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妈妈便端了一盘橘子放在了茶几上。我顺手就拿一个吃了起来。
我想:爸爸妈妈平时对我那么好,也应该让他们尝尝橘子。于是,我把橘子塞到他们手里,没想到他们竟然不吃,还一个劲的说:“你吃吧!”我见爸爸妈妈不领情,眼珠骨碌一转,“有了!”突然,我一副酸倒牙的样子说:“这破橘子,一点也不好吃。”爸爸妈妈听了,都愣住了。爸爸有点不信,疑惑的说:“不会吧?”我接这话说:“不信你们尝尝。”爸妈接过橘子放进嘴里:“这不挺甜的吗?”“爸爸妈妈上当了!”我大声喊道。这一下,他们俩都恍然大悟,说:“这鬼儿子。”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例如,书中给出充分的实例证明,有局限性的视力和智力使得其他生物的“世界观”与人类迥异。许多种类生物作出判断只依靠少数几个关键因子:雄刺鱼眼中的红色邮车和银白色梨形塑料模型就是同类,因为它是靠“红肚子”和“白肚子”来辨别雄雌;鸟类没有数的概念,只能辨别“有”和“无”;黑头鸥会把涂黑的木制头鸥模型当做同类,哪怕无躯干、不会走动、无法鸣叫也无所谓;死去蜜蜂身上会产生油酸,但只要活蜜蜂身上有一点油酸,就会被同伴当做尸体处理掉。
再如,自然界中所有生物都是由以下规律支配的:能量结余(能量摄取-能量消耗)越多,越能保证基因的'扩散。任何有益于在原有基础上增加结余(节省能量消耗、争取能量摄取)的变异都会随着繁殖的成功而积累、扩散开来,直到成为种群的共有性状,乃至产生新的物种。这种“经济”规律体现在数量关系上,就是使基因传播最大化。
本书还提到决定年轻时身体素质最佳而老来多病的一个原因:很多致死基因的开启时间段有着较长的年龄跨度,比如亨廷顿式舞蹈病基因在35~55岁之间开启。如果某种致死基因在携带者生育前就开启、***死他,那么它就不会被传给下一代;同样,如果这种基因在携带者达到绝育年龄前就***死他,那么它就不会被传给更多的后代。经过自然选择,这些基因的致死效应都被推至老年,从而避免“过早出击”妨碍基因传播的最大化。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何老年是疾病高发期了。导致年轻时身体素质佳的一个原因正是同种原理的反向应用:在自然选择下,那些提高生存优势的基因会集中到尽可能早的时期开启,以帮助携带者生存下去、顺利发育为性成熟个体,以便有更多后代、更多地把基因传播出去。
总而言之,对任何生物的生理结构、习性等等的“存在意义”进行逆推的结论就是:一旦你假设是DNA 的生存被扩展到最大限度时,每件事都解释的通。
晚饭后,有时我喜欢玩儿电脑,有时我喜欢看动画片,但我最喜欢在晚饭后主持谜语竞猜活动。
我把语文书第26课刚刚学过的生字编成谜语让爸爸妈妈猜。我对爸爸说:“你代表爸爸队,让妈妈代表妈妈队,我想考察一下到底是爸爸们聪明,还是妈妈们聪明。”爸爸妈妈对我的节目都很感兴趣,瞪大了眼睛等着我的谜语。“厶字压牛,牛在叫。”爸爸不假思索地在纸上写了一个大“哞”字,举起来给我看,我说:“爸爸队答对了,加十分。下一个谜语是家住豪门。”我的话音刚落,妈妈就不甘示弱地举起了一个大“阔”字,我连忙高声喊道:“也给妈妈队加十分。”我一个谜语接着一个谜语,爸爸队每增加十分,妈妈队紧接着也得十分,两队的比分咬得很紧,可我的谜语很快就破完了。
最后爸爸队得了50分,妈妈队也得了50分。妈妈问我:“你觉得是世上的爸爸们聪明,还是世上的妈妈们聪明呢?”我看着妈妈那要强的样子,既不想让妈妈失望,也不想让爸爸扫兴,我装模作样地说:“我考察的结果表明世上的爸爸们和世上的妈妈们一样聪明,我们离不开妈妈,也离不开爸爸。”说完,我们仨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一天晚饭后,妈妈还像往常那样走进厨房去洗碗。奶奶仍旧去散步,爸爸又坐在电脑前,开始“加班”,我翻开课本做起了作文。
我做完了作业,悄悄地来到客厅看起电视来,我把音量调到最低,生怕妈妈听加,妈妈干完活一进屋,立刻沉下脸问道:“英语单词背了吗?你本来就近视,还一天到晚老看电视。”我嘟哝着:“……又开始找别扭了,就是不让我看电视呗!”坐在电脑旁的爸爸可不和妈妈一样,他说:“人才又不是逼出来的,要给孩子自由才行。”爸爸是一位温和的人,他很健谈,额头上的皱纹有着丰富的表情,笑起来很和蔼。他说话慢,咬子清晰,好像总是在思考问题。有爸爸给我撑腰,我也不怕了,冲妈妈做鬼脸,又打开了电视看起来。妈妈看着爸爸一本正经的样子也无可奈何,就去洗衣服了。
看完电影,爸爸给我使了个眼色,我立刻明白了,关掉电视机,会带屋里背单词来。妈妈洗完衣服,看见我在背英语单词,很高兴就坐在我身边,为我缝起扯坏的袖口……
我喜欢我的家庭,因为在这个家庭里我得到温暖,得到了欢乐。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