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训、家规、家风,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训是:尊敬老师、长辈、同学和任何有残疾的人;勤劳节俭懂得持家;远亲不如近邻,好好对待邻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家训,是自古以来存在在每个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却少之又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把它们定为家训,是为了让下一代牢记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璀璨,我会努力做到,同时也会影响周围人,让他们也做到。我家的家规是:主动向长辈问好;互相尊重彼此;路上捡到钱包等贵重物品必须上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业做完了才有娱乐时间;当天的事情当天做,不能拖拉;每天都要运动(至少一种。这些家规有几项是爷爷奶奶定的,有几项是爸爸妈妈定的,这越来越完善的家规更是让我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进步。从小,爸爸妈妈就要求我做到,好的规矩,成就了我现在的成绩。我家的家风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家风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古人有云:有家规的家庭,属于书香门第之家。
有家规、有家训的家庭,属于豪门贵族之家;有家规、有家训、有家风的家庭,属于王侯将相之家。
我希望我家的家训、家规、家风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有朝一日,实现幸福的四大目标:和谐、文明、健康、富有。
导语:家是成长的港湾,修复残破的帆船;家是海上的避风所,保护雏鸟躲避暴雨的拍打;家是天空中最亮的星,使迷失的我们重新找到方向。
良好家风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应该加强教育,反复训练,注重养成,成为每个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一则要有意识的去培育养成。要明白代代相传的不仅是家财和地位,更应该有内涵和精神。把老一辈留下的美好品德和作风接续下来、传递下去,是造福当代、惠及后人的大事,接力棒在手,我自有责任,让良好家风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二则要在家庭中营造崇尚学习的气氛。古人讲,“非学无以明志,非学无以广才”,知书才能明礼,学习就能升华。要让家里多一分书香气,茶余饭后,看看书,读读报,谈天论事,让家人从中得到更多的教化和启迪。当然,家庭的学习不同于组织,不需要有计划的开展什么活动,但培养家人的读书情趣,在悠静的家庭环境里畅游书海,总能给人心情恬淡的意境,使人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三则长者要做好传与带。家长是塑造孩子的无形力量,耳濡目染影响着孩子世界观的形成,你的穿戴、举止、观点、接人待物等,无不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上行下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样的道德应当人人都明白。
四则要创造和谐文明的家庭环境。居家里外,干净、明亮、整洁、有序。去朋友家串门,有的家庭还很注意家风家教文化,悬挂着激励感人的家训格言,如“积金积玉不如积书教子,宽天宽地莫若宽以待人”、“敦行致远,吃亏是福”、“家和万事兴”等等,让人置身其中,产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一种清新雅致的感受油然而生。
好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其教育的方式就渗透在方方面面的密切接触里,谆谆诱导,亲切教诲,热情鼓励,严格要求,无不影响着家庭的每个成员,并且影响到邻里和社会。让大家都来关注家庭文明建设,给社会留下一片和谐、一片温馨。
沿时光回溯,我只能念及祖母,而与祖父无缘识荆。他老人家在我出生前两年,因病去世了。祖父留给我的大致轮廓,来自祖母和父辈的絮叨。祖母说:“你爷爷仅上了几年私塾,却是村里有名的文化人,尤其一手算盘打得格外‘溜’!”祖母说这番话时,潜意识有几分自豪,更多的则是惋惜。
