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玫瑰与教育》,起初只是觉得好奇,翻开书页才知道\"玫瑰\"是窦桂梅老师的网名,《玫瑰与教育》其实记录的就是窦桂梅老师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她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心灵和精神空间,同时以情动人,那些娓娓道来的文字,缓缓流淌出的是慈母对女儿的疼爱;老师对学生的关爱;领导对下属的期待;智者对朋友的友爱。读窦桂梅老师的《玫瑰与教育》,感觉就如同与一位亲近的朋友谈心,亲切,自然,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本书分为四辑:第一辑清淡与忧患,其中写了作者的教学反思;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的很多读后感。积极实践,勤于积累。窦桂梅老师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成长起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断地创新实践,并且善于积累总结。窦桂梅老师在不断的探索中始终保持着自己敏锐的触角,她努力突破在教育中谈教育的弊端,勇于用自己的言语发声,勇于上探索性的课。
有实践就要有反思,不断地积累已成为窦桂梅老师的自觉行为。她的个人专著的出版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我在成长,我在写。\"\"让我飞翔的是书\",窦桂梅说到她自己的成长进步离不开书。是书使她变的睿智、豁达、优雅而美丽。她在书中写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教育思想,为人处事的观点,以及在日本的见闻和对一些书的读后感,很有见地。这些与她爱思考的习惯离不开的。她能从生活的细微处发现一些值得借鉴的东西,有敏锐的洞察力。读到\"要追求文章朗朗上口,要能够在大庭广众中大声朗读,能让读着不仅听见声音,而且还能看见作者的笑貌--\"我似乎真的看见了窦桂梅的爽朗而热情的笑貌!
她说\"无论如何也要\"挤\"时间去阅读,并用笔促进自己的思考--这是促使自己成长的科学途径。\"\"写作,记录着我教育生命一次次开花的轨迹。\"诗意的语言,真切而热情,文如其人。\"心中盛满阳光\"她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眼因多流泪而愈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温厚\"。我们改变不了事情,就改变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态度变了,事情的意义就变了。懂得关怀,获得朋友;懂得开心,获得轻松;懂得遗忘,获得自由。有这样的名师,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钦佩窦桂梅老师的\'同时,我作为一个小学教师,就应该学习她的教学方法和精神,从她的身上得到对我的身心和教学工作有利的东西。我挺喜欢她的人和她的书,读的感觉像春天。看文章知道她经常是深夜才眠,甚至凌晨两点,这应该是因为乐趣,是一种对教育不懈地追求。佩服之余,唯有感慨。
如果多加留心,教师往往可以从看似平常的教学工作看出问题来,这些似乎都已成为了一种习惯,但却是我们可以解决的、有价值的问题。比如,有些教师通过大量的听课发现,课堂上不少学生听讲时注意力不集中,而在讲课的老师看来,他所讲的这些话又是对学生的学习很有帮助的,于是听课教师就提出了“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的问题。
又如,有些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后发现有些教学内容互相渗透、关联比较密切,如果按照教材安排进行教学,虽然难度降低了,但不易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问题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于是他就提出“能否重新安排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顺序,做到既分散学习的难度,又能逐个突出重点”的问题。再比如,一些老师常常因为小组合作学习而影响教学进度,因此提出“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如何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这样说道:“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打开陈大伟教授撰写的(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一书,心情豁然畅快。因为几年来一直分管教学科研工作,为了提高自身的科研管理能力,所以也一直翻阅相关的教育科研方面书籍,但终因这些书籍的理论术语过陌生,对我而言过于苍白,读起来总感觉索然无味而最后弃之。而陈大伟教授的(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以对话的形式,用直白的语言向我们一线教师清新自然地述说着教育科研的幸福感,我想每一位阅读者肯定十分欣喜地接受书中的观点。
书中围绕“教育科研和教师成长”分别从五个话题进行阐述:教育研究,我心有主,修炼发现研究问题的慧眼,规划研究行动,脚踏实地地研究,成为优秀的研究型教师。
其中的话题二——修炼发现研究问题的慧眼,的确是我们一线教师最为迫切需要的。通过平时的教学研究发现,我们的一线教师教育教学困惑很多,到真的要去找寻进行研究时,却总是找不到一个有价值的教学问题。我们的很多教研组活动要提高教研活动的真正有效性,关键是要从平时的教育教学问题出发,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教学研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字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的确问题是研究的起点,但很多教师在实践中却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为此,我在寒假的作业布置中就谈到了——我的教育教学困惑,要求老师们积极撰写。一个寒假过去了,参与的老师并不是很多,可见大家还是缺少了一双发现问题的慧眼。
