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景区,我们就吃了一大掠,眼前、两个深褐色的牛角竖立在大门口,总比以前见过的两只石雕雄狮威风多了。
走进景区,我心里还惦记着那两只角呢!但是眼前的碧湖,我欣赏过雄伟的钱塘江大潮,赞叹过荷花点点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这样的水。水,倒映着蓝天,倒映着重山;水、触摸着树木,触摸着鲜花。没有大海的浪花,没有西湖的平静,只有风拂过的一点点淡淡的'波纹,渐渐地扩散出去,靠到了边沿,又开始扩散回来。微风拂过的樱花树,下起了“樱花雨”洒落在湖面上,给静静的湖面又有了一点动静。那画面比陈淼写的桂林山水更美、更迷人。
走过湖泊,我心里还享受在浓浓的湖水中!但是,眼前的密林,我赞扬过那古老的银杏树,欣赏过挺拔的松树,却从没看见过这样的树。树,无限地生长着,生机勃勃,没有白杨的清秀,没有松树的高傲。他们,没有一点儿杂色,在山谷中沙沙。只发出淡淡的清香,弥漫着弥漫着。
看,是天桥,那是天桥,远远望去,两座大山之间连着一根黑线,而下面,水量急冲冲的哗啦哗啦奔腾着。
武义,美丽的牛头山,再会。
我们来到鄞江镇卢王村,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眼前是一片绿莹莹的大草坪,一条斜坡通往下面崎岖不平的石子滩,石子滩旁边清澈见底的小溪流唱着欢快的歌,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哈,这里就是我们的烧烤、露营地。
刚到达目的地,耳边就传来了“嗨哟嗨哟”的声音,我凑过去一看,一群大人正扛着一个巨大的牛头。只见牛的嘴巴张得老大老大,舌头暴露在外面,一双眼睛微微睁着。大家把牛头扛到溪边后,立刻分工合作,洗牛头的洗牛头,搭灶的搭灶,一个人都不闲着。这时,又有两个人抬了一口巨大的铁锅,架在刚搭好的灶台上,这锅大得够惊人的,差不多能把我装进去。准备就绪后,两个大人把已经洗好的.牛头搬到了大锅里,我好奇地走过去瞧那个牛头,那狰狞的面目把我吓了一大跳。大人们盖上锅盖,开始煮这个庞然大物了。
经过5个多小时的烹煮,牛头终于出炉了。打开锅盖,一股香味扑鼻而来,大家都围在大锅周围,贪婪地吸着这股香味,个个馋得直流口水。
大人们把冒着热气的牛头扛到了草坪上。我们几个小孩子早已准备好了碗筷,争先恐后地围在牛头边,生怕被别人抢先一步。开始切牛头肉了,只见妈妈拿着一把小刀,麻利地切下了一大块,那牛肉上沾了浓浓的油脂,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几个敏捷的孩子一把抢过去,迅速挤出人群,找一个舒适的地方,慢慢享用起自己的美餐来。
爸爸拿出了一块很大的餐布,在几个大人的帮助下铺开来当餐桌。这时牛头、牛尾巴、牛舌头、牛蹄纷纷上桌,大人和孩子们都围在了“餐桌”边,迫不及待地等待着。“牛头宴开吃了!”随着一声令下,我们迅速拿起碗筷,开始品尝美味的牛头肉……
夜幕已经降临,银白色的月亮镶嵌在黑色的天幕中,霸气的牛头宴还在继续着……
星期一,爸爸妈妈带我到期盼已久的牛头山玩。
足足坐了两个小时的`车,总算到了美丽的牛头山。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广阔的人造沙滩,有许多人在那里玩耍,嬉戏。
我们沿着弯曲的小道进入幽静的山谷,仿佛进入了一座天然的空调城;到处绿树成荫,泉水叮咚;小鸟在空中自由的飞翔,欢唱;鱼儿在水中快活的玩耍,嬉戏;啊!真美呀!
我们继续往山上走,山路越来越陡。眼前看见许多的悬崖峭壁和飞流直下的瀑布,壮观极了!、一棵棵迎客松在向我们招手,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我们爬到半山腰,突然出现了一座长达一百多米得钢丝吊桥,刚好把两座山连接起来,人们走上去晃晃悠悠的,下面是万丈深渊,真险呀!过了吊桥,拦在我们前面的是又窄又陡又险的一线天。我们手脚并用,努力攀爬,总算到了山顶!
放眼望去:一座座山连绵起伏,树木郁郁葱葱,山顶云雾缭绕,就像是来到了传说中的仙境。好美好壮观哦!
这真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我们要好好珍惜保护它!