祖父过世那年,赶上年景不好,在外地上师范的父亲肄业回了村。村学校成立高中班,镇上分管教育的干部找到父亲,从此,父亲走上了民办教师岗位。记忆深处,子夜朦胧醒来,常见父亲在如豆灯光下,连写带算地攻读。晚上学习,白天再为高三学生讲化学。父亲任教当年,培养出十里八村恢复高考后的首位大学生。
我虽无缘做父亲的学生,但父亲爱读书、爱钻研的精神,却深深影响了我。闲暇时,我常常阅读搜集到的各种书籍。犹记得梨花飘落的黄昏,我深深被一部中篇小说集所吸引,开篇是谌容的《人到中年》,依次有冯骥才的《啊》、水运宪的《祸起萧墙》、朱春雨的《沙海里的绿荫》等经典名作。那个下午,我沉浸其中,直到暮霭模糊了视线。时过境迁,依然难忘那部书带给我的惊心动魄的快感。从此,读书成了生命里持之以恒的习惯。
家风熏陶,不知不觉为我儿子埋下了读书的“种子”。每逢看他读书入迷,我总感觉分外欣慰。自幼勤读,儿子学习语文很是轻松,成绩名列前茅。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也是家庭的未来,明年儿子要考大学了,读书改变命运绝非空话,相信他能在更广阔的天地自由翱翔。
家风是人们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风格、作风和传统,包括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准则。它们犹如一种磁场深深地影响着人们。
好的家风给我们的成长成人带了好的影响。有位大学生叫王强,成长在一个三世同堂的家庭,祖孙三代人过着平静和睦的生活。这个家庭从没有和邻居发生过争吵。奶奶是个勤快人,每天早早起床,拿着大扫帚把整个大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并告诉他:“人的双手是个宝,勤劳可以创造一切。”幼小的他虽然还听不懂那些大道理,但他从小养成爱劳动习惯,并从劳动中体验到了快乐。妈妈每次带他去外出游玩,她一定要带上一个塑料袋,把吃剩的果皮、糖纸装进去再扔进垃圾桶。长大后的王强就养成了随手带着塑料袋的习惯,从不乱扔垃圾。父亲酷爱读书,经常写。王强从小也爱看书,从上小学起就坚持写和读书笔记,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大学。这是和睦、平静、温馨、严谨的家风为王强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相反,不良家风给我们带来十分严重的危害!有位初中生小敏,家庭生活非常优越,家人从不让她做家务活,妈妈还说:“做家务活没出息,这是下人做的事情!”最后,小敏养成了好吃懒做坏习惯,并且从不关心别人。由于她的自私、懒惰、自以为是,因此她没有朋友,内心孤独!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好的家风才能陪伴我们更好的成长!
小时候,每次上学之前,爸爸总爱叮嘱我几句:“孩子,到学校千万别和同学吵架,如果有人欺负你,就回来跟我说,我去找你们老师。”!爸爸是个政治老师,有事没事给我上“政治课”,教育我遇事要宽宏大量,要和老师、同学和睦相处。妈妈告诉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要从小学会吃苦,否则不能干成什么大事!”她一直对我要求严格,虽然日子好了,但也要勤俭节约。记得一年级那年,在一位高年级学生的教唆下,我经不住校门口烧烤诱惑,几天之内背着父母把多年“积蓄”一百多元钱压岁钱都花玩了,结果换来了父母严历的批评及半天的卫生间“禁闭”。父母都是教师,工作十分辛苦,但工作态度认真,爱岗敬业。在家里,父母把家庭把持得井井有条,干干净净,每到周末一家3口齐动手做卫生,很小的时候,我就在妈妈的要求下加入了这一行例,手拿一小拖把,屁颠屁颠跟在他们后面。我的父母都爱看书,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他们榜样的引导下,我迷上了阅读。从上小学开始到现在,我读完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和《西游记》。除名著以外,我还喜欢看儿童小说、科普科幻故事、寓言故事等方面的书籍,如《少年科学博览》、《草房子》、《鲁滨逊漂流记》、《格列弗游记》及杂志《微型小说》、《读者》等。我还酷爱看史学书,现在我看完了《上下五千年》、《汉光武帝刘秀传》、《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史记》等。