如何寻找问题所在,让问题真正成为我们教学时的朋友?我们不妨可以从这些方面去探究。
一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现研究问题。比如说,课堂上孩子的.倾听情况,尤其是当同伴发表见解时,倾听的效果就更不佳了。这是何为?如何提高?这些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又如,语文课上很多时候教师“以读带悟”,而静默时间很少,难道只有出声的阅读才是读?思考之余,如何有效促进以读带悟等问题也诞生了。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困难,思考困难形成的原因,探寻问题解决的途径,这就是研究。
二是从学习思考中发现研究问题。学校校本研训过程中经常安排听课活动,但很多时候我们的听课教师总是带着本子来听课,听完后又合上本子回去了,听课的效果甚校其实,无论是什么性质的听课,只要有所准备,有所思考,我们都会受到启示,无论是精彩的,还是糟糕的。这学期我们的听课还是执行上学期的,希望我们都能够从有效的观课议课中点亮教师课堂的智慧。
三是从热点难点中发现研究问题。在学校里,上级和学校不时就有新的任务和要求,一线教师往往穷于应付。整天处于应付中,根本没有时间研究自己的问题。如果你也遇到这样的情形,我觉得我们何不把学校的这些任务和要求变成自己的研究问题去做呢?我想这样去思考,去研究,我们的行动后产生的效益是最大的,也不会感到那么痛苦,而是付出之后的幸福感。
四是在纵深漫溯中理解研究问题。记得曾经在实验小学借班上课时,我为了和四年级的学生套近乎,见面时称“小朋友”,但当时有一位男孩却站起来说:“老师,我们是四年级的学生了,请不要叫我们小朋友。”当时我一阵惊愕。阅读本书后,我忽然发现,原来“同学们”和“孩子们”这两个称呼的背后竟然也有很深的内涵。“孩子们”背后是爱,是无私的爱,而“同学们”背后是尊重,是共同学习和发展的伙伴。爱,是没有错的,但爱的前提是尊重,只有把孩子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伙伴,这样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才是幸福的,快乐的。
在学校里,上级和学校不时就有新的任务和要求,一线教师往往穷于应付。整天处于应付中,根本没有时间研究自己的问题。如果你也遇到这样的情形,我觉得我们何不把学校的这些任务和要求变成自己的研究问题去做呢?我想这样去思考,去研究,我们的行动后产生的效益是最大的,也不会感到那么痛苦,而是付出之后的幸福感。
“爱自己,栽培自己,做一个幸福的科研型教师”,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个教育人的目标。
本着这个目标,利用闲暇时间,我阅读了陈大伟教授撰写的《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一书。
看到中小学教师被无效教育科研困扰的现状,陈教授把有关“如何提高教育科研实效性”的问题汇集起来研究,用对话的文体来呈现,用讨论的方式来表达,力求让教师在教育科研中理解幸福、追求幸福、创造幸福、感受和体验幸福。
全书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教育研究,我心有主”。从中,我明白了对我们中小学教师来讲,采用过程范式更为实际,也更有价值。教育科研不只是解决“是什么”的认识问题,而且是解决“分析目的和手段”的“怎么做”的实践问题。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对知识的新的认识,突破了教师教学的方式和手段,产生或获得了新的实践效果,而且更新了自己,超越了自己。
第二部分是“修炼发现研究问题的慧眼”。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在实践活动中发现研究问题,除了从实践困难中发现研究问题,还可以从实践的困惑中发现研究问题,或者从实践的经验中发现研究问题。其次我们要从学习思考中发现研究问题,不要拘泥自己的学科教学,要跳出自己的小圈子,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认识教育,这样更容易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得到一种新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第三要从热点难点中发现研究问题。现在上级和学校不时会有新的任务和要求,如果老师整天处于应付中,那么就没有时间研究自己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陈教授也给我们出了个好主意,他告诉我们可以把上级和学校的要求变成自己的研究问题,这样研究的成果更容易得到认可,而且也让工作更有成效。第四要在纵深漫溯中理解研究问题。对我们的专业生活来说,向纵深漫溯,对教育基本概念进行一些思考和研究,可以为我们的工作寻根,从而使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部分是“规划研究行动”。就研究课题的选题来说,我们要从“价值、新意、可行性”三方面考虑。研究思路,我们可以将他人的经验运用于实践,进行具体化的思考,也可以在经验概括中抽象出来的东西进行实践。
第四部分是“脚踏实地做研究”。这部分的阐述让我明白了“行动研究”不分离,它是最适合我们一线教师参与和实践的教育科研方式。我们做研究,要善于反思,善于总结,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进行。
第五部分是“成为优秀的研究性教师”。要成为优秀的研究性教师,我们就要做到务实求真,尊重他人,不畏艰难。
书虽然读完了,留给我的思考却没有停止,我将以此为指导开展我的课题研究,做一个幸福的科研型教师。
中秋,一年中月圆之甚,亲朋好友相聚之时,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倍思亲!!
