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初中的尾巴上回首眺望,现在以一个自由人的身份,等待着下一届围城外的人把我们推想更高处,也有人等待着我们把他们推向更高处,这种感觉像是卞之琳的《断章》里的那两句诗一样——“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手掌里依然是那段为梦想而奋斗的岁月的气息,那段有史以来感觉最漫长也最短暂的时光,有这样消逝在我的世界里。抛弃了太多,放弃了太多,丢失的太多……拥有了太多,铭记了太多,获取了太多……这依然是一个相对,平衡的关系,似乎世间的一切都摆脱不了这个关系。
去年夏天的这个时候,一群孩子,只能说是孩子,说自己初三了,吃初三的饭,着初三的装,住初三的房,走初三的路……很多名词的前面都加上了一个形容词——“初三的”,开始很不习惯,不过这由不得我们选择,像是一个囚犯,对于戴手铐与否一事没有选择的余地,而我们就是这样的囚犯,那个必须套在大多数名词面前的形容词就是手铐,那个有阳光照射,有自由,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是监牢。
那段岁月我们不断地播种,希望开出预想中的花,可是播完后才发现,自己种的到底是什么花居然还充满疑惑,于是,在花开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种的是什么,自己真正所需要的是什么。
不再像个孩子一样,在操场上挥霍大量的光阴,把浑身的精力花在一件件幼稚的'玩具上,把满身的疲倦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留给自己。我们学会了转移,把那个挥霍时间的地点转移到了另一个不是我们所喜欢却不得不喜欢的地方,用大量的公式,单词,概念代替了会花费我们浑身精力的玩具,把满身的疲倦融入到浓浓的咖啡里。
不再像个孩子一样,把某个女孩弄哭后还笑得异常开心,在接受了别人的馈赠后连“谢谢”都不说一声便开始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或者自顾其乐地玩起来,会厚着脸皮地向前一辈或者两辈的人讨压岁钱。我们会在犯错后低着头说那三个难以脱口的字,会在连声道谢中接过礼物,不再讨压岁钱,甚至会可以地逃避发红包的时刻。
不再像个孩子一样,得到奖后会激动地跳起来,笑得花枝乱颤,在获得奖状后一直捧在胸前拿回家,然后缠着爸妈去买自己心仪已久的玩具。我们在得到奖后只是安静地站在原地,用一个浅浅的微笑或者一个不叫微笑的微笑回复掌声传来的信息,不会再把奖状放在胸前,而是把它藏在书包里,到家后不再给爸妈看,有时他们会在清理房间的时候才会看到一些。
六月的离别并没有充满伤感,校园里也没有洋溢着忧伤的气氛,一切像是平常一样,该走的走,该离的离,只是不断来报名的新生和那块从教室门上被拆下来的门牌暗示着我们,我们毕业了,笑容被定格在那固定的小空间内,或许准确的说是大多数没有笑容的脸被定格在那固定的小空间内。
随后闷热的天气会让人容易厌倦,就像千篇一律且充斥着乏味和无聊的生活一样,有些记忆在这些日子里消散,而我便只好趁他们没有完全消失之前记下他们,当作是青春的纪念。
只是有个印象,知道以前历史上讲中国近代史提过“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当时总想着怎么在历史人物头像上作画,却没一点治学的心境。直到看了电影,才对这个历史人物背后的故事有了些许的了解。
整个影片配乐画面尤其是描述林觉民和陈意映日常生活片段的时候,透出的更多是那种温婉的气质,很细腻,很舒服。演员的挑选也很到位,王柏杰年轻、帅气但没有那种太过的艳丽感,蒋梦婕戏中的表现温婉大方,很有大家闺秀的气场。
更佩服的还是二十出头的年纪下,林觉民那种有着超出他年纪的忧国忧民,甘为国捐躯的豪情和那个时代下只有饱读诗书之士才能有的言语表达和想法。难怪在被捕后,两广总督张鸣歧亲审林觉民才发出这样的感叹:“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
事过百年,提及此事,无不为这能影响下一个百年的爱情之书所表达的思想所仰。
《勇士》倾向于为理想而奋斗的高尚信念主义和休戚与共的团结。下面是相关的范文,快来围观吧
电影《勇士》,那童年记忆中的课文中,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正是这部电影所要讲的故事。
勇士的故事是否能够讲得动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观众明白当时两大阵营的力量悬殊,从而理解红军是置之死地而后生。1935年5月,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穿越彝区甩掉围追堵截的敌人后,北上与红四方面军汇合是志在必得的战略任务,强渡大渡河就成了敌我双方厮***的重要一战,也是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战役。红军巧布奇兵,以两个团的兵力伪装红军主力压向大渡河,然后猛然直奔泸定桥。