今天,我已成为一名初中生,早已养成了团结同学、乐于助人、艰苦朴素,学习认真等好习惯。仔细想想,这些都和我们家“和谐,严谨,勤俭,敬业,向上”的家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好家风伴我成长。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歌德有句格言:“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这句话告诉我们,团结是多么重要,人心齐,泰山移;团结是美德,团结能战胜一切贫苦、落后,向着光明与希望前行。我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团结友爱的氛围中。
记得我六七岁的时候,爷爷还在世,那是一个大家庭,堂兄姊妹就有六七人。每到周末,我们都会聚集在爷爷家里,听爷爷讲那重复了不知多少遍的红军艰苦朴素、团结友爱的故事。爷爷是个老八路,抗战胜利后回乡,每月都有一些津贴补贴家用。每次钱一发到手,爷爷先去买两个烧饼,均匀地切成几块,分给孩子们,那是儿时最美的回忆。每人都会拿上一块高兴的啃起来,吃不了几口,烧饼就吃完了,总是想要是还能有一块该多好啊。有时候别的兄妹没有到场,他的一块也会安静地躺在面板上,从来没有谁拿过不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爷爷经常留着剩下的烧饼,一留就是好几天,可是始终没有人动过我要吃掉别人的那份的坏念头。
爷爷年岁大了,身体不好,家里没有压水井,几个堂兄姊妹就拿个水桶到邻居家去抬水。我们虽然个头小,但力气足,绝对拒绝别人的帮忙,只有把水抬到目的地,倒入水缸的时候,那种甜蜜像吃了糖块似的。爷爷看着我们,也总是笑的很满足。
八十年代的农村,生活还是很落后,尤其在人多地少的鲁西南。家里就靠着几亩地过活,年年种植小麦,小麦收割后还可以种植玉米,吃的多半是小麦面和玉米面搀和在一起做的馒头。往往不到收割的季节,粮食就吃完了,到处向着生活条件好点的邻居借粮食。家家户户也可团结了,播种收获的季节,不用提前预约,谁家的忙完了,总会去给邻居们帮忙。尤其是小麦收割后打场的时候,记得那会老爱下雨,晴朗的天突然一阴,刮上一阵猛风,豆大的雨点就下来了。大人们就忙开了,在家吃饭的人也会立即放下碗筷,拿起木叉子,到麦场里去给别家帮忙。谁家的牛羊走丢了,村上的人也会自发的组织起来,晚上不睡觉也要把丢了的牛羊找回来。那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感情,从来不曾听到谁说谢谢,可每个人心里都满是感激,因为谁都曾受到过别人的恩惠。牢记着别人带给自己的恩惠,才能把更多的帮助送给需要的人,有了爱,才会有希望;有了希望,就有战胜一切的动力。
正是在这样一个团结友爱的氛围中成长,让我有了积极面对学习的勇气,始终与同学加强团结,尽力把班内事情做到完美。初中三年级的时候,学校进行了重新分班,我所在的五班被列为没有希望考取高中的班级,要专门聘个优秀的体育教师,在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体育特长的情况下,争取把我们班打造成为体育班。其实,五班的学生多半是偏科生。初一初二时,要么英语课永远只是听天书,要么数学成绩永远只是个位数,要么语文永远是五十字内结束。可是作为偏科的我们,有些科目成绩那是相当的好,有人参加过市里的物理比赛;有人参加过全国的作文比赛,并获过奖……初中三年级的第一堂课,班主任同我们聊起了这个沉重的话题,有些同学开始啜泣。班主任突然提高了声音:“哭不能解决问题,我今年60岁了,是学校年龄最大的教师,在这个学校任教40余年了,只要你们不放弃,团结一致,还是有挽回的余地。”过了好一会儿,我站了起来,声音洪亮的说:“我们五班不是没有希望的,我们有很多同学一些学科学的非常的好,大家可以取长补短,我教你学语文,你教我学数学。我们团结起来,向中考冲刺”。班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从此,课堂上再也看不到打瞌睡的同学了,偶尔累了、困了,都会站起来听讲。自习课上都是三五个同学聚在一起听科目优异的同学讲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和练习题。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的五班高中升学率达到80%,成为当年学校升学率最高的班级。
后来,我工作了,成为一名普调的国家干部。单位共有5个民族的同事,都具有很高的团结意识。大家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用,团结一致,共同维护集体的荣誉,创造了很多不菲的业绩。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我们中国人也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永远立于民族不败之林。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