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知识点分享(语文作文知识点大全集)

作文知识点分享(语文作文知识点大全集)

首页写人更新时间:2023-12-18 09:38:28
作文知识点分享(语文作文知识点大全集)

作文知识点分享【一】

”是这类文章考查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阅读,从文中提取所需要的知识,信息、情报等。主要考查分析概括、综合能力。

作文知识点分享【二】

1、常见的说明方法:

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引资料画图表作诠释

2、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其最大特点是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做诠释是对事物的形状、构造、成因、用途等等进行说明。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也叫引用说明)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定义法和诠释法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区分呢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诠释。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蟋蟀,又名促织、蛐蛐,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是一种很常见的昆虫。生物是一门学科。

生物是一门关于XXXXXXXX的学科。

举例子和打比方的区别:打比方是通过将要描写的事物比喻为它物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是虚拟的,不一定是事实。举例子是通过列举具体实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体现关键词(表达效果上的作用)常见的有:

举例子:具体形象(真切)地

列数字:准确具体地

分类别:条理清晰地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作比较:突出强调

下定义:科学准确简明地

列图表:直观形象地

3、掌握说明方法(语言标志)

★举例子:例如、比如、据说、譬如

★列数据:数词(大写也是)确数、约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度数、倍数(值得注意的是表示年、月、日的不是列数字。)

★分类别:一类(种)一类(种)分为

(区别于逻辑解释中的主次罗列〈一〉〈二〉〈三〉〈四〉首先其次然后)

★作比较:比、而、相对于、较

★下定义:科学、完整,判断句

4、关于说明方法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划线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或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划线句采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第一空填具体的说明方法,第二空填说明方法表达效果的作用,第三空填具体说明的事物特点或道理。)

例题: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

句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卷云轻盈洁白的特点。)

五、体会说明文的语言:平实、质朴、准确

1、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严密

2、说明文语言风格:生动、形象、准确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有什么作用或表达效果。

答:“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 “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注:“往往”是一个频率副词,频率副词还有“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分析它们都是一样的。加点字作用题型答题方法:

1、解释词语意思

2、带词解释句子(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3、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替换成“总是”,试说明理由。

答:不能。因为“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使用“总是”说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如果换了,就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 “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能否替换词语题型答题方法:

1、表态:不能替换;

2、定性:解释原词意思或带词解释句子;

3、定性:解释所换词语意思;

4、若替换,句子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

5、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删去

答:不能删去,因为“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如果删去就说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这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 “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加点词能否删去答题方法:

1、表态:不能删;

2、定性:解释这个词或带词解释句子;

3、若删去,句子意思变成了“”这与事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六、说明语句、段落的作用:(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

1、结构方面的作用:承接上文、承上启下、引出下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内容方面的作用:总领全段(全文)、总结全段(全文)。

3、主题(中心)方面的作用:揭示(点明、深化、升华、突出)主题(中心)、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例题1:“我们还可以根据天上的云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这句话有何作用答:承上启下、总领全段。

例题2:《看云识天》最后一段有何作用。

答: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可分析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

作文知识点分享【三】

①19世纪英国文学作品中的伦敦,在浓雾的笼罩下显得朦胧而神秘。作家柯南道尔借着大侦探福尔摩斯之口感叹:“看哪,那黄雾沿街滚滚而下,擦着那些暗褐色的房屋飘浮而过,还有再比这个更平凡无聊的吗?”你可以由此判断,那雾中煤烟甚浓,而久经熏呛的英国人早已对此习以为常。

②18世纪60年代发源于英国的工业**无疑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和财富的累积,却也很快让英国尝到了空气污染的恶果。煤炭是当时工业和家庭使用的核心燃料,工厂又大多建在市内,因此煤烟排放量急剧增加,在无风的季节,烟尘与雾混合成黄黑色的雾霾,积聚在城市上空挥散不去。

③房子熏黑了可以粉刷,衣服弄脏了可以换洗,但身体健康长期被高浓度二氧化硫和烟雾颗粒侵扰该怎么办?到了冬季,伦敦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和死亡人数显著升高。1873年12月7至13日,一场大雾笼罩伦敦,造成近千人死亡,这是史载第一桩与烟雾有关的大规模死亡事件。而此时,工业**正如火如荼。1952年12月4日,又一场劫难降临。一个移动缓慢的高气压滞留在伦敦上空,大气湿度增加、风力微弱,污染物难以扩散,聚集在一起产生化学反应。5日起,前所未见的浓雾弥漫全城,能见度节节下降。歌剧院里正在上演的《茶花女》因观众看不见舞台而中止,电影院里的人也被迫散场,出来却发现,大白天的伸手不见五指,水陆交通几近瘫痪。大雾持续到12月10日才渐渐散去,同时逝去的还有约4000名死于呼吸道疾病和心脏病的人。数据表明,大雾期间空气里的二氧化硫含量增加了7倍,烟尘增加3倍。在随后数月里,又有8000多人死于这次大雾的后遗症。 ④悲剧迫使英国人痛下决心整治环境。1956年,英国政府首次颁布《清洁空气法案》,改造居民区传统炉灶,设立市内无烟区,迁移煤烟污染企业;1968年,政府又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1974年,英国政府出台《空气污染控制法案》,定出了工业燃料含硫上限等硬性标准。这些措施有效地减少了烧煤产生的烟尘和二氧化硫污染,伦敦每年的雾日由19世纪末的90多天减少到1980年的5天。

⑤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煤烟刚散,汽车尾气又成为英国大气的主.要污染源。1995年,英国通过了《环境法》,要求部门大臣尽快准备及出台一份关于空气.

