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提到一个“绿灯思维”。“绿灯思维”指的是,当我们在遇到一个新的观点或与己相左的意见时,第一反应是:这个观点一定有用,我应该怎么运用在自己身上?
与之相反的“红灯思维”,是指遇到与自己不一致的观点时,第一反应是找理由反驳。
仔细想想,很多时候当我们遭遇到不同意见和观点时,下意识的反应就是“我要如何来驳倒他?”而不是想想“他的这个说法很有新意,我能不能用在自己身上?”这就是我们潜意识里的“习惯性防卫”。更可怕的是,我们常常意识不到自己的“习惯性防卫”。
其实,所谓的“绿灯思维”就是保持一种“空杯心态”,愿意接纳任何观点和意见,而不是预先下判断,这样才能帮助自己成长得更快。
我在见习闲暇之时找来了人生哲理之书《格局》细细品读。古人云:“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那么你的格局有多大,你的未来就有多大。不管你在人生的哪个阶段,《格局》,这本书都非常适合你。它和别的书不一样,其不单单是灌输鸡汤,更引领你思考人生格局,引领你走向未来。
书中的良言名句有很多,如“人生就像魔兽世界,每个种族都有优点和缺点,你能克服你这个种族的`缺点,你就有可能在这个种族里面成为人才。而你假如拥有了其他种族的能力,那你就有可能成为一个领袖。
“你的生活问题就是你的层次问题,你在社会中位置的高低,决定了你看待问题角度的高低。”
“进是勇气。停是智慧。”等等。
当你细细品读这些良言时,你会发现,每读一遍就有一遍的体会与收获。其实人生就是如此,格局越大视野会越开阔,视野越开阔你想做到的事就越容易做到,人生就更多了一份从容不迫,少了一份焦虑不安。
我有一句记得很清楚的话,来自马云:“不是你的公司在哪里,有时候你的心在哪里,你的眼光在哪里更为重要。”
读书时我也联想到一个故事,三国时期曹操生性多疑,每天都担心自己被谋***,也曾跟大臣讲,孤好梦中***人,睡觉时不让大臣靠近。有一次曹操睡觉时被子掉了,侍从看见了过去帮曹操盖被子,谁知曹操突然跳起来***掉了侍从。第二天曹操假装难过并向大臣们询问事情的经过,并命人厚葬。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曹操的用意,唯有杨修说不是丞相在梦中,是我们在梦中啊。此话传到曹操耳中,令他十分嫉恨,为后来的杨修之死埋下了伏笔。看清一个人,不揭穿,不是因为懦弱,而是格局。如果此次较真,只会让自己的心疲惫不堪。甚至引来祸端,水深不语,人稳不言,聪明不需要张扬,看清一个人也不需要揭穿。这才是真正的大格局。
《格局》一书虽字数有限但道理无限,希望大家有时间一定要拿来读上一读。
某国产古装电视剧最近引得观众哗然,片中主演大量使用抠图和替身,不少镜头破绽百出。明星高薪低能,沦为"表情包",属实可悲可叹。追其根究,我认为还是格局太小,为了捞快钱,而心浮气躁;走不出舒适圈,缺少专注投入,难有进步空间。
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雪健曾说:"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我想,所谓的"小演员"就是指呆在舒适圈里、缩在小格局的一类人。他们急于在最短的时间内积累最多的财富,多接戏、滥接戏,自然不可能花费更多心思在琢磨剧本内容和塑造人物形象上,亦或是踏实努力与否都能得到相等的高报酬,不愿吃苦受累、耗费精力,便敷衍了事,贪图舒适安逸。但长期以往,必像温水煮青蛙那样,会展露其背后暗藏的危机,不仅不利于个人发展,更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
打破小格局,走出舒适圈,利于个人的提升,才能看到更为广阔的天地。作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曾经居于山水画的一隅,后拜师受启才感受到绘画境界之深奥,他走出舒适圈,面对自己所不熟知的领域,勤学苦练,最终不仅在绘画领域登峰造极,更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同样是天赋极高的方仲永,却眼见狭隘,格局太小,醉心名利虚荣,不走出舒适圈去苦心求学,于是"泯然众人矣",变成了历史长河中一颗籍籍无名的灰尘。
狭隘和封闭将会受到现实的摧残,甚至走向毁灭。狭隘和封闭者往往不去了解、学习、接纳舒适圈以外的东西,他们熟悉圈内的事物,能得心应手,小有所成,于是慢慢依赖上"小格局""舒适圈",爱上周围的墙,恋上狭小的屋,并失去了进步的机遇跳板。那么该如何走出舒适圈,打破小格局,奔向更广阔的天地呢?
