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保持纯净童心的支撑点是把教育当成信仰,不为名利工作,而是为自己工作,不能让自己的心生锈。我们的工作环境决定了我们大多数的时间是和孩子在一起的,让自己保持童心有很多种方法: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看他们喜欢看的书,和他们一起说一说对书中故事的理解,对人物的感受,对优美词句的赏析,会无形间拉近和孩子的心灵距离,也会让你自己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有机会的时候加入到孩子们的游戏队伍中,放飞童心,感悟童真、童趣;和孩子像朋友一样谈谈心……只要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都要去尝试,要把纯真保持到永远。
每年,我们都要观看《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今年也不例外。在这次的《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中,这十一个人的事迹都让我深受感动,其中,最令我感动的还是王峰。
在一个夜晚,王峰所在的居民楼已经休息了,突然,大厅的.自行车失火,火势迅速蔓延,住在一楼的汪峰第一个苏醒,他醒后救出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把他们送到安全地区,接着,再次钻进火海,将二楼一个老爷爷和两个小孩子救了出来,楼上还有很多人,他再次钻入火海,将的上十几家的邻居挨家挨户都安全救了出来,但是当他出来的时候,已经快烧成了炭人。在他去往街上的途中,他留下了一条长达六十米的血脚印,那是多么令人震惊,这将是他人生最后的足迹。这串血脚印染红了天,浸红了地,也染红了我们的心。当地政府不惜一切代价要抢救他,短短六天,就收到了二百万元的汇款,可是最终没有挽回他的生命。
我看到后很震惊,一个普通的人为什么要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去救那些与自己素不相***人呢?他原本可以放弃楼里的人们,带着自己的家人离开,可是,他没有,他选择死亡,用自己的死亡换来别人的生存。
我很惭愧,记得有一次,我爸爸在工地上,让我帮他递一下锤子,可我却当没听见一样。汪峰面对不认识的人还要选择用死亡帮助他们。我面对着自己至亲至爱的爸爸,竟然一点都不理睬,更何况只是一些我力所能及的小事情。现在想想,我该多么惭愧啊!
我决定,我以后一定要学习王峰的这种精神,不管遇到的是生人还是熟人,也不管遇到的是大事情还是小事情,我都要尽我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20XX年第11期《人民教育》的封面是这样一幅图画:一位蹲着的女教师和四名小学生在交流的生动画面,图片的题目是《蹲下来》,看罢很是感动。最近读李镇西的著作《我的教育心》一书,其中一个章节也是阐述“蹲下来”的,可见“蹲下来”是一种人文关怀,是近些年基础教育的导向,是教育的可喜进步,是课程标准改革的重要成果。
李镇西的深思来自于一个细节:一个女生到办公室借纸杯子喝水吃药,老师告诉她在抽屉里,自己拿吧;作为老师的他在课堂上突然红色圆珠笔芯没油了,他向学生借红色圆珠笔用,学生们却争先恐后,一位女生从第三排小跑着上来递给他。两件同样是借东西的小事,前者是老师叫女生自己拿,后者是学生们争先恐后恭恭敬敬地把笔双手递过来。由此,作者悟到,这现象的根源在于根深蒂固的潜意识:“师生是不平等”的。中国的师生不平等是有深厚渊源的,封建社会里,从《弟子规》等儿童启蒙读物开始,对于师长的尊崇就有明确礼仪规范:“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天地君亲师”的封建礼教下,作为学生的哪里敢跟老师说平等。所以在尊师美德范畴里,也将师生不平等的种子深深埋植到中国人的心中了。几千年来人们都执着地认为:老师就应该是高高在上的,接受学生的尊崇是自然而然的。不要说是“心灵的蹲下来”,就是单纯的躯体的“蹲下来”也似乎是违背礼仪规范,颠覆了人们的判断标准,何况我们现在提倡的不仅仅是躯体而是心灵的“蹲下来”,心灵的“蹲下来”不仅可贵,还有不可轻易逾越的历史文化障碍。