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嚓!”随着钥匙的转动,母亲那个被她小心保护着的,像化妆品盒的小盒子被打开了,小盒子上都是美丽的花纹,听母亲说,这是她出嫁前外公为她做的小盒子。母亲小心翼翼地打开了盒子,就像在护着一件珍宝一样。她从里面拿出了一张照片,我凑过去看,原来是母亲与父亲的结婚照,照片已经泛黄了,但仍能看出照片上的两人笑得很开心,很幸福。母亲看着照片露出了和照片上一样的笑容,开口说:“这是我和你爸爸当年的`结婚照……”母亲讲起了她和父亲的往事,从相遇、相识、相知再到最后的结婚,我从母亲的语气中听出了满满的幸福感。
聊到当年父亲的糗事时,母亲笑得尤为开心,我想,这就是幸福吧。母亲如待一件易碎物一样把照片放回了盒子里,恋恋不舍地看了一眼,又从盒子里拿出了另一件东西——是一个小木盒,我问:“这也是外公做的?”母亲呵呵一笑:“不,不是,这是你爸爸做的,亲手做的。你爸爸向我求婚的戒指就放在这里面。”母亲似是想到了什么好笑的事儿,呵呵直笑,我一脸迷惑地看着她。母亲边笑边说:“你爸爸当年手可笨了,这个木盒还是向你外公学的呢!刻得也不好看!”
母亲虽说不好看,但却一直把木盒拿在手中,紧紧地拿着,摩挲着上面的每一个刻痕,眼睛都笑成了月牙形。我仿佛看到了父亲一笔一画,小心又认真地刻着这些花纹,刻得手上都是伤,但是却一脸幸福地把戒指装进了木盒送给母亲,我明白了这就是幸福。
母亲把盒子里的东西一个一个地拿出来看完后又放了回去,脸上是溢出的幸福,把盒子锁上后,就把钥匙放进了一个红色的小香袋里,上面绣着两只鸳鸯,我知道那是外婆绣的,母亲非常的珍惜和宝贵它。看着母亲,我再一次地明白了这也是一种幸福。
幸福就是如此,每一件小事都可能是一种幸福!在这么短短的一天,我懂得了幸福是什么。
这本书几年前看过,时隔几年后再看,丝毫不记得这些内容,这算不算是白看了。
看的时候要恨不得每页都画上重点,可是要我用自己的语言再复述时,却不知从哪说起,这算不算没看懂。这本书是《你就是答案》,作者是武志红。
全书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尊重自己的感觉。
记住这七个字,很简单,可惜人要做出改变,光靠记住是没用的,还是得靠自身的体验和实践,就好比纸上谈兵终究是纸上谈兵。
尊重自己的感觉,每个刚出生的婴儿都知道,他们饿了哭、尿了哭、白天哭、晚上哭。
总之,只要他们有需求,总会无时无地地发出信号,才不管外界环境是怎样的,这是典型的尊重自己的感觉。
有需求了,马上发出信号,直到被满足为止。
抚育者听到宝宝的哭声,是积极开心地回应还是故意拖延或者带着情绪回应,对宝宝而言,影响甚远。
宝宝发出信号,得到积极回应,这会在宝宝心中形成一个观念,自己是好的,值得被爱的,世界是接受我的,我的需求都会被痛快满足。这样的良性循环下,形成的是一个自信的人格。
当然,有积极回应,自然也就有没被积极回应的。没能够被积极回应,甚至无回应的宝宝,极容易形成自卑的心理。所谓自卑,是一个人内心里觉得自己不被爱。婴儿期形成的关系模式,影响着童年期,童年期又影响着成人期,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
自信的人,即内心里相信自己会被爱的人,更容易尊重自己的感觉。他们不会活在旁人的评价里,他们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判断的标准只有一个:我想这么做。不会为了讨好旁人或者像别人证明自己,而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内心自卑的人呢?说白了,内心其实还是小孩子,还停留在向内在父母求爱的模式里。这个内在父母,随着环境的变化,可能是老师、同事、上司、老公、朋友......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他们的态度和感受,把自己的感受放在后面,仿佛只有得到他人的认可,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书中内容很多,从各个方面来告诉我们,怎么才能做到尊重自己的感觉。
简而言之,先看见,看见自己的行为模式,看见自己是否爱活在想象中。看见之后,再一步步朝改变的路上前进。
我个人的体会是,先从小事做起,像我们这种长期没活在自己感受中的人,就像被关久了的小鸟,就算把笼门打开,都不知道该怎么飞了。只能慢慢来,先从生活最小最小的事开始,从吃饭穿衣这些最小的事情开始,慢慢呵护自己的感受,把它养大。
其次,让自己从小孩子的模式中走出来。自己已经不是小孩了,小孩子惯用的求爱、求关注、求怜悯的方式已经过时啦。自己为自己负责,自己先爱自己。好比银行只会借钱给有钱人,爱的世界也一样,不缺爱的人才能得到更多的爱。
妈妈,你知道吗?你就是我的晴天。
我猜,小时候的我一定让你摸不透吧。听你说,小时候我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有一次,你费力的为我穿上了鞋,鞋带也系好了。你一走开,我就解开鞋带,脱了鞋,又自己穿了一遍。你很开心,因为我学会了自己穿鞋系鞋带。你那时一瞬间的`笑颜,便是我开心的时刻。
你知道晴天娃娃吧。我很喜欢那些晴天娃娃,但你不同意给我买。我觉得,可能我已找到了自己的晴天娃娃,不就是你吗?
你可不知道,你那每一个表情,在我眼中赛过西施。所以,我在尽我所能,全心全意地爱你。
你在我眼里,总是晴天(笑),没有见你阴天(哭过),所以我也很乐观。
妈妈,是你,为咱们家添加了欢笑;是你,让咱们家虽不富裕,却透着一种温馨的家的味道;有你,才有了一个阳光向上的我。
我因你而快乐、伤心、烦恼、生气,不就是因为你就是我的天气开关吗?
妈妈,你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你就是我的晴天!
因为当我们是孩子的时候,我们是完全依靠别人而活着,我们采取一种有条件回应模式而活着。
而当我们长大成人呢,我们仍然可以保存着这种凡事依赖别人,凡事找理由的习惯模式。这就是人们的依赖心理,我们一旦走进生活,走进社会,我们仍然会期望别人会来照顾我们。
我们总是认为别人应该为我们面临的事情负责:认为政府应该为我们的生活成长负责。
在生活中,认为朋友应该关心我们;在工作上,认为主管应该照顾我们;总是想尽办法来逃避责任,不断的找理由、找借口,认为是别人或其他的事情导致如此,丝毫没有我们自己的责任。
其实我们并没有权力来把责任推给他人,自己是否要承担责任,特别是当你成年之后,你就没有权利来选择应当负的责任。假如你希望发挥你的潜能,希望事情变成自己所期望的形式、结果,你必须下定决心负起完全的责任。
英文中“责任”是由“反应”与“能力”所组成的。所以,当我们能够很有效地面对与反应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就是我们快速成长的时机。
在政治的环境中,我们往往要求政府做更多的事,要政府负责照顾我们但我们却没有将自己的控制权交给政府。
其次在刑事司法系统中,几乎所有的.罪犯的相同特点,是他们拒绝对他们所犯的罪负责任。
还有在医学界上所面临的病痛,几乎都是起源于心理上的问题,我们却期待医生要为这些事负责任,将我们治疗好!
所以假如你希望在生活中做一些改变,就要先完全的接受、承担生活中所有自己的责任。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