打破小格局,走出舒适圈,应该改变心态,协调当下利益与长远目标,提升能力,开阔胸襟,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向世界探求,面对纷扰的世事,名利的诱惑,我们要戒骄戒躁,从容淡定,沉稳踏实,方能知止而后定;要肯吃苦、信念坚定,小格局的突破需要磨练,舒适圈外更多的是未知的困苦,吃得苦中苦,才能提高格局,战胜自我;打破小格局,走出舒适圈不意味着放弃所擅长、所熟知的领域,它更是一种自我交流、自我融合、自我突破的过程,在一定的格局、圈子内打下牢实的基础,能助力突破发展,好比一棵树,首先要牢固地扎根于脚下,才能舒展繁茂的枝叶,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一个人只有一次生命,但幸运的是,万物之繁华,世界之广大,给我们的人生创造了无限的可能与进步空间。人生不能只局限在一个范围内,不能被简单的定义。让我们打破小格局,走出舒适圈,去探索更多人生曼妙的风景吧。
坐井观天,安知天地之广阔。偏安一隅,又怎能看到世界的多姿多彩。面对蝼蚁,你若庞然大物。身处宇宙,你却只如一粒尘埃。所以,我们的眼界不能局限,要放眼世界,着眼未来。
《庄子》有云:“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可见环境决定了人的认知。但这只是普通人。圣人之所以伟大,一方面在于他们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眼界心胸,有容天地的胸襟,才能容下未知与神秘,才能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小溪浅薄,使它局限于自己的半亩方塘。
人应当敢想,敢做梦。只有你有勇气做梦,才会有美梦成真的可能。如果你连想都不敢想,那么你也只能成为芸芸众生。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创始人洛克菲勒出身于一个平凡的家庭,但他并不因此放弃了通往成功的道路,他相信自己会闯出一番天地。敏锐的目光与前卫的思想使他一跃成为石油大王,垄断了全美的石油供应。假使他只是想谋求一份安稳的工作,便不会有他人生的辉煌。所以“敢想”是成功的基石,是远行的希望。
古代西方教会宣扬人处于宇宙的中心,因为人们不知道地球形如银河系的一粒尘埃,更不知道银河系外还有更广阔的系外空间。可是每个时代都不乏哥白尼,伽利略这样的人不满足现有的知识,挑战权威,去探索更浩渺的未知世界。
大海自负,使它忽视了别人的岁月静好。
百万富翁不懂得平民百姓为何对特价商品情有独钟;乘坐缆车登顶山峰不懂得攀登者的艰辛。纵使古代统治者体恤民情,难道他们真能感受到民间疾苦?张养浩说过:“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究其原因,在于他们身居高位,享尽荣华富贵,不能将心比心体会百姓的苦衷。假如白居易未曾见过刈麦的妇人,卖炭的老翁,他也不会想到人生竟会如此艰难。能放平姿态,开阔心胸,才能注意到那些细节的美好与震撼。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我们只有开阔眼界,提升格局,不给思想设限,才可以审视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的种种。
要说看完《格局》最大的感触,主要有做事的方向、影响力、方法,对自己的反思,扬长避短,静下心来朝着未来前进。
本书不会告诉你究竟具体要怎么做,因为大家所处的行业和环境不可能都是相似的,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各自的路数,但有些大方向和思路都是一样的,遵循和掌握这些理论和方法,再应用到具体的实际中,最终的结果大概率是不会太差的。
如今我觉得看一本书后,不是说突然就学到、悟到、掌握了书中的论点,知识或者技能,这一定是需要时间去消化的,是体现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所以此书的架构就是每章几个论点,然后吴军老师根据所提供的事例来给大家一个总结。而到个人怎么做,就要实际问题具体分析,使用相关的方法,保持良好的心态去做每一件事。
书的七个主题是:人生的格局、命运的力量、生活的节奏、智者的见识、心智的成长、悲观与乐观、未来的法则。
既有做人做事的忠告,也有工作生活的意见,确实会让人多反思自己,个人现在处在何种水平阶段,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当前的小环境和大环境是什么样子。
对于工作上来说,颇有感受的就是做事需要主动,尽量少点重复性和机械性的工作。关于这一点,可能你***工作和所处的团队当前无法带给你更多的技术和深度,所以这时候就需要靠自己,找点方向和目标。但又一步讲,靠自己这个事情,如书中提到,要摆脱“低水平的勤奋”和“越忙越穷,越穷越忙”,真正的进步和成长是建立在效率、成功率、影响力等量级的相乘,不要看起来每天很勤奋、很忙的样子,但没有质的提升。如果有这个情况,一定要静下心的分析和思考,要做什么和怎么做,方向和目标在哪里。
第四章智者的见识,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可能会让你成为智者的思路和方法。让我感触挺深的是关于恩师一章,因为上学时我的学习成绩还真的是和对应学科的老师密切相关。在喜欢这个的老师的前提下,老师也能带给我更多的帮助和思考。同样的,工作后身边有很好的导师,在日后的职场中一定会让你收获颇多。
而不论是智者,还是悲观与乐观一章,对于心态和情商的论述也是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因此毕竟工作和生活的心态,是会影响很多的事情。拥有好的心态,是成长和成功的必要条件,因为你没有一个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社会和国家,那么势必会影响到未来的发展。很喜欢以前看过的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
以前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环境,遇到的人和经历的事都是不一样的,但最终才发现,其实大部分人的目标和方向却都是一样的,满意的工作,和谐的家庭,美好的未来。
格局依旧需要慢慢培养,为了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希望可以继续加油。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