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大江南北风景迥异,森林繁盛的西双版纳,风和日丽的江南水乡,秀美婉约的苏州园林,奇幻卓绝的张家界……这些地方都给人们带来一种清新、闲适的`感觉,使人的心情得到放松。然而广阔无垠的大西北又是另一番迥然不同的风格。它以自己的雄浑和壮丽向人们展示着大自然这个造物主赋予的奔放和豪迈。当你踏入这片土地,连绵不绝的山峰、荒芜的戈壁滩、古老的黑山岩画都在诉说着它们独有的魅力和风韵。
来到大西北,最震撼我的是当地的文化和民俗风情。每吟一句陕北民歌,都带着悲怆的韵味;每唱一次粗犷的信天游,整个肺腑都充斥着豪迈;每看到一幅比划,都被隐藏在其中的厚重历史所感动。正是这些在我们看来最流于民间的歌曲、绘画才能代表西北风情,才能给人们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在课本上,我们会学过很多描绘西北风情的诗句,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能就是因为这些景色远离我们的生活,才笼罩了一层神秘莫测的面纱。
来到大西北,除了接受文化的熏陶,我也领略到了一群可爱的人。生活在西北地区的人们,天生性格中带有一股豪爽和好客的热情。他们中间有的是祖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有从中国各地迁徙到这里的人们,但是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梦——建设大西北。是他们的辛勤劳作、艰苦创业,抹去这片土地的荒凉,把它建设成祖国的粮仓。奉献了自己,丰富了西北的景色,这群人才是大西北最美丽的景色,也是我这次旅行最有意义的地方。
春姑娘迈着轻快的脚步来到人间,迎着旭日的朝晖,我来到了景色秀丽宜人的北坛公园。
走进公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巍峨的史公塔。它又名\"八大塔\"。史公塔共有7层,每一层都有8个塔角。每个塔角上挂着一个小铃铛。当微风轻轻拂过人们的面颊时,总能听到铃铛那清脆悦耳的响声。塔窗上有一个白蓝相间的青瓷佛像。塔顶竟然长着一棵令人称奇的树。
顺着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向东走,一片茂密的小树林便展现在我眼前,刚刚抽出绿芽的小树,宛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姑娘,略带羞涩。树枝随风飘荡,好似一位正在梳妆打扮的闺中小姐。
穿过小树林,向北走,就来到了人工湖,湖水微波荡漾。湖底几条小鱼在自由地\"玩耍\"。湖面上,几条卡通人物小船在行驶着,人们坐在船上聊天、观光,好不逍遥自在。看哪,一座汉白玉石拱桥架在两岸,连接南北,多壮观呀!
公园的西侧是我们儿童的天堂——儿童乐园。这里的娱乐项目很丰富:骑马场啦,碰碰车啦,蹦蹦床啦……这里人很多,欢声笑语不时传了过来。游乐场的老板,周围的小商贩们忙也忙不过来,尽管如此,他们脸上仍然洋溢着欢乐的笑容。
离开北坛公园,我浮想联翩……我很想变成一朵娇艳的花儿,点缀它;也很想变成一只小鸟,用动听的歌喉赞美它。很想很想……
在素描绘画当中,最关键的当然是结构。
现实中很多画家,由于对人物或物体结构缺乏了解,最后只能走形式的路子,在创作中很难拿出具有深度的力作。虽然我们已经有了方便的照相机(现在都使用数码相机)和扫描仪,可以在电脑中处理图形,能够省却很多造型的麻烦,但是,形是形,结构是结构,并不是一个概念。对绘画的过程而言,形是附着在结构之上的表象,而结构才是对象的支撑;外在形的轮廓无法真正表现对象的内在美。
我们所观察到的对象的外形,那是一种表象,一种轮廓。当对象一旦变换位置,而我们又缺乏对结构的了解,就很难着手。在初学阶段,几乎每个人都经历了利用稳定的三角形来确定形体的大体位置和构图,然后再用小的虚拟的三角形、方形等分解被画对象局部的位置,这样的方法最后只能是比葫芦画瓢,照相般描绘对象。
就像我们已经走过了充饥的年代一样,我们已经走过了缺图的年代,正跨入一个读图的时代。各种图形、图像、图库层出不穷,再用照相的方法——抄照片去再现对象,倒不如干脆去搞摄影算了,那我们还不如照相机来得客观。对画家来说,最难以接受的便是被人夸奖为:看画得多好,像照片一样。也就是说,那些个作品没有强烈、强调和更深层次的东西,缺少画家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和对对象的内涵表现的创意,这又怎么能算得上绘画的艺术作品呢?
