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催人泪下。最让我感动的是龙花。
龙花是一个苗族女孩,今年十七。父亲因受刺激还有精神病,在2011年去世。母亲又患有糖尿病和肝硬化晚期,家里失去了劳动力。挑水,给妈妈熬药,锄地,做饭……都落在了他自己一个人身上。
砍柴这种力气活,龙华也要自己完成。无论春夏秋冬,龙花独自背这一个筐子,拿着一个镰刀,去山上砍柴。那筐柴少说得有7,80斤,都要背下山。看到这,我眼角湿润了。
龙花带着母亲上医院,刚住了3天就花光了借来的4000多元,妈妈说什么也不肯再住回医院。每个月靠100多元的低保维持生计,龙花恨不得一分钱掰成八瓣花。一有时间,她会带着弟妹一起上山采草药贴补家用。
龙花总想着像爸爸妈妈一样悉心照顾弟弟和妹妹,但总力不从心。弟弟经常跟她闹脾气。不过只要一根一块钱的冰棍儿,弟弟就会破涕而笑,两个人也会和好如初。每天晚上,小花总是伴着昏黄的灯光辅导弟弟妹妹功课,希望弟弟妹妹能考上大学,将来有出息。妈妈生病时,小花正值高中,面对需要照顾的妈妈和弟妹,一直是学习委员的小花不得不辍学。看着弟妹们努力学习,也算是圆自己一个上学梦。
她有一个秘密,一个内心深处的梦想——做一名播音主持人。小花说,当主持人可以让自己更加有自信,不用去害怕别人。其实,小花在学校当过播音乐,还主持过晚会。小花梦想着有一天可以站在中央电视台的舞台上,做一名真正的主持人,那是她的梦想,也是她生活的力量。
2012年5.31日,龙花的妈妈永远离开了她。
龙花对家里的付出,感动了你,感动了我,感动了你我他!
今天,我和爷爷、奶奶一起来到中国美术馆参观画展。我们先来到中间的大厅,里面有许多油画和雕塑。我看完这些油画和雕塑,认为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形象逼真。
比如:有一幅油画,上面画的是一位小姑娘,坐在枯草丛里,身旁还有一只毛茸茸的小狗,小狗身上的毛是杂色的,眼睛又黑又亮。旁边有个雕塑,叫《白熊饮水》,通过仔细观察,我看出来底下那只白熊是上面那只白熊的倒影。随后,我们来到二楼,二楼是漫画展。我看了一会,觉得漫画的特点就是:幽默有趣。其中有一幅漫画题目是《我不出来受这份罪》。内容是:一个阿姨快要生孩子了,叔叔就连忙买了小提琴、电子琴、英语磁带和画画用的颜料、画板。可孩子却在阿姨肚子里喊:“我不出来受这份罪!”我认为这幅漫画的意思是:有许多家长想让我们成材,就过分要求我们,使我们太紧张了。我对这幅漫画的印象特别深。
昨天下午,妈妈带着我,参观了宁波美术馆—“人与自然”大型科普展。
我一进入展厅大门,就被面前的巨大恐龙给吸引住了,体长26米,身高足有9米的亚洲最长最完整的马门溪龙,而旁边只有1米出头的鹦鹉嘴尤其显得袖珍了很多,它半直立的后肢和灵巧的前肢让人觉得家里的小宠物一样。
据展区的阿姨介绍,马门溪龙以植物为食,是在四川省井研县发掘的蜥脚类恐龙,马门溪龙是世界上脖子最长的动物,它四足行走,身体笨重,行动迟缓,估计体重达60多吨,生活在1亿6千万年的早期。
一旁的鹦鹉嘴龙是角龙中最为原始的型类,是后来长角角龙的最早的'祖先。在至今发现的鹦鹉嘴龙个体长超过2米的很少,身体都比较轻巧,并且前肢明显短于后肢,主要依靠后肢来走路,牙齿平滑,以植物为食,是恐龙家族中的“小不点”。
走进右边的三号展厅,这里有7条大大小小的恐龙,此外,值得一看的还有一旁的一窝30多个恐龙蛋,是目前为止中国出土最多最完整的恐龙蛋。
还有人体展览区,展区陈列着72件人体各器官标本,有九大系统展览:运动系、消化系、呼吸系等,有彩色分辨头盖骨,用不同的颜色将人的头盖骨的各部分分解开来,还有髋关节、骨盆、畸形的胎儿……
更有意思的是凡进入展区的参观者都有一张答题纸,如答对了,就可以赢得一份纪念品,并有机会获得恐龙蛋呢!