自上世纪50年代末以来,几乎每年都有关于“长征”题材的影视作品涌现。一提起长征,我们都觉得非常熟悉,在小学课本、媒体报道、文艺作品里都可以看到。但是我们往往把长征从大战略、大格局上来讲述,很少有影视作品从细节入手,去表现长征中那些有代表性的人物,表现长征中某些具体的阶段。而恰恰是这些红军中普普通通的士兵,他们对信念的坚守体现出的人性光辉,铸成了长征创造的人类奇迹。
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在长征经历的许多事件中,选择哪一段、选择什么样的典型人物来重塑电影《勇士》。***在延安曾跟斯诺说过:“强渡大渡河是长征途中最关键的事件,如果在那里失败了,红军就可能被消灭……”***这段话说明在长征的整个过程中,飞夺泸定桥非常重要。在《勇士》中,我用6个字回溯这个过程:过河、跑路、过桥。勇士们过的河可不是“妹妹你坐船头”过的河,而是孙营长率领的17位勇士以生命为代价强渡的大渡河;勇士们跑的路可不是今天“跑男”们穿着旅游鞋跑的路,而是勇士们穿着草鞋在崇山峻岭里穿越人类极限的奔跑;勇士们过的桥不是今天的人们开着汽车奔向旅游景点走过的桥,而是勇士们冒着枪林弹雨爬过的没有桥板的泸定桥……这6个字的故事筑起了勇士之魂,我想他会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跟随着勇士走进这场世界历史上的经典战役。
如果说长征精神以气壮山河的坚韧、不屈不挠的意志,改写了现代中国的历史,给那个时代的国家和民族以强烈的希望和坚定的信心,那么《勇士》中表现的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则是长征途中,甚至中国革命的伟大进程中,最重要的“淬火点”,或者说是“熔点”。
如果说长征精神所体现的是红军将士义无反顾的革命理想和信念,那么电影《勇士》表现的就是每一个红军战士为理想而战,为信念而奔跑。他们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团结友爱、乐观向上、面对困难不怕牺牲。
如果长征精神也是对人类体能极限的一次挑战,那么电影《勇士》表现的也是红军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以大智大勇挑战生死关头的非凡经历,锻造了红军战士的勇士之魂。
我们生活于和平年代,只能通过历史的'叙述去感受和感悟红军将士们向死而生的精神。对于电影创作者来说,面对今天的观众,表现革命年代为了信仰而斗争的精神,是很难拿捏的,但我们必须把握好历史的真实,塑造好历史中的人物。我们今天重拍长征中的勇士,可以使我们的人民,尤其是年轻一代认识到理想信念对一个党、一支军队和整个国家和民族是多么重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不动摇,我们就一定能够像80年前赢得长征胜利的勇士们一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想这应该是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对今天的中国人最重要也最现实的意义。
低成本制作,比广电总局还主旋律的电影频道出品,影片似乎拍成这样就属不易,于是评价“还行”,可惜这评价的无奈本不该在我们对于一部电影的评价体系内。
主创们拍得很认真,让我有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感慨;镜头也确有电影感,和一般的电视电影也有所区别,但就是无法打动我。虽然没有快进,但总是走神,努力调动自己的泪腺,可惜就是麻木之极,想来看《辛亥革命》时林觉民这段,都落下泪来。
首先是结构问题。不知是剧本阶段就在开场如此繁复,抑或后期剪辑时想出些花活儿,倒并非能否看懂的问题,而是这刻意的结构没有提供任何积极观影效果。
其次是情感问题。24岁就就义的林觉民与两年后抑郁而终的陈意映,这本应是悲情而浪漫的一个旧时代有热血的青偶戏,可惜我看不到他们的“情”。中国彼时的满目疮痍是我们在学校历史书上学到的,影片也未及真正展现,林觉民到底看到的、体验到的是什么?难道仅仅当年先生一语就使这些青年们赴汤蹈火?这也缺一个“情”字。与其将如此之多的笔墨给予林觉民等人一次次祭拜恩师,倒不如落几笔他们周遭的世情,一点小事件就能凸显当时的国将不国。旧时人端庄守礼,但那是人前的守则,我也期待小夫妻于人后的憨笑嗔骂、耳鬓厮磨,他们未分离前越是甜蜜幸福,不日便人鬼殊途才越是悲情,可惜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一个温和有礼,一个贤良淑德。于国少情,于家薄情。
我实在不想质疑主创的才情,只能质疑是否编剧与导演太过于恪守频道的审美,于是作品便平庸,又或者我也怀疑创作者对待题材的态度,太似被逼的命题,因为没有独有的情感与态度,于是结构再反复,也是流水账写就下来。
三是人物塑造问题。不可避免的群像,那些热血青年却如同一个模子刻就出来一般,人与人似无性格差异、背景区别,尤其那在革命中也悄悄情意相许的小恋人,这组人物本应是林觉民与陈意映的最佳关照,却在片中彻底沦为废笔。
四是演员问题。不想就此太过评论,因为这其中也掺杂制片方的发行考虑与导演的要求以及控制能力。
片中,林父言:十年,真的是一晃,一晃,就是十年。
于生活,若无情感,不如背身决绝离去;于创作,若无情感,不如搁笔。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