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关键是如何让其为我所用,都江堰便是其中代表之一。
初闻都江堰,寻思着便是个寻常水利工程罢了,远远没有美食对我的吸引力大,但既然到了,便去看看好了。一进门,便是竖立着5A级功绩的石块,是何德何能让一个水利工程获得“世界遗产”称号呢?再往里走,两旁是青铜色的人物石像。一列排开,服饰各异,其中不缺乏我们的熟人诸葛亮,更有着许多为维护都江堰耗尽心血却不为人知的功臣匠人。他们,不仅是都江堰的功臣,更是几千年来保“天府之国”安定的功臣。望着一尊尊铜像的陌生面孔,我有些失神,有些可以理解“世界遗产”的名不虚传了。他们只是众多匠人中的代表部分,而都江堰也只是历史建筑的代表之一。其实这些铜像是一份淳朴的缩影,一种对文化长河传承保护的坚定与智慧。因为有着人与自然的相辅相成,因为一直以来人类并未对大自然丢下尊重与敬畏,所以水是生命之源,而不是常有洪涝之灾;所以我们才能平安幸福地生活,而不是妻离子散。
余秋雨先生曾道:“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实际上,却是人领悟了水,顺应了水,听从了水。”未见其流,先闻其声。声音是慢慢变大的,像是蓄力着,等待着高潮。过了人山人海的铁索桥,视线便明朗了,水是不甘被驯服的,它在狭窄的石壁间冲荡,溅起白色的浪花,可终是一滴水也未脱离石壁的怀抱,望着水流去的方向,是云雾缭绕的青山与稀稀落落的人家。闭上眼帘,觉得水便是活的,是有灵性的,浪声是沉稳有力的心跳与不甘的嘶叫,便是如此,为庄稼浇灌,将一滴滴水的灵性给了人类。站在鱼嘴旁,望着滔滔而去的江水,我的思绪往云深处去。
《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两千多年前,一位先哲懂得了水,懂得了自然。两千多年后,人与自然,仍相辅相成。
一个星期六的上午,我外公外婆带我去青城山玩。
记得上次到青城山路过山门时,偶然发现山门的二楼有个黑洞洞的门洞,我突发联想,到里面去看看,探一下险该多好啊!于是我就把想法告诉了外公外婆,果然外公外婆答应了我,我们吃完午饭就去青城山山门探险了。到了那里我们刚爬上二层,外婆突然说我们回去吧,我问为什么要回去呀,我外婆说我们忘了带电筒了,我们只得回去算了。可是我觉得不能白来一趟就跟外公外婆说,总不能白来一趟呀!外婆就说那么我们到对面的大草地玩吧!于是我们在大草地完了一阵。
在大草地我们发现又有几个人准备去闯黑洞,我说,我们一起去吧!于是我们一起闯黑洞,我们到了黑洞好像从不认识变成认识。我们在第三层是已经伸不见五指了,当时在我后面的比我大一点的哥哥,走到第四层因为害怕就返回去啦,而我也很想回去,可是外婆鼓励我不要害怕,不让我回去,还说前面有一个男孩比你小,人家都不怕。我硬着头皮继续往上走,越往前走越黑,我们只能借用手机微弱的亮光照着走,我们一直爬到大山门的顶层,在顶层上我在那里还大喊一声,“我们上来了”,下去的时候,我们就没有那么害怕了。
回到了青城山的家我就跟外婆说,我以后再也不害怕了/。下次一定要让我妈妈也来闯闯这个黑洞。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五一小长假,我们全家来到了闻名遐迩的都江堰,拜一拜那道神奇的生命之水。
虽然天空飘着蒙蒙细雨,但激动的心情丝毫未减退。我们反其道而行之,没有从正门进去,而是从后门爬山直接来到二王庙背后的观景台。
啊!这就是我们向往已久的都江堰。站在观景台俯瞰,都江堰的全貌尽收眼底。江水就像一条丝带,从远处“飘”来。爸爸用手机扫了景区二维码,我就可以边走边听讲解了。原来这是李冰父子在公元前256年,带领川西广大劳动人民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
沿着观景台顺坡而下,远远望去,两座索桥宛如两道彩虹,横跨江面,好一派壮观的景象啊!两旁古木参天,树木苍翠,千姿百态。沿路直走就到了安澜索桥,只见江水湍流而下,索桥似乎成了一艘大船。走在桥上望着滔滔不绝的江水,气势磅礴的景象让人赞叹。
走过内江索桥,我们来到了金刚堤。金刚堤好像一条鲸鱼卧于江心,堤坝顶端形状像鱼头,所以称为“鱼嘴”,它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主要用于灌溉,外江主要用于排洪。
我们漫步在林荫夹道的金刚堤上,向飞沙堰走去。飞沙堰泄洪水、排沙石,将岷江水源源不断送往灌溉区。隔水观望都江堰的门户——宝瓶口,它是人工开凿的,形状像个瓶口,主要是引水供下游使用,同时与飞沙堰联合控制内江水量,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三者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面对这样宏伟的引水工程,我不由思绪万千,仿佛看到来势凶猛的洪水被“离堆”迎头拦下,转向飞沙堰泄入外江,进入宝瓶口又被驯服流向四面八方。
看着都江堰,我心里默默地呼喊着:都江堰,你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你是中国人民勤劳和智慧的象征!
我爱你,都江堰!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