从肢体上蹲下来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但是对与过去教师们伟岸地站在讲台上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从肢体的蹲下到心灵的蹲下应该是现代教育体现师生平等的。李镇西说:“在我的潜意识里,学生必恭必敬把笔递给我,是理所应当的,因为他们是学生;而如果我把水杯必恭必敬地递给学生,则是有失体统,因为我是老师。”一位优秀的教育者尚且如此,何况平凡的教师了,他们怎么容易轻易接受真正的“师生平等”呢?如果真正的“平等”了,作为师者的师道尊严怎么办?你可以从肢体上蹲下来,也可以从情感上蹲下来,但更难的是在知识面前蹲下来。把这座这是的高山放手给学生,你只做向导,指引他们去探索,从技术上指导他们攀登。你说,攀登吧,我们一路同行。但是,更多的教师很难做到,他感觉这样太过缓慢,“不如听我讲,我这里是索道,乘上来,一览无余,乘上来,节省时间和体力。”殊不知,这走马观花不是学生所需要的,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不停地攀登,是真实的汗水和一路野花和苍翠风景的亲历。真正的蹲下来更多是体现在课堂上的,教师不在是侃侃而谈,高谈阔论,不再是高高在上,照本宣科,而是应该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更多地尊重学生的感受,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多年前,我认识一位优秀的小学老师,她的课非常受学生欢迎,家长和老师们也很尊重她,唯一听到的对她的评价里一句不和谐的语句就是:“教学教痴迷了,总是喜欢拿小孩子的思维来想事情,以小孩子的习惯来做事情。”是的,她的目光里看不见世俗的尘埃和凡。人的患得患失,四十岁的她的眼睛里盛满了童话。尤其是看见她课上课下跟孩子的交流,除了感动,我说不清我的感情,也不敢对她的景况妄加评论。但是几年后,我把她的故事放在这段文字里说起,这位可敬的老师,我认为她是真正的做到了从心里上彻底蹲了下来,她是平等地在孩子中间。
蹲下是一种姿态,是屈膝削去原有的高度,跟自己的对象保持平等的海拔高度,甚至处于一个稍稍仰望的姿态。这个姿态很简单,但是很多人做不到。那些眼睛一直望向高处的人收不回他的目光,心一直在高处的人不甘心于沉静下来的。所以那些人即使做了教师也很难做一个好教师,甚至有的人一辈子都无法蹲下来仔细审视身旁的美丽花朵。那些架子端得高高的人一直把自己树立在三尺讲台甚至更高的位置上,即使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很难叫学生终生仰望。蹲下来是一种福分,蹲下来的田园是一片纯净,是孩子们那纯洁的目光和金子般闪亮的心灵,高官高高在上,他们看见的是权力交易黑幕和刀剑,巨富高高在上,包围他们的是金钱是资本是利润是重利轻义,只有能够蹲下来的人,把眼光从喧嚣的浮尘中低下来,低到纯洁的花瓣中间,低到露珠中间的,做一个除草捉虫的人,看苗儿成长花儿开放,被花香围绕的人,有时候也把自己当成了一株苗,一朵花,接受自然的微风和雨露,知识的甘果与琼浆,这是上天赐予的福分。
蹲下是一种哲学,天空因你蹲下来而更高,世界因你蹲下来而更大了蹲下来的时候,天就变高了,世界就变大了,自己就变年轻了,看见的是青春绽放的面容,在匆匆逝水之上,远离了喟叹的忧伤,是上善之水,默默滋润而从不要一句感谢,不要一面旗帜来彪炳。
蹲下是一种拓展,蹲下来,视角低了,可以更清楚低欣赏花瓣的美丽和他的芬芳,甚至可以看见绿叶的脉络以及深处的一小处斑痕。
蹲下是一种融入,只有在同意平面上你才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它们的波动和欣喜。
读完李镇西老师的《我的教育心》,最大的感受就是他的文字激情飞扬、绚丽多彩、却又朴实真挚、情意绵绵。
该书以自传体的形式介绍了自己从教三十年的经历,有成功,有失败,有欢乐,也有忧虑。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看到了一个真实、立体的李老师的形象。徘徊在书架前,一席话映入我眼帘:“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愿意守住自己的灵魂。这个“灵魂”其实就是一颗朴素而真实的心。”
