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后,鲨鱼妈妈在一个小海沟里见到了小鲨鱼,它被儿子吓了一跳。小鲨鱼所在的海沟食物来源很丰富,它就是被鱼群吸引到这里的,小鲨鱼在这里应该变得强壮起来,可是它看上去却好像营养不良,很疲惫。
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鲨鱼妈妈想。它正要过去问小鲨鱼,却看见一群大马哈鱼游了过来,而小鲨鱼也来了精神,正准备捕食。
鲨鱼妈妈躲在一边,看着小鲨鱼隐蔽起来,等着马哈鱼到自己能够攻击到的范围。一条马哈鱼先游过来,已经游到了小鲨鱼的嘴边,也丝毫没有感觉到危险。鲨鱼妈妈想,这下儿子一闭嘴就可以美餐一顿,可是出乎它意料的是,儿子连动也没有动。
两条、三条、四条,越来越多的马哈鱼游近了,可是小鲨鱼却还是没有动,盯着远处剩下不多的马哈鱼,这个时候小鲨鱼急躁起来,凶狠地扑了过去,可是距离太远,马哈鱼们轻松摆脱了追击。
鲨鱼妈妈追上小鲨鱼问:为什么不在马哈鱼在你嘴边的.时候吃掉它们?小鲨鱼说:妈妈,你难道没有看到,我也许能得到更多。
鲨鱼妈妈摇摇头说:不是这样的,***是无法满足的,但机会却不是总有。贪婪不会让你得到更多,甚至连原来能得到的也会失去。
其实人又何尝不是这样,有些时候,得不到的原因不是你没努力,而是你的心放得太大,来不及收网。
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设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例如:
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技术的力量。
青年拿到宝石后,就准备去摘金荔枝了。他突然机灵,想:我干嘛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摘金荔枝,我向绿宝石许愿就行了嘛!于是,他对绿宝石说:“美丽的绿宝石,能帮我摘5颗金荔枝吗?”过了几分钟,5颗金光闪闪的荔枝就出现在了他的面前。青年高兴得不得了,便又向绿宝石说:“我还要世界上最棒的沙发、食物、衣服、珠宝……”青年刚说完,这一切就呈现在他的面前。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已经过于贪婪,会遭到一个很毒的报应。
青年带着物品去向公主求婚,国王见他人长得英俊,又很富有,况且还带了金荔枝,就答应再过一些日子把公主嫁给他。
(一)概念: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二)借代的种类:
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2、具体代抽象,例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3、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4、形象代本体。例如:上面尘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5、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同元写处,月光如水照绍衣。
6、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捧腹”是“笑”的结果)
7、资料代本体。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三)借代的作用:
1、以简代繁;2、以实代虚;3、以奇代凡;4、以事代情。
(四)运用借代需要注意。
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
(五)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2、不同点: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其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
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的某些方面的相似。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一)概念: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证据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二)排比和种类:
1、成分排比 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
延安的歌声 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分句排比 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3、单句排比 例如:
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肢下踩。
4、复句排比。例如:
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 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象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
(三)排比的作用:
1、内容集中,增强气势;2、叙事透辟,条分缕析;3、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四)排比与对偶的区别:
1、对称性与平列式。对偶是二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对偶必须对称。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3、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
(一)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恰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二)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三)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于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②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砖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儿。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恰似点。
(四)比喻的种类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
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征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蟑。
除此暗喻还有许多变体值得注意:
①本体和喻体是并歹、关系。例如:从喷泉里喷出来洋,(“花”修饰“海洋”)
②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例如: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例如: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元豪杰怕熊罴
4、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共说明一个本体。例如:
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五)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
2、化深奥为浅显;
3、化抽象为具体;
4、化冗长为简洁。
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屋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例如: 就说蒋筑英吧.已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跑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满足么?(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用否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反问与设问的区别:
1、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砌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