一个人,走在喧闹的街市,冰凉的心情与四周相聚的人们越发显得格格不入。打了好多电话,好多次说好了中秋打电话的,说好了的,是你的敷衍还是我独自认真了?
突然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被遗忘在角落的玩具,那种感觉很差。只有在无意中瞥见我的时候和周围没有人或事物的时候才会记起我,记起原来还有这么一个玩具,这么一个人!
《礼物》是你推荐给我的一首歌,每个人都有一份礼物,就是为另一个人付出。突然拿出来听了好久好久,我想我一生中也就只有这份送不出去的礼物吧!一个致命的肋骨
手机里那么多号码,却不知给谁诉说现在的心情。是啊,想离你近些,想天天和你讲话,工作很不顺心,也许很多人都听厌了,可是还想抱怨。
我喜欢坦诚相待的朋友,可那样的\'太少太少,我最不愿接受的便是欺骗。就算有什么事情,那就不能解释一下吗?解释有那么难?
我想埋葬我的感情,让所有人都不知道我的心情,我一次一次的对自己说,可听到声音,看到人后又一次一次的不了了之。也许上辈子我欠下的债,这辈子必须还,所以我选择放弃挣扎,继续傻傻的去喜欢,做傻傻的自己,只是忧伤的甜。
几十年后,当我永远的离开了,永远,或许就是明天,我离开这个世界了,我希望有人可以想起我,我会用我的灵魂去保佑他(她)有情人终成眷属
今天中秋,我很不开心我不喜欢那种感觉!!!!!
——题记
按说,教师与乞丐是不着边际的,既无共同的话题,又无相同的志趣,怎能搭上话呢?可这里的教师与乞丐就有些特别,他们虽不相识,也聊开了。并可得到些许乐趣聊以自我安慰一下孤寂的心灵。
教师走在街头,这里虽不是什名城古镇,却有几条不小的街,能容纳许许多多的人,形形色色在这多可见了。教师穿着整齐,梳着打扮都入流,踏着方步意趣泱然的走着,思索着待解决的问题。无意间就碰到许多熟人,有开店的今天出来走走,有搓麻将的今天亦出来看看,还有一些茶友酒友的今天多出来晒晒太阳,看看这街了。教师准备着和他们说话,他们倒把教师冷落了。打了个招呼就继续的看着,留下教师在那独自哀怜。
教师想着这事,进了一偏街,无聊的走着,希望有新鲜事能发生改变下心境。正想着,走到了偏街的一角。这里光线暗淡,人也稀少,出现在这里的多应是些无聊的人。那几个开着的店也生意全无,门半开半掩的,就是走到店口也望不到店里有生气。店主也半死不活,不理不睬的。教师正走着,面前出现了两乞丐。一个笑意迎人,一个却黑着脸,像是受了同伴的气。不留意间,两乞丐撞了个满怀,把教师也磕了一下。这意外的发生,使教师忙打衣衬,扇那黑尘,心理一惊一诈的。自己虽不虚视乞丐,但与他们磕着肯定很晦气,就像走在这死寂的街角却有人用脏冷的水泼在自己身上,忙用手去扇,打着冷颤,显得很狼狈。好在这偏街有两乞丐在就活了,刚才的\'死寂在这不见了。这死寂乞丐是不知的,终究被他们打破。看那两乞丐,互搀互扯着,对教师却赔着笑脸,像什也没发生。教师心里乐了,刚才的冷颤也去了。
