会体察自己的情绪;能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纾解情绪。
四、异常行为背后的行为心理
1、表征性启发又称代表性其启发,是指人们根据当前信息或事件与其认为的典型信息或事件的相似程度进行判断。所以在教学时候应注意突破经验思维;抛弃以貌取人;预防情感定式。
2、心理定式
3、拖延心理
4、利己偏差
5、信念固着
6、超限效应
7、钟摆效应提醒我们在社会中,大多数数学生的思维与行为都是处于一种相对摇摆不定的状态。
五、行为心理让我们读懂学生
作为教师要想真正教育好学生必须要限挖掘学生的内心,只有抓住他们的真实思想,才能够对症下药,进而药到病除。
1、渴望尊重是孩子的内心需求。所以教师应该关爱学生,欣赏学生,包容学生。
2、渴望融入集体。针对孩子这种心理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帮学生找回自信。
3、好奇心理
4、模仿心理
5、竞争心理的应对措施:树立竞争观念;为学生创造竞争的机会;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竞争对象。
6、矛盾心理
行为心理学告诉我们,要深入地洞察一个人的内心,可以从行为的角度去研判分析,因为我们的行为就是我们内心的反映,我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想法。这是由人的行为与外界刺激之间建立的规律反应所决定的。通过认真学习这本书,深觉受益良多,争取在今后工作中活学活用,做一个真正能读懂学生的好老师。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