这次的参观让我学到不少课外知识,也让我喜欢上了科学,更让我增加对大自然的热爱。
为给艺术家提供展示交流平台,给公众创造审美欣赏空间,青海美术馆相继举办了“眺望昆仑”首届青海当代艺术成就展、艺术家个人创作成就展、省际艺术交流展、“六一”儿童节绘画展等多场精品展;陈列厅展出了馆藏齐白石、张大千、黄绍京、朱乃正等老一辈艺术家珍品。今年上半年,青海美术馆成功举办了“情系嘉塘”——阿太绘画作品展和蔡永峨书法作品展两场艺术家个人作品展,向广大群众展示了我省本土艺术家呕心沥血之作,吸引了大批美术、书法爱好者前来观展。
为借鉴外省艺术创作成果和,丰富我省群众的文化艺术生活,青海美术馆与江苏省美术馆合作开展了“水印年华——江苏省美术馆馆藏版画作品展”和镌刻时代——江苏省美术馆馆藏现当代木刻版画展”“娄东一脉——朱屺瞻、宋文治、宋玉麟山水画作品展”两次交流展,为我省群众带来了与众不同的视觉盛宴,不用置身江南就能在家门口身临其境地“走”一回苏杭乡间小道,“游”一回江南山水。
美术馆还举办了青海省第二届唐卡艺术技能大赛精品唐卡展、“中华水塔·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成果摄影艺术展”、青海省红十字会保护民族文化项目成果展等一些独具特色的艺术展览,促使更多的观众关注青海民族传统文化保护。
青海美术馆还成为各专业艺术机构开展重大活动的服务基地。省书法家协会成立三十周年作品展汇集了老、中、青三代书法家的170幅作品;“初心·初春”——西宁画院第31届院展体现了西宁当代老中青画家的学术风貌;“六一”儿童节绘画展以及系列亲子创意绘画活动成为广大青少年感受艺术、热爱艺术的乐园。
昨天下午,爸爸妈妈带着我,参观了宁波美术馆“人与自然”大型科普展。
我一进入展厅大门,就被面前的巨大恐龙给吸引住了,体长26米,身高足有9米的亚洲最长最完整的马门溪龙,而旁边只有1米出头的鹦鹉嘴尤其显得袖珍了很多,它半直立的后肢和灵巧的前肢让人觉得家里的小宠物一样。
据展区的阿姨介绍,马门溪龙以植物为食,是20xx年在四川省井研县发掘的蜥脚类恐龙,马门溪龙是世界上脖子最长的动物,它四足行走,身体笨重,行动迟缓,估计体重达60多吨,生活在1亿6千万年的'早期。
一旁的鹦鹉嘴龙是角龙中最为原始的型类,是后来长角角龙的最早的祖先。在至今发现的鹦鹉嘴龙个体长超过2米的很少,身体都比较轻巧,并且前肢明显短于后肢,主要依靠后肢来走路,牙齿平滑,以植物为食,是恐龙家族中的“小不点”。
走进右边的三号展厅,这里有7条大大小小的恐龙,此外,值得一看的还有一旁的一窝30多个恐龙蛋,是目前为止中国出土最多最完整的恐龙蛋。
还有人体展览区,展区陈列着72件人体各器官标本,有九大系统展览:运动系、消化系、呼吸系等,有彩色分辨头盖骨,用不同的颜色将人的头盖骨的各部分分解开来,还有髋关节、骨盆、畸形的胎儿……
更有意思的是凡进入展区的参观者都有一张答题纸,如答对了,就可以赢得一份纪念品,并有机会获得恐龙蛋呢!
这次的参观让我学到不少课外知识,也让我喜欢上了科学,更让我增加对大自然的热爱。
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感触很深。
我看到了一个13岁的小男孩,他的妈妈从楼梯上滚了下来,医生说很有可能变成植物人。因此,他用录音笔录下他所说的话,天天放给妈妈听:“妈妈,您快点醒来吧”。一次,一次,又一次的播放。于是妈妈终于醒来了。因为大脑损坏严重,智力下降到5岁小孩的水平,可男孩为了提升妈妈的智力,每天让妈妈做一百道计算题。他虽然教了三年,妈妈也学不会,可他那坚持不懈的精神却深深地感动了我。
我平时帮父母做的事情也不少,扫地、洗碗、做饭。我做家务的时候感觉很累,可又一想:爸爸妈妈平时做活儿的时候从来没有叫苦叫累,他们的年纪还比我大,不行!我一定要坚持下来!于是,我一口气把活儿干完了。
我还知道一个关于名人孝顺的事例: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的第三个儿子是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母亲病卧三年,他衣不解带,母亲的药都是自己亲口尝过后才让母亲服用。这让我想到了古诗《游子吟》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们以后也要妈妈孝顺自己的父母,因为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精彩的世界!