教师觉的这新鲜,就饶有趣味的看着,无意间笑出声来。两乞丐这才反应过来,刚才还有人在扇尘,不会磕着了位大爷吧?这可不是好事,于是机灵的放开,捡起破竿破碗,拱着手向教师说些不中情的话。教师觉的能听懂乞丐的话也荣幸,不自然的拈出5元钱递给了两乞丐,仔细打量起他们来。他们头发零乱着,穿着也怪异,身上散发着异味。一个高高的个儿,以前像是见过,听说还受过啥打击却能活的如此自在,算是这偏街的一异类。还有一个瘦的可以,两只大手就像两把扇,用来扇凉定能虎虎生风。
由于教师的举动不合群,两乞丐倒胆怯的跟教师搭腔。“先生没事吧!乞丐冒犯了。”教师忙接腔,“没事,只是无聊的慌,想要寻些乐子。”两乞丐像是对无聊产生了兴趣,忙问,“无聊是啥东西,能吃还是能睡。要是您不要,赏我们也乐意。”教师听了师心大发,一定要开导开导他们无聊是啥?这可是功德无量啊!于是向街的黑角指了指,走到街旁,蹲在暗角里。
两乞丐亦步亦趋的,可他们坐在了脏湿的地上。教师说“无聊不是东西,却比东西可怕。东西可看见,厌了就扔。无聊却扔不掉,只出入在你生活中,困扰着你又抓不住,使人闷的慌。”两乞丐缄默着,倒没忘记笑,落出了满口的牙,又黑又黄的。教师为难得有两这么听话的乞丐暗自庆幸,说“像你们,生活多自在,想吃就吃,要睡便睡,不用受那闲气,不知啥是恼,当然不无聊。可我却不同,要想着学生,又要顾着领导,担忧着前途。钱途也不宽裕,买房买股买保险的用钱可多了,真扰人,无聊的慌。”像是这时才缓了口气,看着两点头笑着的乞丐开心极了。两乞丐一听有钱图,忙说“无聊啊!可好了。不然你又怎会无聊呢?钱途就在眼前,伸手就可了。”对于乞丐这句无端的话,教师觉得两乞丐像是慈爱人间的救世主。是啊!钱途,伸手就可了。为这句话,又另给了两乞丐5元,可不拈了。说“人活着就要吃穿、奋斗,世俗了也不畏惧。像钱就比无聊好多了,我怎会无聊呢?以后得改。就像我的学生,总不愿跟着我转,却爱到书店去瞎逛。有话不对我说,却能对着无情寡味的电脑聊的乐此不疲,真是不应该啊!”由于教师说的顺畅,乞丐一听就乐了,忙点头说是啊,是啊。对着两意趣正浓的乞丐,教师觉得这时离 开,抛下两不蕴世事的乞丐真不应该。但他得走了,雨后总是天晴,这街又有人来往。教师走着,留下两听话也要遭人弃的乞丐,思考着问题。想这两乞丐,就是现代文明的阿Q,他们不知人的伟大与人世情爱,却也活的自在。不用为爱发愁,不会因情生恨。他们只是附和着人,受着欺凌与施舍,真像阿Q。但他们想吃就吃,要睡便睡可自在了。不像有些人,被社会所羁绊,因为画圆却像Q而发愁,以至也想像乞丐一样走一条较阿Q的路,一时解决了,一世也就得到了解脱。灵魂也多了些洁白,等上帝的光临来解救出去,上升到天堂,享那人世清福。不然从古至今怎有那么多的人会沦落为丐呢?好好的自我安慰着,有些幸幸焉,想世俗就应该厌恶乞丐。
教师走出了偏街,觉得外面的世界就是宽敞明亮,不用像乞丐一样固缩一角。抬着头、挺着胸的走着,像个打了胜仗后凯旋归来的将军在接受人民的拥戴。盘算着今年又该评优了吧!奖金要领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