艺术的真实,并不是纯客观的真实,而是画家通过自己的感官和手,表现画家内心的感受的一种艺术的真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刻画与刻划。
——谨以此作献给我亲爱的新婚妻子及所有水电职工的家属
带着妻子的不舍与家人的声声叮咛,在新婚的第十天,我随着四名同事踏上了西北之行的旅程。作为水电建设者的一份子,早已习惯了颠沛流离的漂泊,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我们常年在外,穿梭于崇山峡谷之间,在烈日和雨水中默默地诠释着我们短暂的青春。三峡、葛洲坝、四川锦屏水电站……在我们创造一个个辉煌业绩的背后,是我们对亲人的无限愧疚:激动的是归家的急切;酸楚的是子女呼唤相框中的自己为爸爸的尴尬;痛苦的是双亲膝前不能尽孝的歉意……
列车一路西行,沿途经过湖北、河南、陕西、甘肃四省,于第二天下午进入新疆境内,穿过遍布窑洞的黄土高坡,我们进入了茫茫戈壁,放眼望去一片苍凉,地面零星点缀着片片枯黄的矮草,显示着鲜有的生机,滩上偶尔驰骋的汽车所扬起的黄尘如黄丝带一般,炫耀着这里的广袤无垠。每隔几十公里,你会看见一两座砖砌的小屋孤独地伫立于滩上,附近或多或少的绵羊悠闲地觅食。天边夕阳斜下,她灰黄圆润的色彩向所有的生物昭示着自己的炽热不可侵犯,由于此时地面高温所引起的空气对流,使得窗外的景色增添了虚无缥缈的幻觉,犹如梦境一般。此时令我想起了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句,只有在亲身体验了,才能真正那寥寥数字背后所蕴藏的意境,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所在,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之所在。
根据列车广播台的通告,我们的列车将于第三天的上午九点一刻准时到达终点站乌鲁木齐站,早已厌倦了长时间枯燥列车生活的我们,心情如即将放假的孩子一般激动不已,七点钟,早餐车准时出现在车厢内沿车叫卖,我们在饱受了两天列车餐食的摧残之后,一致决定忍受暂时的饥饿,等到达目的地之后再一起奢侈一番。正在这时,车厢内的旅客们都不约而同地向窗外张望,好奇之余我们也望向窗外,惊奇地发现一处壮丽的.景观——绵延十余公里的“风车森林”。放眼望去,几百台风机规则地排列在旷野中,银光闪闪的叶轮高速旋转,那迎风傲立的气势和活力,使亘古的戈壁随之神采奕奕。经过了解才知道,这是达板城风力发电厂,坐落于新疆九大风区之一的达板城谷地,这里一年四季都在刮风,每秒3~20米的“有效风速”每年持续6000小时左右,被认为是风能资源丰富区。这几百台风机昼夜不停地旋转着巨大的叶轮,将达板城的风转化为电,源源不断地输入到乌鲁木齐市。
经过四十个小时的艰难忍受,我们终于到达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乌鲁木齐,这里是全疆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也是中国西部国际要道的枢纽。一下火车,我们便感受到了她的神秘与雅肃。乌鲁木齐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地处北天山北坡、准噶尔盆地南缘,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内陆城市。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城市规划控制面积1600平方公里。乌鲁木齐市三面环山,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海拔680~920米。乌鲁木齐大规模开发始于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年)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之后,清政府鼓励屯垦、减轻粮赋,乌鲁木齐农业、商业、手工业一度有较快的发展,成为“繁华富庶、甲于关外”的地方。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在今南门外修筑一座土城,即乌鲁木齐城池的雏形;后至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又将旧土城向北扩展,竣工时乾隆命名曰“迪化”。光绪十年(1884年),清廷决定设立新疆省,定迪化为省会。从此迪化成为新疆的政治中心。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12月17日,迪化市人民政府成立,重新划分建立机构,至此,城乡各级人民政府初步建立;1954年2月1日,迪化正式恢复使用原名乌鲁木齐。