在我的记忆中,牛头山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当我还在小学上二年级的那年暑假,我们一家人去牛头山游玩。走进大门,首先映入我眼中的是两头高大而肥壮的石牛。石牛周围是花草,各种花儿争奇斗艳,十分美丽。
离开花坛,我们顺着小路来到了百丈青湖。那碧绿的湖水如同一潭诱人的陈酒,静静的,轻盈盈的。细看宛如一面翡翠帷幕中的宝镜,亮亮的,蓝湛湛的。
接着,我们沿着高低不平的山路拾级而上,来到了牛头山半山腰。突然,我被一个东西绊了一跤。“啊,蛇!”我惊叫起来。
“别紧张,那是假的。”爸爸说。咳,原来是虚惊一场呀!然后,我们来到“流水晃桥”。这桥是用像水一样的东西做的,走上去还真有点让人胆战心惊呢!
最有意思的是那“花果山水帘洞”了。通往“水帘洞”的路是水路。“啊,真爽啊!”我高兴地说。在一把椅子上,坐着的正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它穿着黄袍,手持如意金箍棒,威风凛凛。在它的四周围着一群小猴子,有的在听孙悟空说话,有的在传递着水果,似乎怕饿坏了它们的大王。而几只顽皮的小猴却跑到外边去玩了。我想:“猴王看见了,肯定要说它们一顿。”
在水帘洞的另一边,也有一条水路。这水路旁边都是水,一直通向湖中央的“晶水亭”。湖水说浅也不浅,说深也不深,刚好到我的膝盖那儿。湖面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亮光,像一面大镜子。
湖中,各种鱼儿在游来游去,有红的、黄的、白的、紫红的,美丽异常。湖底有许多小石子,大部分都是青灰色的,只有几颗红色的。这时,一条鱼儿游过来,我们费劲地把它抓住。“放了它吧,水才是它的家,让它回家吧。”爸爸建议道。我点了点头,把它放了,鱼儿欢快地游走了,我们也就满心欢喜地离开了水帘洞,告别了牛头山风景区。
美丽的牛头山景色优美,景点有趣好玩,使人流连忘返。我真喜欢这个地方!
牛头镇的芦苇洼规模宏大,茫茫一万多亩的芦苇让人震撼,洼内沟河纵横,水资源丰盛,鱼虾鸟类品类繁多。 这里还是远近闻名的抗日根据地。当年在马保三的领导下 ,寿光乃至广饶一带的抗日队伍凭借芦苇荡的掩护,同日本鬼子展开了斗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过赫赫战功。耸立在芦苇洼东面的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和马保三纪念馆,似乎还在诉说着当年抗日英雄们浴血奋战,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感人故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队时期的芦苇洼曾造福于周围村庄。那时还没有塑料产品挡风遮雨,羊口一带的盐场就靠牛头的芦苇苫子盖盐。每年芦苇收割后,生产队就组织社员打苫子,全村三百多辆马车装满苫子,威风凛凛地向盐场进发,经济收入可想而知,以至于村里的姑娘们都不愿意到外村找婆家。那时牛头人有钱,牛头人也以酒量大而闻名寿光。除了打苫子,芦苇的用途还很多,盖房要用芦苇编笆,编席编筐也用芦苇,叶子芦根可以烧火做饭,在当时的确是造福于人民的宝物。
芦苇洼地处盐碱地带,土地广阔,除了芦苇野菜野草茂密,野鸟蚂蚱很多。春天周围村庄的人们都去割黄须菜,秋天去拾草捕蚂蚱,在那物资严重匮乏,吃穿烧都不能满足的年代, 芦苇洼救人于水火之中,现在五十岁以上的寿北人都会记忆犹新。
芦苇洼景色优美宜人。一年四季随着气候的变化,每个季节都有着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每当冰雪消融,春回大地的时候,芦芽冒着寒意破土而出。那一根根如锥似剑的芦芽,充满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春天从这里开始,希望在这里萌发,绿意在这里展现,芦苇荡也开始在这里形成。回归的大雁在这里停下脚步,白天鹅在这里聚集歌唱,丹顶鹤在这里翩翩起舞,芦莺在这里欢歌,虫儿在这里低吟,鱼虾在水下嘻戏。这时的芦苇荡,到处充满温馨,到处洋溢着欢乐。
