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朵孤独的流云》收录了最能体现济慈创作才华的诗篇,集中全面地展示了济慈一生的诗歌成就。
1795年生,1810年开始写诗,1821年逝世。如流星划过夜空,用25年,济慈点亮了长夜。从此世上最热烈的情感便有了文字的模样。
济慈被认为完美地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并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 “把名字写在水上”,是济慈的诗,也是济慈的人生感悟,也是济慈的人生写照。这符合他诗性和飘逸的气质,符合他飘摇不定的命运。
不管我们如何奋力,如何着意,还是如何漫不经心,结果都是一样的,名字一边写,一边随流水消逝了。当波状的云把将逝的一天映照,以嫣红抹上残梗散碎的田野,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或许可以看见这美好的景致吧。
如果你热爱自然,那心中必定有爱的人。济慈的诗在歌颂自然的同时,必定把这么美好的景色献给心中所爱的人。
本书一开始都是歌咏,歌颂,后面的二十四行诗和叙事诗非常轻快美丽,最后两个长篇就像一个小说或者故事,娓娓道来的.一个爱情长篇故事。
诗歌是最接近诗人本身的文学形式,因此被认为关注的是诗人愁绪(欢喜确实很难读到),并且是相当直观的。
这好理解,过于直白铺陈缺乏趣味,过于隐晦修饰又缺乏直观。诗,居于两者中间,凝练后若隐若现,舒服多了。
济慈的诗,主要描写的是人和物,通过将自己的情绪投射到人和物身上,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对诗的归属,以及对现实的不如意的审视。很少是直接的抒情。
诗歌是典型的“不要看它说了什么,要看它没说什么”文学形式,这就是它的美所在。至于看不看得见,具体看见了什么,就犹如吃自助餐了,各取所需。
因此诗歌所关注的是那些“看不见的东西”,那些欲言又止,那些针砭讽刺,那些精神原乡。还有那些以为已经看见了却仍浑然不觉得东西。
济慈如同一只触角灵敏的小兽,在这世间欢快地跑着,把树木收进诗里,把山河收进诗里,把他的想象、古老的神话、先辈的荣光和人类的私欲,尽数收进诗里。他的浪漫就是世界的浪漫,他的诗篇是孩童的诗篇。
而济慈自己的声名,不在诗里,在流云上,在浮水中。
济慈一生短促,纤弱自卑又敏感,对自然和文学有着自己的独特看法。《夜莺颂》似乎已经将他一生的情愁写尽,诗歌对济慈来说是一种能够脱离现实,达到美的理想之境的途径,它不是饮酒所致的混乱状态,而是补救人生不足的一种存在方式,因此也是人的一种幸福状态。
“美即是真,真即是美”就是济慈所主张的,也正是他诗歌里所突出展现的精髓。源于对自然和景物的强烈触觉,再加上天赋秉异般的敏感和细腻,注定了他就是为诗而生,他的诗总能让人感受美的同时会产生无限的遐想。
济慈是个多浪漫的人,太会说情话了。读他的诗,有种和他谈恋爱的错觉。
天空月亮星星大海高山树木草地蝴蝶……所有大自然的一切都成为歌颂心动的素材。
走进大自然一定要吟咏英国诗人济慈的诗。“我认不出脚边开放的是什么花,也闻不出枝头嫩蕊飘散的是什么香;我只能在幽暗中默默猜想那芬芳,这样的季节里该是何样的韶华美韵。”他的诗贴近自然万物,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一朵孤独的流云,飘荡在天际,为爱而歌,为生命而歌,为灵魂而歌。
孤独之前是迷茫,孤独之后是成长,也许世间的真相就是这样,孤独会让你变得更为强大,会让你成长为一个更棒的自己。济慈,一个孤独者中的孤独者,他在孤独中经历煎熬,被各种困苦所绊,但他没有悲观绝望,也没有向命运低头,在极其有限的生命里完成了自己的理想。
今天的课上了,明天的课备了,作业改了,一颗心彻底安顿下来了。我静静地坐在办公室里,被高耸的练习册、备用试卷环绕。外面下着雨,淅淅沥沥的,感觉像音乐,像大自然的窃窃私语,又像佛家的杳远梵音。办公室里宽敞明亮,亮着日光灯,课间有同事走动闲聊,上课了,便空寂无人。
