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唐诗三百首》是我每晚必看的书,走进《唐诗三百首》犹如走进大唐。走进李白的黄鹤楼,走进王维的终南山,走进杜甫的草堂……
漫步在唐诗中,我与黄鹤楼不期而遇。在那里,我看到了那消失在碧空中的一叶孤舟,看到不尽长江滚滚东流。李白独自一人站在楼中,眺望载着友人的孤舟远去,我的心也随着他,泛起淡淡的悲伤。但我知道,这悲伤不会持续太久。一壶酒,便可以让这点滴悲伤,随长江东流……离愁,终究不敌李白的狂放。
我的脚步被王维的终南山吸引。一生的顺其自然,终于换来了王维向往的和平生活。在这里,他奉佛参禅,品酒吟诗———多么令人神往啊!诗与画,也都成为他的伴侣。这恬淡而闲适的心境,怎能不令人羡慕?
夜读唐诗三百首,最牵动我的情肠的还是杜甫。杜甫的诗篇永远那样沉郁顿挫。走进杜甫的诗,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有“漫卷诗书喜欲狂”的喜出望外,但更多的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伤,是“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凄苦。
但为什么杜甫饱受磨难,却仍坚持要为国效力?直至我走进了他的草堂,听到他挂念天下寒士的阵阵呐喊,我才明白,这一切,都是为了坚持心中的忧国忧民!他的诗,他的精神,如鼓,如钟,回响在神州大地上!
掩卷深思,一部《唐诗三百首》写满了大唐的精魂。走进杜甫,走进草堂,也走进他的诗魂。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江汉》中这两句诗是对于杜甫一生最好的写照:独立于茫茫宇宙之间,诗人深深地悲哀自己的孤独和无力,但我们却能从中看出诗圣杜甫博大的胸怀以及对世事不能如愿的惋惜。
杜甫,这样一个现实主义诗人,让我们铭记于心的缘由何在?
以前读人物传记,总觉得书写得单调,不能引发读者深刻的兴趣。但我得否认读完《杜甫传》有这样的感受,他是一个诗人,出生于大唐开元盛世,而自中晚唐开始,唐由安史之乱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读杜甫的一生,是读一个伟人的传记,是读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亦是一场文化之旅。
杜甫一生漂泊不定,开元时,他几乎游遍祖国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巅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年壮时也同盛唐文人一般应试求取功名。后来,他困守长安达十年之久,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堪回首的岁月。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开始,长安沦陷。不幸的是,忧国忧民的杜甫被叛军所俘,因他不肯为叛军卖命,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从牢中逃了出来,他几乎是历尽艰辛,才逃到凤翔。然而“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五月拜左拾遗,因上书营救好朋友房琯,而触怒了肃宗,被贬于四川。公元7xx年,他前往四川依附节度使严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个破旧的草堂里,曾经一度在严武的幕下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所以后来人们称他为杜工部。
他长期沉沦于下层,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亲身体验了安史之乱之时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凶残,以及亲人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诗中,杜甫最为著名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品,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三吏”、“三别”,他对自己贫困潦倒的哀叹和对国家的深刻思考结合在一起。
暂且不说杜诗之精粹,我认为杜甫能够深深打动我的就是他具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善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道出了多少人的希冀,更能令人震动的.是“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为了天下人的安定幸福,他甘愿以一己之身担起所有的苦难。他这样博大的胸怀以及宁苦己身而利国利民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尊重,不值得我们学习么?
杜甫并不完全是严肃的,他也有风趣的一面。绝句漫兴九首中对于惜春之情,反用恼春、怨春的口气道来,别有特色。更难的可贵的是,杜甫善于发现贤才,我想其若是知晓自己仍能为国效力,也当是会“白发生黑丝”的吧!
杜甫,如此的古圣人之心,无愧于独立天地之间的诗圣之称。读完《杜甫传》,深深地感动,在因雨而显得略微清冷的天气里,心依旧有一股暖流涌动。
春是生机的,春是五彩的,春是游览的好天气,好时光。
三月二十日,同学们兴高采烈的踏上春游之旅。一上车,同学们如同顽皮的小鸟叽叽喳喳闹个不停,车里一下乐开了花。
我们游览的地点是杜甫草堂,它位于二环路浣花公园旁,整个草堂大约有二百七十多亩。大门前有一个用水泥做的罩壁,做得精美极了。进入大门,我们走过一条林荫小道来到大雅堂,大雅堂里塑刻的各朝著名诗人:正中央是杜甫,旁边是李白、王维、白居易、陈子昂等。走出大雅堂,我们来到花径,花径两旁是一道红墙,红墙边上有各种各样的竹子:绵竹、茅竹,青丝竹。
走出花径,就能看到杜甫以前居住的茅屋。我们还在茅屋前背诵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深深表达了杜甫在草堂生活环境的辛苦,诗中那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深深表达了杜甫对生活的理想和追求,一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反映了诗人的忘我精神,千百年来一直令人感动不已。茅屋里设有中客厅,厨房,书房,卧房等。
来到史诗堂,就能看到杜甫的铜像,那是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所雕刻的,这个雕像很清瘦,最能表达出杜甫一身的艰难曲折,在铜像旁,还有朱德撰写的“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听导游阿姨介绍:成都的杜甫草堂是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入蜀,靠亲友支助在浣花溪修建茅屋居住,因为成都是远离战乱的中原,草堂又地处郊外,所以杜甫在这里写下了具有田园风情的著名,如《堂成》、《江村》、《春夜喜雨》等。杜甫一生写了XX多首诗,在草堂就完成了240首,杜甫草堂共收集了1000多首,这些诗歌创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所以,后世把杜甫草堂誉为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再往里走,还有大廨、工部祠、柴门、唐代遗址等景区,它们各有特色,展示出不同的魅力,让人留恋往返。短短的时间过去了,通过这次的游览,让我们对中国诗人的才华赞叹不已,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依依不舍的走出来,和杜甫草堂说声再见吧!
