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学校图书馆书展里面买了一本《背包十年》之前就对小鹏有所关注,当然是从《搭车去柏林》开始了解到了很多关于背包客的书籍,其中这本《背包十年》就是很出名的书籍。
百度百科是这样描述这本书的,为中国职业旅行第一人小鹏所著。本书分三个部分,用100个故事串联起10年旅途。故事后会有点评,描述当时的心路历程,并配有大量在旅途中拍摄的精美图片。
早上和中午初步看了看,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印度那些篇章的故事,还有我一直都关注的国内的旅游的故事,文字不复杂,有些值得回味的地方,喜欢小鹏这样随意而不杂乱的文字,时间为序的一个一个目的地的说,没有过多的背景出发过程,更多的是那些旅途中间的一切一切。
然后我又在想如果若干年后我自己背包游过了很多地方后,我会怎么描述呢?我想我可以追寻更多更有趣的事情出来,还有可以更加的贴近关乎人生思考的东西。记得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就是很不错的游记加思考的作品,可惜他是一群人还是开着车,和背包客那种自由自在的精髓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所以我想哪一天我独自上路了,然后把每一个过程中遇到的事情还有对于这些细枝末节的思考所阐发的思考写出来可读性和深度性可以更好吧。
关于背包客的书籍有不少很不错,有很多关于攻略性质的,但是我想那些很实用的攻略性质的书籍总是需要不停地更新,因为每处景点的那些人和物都是在改变的,或许攻略中说的某个很好吃的餐馆等你去的时候已经关门了,或许攻略中所说的某些奇景已经由于人为的或者天然的原因消失了,我更需要的是一本关于大学生或者说是关于年轻人有关梦想和自由的书籍。我们或许二十几岁一无所有,但是我们有着走遍这个世界的雄心,那些值得结伴同行而之前都互不相识的同伴都是非常大的财富。
就如同我自己的空间一样一直都是在记载着生活中的某些细小的事情然后不断的积累起来,到如今已经七年了,一百多篇了,可以出一本关于自己成长的书籍了。
我想我小的时候也有梦想吧,也许是二十岁时间还没有把你打磨的变的失去自己的个性,还有很多没有实现的愿望可以去实现,依旧对世界有着美好的憧憬,而在背包客行走的这段经历将会是我们人生态度转变的开始。
读这本书,不仅仅是消磨时间,也有种之前对梦想一种的别样的诠释,或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也能够看着自己的手稿成为其他背包客的读物,背包客可以不需要信仰,但是不能没有梦想,因为有了梦想就有了我们出发的理由,有了梦想就有了这样丰富多彩的世界,还有生活的美好。
《背包十年》与其说是一本关于旅行的书,不如说是一本关于梦想的书,让人找回自我,收获梦想。于是我开始憧憬去西-藏寻找神秘的拉姆拉错湖,去南印度体验当地人的热情如火,去突尼斯尝尝嘴馋到能吃饱的面包蘸萨辣酱,去撒哈拉仰望星空,去湄公河淋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去加拿大金斯顿阴气森然的FrontenacClub旅馆沾染一些鬼气,去美国,记纽约百老汇看场地道的音乐剧,去法国小镇吉维尼欣赏莫奈德花园,去捷克品味波西米亚生活,在骷髅教堂和蜡像馆体验好莱坞式的恐怖,在查理大桥上走九遍勾勒古堡、大桥、老城构成的布拉格,去柬埔寨的莲花池塘看日出,去南非观看贯穿天际的彩虹,当然更想远离文明世界,去天堂岛国大溪地感受“一座岛屿从海洋中涌现,花木迎着第一缕阳光发芽”。
记忆犹新的是书的封面的句子,我的职业是旅行,人应该趁着年轻去流浪,只要不要忘了回家的路。
这个梦是这样的:听爸爸说奶奶家发生了很大有变化,在清华大学读书的我很想去看看,放暑假时我从北京坐飞机来到桂林,爸爸妈妈在机场接到我后就直奔奶奶家。
当我们刚进村口时,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里的'变化真的太大了:以往村头那干枯的小河现在变成了青青绿绿的小河,河面游着一大群肥大的鹅鸭;以往破烂不堪的木房子现在变成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并且整齐地排列着,使人赏心悦目;特别是路旁那一排排的桃树,连成一片,更叫人心更甜、心更润。我想我小时候在奶奶家种的桃树也一定又长出了新的枝干,结出了新的果实了吧?
来到了奶奶的家里,爷爷奶奶很热情地招待我们,趁他们在说话时,我便来到了奶奶所说的那个像“世外桃源”的庭院里。
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庭院,里面很别致地种着几棵葡萄,架上挂满了许多葡萄,有红的、白的、绿的、紫的、蓝的等等,看到了就想让我吃掉,于是,我便摘下一串,便用力一咬……
“哎哟!”我大叫一声,原来这是个梦。我真希望10年后,我奶奶的家会变成跟我这个梦里的一模一样!
时光荏苒,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的便是时间。现在,我14岁,10年前,我4岁。
那时的我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天空是湛蓝的。田野中,绿油油的稻子、涨红脸的高粱和金黄的大玉米是我忠实的玩伴。还有小树林,记忆中高大的树木和软绵绵的小草最可爱。我天真大胆、活泼开朗,总和朋友奔走于大街小巷之间,偶尔捉些有趣的小虫子放进盒子里,蚕吃桑叶、蝈蝈打架、蛐蛐唱歌,大家观看的乐此不疲。
十年前,村里的村民都朴实善良,待我特别好。今天吃李大娘家的烤红薯,明天喝王大伯家的米酒成了我的最爱。做的饭多,村民们就会挨家挨户送,并嘱咐:“多吃点啊,好吃来我家!”若要去个地方,乘车,远的,要几块钱,近的地方,不用给钱就当搭了个顺风车。结婚没有觥筹交错,而是发动村里几个会做饭的大婶们,熬一锅大锅菜,村民们吃的津津有味。记得鲁迅在《社戏》中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我又何尝不是再没有吃到过那时美味的饭菜了呢?转眼间十年过去了,再也不可能回到幼时那种生活。白驹过隙,老家也与以前不一样了。每当翻开《平凡的世界》,总有一种情感涌上心头。现在村里人都向往城市生活,虽有先进的科技和舒适的空间,但缺少了人与人之间的那份情谊。我开始怀念蹲在墙根下抽烟卷的老爷爷,坐在家门前扯闲话的奶奶们,还有光着屁股乱跑的稚嫩孩童。他们朴实善良,有着一颗如水晶般圣洁无暇的心,有规律的在那片土地上跳动。看着高大的楼房,我想起了鳞次栉比的房屋;望着大街上一辆辆汽车,不禁怀念起奔跑于乡间小路的情景;一次次听着PM2.5的新闻,我会记得十年前小山村的空气非常清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少了,上下楼梯总是匆匆忙忙,乘坐公交车几十米也要收一两元钱,山珍海味大盘大盘吃着,剩下直接倒进垃圾箱......
除了时间,没有什么是值得留恋的,一天一天,失去最多的也便是时间。当你真正静下来时,才发现岁月是那么不饶人。我亦怀念,亦回不到从前。
若再过一个十年,我24岁,会实现自己的梦想站在舞台上,还是平平凡凡过着生活?不知道。但是,那时忘不掉的,依旧是伴随童年成长的古朴小山村。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