质量评估和管理的政策报告书,制定一个全国战略。1997年3月,根据国内、欧盟及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英国出台了空气质量法,设立了必须在20xx年前实现的污染控制目标,要求工业部门、交通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减少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颗粒物、臭氧、苯和1,3-丁二烯等8种常见污染物的排放量。

⑥20xx年1月30日,伦敦市发布了《空气质量战略草案》。时任市长肯·利文斯通说,每年英国有2.4万人死于与空气污染有关的疾病,他将致力于进一步提高伦敦空气质量,消除大气污染对对公众健康和日常生活的影响。如今,伦敦的雾都“奇观”已不复存在。得益于成熟的大气环境监测网络和健全的大气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市民们也可以随时查询最新的的空气质量信息。

1. 概括文章说明了哪些内容?(3分)

2. 文章第③段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是什么?(4分)

3. 文章第⑤段加点词语“主要”的表达效果是什么?(3分)

4. 通读全文,说说“雾都”是如何形成的。(2分)

作文知识点分享【四】

分享,什么是分享?分享就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分享就是“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分享更是杜甫的名诗《客至》中的“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乎取尽余杯”。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蔚蓝的海边,住着一个海螺。海螺的壳总是盘旋着尖尖地指向天空,既不圆润也不柔和,在布满礁石和沙粒的海底缓慢的爬着。有一次海浪冲过来时,欢快的对海螺说:“海螺兄弟,和我们一起玩吧”海螺迅速的钻进它的`壳里,说:“不用了,不用了,我这里比较安全。”海浪只好失望的走了,转身投入大海的怀抱。

海螺总是把自己藏在又重又笨的壳里,不愿与他人分享它的喜怒哀乐,他怕别人会伤害自己。而现在的它是多么的卑微。他一生只能留在海里唱独角戏,无法享受那广阔澎湃的大海。就像有些人一生不停的抱怨,我的生活为何如此无趣,为什么我只能呆在一个角落孤芳自赏?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不会分享,不懂得分享。

分享的意义不光光在于快乐和忧愁,他可以面对更多的人—像亲人,友人,敌人,甚至是你不认识的人。有个富家子弟在学校虽然品学兼优,却一直很孤独。后来,其父把属于自己的公司股份捐给慈善事业后,同学们都愿意接近他,他与父亲都很高兴。正应了那句话,“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打开你心中的那扇铁门,绽放你内心的花园,不要再一个人一味的承受,有了分享,你的快乐会增倍,你的痛苦会减半。有了分享,你的人生会少一些乏味,生活会多一些乐趣。让我们试着分享,让我们充分发挥分享的魔力,让分享这个神奇的词语在生活中熠熠生辉。

作文知识点分享【五】

1、说明文的类型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

按说明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如:《鲸》)和事理说明文(如:《只有一个地球》)。

按语言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平实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如文笔优美的布封的《松鼠》)。

2、说明的对象及特征

说明对象是指在文中集中介绍的事物。说明对象的特征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抓住了才能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中,往往用一句话、几句话的形式将事物的特征介绍得明明白白。

3、说明的顺序

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4、说明的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下定义、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画图表、作诠释、摹状貌、引资料等。

A、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常会出现“比如”、 “例如”、“如”等字样。

B、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如《鲸》一文中,“鲸总得来说分两类”一句便是典型的分类说明的标志。

C、列数据: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它往往通过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点,从数量上给人以具体、准确的印象。但要注意,并非文中出现的数字都属于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关键是看它是否是在说明事物的特征。与事物特征无关的数字的出现,不能看作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D、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一般说,采用此方法时总有相比事物之间的可比性,所以文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与……相比”、“……是……的几倍(几分之一)”、 “……大似……”等字样,但也不尽然。关键是仔细阅读,细心辨察,才能掌握其特征。

如《人类的语言》一文将鹦鹉、猩猩的“语言”与“人类的语言”作比较,得出“只有人类才有真正的语言”的`结论。

E、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下定义。这是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的一种方法。如《统筹方法》一文,开头就给“统筹方法”下了定义:“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这个定义既指明了“统筹方法”的本质——数学方法,也指明了“统筹方法”的应用特点——安排工作进程。这样,就把统筹方法和其他的数学方法区别开来了。

F、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使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

G、画图表:有些事物的关系抽象而复杂,仅用文字说明还不能使读者明白,这就需要附上示意图,或按比例精确绘制图,如产品设计图、军事行动路线图等。有时,被说明的事物项目较多,也可制定统计表,将有关数字分别填入表中,使人看了一目了然。

H、作诠释: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作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

I、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如《中国石拱桥》中,“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样的说明显得十分生动、活泼。

总之,运用了这些说明方法,能使深奥的道理通俗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理性的内容形象化。

(2)常用说明方法的作用:

答题基本模式:运用了__说明方法,说明了__的特点(特征),把__说明得准确具体(生动形象)等,具有__的作用或好处。

5、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

①“总(概说)——分(具体)”式

②“总——分——总”式

③“分——总”式

④并列式

⑤递进式

作文知识点分享【六】

"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1.分类别:把""分别加以说明,显得条理清楚

2.引用:引用"",突出了""既增强了说服力,也增强了趣味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作诠释:对""进一步解释说明,让读者对""有进一步的认识.

5.举例子:具体说明""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6.下定义:准确而简明地揭示了""的本质特点,使说明更加严密。

7.作比较:把""和""相互比较,突出强调了""的特点.

8.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9.列图表:具体说明了""特点,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10.摹状貌:具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作文知识点分享【七】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