“人间处处有真情”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里回荡。那是因为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这段视频。
这段视频向我们展示了十位有孝心、坚强、懂事的少年在面对家庭的负担时所做的一切——坚强的撑起了这个家,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他们虽然只是尚未成年的少年,却拥有着一颗比大人还顽强的心。
最让我敬佩,感动的是十六岁的黄凤。她的爸爸因为外出打工时不小心从楼上摔了下来,这给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又增加了沉重的免担,在这个家庭脆弱的时候,黄凤的妈妈离家出走了。这无疑是在给这个家庭雪雪上加霜。
黄凤的妈妈走后,这个家庭的负担就落在了年仅6岁的小黄凤身上。但是小黄凤并没有给困难压倒,而是用干、坚强的撑起了这个家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她站在小矮凳上给爸爸做饭,每晚隔两个小时起来给爸爸翻身,一直重复这样的动作十年。
长大后,她用铁板车推着爸爸从农村走到上海,到处寻医。爸爸对她说:“放弃吧!不要去了,我们回家吧!”可是黄凤不肯,她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她一定要治好爸爸的腿。人都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还是爸爸的天和地。
看到这里,我的眼泪不禁掉了下来。我想起生活中我对爸爸、妈妈的态度和爱的程度。简直是小河见大海。
孝,使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可是到了我们这一代,好像渐渐淡了许多。城市里的儿女,过惯了好的生活。常常不肯做一些家务活来帮劳累的爸爸、妈妈减轻负担。不仅要妈妈做好饭菜去“请”他来吃,吃完后,就把碗筷一丟跑出去玩了。自己生活中的小时不独立完成。扎头发、洗衣服都要妈妈来帮忙,甚至,连穿衣服、独自上学都不会。
现在的我们和黄凤姐姐相比,一个脆弱,一个顽强;一个天,一个地。
为了可贵的亲情,请不要让传统你给的文化——孝,失传在我们这一代。
为了塑造良好的孝心文化品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我组织孩子们观看了中央综合频道播出的节目——《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视频。
孩子们观看时,被黄凤、吴林香、邵帅、龙花、徐沁烨、赵文龙、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王芹秀等11位少年荣获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的感人事迹所震撼。他们因为家庭的不幸,却过早挑起了生活重担。像邵帅,为了照顾重病住院的母亲,不得不整日往返于医院与住处之间,晚间穿过一个树林时为了不害怕,还自编了一首歌《不怕不怕啦》来壮胆。还有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没有父母,与奶奶相依为命,奶奶头疼没钱买药,他们俩便采茶叶、捡破烂上街卖,换钱买药……还有“板车女孩”的小黄凤,从6岁起便开始承担起照顾瘫痪父亲和近乎双目失明的奶奶的重任。2008年5月,12岁的她带上全家仅有的27元积蓄,祖孙三人到达上海。小黄凤用安了轮子的铁板床推着父亲,与奶奶一起边乞讨边为父亲求医……
看到这里,许多学生情不自禁地落下了辛酸的眼泪,心灵受到了“孝心”的洗礼,纷纷表示,一定向最美孝心少年学习,关爱家人,行尽孝心。学习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却并没有放弃学业的顽强精神,珍惜自己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长大成为有用之才,报效祖国,回报父母。
我知道,这样的活动对孩子们肯定有好处,一定能温暖孩子的心田,拨动孩子的心弦,照亮孩子们的心灵空间。视频中的主角,都是他们的同龄人,但是,这些同龄人行动,绝对让他们觉得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这些孩子们所做的以其人其实都是那么平凡;陌生的是,这些孩子们所做的,又是那么不平凡,他们小小年纪所做的一切足以感天动地。
如今的孩子,真是幸福,多数都是生活在温室之中。他们尽享天伦,尽情地享受着父母带给他们的一切安逸、一切关心。对于这些关爱,可能多数的孩子都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可能都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有的孩子对父母的关爱可能就渐渐习惯了,冷淡了,到最后可能再也感受不到父母关爱了。或许,他们不仅对父母的关爱视而不见,甚至把父母看成是一个枷锁,感觉厌烦。这让他们的父母非常伤心,于是,可能各种不愉快甚至互相伤害的故事就上演了。本来很美好的亲情显得无比脆弱,无比疲惫,无比伤痛。
面对这样的现状,很多的家长都束手无策。这不得不让人思考:这个社会怎么了,孩子们怎么了?这到底是关爱的悲哀还是关爱的罪过呢?
其实,仔细想想,问题还是出在教育上。如今的家长,都愿意将孩子养在温室中,他们只知道怕孩子冻着,怕孩子饿着,怕孩子受到半点委屈,他们几乎包揽了孩子的一切事物。除了学习,他们不让孩子劳动,不让孩子参加活动,不让孩子接触自然,不让孩子了解社会,从来不给孩子任何表现的机会。你想,长此下去,孩子们能有一颗明敏的心吗,能懂得“孝心”和“感恩”的含义吗,能知道怎么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品质的人吗?
所以,真心希望看了这个视频的家长能够多思考,我们究竟该给孩子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成长环境,我们究竟如何让孩子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让他们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作为教师,我们也该思考,孩子们的一些优秀的品质,仅仅依靠课堂,依靠书本,依靠做题,能获得吗?我们何不好好利用身边的这些资源,借助身边丰富的平台,让孩子们走进多姿多彩的成长天地?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