夏日骄阳似火,芦苇荡远接青天, 一万多亩芦苇随风摇摆,一阵轻风吹来,芦苇一起摇曳着,丰姿绰约;犹如万千婀娜多姿的'古代舞女,穿着霓裳羽衣,牵云弄袖,翩翩起舞,甚是壮观美艳。各种鸟类繁衍生息,处处鸟语悠扬,伴随着撒药灭蝗飞机的喷云吐雾,景象异常壮观。
最美的该是秋天的苇海了。 秋风吹来天气转凉,芦苇进入了成熟期,一望无边的芦苇叶子变黄变白,芦花盛放,被风一吹沙沙作响,苇随风摆 ,那千万支支缕缕的芦花, 像身穿银装的舞女,阿娜多姿, 芦花漫天飞舞,如棉絮似雪花。在秋日阳光的照射下 ,蓝天、白云、芦花绘成一幅绚丽的秋韵画卷。
此时各种野鸟带着自己的小宝宝在天上徘徊训练,准备南下过冬了。 深秋时节草丛中的蚂蚱也到了产子衰老的成熟期,肥头满子的各种蝗虫是人们喜欢的美味佳肴,现在还记得小时候跟姐姐去牛头扑蚂蚱的情景。深秋清晨,天气已凉,趁着露水没散,用扫帚往口袋里扫蚂蚱,每天早上都能扫好几斤。
初冬天气渐冷,水面开始结冰,成熟的芦苇也到了收割季节,人们便磨好镰刀,做好鞋袜,要下洼割芦苇了。由于劳动强度大,收割时间长,家家要做丰盛的饭菜,备好好酒,这时村里最繁忙,也是人们最高兴的时候,收割的芦苇垛像一个个金山银山。割完芦苇周围村庄便开始到芦苇洼里搂草了。大车小辆,肩背人扛,又是一派繁忙景象。
芦苇洼盛产鱼虾, 当地人也会做鱼虾,去巨淀湖游玩耍会品尝到当地人做的野味十足的特色鱼虾、菜肴,那才叫鲜美呢!现在的芦苇洼依然漂亮壮观, 好多地方还保留着久违了的自然风光,随便走走就会碰到青蛙、蚂蚱等一些野生小动物,随时听到野鸟水鸟的优美叫声。一年四季,到此一游会让你感到别有一番滋味。
这一回,我又破了一次例,陪父母散步。顺便也到新修的牛头山公园去瞧一瞧。
来到大门前,那是一道仿古的大门,站在门前,仿佛站在秦始皇时代,气势宏伟。进了门,便是一处较大的院子。正中间立一尊石柱,石柱雕有盘旋的巨龙。在白天,那巨龙边看得更清楚,栩栩如生。石柱周围有一环绕的绿化带似的水池。大院四周有长凳,供行人稍加歇息。
在往前走,便是一只大山顶的石梯。石梯两旁的扶手,均刻有栩栩如生图案,有云彩,有花朵,也与鸟兽。刚走完一半,我便觉得有几分累意了。这可是锻炼的最佳方法。到了山顶,迎面便有一道较大的石门,就像神话传说中的南天门一样。
我记得这里曾经是诗圣杜甫住过一段时间的地方,牛头山也因此而闻名。所以山顶的规划是以诗圣为主的。过了石门,便又是开阔的'院子。因工程仍在继续,所以只有这么个平院供欣赏。面对石门的院子的两侧,地上砌有大理石板,共六处,有的刻有诗圣在此居住以及身世的简洁,有的是他的千古名句。正对石门,再往里走,便塑有一座巨大石雕像。石雕刻的是一位傲然挺立的古人像。他的左手背在身后,右手向上弯曲,他的衣服被风吹得浮起。仿佛正在思考这又一首千古佳句,此人正是诗圣杜甫。
4月28日,我和妈妈在武义,游牛头山。
公路盘曲而上,在一个立着两个巨大的牛角的地方,我们买了票,随后便开始攀登高耸入云的牛头山。
溪流从山涧蜿蜒而下,牛头山的水真静啊!静的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牛头山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见水底的五彩缤纷的小石头;牛头山的水真绿啊!绿的仿佛那是一块碧绿碧绿的绿地毯。我们沿着溪流向上爬。
爬着爬着,一座桥横在我们面前,它叫七夕桥,据说它是根据牛郎和织女七夕节时在雀桥相会的神话而建造的。
我们继续往前走,一座长长的高空索桥出现在我们眼前,这座索桥的名字叫金索桥,全长92,5米,当时古人就是在金索桥底下采金的。
我本来就恐高,再加上这座桥摇来晃去的,我的心一下子蹦到了嗓子眼,站在桥头迟迟不敢前进。可是,金索桥是去向一线天的必经之路,而我最想爬的就是陡峭的一线天,没有爬到一线天,那我这趟岂不是白来了?于是,我鼓起勇气,闭上眼睛向前走去,不一会儿,我便走过了金索桥,其实也没什么可怕的。
过了金索桥,我们来到了我最想去的一线天,站在一线天脚下抬头望一线天真陡峭啊!我手脚并用向上爬,好不容易才爬过了一线天。
我们来到了山顶,在山顶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真是一种享受。
时间不早了,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牛头山。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