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校长,我会很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他的成绩是好是坏.
假如我是校长,我决不会让我的学生整天闷在书堆里,我会带他们去一些地方参观及游览,这样,可以解除学生们对学习的烦恼.
假如我是校长,我一定要让学生们学会写观后感,所以我每个星期都组织学生们去看一场电影,看完后每人写一篇观后感.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们在娱乐中不知不觉对作文产生了兴趣.
假如我是校长,我要让老师们少布置一点作业,多让学生们去阅读课外书,从中吸取许多知识.这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假如我是校长,我不会在校长室闲呆着,在适当时,给每个班学生上一节课.因为这样,就可以全面了解我的学生,还可以带动老师们的积极性.
假如我是校长,我一定要做一个最好的校长!
假如我是校长,我要把校园改造得像花园一样美丽。首先要改造大门,不要这个像停车场一样的铁门,而是种上七棵树,树与树之间就是不同年级的通道。我要让同学们在操场周围种上自己喜欢的`花草,有茉莉花、月季花、梅花、菊花……我要在教学楼外种满爬墙虎;楼顶还要种菜园,可以种黄瓜、冬瓜、南瓜、苦瓜……课间或中午吃饭前可以上去摘一些吃。哦,我差点忘了,在操场周边还要弄一个池塘,池塘里有鱼有虾,放学后可以钓鱼摸虾,再可以种上漂亮的荷花就更好了。
假如我是校长,我要把所有的课程都变得无比有趣。音乐课嘛,我们就在池塘边围成一圈,老师拿把吉它教我们唱歌;科技课,就去科技馆吧,老师当讲解员,给我们讲解科学知识,那该多好啊!还有我特别喜欢的语文课,把它变成故事会,或者是让大家把自己看过的书和大家分享讨论,作业就是回家看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练习朗读自己喜欢的一二篇文章,第二天上课大家比赛,看谁读的双流利又好听。
假如我是校长,每个月我都要带同学们去不同的地方玩,去爬山、去麦穗、去果园里采摘,还要去看一看汽车是怎么制造出来的,衣服是怎么做成的,棉花怎么能变成衣服呢……?
“快吃饭喽”妈妈的一句话,打断了我的发呆,我回过神来。唉,真希望我们的新校长能跟我想的一样!!
有天分就一定成为天才吗?不一定。是天才就一定意味着成功吗?不一定。实际上,从“神童”到有杰出成就的人之间,绝不存在必然联系。然而,我们却习惯于用捧***的方式去看待“神童”,“神童”拥有非凡的成就才算正常,非如此便是失败,非如此便遭受鄙夷。
我并不为魏永康的退学感到惊讶,或者以此感叹“伤仲永”。因为,求知之路无止境,过往的天分和成绩又能说明什么呢?更何况,一个人能否在某个领域做出杰出贡献有很多关联因素,并不是每一个“神童”都能在长大后成为“牛人”。
真正让我感到“伤”的是报道中的一些细节,“热了不知道脱衣服,大冬天不知道加衣服,穿着单衣、趿着拖鞋就往外跑……”这些是魏永康硕博连读期间的一些生活细节。他没有成为母亲期望的天才,却连普通人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能掌握。
问题是,凭借“当代伤仲永”就能起到引以为戒的效果吗?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之下,父母们在教育问题上进行着残酷地竞争,并常常感叹身不由己。过分拔高孩子的天分,暗含着这样的心理:我的孩子一定能成为佼佼者。可是,我们哪里需要那么多佼佼者,一个幸福的社会,难道不是更需要有着良好修养,有着一技之长,能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之贡献的普通人?
魏永康母亲曾代劳他生活上的一切甚至喂饭,而今忏悔:“是我害了他”。这样的忏悔,不仅是为他的学业,也为他的生活。我想,其中为生活的因素可能更多些,有哪个母亲不希望已成年的子女成为会生活的'人呢?
只是,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下,如何去劝导一位焦虑的母亲呢?让一位母亲一时改变观念容易,但社会整体的浮躁还是会让越来越多的父母陷入焦虑之中,进而在孩子的教育上继续舍本逐末。要想从根本改变,就需要在定义成功时,少一些功利性,对待天分时,少一些捧***与棒***,多一些自然地呵护。进一步而言,需要缩小贫富差距和不同职业间的收入比,营造更公平的社会环境,让更多的人在平凡岗位做出应有贡献就能获得稳稳的幸福,而不是让争做“人上人”成为生活的标尺。依此而言,“当代伤仲永”显然不只是一位母亲的忏悔录。
很惭愧,我是在去年培德学院开出家长的事儿最热的时候知道的钱志龙校长,当时还挺为他义愤填膺的。说实话,吃瓜群众的信息量根本不足以做出理性判断,打动我的是更早之前看过的他的演讲中的一句话,让我觉得,这样的人,至少是真心地在做教育。
那段话是这样的:“……我们是独立学校,独立二字的根本意义就在于,独立于社会正确或不正确的.普世价值观和与之对应的测评体系,独立于政府英明或不英明的教育政策法规,独立于家长的合理或不合理的问题和诉求。独立学校能生存下来并有可持续的发展空间,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我们敢于坚持我们认为是对的东西。”
《校长日记:我在美国当校长》里也提到了这段话,原来是引自一个获得终身成就奖的老校长的发言,这也确实是一个以做真正的教育为己任的资深教育者能说出的话,值得镌刻案头的那种。
回到这本书,内容很简单,讲得是作者在美国的一所三语学校做校长的经历,事无巨细的讲述了很多美国小学的日常,孩子,教师,家长,教学,制度,都是来自一线的,很多小的细节都很有趣,能感受到作者本人对这份工作投入的爱与热情。
亮点也是槽点的部分,是里面有很多很多的碎碎念,还有很多很多的“好为人师”,非常真实的细节和思考,夹带着大量的“人生道理”,有着非常鲜明的个人风格。
如果只是想随手一读,可以试试,但如果想要认真学习,干货量稍显不足。
今天,我和爸爸在奥斯卡电影院看了一部让我过目不忘的电影小小校长。这场电影的主角是一位正在上中学的小女孩,名字叫薛小薇,因为他所在的学校成绩太差,校长都辞职了,所以她就担上了校长这份任务。
看完这部电影,他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思考,因为学校本来就是一个学知识的地方,而在现实中却成为了市场,成为了不惜一切索取钱财的'利益竞争场所,但是我还是仍然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改变、坚持,还是可以成为美好的校园。
因为薛小薇年龄不大,刚当上校长的时候必然会遇到质疑,还要看白眼。比如崔副校长和其他的几个老师,都想着为什么干什么都要听一个小孩子的话?小校长面对这种情况也很尴尬,所以,现在只有成绩才能服众。首先做为小校长的坚强后盾王局长告诉她做好校长必需要仔细按照红头文件去做,还要打败潜规则。然后,崔副校长本来也是不服被小孩子管,但看到了他的努力,还是为小校长提供了巨大的支持。最终,还是打败了潜规则。
看完了这部电影后,我希望这部好电影可以让更多的老师和家长知道、并且看一看。也真正告诉了我,不能走形式、说大话。而且要实事求是,不贪图钱财,做一位真正的好校长。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