我在翻看《教师博览》,当读到毕淑敏的《阅读是一种孤独》,如文中所说,像人参燕窝熊掌,让头脑需嗷嗷待哺像荒原上觅食的狼的我,大快朵颐。那是在孤独中,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单独的捶击,那是已经“成仙的老爷爷”特地为我讲的“故事”。如文中所说,大师们的著作,像某一流派掌门的秘籍,记载着绝世的功法。细细研读,琢磨他们的一招一式,会在潜移默化中悟出不可言传的韵律。我惊诧莫名:菲薄的纸页和人所共知的文字只是由于排列的不同,就使人的灵魂和它发生共振,为精神增添了新的钙质。
文中关于阅读的许多体会、感悟、认识,真是真知灼见。作者说,阅读有些像吃,渴望阅读的时刻必定虚怀若谷。假如脑袋装得满满当当,不断溢出香槟酒一样的泡沫,不论这泡沫是泛着金黄的铜彩,还是热恋的粉红,都不宜阅读,尤其是阅读名著。只有一个坚强的胃,才能养活一个聪明的脑。作者认为,阅读有些像搏斗,我们不断同书中的作者争辩,极力想寻出破绽,作者则千方百计把读者柔软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思维的力度在争执中强硬了翅膀。尤其是这一段话激起了我内心的共振:阅读是一种孤独,只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只可独啜,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窃窃私语。名著里很少恭维幸运的话语,它们更是苦难之蚌分泌的珍珠。
在食堂简单吃了中饭,又静静坐在寂然的办公室,走进朱国勇的《人的幸福感取决于什么》,走进蒋连根的《金庸和他的启蒙老师》等等。耳边传来校广播室的配乐散文欣赏《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那女声清亮而又悦耳,稚气而又真挚。我的心像窗外被雨水洗净的水泥甬道,洁净的泛着光;我的心像窗外被雨水滋养的绿树,愈显青翠蓬勃了生机;我的心像窗外烟雾迷蒙的远山,悠远而含蓄着诗一般的意境。
曾经读过著名女作家毕淑敏的一篇名叫《阅读是一种孤独》的文章,今天看到这个作文题目,首先想到了这篇文章“阅读是一种孤独”也是我对阅读的一点看法,下面就来简单谈一谈。
阅读是一种环境上的孤独。当我们捧读一本书,徜徉在字里行间时,我们与文本对话,与书中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这时我们需要环境的清幽嘈杂的环境固然也能读进去,但很难走出来阅读需要一个宁静温馨的氛围,一个无人打扰的“世外桃源”,曾记否,夜深人静、细雨如丝的夜晚,我们坐在椅上,品一杯香茗,与书相拥,思绪在文字间游走,情感在文字间跌宕,这样的夜晚是何等惬意!曾记否,在孤灯相伴的夜晚,读孔孟言、悟李杜诗、品刘墉文、赏清玄章,积智慧之沙建文学之宝塔,感悟文学之纯美,悟得人生之真谛的思路过程!
阅读是一种心理上的孤独。“宁静致远”是一种大境界阅读,同样需要一种境界,那就是心理上的孤独所谓心理上的孤独,并不是说心理上的孤僻,而是阅读时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祛除芜杂的思想,净化心灵的空间,是阅读需要的一种境界不管是浏览,还是精读,都要有一种心理孤独的境界这样,才能真正咀嚼文字的魅力,才能真正走进作者给我们营建的思想空间。
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古今中外,凡是成大事者,无一不是精神上的强者阅读,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渠道,是一种丰厚人生积淀的好方法书籍是人类最好的精神朋友,是至高无上的`朋友人世间,很多事情都是得失参半,当你得到其中的一部分时,同时也意味着失去了一些东西阅读也是这样,当你在享受读书带给你的快乐时,你也失去了与朋友觥筹交错、推杯换盏的时刻但作为一个真正读书的人,不因失去这样的机会而惋惜,而是更加庆幸失去了这样的机会,因为他们深知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没有精神上的孤独,也就不是真正的阅读,只有在精神领域全方位地阅读,才是阅读的真正要义
阅读是一种环境、心理、精神上的孤独,这样的孤独是大智慧的孤独,我喜欢这样的孤独!
阅读就是孤独!但在孤独的时候,我懂得了阅读!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