读完这本杜甫传才知道杜甫和我通过以前学习了解的他并不完全相同,在我的认识里,杜甫似乎没有年轻过,永远都是四五十岁甚至更大,为生活发愁,为国家命运发愁,为百姓发愁。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发现他也是年轻过的,也曾满怀壮志,意气风发。但仕途的的不得志,生活的艰难,国家的动荡使他的诗歌内容风格发生了巨大改变,成为了那个我的认识中没有年轻过的诗人。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这是杜甫《赠李白》中的诗句,此时的他和李白同样有着豪放、热烈、向上的精神。
杜甫始终希望能够出世做官,在长安时,他广泛结交名流,扩大自己的名声,奔走于权贵之门,还经常向达官显贵们投赠诗稿,希望得到他们的赏识、援引,
为了获得一官半职他卑躬屈膝,低三下四的去讨好奉承达官贵人,此时的他丝毫看不出有成为那个忧国忧民的诗圣的潜质,如果他得到了官职会怎么样呢,也许历史上会出现一位平庸的官员和诗人。如果他在向皇帝敬献三大赋后得皇帝赏识而平步青云,成为宠臣,住在华丽的庭院,衣食无忧,也许他的诗作就只有《天狗赋》《雕赋》这些阿谀奉承,粉饰太平的诗了吧!而反映人民疾苦的诗也就不会出现了。那个无时无刻不在为人民着想,无时无刻不在为人民担忧的人就会消失,也许正是他的不得志,穷困潦倒成就了他。
安史之乱的开始,也标志着杜甫流亡生活的开始。他自己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看到国家满目疮痍,百姓民不聊生,官吏凶残可憎,他的诗歌内容产生巨大变化。他同人民一起感受着失去国土家园的痛苦。他积极号召人们奋力进行征战,以保卫国家民族的安全。他写诗悼念为国捐躯的士兵。他同情人民,大力揭露滨役给社会造成的黑暗景象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组诗六首。
在写三吏这组诗,杜甫的心情十分复杂。对于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他坚决拥护。百姓为支持这场战争作出了惨重牺牲,他又极为同情。正是因为杜甫是一个爱国又忧民的诗人他才会有矛盾复杂的心情。
接近晚年的杜甫在孤苦伶仃,穷困潦倒,甚至自己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仍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仍为“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而哀叹“天地终无情”,仍为“积木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而“塌然摧肺肝”。一个自身难保、未老先衰的人却总是关怀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他将自己完全融入到百姓之中。
从这本杜甫传中可以看出杜甫为国家忧愁,为人民忧愁,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他一开始考虑的是自己的仕途,甚至不惜为此阿谀奉承,但即便如此他依旧没能如自己所愿的成为一名官员。可也是因为这样他才有更多的机会和百姓接触,了解老百姓的疾苦,从而写下那些忧国忧民的诗篇。可以说杜甫是在苦难中成长起来的,在苦难中他的善良、忠诚、关怀天下的心态被激发出来,他的眼界开阔起来,不再是只盯着自己的仕途,他渴望国家统一,他同情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百姓,他痛恨不管百姓死活的统治者,他用诗歌来记录当时的实情,表达自己的感情。
我认为不能说是苦难成就了杜甫,而是他在苦难中成长起来。因为只有内心善良的人在看到国家破碎,人民流离失所时才会去关心,去为他们呐喊,如果一个人本身就是一个自私冷漠的人,当看到人民生活凄惨时只会保持冷漠,更何况杜甫当时自己的生活也很艰难。
杜甫在自身状况十分糟糕时依旧不忘国家人民,是因为他将关怀国家人民作为自己的责任,他认为那是他理应做的事,早期他希望做官是为了辅佐君王治理天下,后来他的诗是另一种方式的心系天下。不论成功与失败,始终抱着早年立下的志向,用生命去做最值得的事,我想这就是杜甫的诗能流芳百世的原因。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