这看似一颗朴素之心,却充满了对教育的无限挚爱,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对现实的不断挑战,对自己的不断超越。这颗心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他的这颗心既影响、熏陶着曾教过的千万莘莘学子,更牵动、感染着当今不计其数仰慕他的同行。本书以成长为主线,以反思为主题,力图比较客观地展示作者走过的历程。不仅作为老师的我们教授知识给学生们,反过来学生们也能教会我们怎样成为一名好老师。和学生一起成长,一起进步是我最大的愿望。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思考是一种好习惯,它传承精华,去除糟粕,孕育智慧。善于思考必定受益无穷。也正是因为思考,成就了于永正、李吉林等一代名师。考尔德希德说:“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反思。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反思是教师积极探究心态的表现,它可以使教师重新找回失去的自我,不唯书,不唯上,不唯专家,相信自己才是处理自己问题的专家。
在今天的上午第二节课下课了以后,我们学校的全体师生,观看了感动中国的这项栏目,在我们看感动中国的时候,我都是很感动的,因为他们都是为着人民做的一些很危险的、受苦事情。我就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我,要是我在那么危险的情况下我绝对不会去的。但是有一个人他就去了,那就是:张玉滚。
张玉滚,他打算出门外出游玩,但是有一位山村学校的校长是他的好友,那个校长,对他说:“我们这个山村的学校的老师是很缺的,你能不能来当这个学校的老师”张玉滚拒绝了,但是那位校长让他看了一下它的学生,张玉滚去了。
他看了一下学校的孩子,他就很是伤心,因为孩子们在那么苦的情况下学习,还没有老师教他们,怎么多的学生真是浪费呀!他就留了下来,但是每月的工资只有30元,工资是非常少的,但是他留了下来。
在一个新的学期的时候,他要出去给孩子们买新书,在买书的过程中,都要走一段很长的山路,在山上走路,是只有一个人能走的路,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公路,他就拿起了教孩子的重任,给学生们买书,再走山路的时候,不知道已经摔过了多少次跤,他教孩子的时候,它的孩子只有9个月,就死了,他忍受着痛苦,当时他有想放弃着所学校的念想,但是他想了想他的学生,还是留了下来。要是换成我的话,是不可能给孩子们教书的,因为那个山区的学校的条件是非常不好的,工资又不高,更别说坚持几年了。
张玉滚真令我佩服。
最近有幸拜读李镇西老师的《我的教育心》。读罢,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李镇西老师朴实的言语中饱含着教育的热情,普通的教育事例中折射出深刻的教育哲理。字字句句如黄钟大吕警醒着我,把如井中之蛙的我拽出那方窄窄的洞口,才发现教育的天空那么蓝那么广阔。
感动
最令我惊奇的是第三个感动人物——阿里帕—阿里马洪。她是十九个孩子的妈妈,但是这十九个孩子都不是她的亲生骨肉。“不是亲生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开羽翼,撑起他们的天空。风霜饥寒,全部挡住,清贫劳累,一肩担当。在她的家里,水浓过了血,善良超过了亲情。泉水最轻,母爱最真!”世上所有的母亲都是一样的,母爱是最伟大的、无私的。阿里帕—阿里马洪给我们展示了母爱,她是伟大、无私母爱的典型。他不愧是20xx年的感动
令我最感动的是陈玉蓉。她的儿子的了一种先天疾病,为了救儿子,她把自己的肝脏移植给儿子,可是她患有重度脂肪肝,为了救儿子,她每天走10公里,七个月一如既往,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团,走破了四双鞋子,脚上的老茧长了就剐,剐了又长……终于在20xx年11月3日,这对母子在武汉同济医院顺利地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赋予了孩子第二次生命。一位母亲,为了救儿子,可以做出不可思议的事情,一个病人在短短7个月内消除脂肪肝,更何况还是重度,堪称奇迹!
感动人物的感动事件并非都是都是关于国家大事的,认认真真做那份小事,你也会受感动。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