随着拥挤的人流走出车站,我们很快便联系上了监理部来接我们的司机师傅,来接我们的是两辆红旗车,这时我们发现,停车场上停的轿车大部分都是红旗车。司机是本地人,热情而健谈,得知我们还没有吃早饭时,便积极地到处联系餐馆,结果各处的餐馆都刚开门,没有早餐卖,新疆的时间与内地相差两个小时,我们刚到新疆便尝到了时差带来的苦果。热心的司机打电话联系了一家路途中的餐馆,要他们提前将饭蒸上,我们将于十二点到达。我们便继续开始了最后的征程,经过了解得知,我们的目的地距乌鲁木齐近六百公里,属于北屯辖区,大概要到下午五点左右到达。按照平时的安排,我们要下午两点才吃中午饭的,现在只有提前了,沿线的餐馆并不多,而且一般没有米饭,如果想吃就必须提前联系,以便他们提前准备,以节约就餐时间,要不然可能会耽误一两个小时。离我们到达吃饭的地点还有近3个小时,司机为了转移我们的注意力暂时忘记饥饿,便向我们介绍起了乌鲁木齐:乌鲁木齐有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境内天山冰川和永久性积雪面积达164平方公里,固定储量达73。9亿立方米,有“天然固体水库”之称。发源于天山冰川的乌鲁木齐河等四大水系,年径流量9。17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8。5万千瓦。山区有繁茂的天然森林和60万公顷草场,可利用的野生植物300余种;地下矿藏以煤为最,储量约为100亿吨,故乌鲁木齐又被称为“煤海上的城”。
汽车行使的公路犹如丝带穿于戈壁之中绵延修长,坐在车内,只见修长的公路起起伏伏伸向天际,周边是一望无垠的戈壁荒滩,几十甚至上百公里都不见人烟,但是我们发现,每隔近百里都会有一座孤零零的空砖平方立于荒滩之上,面积不大,大概十几平米左右,司机告诉我们,这时那些游牧民族的人盖的,是方便后面的人迁徙时在途中临时栖息居住用的。这时突然想起了在火车站看到的红旗车,便问司机在新疆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红旗车呢,毕竟红旗车在国内有着“政府车”的称号。司机告诉我们由于新疆路况的特殊,对车辆的性能要求较高,红旗车底盘较其他轿车高,性能也较其他车辆更适合新疆的路况和气候,因此这里的长途出租车一般都是红旗车。
闲聊之间不知不觉中,我们到达了吃饭的地方,说实在的,新疆人的手艺确实不怎么样,但是饥饿中的我们早已失去了品滋论味的矜持,谈笑间,杯盘早已狼藉,这时才明白,原来一切的道德与品位都是建立在温饱基础上的。
午饭后我们继续上路了,我们车内有一位同路的陌生人,经过一路的攀谈,我们彼此熟识了不少,原来他来自湖南,是来开金矿的。由于这两年内地对金矿开采管理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淘金者都涌向了新疆阿勒泰地区,新疆阿勒泰地区的黄金蕴藏量相当丰富,司机师傅说这段时间基本每天都能遇到去阿勒泰的淘金者。
正聊得开心,车子突然一个紧急刹车,我们猝不及防整个身体都弹了起来,定神一看,原来是一只黄羚想穿越马路差点与车相撞,这一突然事件着实把小家伙吓坏了,返身跑了回去,站在那里远远地望着马路,仿佛还惊魂未定。司机给我们介绍说,黄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藏羚羊属同一科。现在我们通过的地区叫火烧山,是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之一,正说着,我们便看见了左边的野生骆驼悠然自得地信步于戈壁之中,右边几头野驴扬蹄驰骋,似欲与轿车一决雌雄。戈壁滩上的勃勃生机令我想起民歌《敕勒川》中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之句。
车窗之外,炽热的骄阳炙烤着大地,此时坐于空调车内的我们依然能感觉到高温的肆虐。此时的气温要比内陆要高出五摄氏度以上。司机告诉我们,新疆有句俗话:早晨皮袄中午纱,晚上围着火锅吃西瓜。这是新疆气候的写照。新疆夏季的昼夜温差在二十摄氏度左右,一天可以体会四季的气候,早晚冷,中午热,最高温度可达四十摄氏度以上,晚上最低气温只有十余度。
下午五点十五分,我们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喀腊塑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处基地。这是一个坐落于戈壁之中面积约一平方公里的院落,院墙外围四周是宽约五十米的绿化带,种着西北的特色树——白杨,由于树木尚幼,每一棵白杨都用三根铁丝呈等边四面体状斜拉固定于地下,以抵抗强风对树木的损害。树木纵横之间都挖成规则的沟槽,并沿线铺设了喷水管,由于戈壁沙漠化的原因,这里的土壤均是砂性土质,渗透性高,保水性差,因此必须对所种的植物进行定时浇水,直至其长大,根系深入地下。院内一条宽约二十米的环院人工“小湖”横亘于院门口,一条宽敞的汉白玉小桥横跨其上,小桥面宽能容两辆车并肩行使。在“人工湖”的对岸有一座长约五十米的沿岸长廊,长廊为简约的仿古风格。旁边的草地上是一座古亭和健身器材。长廊身后是两列四栋办公楼,办公楼后面是生活区。院内房与房间都有小型绿化带。在人烟稀少的茫茫戈壁之中,这座别致的庭院显得格外抢眼。
额尔齐斯河是一条流经我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跨界河流,在我国境内河道全长633km。喀腊塑克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福海县与富蕴县境内,工程区地理坐标东经88°45′~89°02′,北纬47°03′~47°12′。水库坝址位于库额尔齐斯河与喀腊额尔齐斯河汇合口下游2km,距下游已建的“635”水利枢纽35km,距阿勒泰市147km,距北屯镇约96。5km,距乌鲁木齐约528。5km。
喀腊塑克水利枢纽工程是引额供水工程的水源工程之一,也是额尔齐斯河流域规划中推荐的近期控制性工程,是额河干流上具有不完全多年调节功能的控制性工程。工程在维持当地流域生态环境和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用水前提下,具有向外流域供水、发电和防洪等综合效益,是一项以供水为主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喀腊塑克水库总库容24。19亿m3,调节库容19。18亿m3,最大坝高121。5m,水库正常蓄水位739m,死水位680m;喀腊塑克水利枢纽建成后可将引额供水工程2010水平年实现调水14亿m3的目标(其中引额济乌一期一步调水量5。6亿m3),配合建设西水东引一期工程后将引额供水工程的调水量增加至18亿m3(其中引额济乌一期二步调水量9。6亿m3)。喀腊塑克电站装机容量140MW,年发电量5。19亿m3,保证出力12。5MW;喀腊塑克水库建成后可将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由不到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
喀腊塑克在哈萨克语中是黑山头的意思,据说哈萨克人游牧到此,看见绵延不绝的黑色山峦,便将此地叫做黑山头,即喀腊塑克。现在的新疆地图上依然可以看见黑山头这一名字。在这里说是山,其实只是丘陵而已。在驻地周围是绵延不绝的丘陵地带,丘陵之外仍是丘陵,仿佛永远走不出去一般。安顿下来以后,吃过晚饭已是晚上八点,天空依然如下午四点钟一般明亮,只是太阳不再暴虐,气温也下降了不少,我们根据同事的指引,来到了距离住处约一里路的“喀腊塑克一条街”,所谓“街”,其实就是几间饭馆和几个小得可怜的商店,在其中的一间商店里,我给妻打了一个电话,电话中妻哽咽地告诉我,我走的那天,车开动以后,她和岳母追出了很远。在即将离开的日子里,妻哭了好几次,为了减少伤感,走的那天我不让她送,可是倔强的她却执意要去,在客运站等待上车的时间里,妻努力装作轻松镇静,可是我知道其实她心理很难受。此时的我无法想像当时她们究竟追出了多远,我没有想到以前电影中的镜头现在实实在在地发生在了我的生活之中。
逛完已是十点多钟,夕阳渐渐西下,如内地六、七点钟一般,踏着夕阳的余辉我们往回走,夕阳呈橙红色如腌出油的鸭蛋黄一般可人,天上云彩也被印得通红,整整大半个天空,煞是美丽,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火烧云,同时也知道了“红透半边天”这句话的来历。
晚上十二点,一身疲惫的我做着睡觉前的准备,走出盥洗室,无意间仰望天空,只见天空的颜色洁净而深邃,没有一丝污染,点点繁星如碎钻一般镶嵌其上,成一片星的海洋,这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内地所无法看到的景观。为求所谓的“发展”而损失诸多自然的东西,这究竟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呢?
独卧于榻上,枕着思念入梦,漫天的繁星是我的邮差,愿我的妻在今夜的梦中,能收到来自我的一脉墨香。
冬天终于过去了,春天踏着欢快的脚步来到人间。
寒风被赶走了,取而代之的是蒙蒙细雨。“沙沙沙”地飘向大地,仿佛在说:“春天到了!”公园里的景色焕然一新。
岸边,成排的柳树刚刚吐出嫩芽,叶子小小的,绿绿的。真像是春姑娘的长发,悠悠地在风雨中飘荡。绵绵春风把小草染绿了,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各种花儿
争先恐后地开放了。红的、黄的、紫的、粉的……不用人工栽培,它们就会自己在风吹日晒的关照下竞相开放。阵阵清香扑鼻而来。当然,如果没有那一片片青幽幽的小草的陪衬,花儿也不会显得多姿多彩。小草的叶尖上不时滚动着小水珠,像珍珠一般,要是太阳对着它一照,肯定会闪耀出珍珠的光彩。一棵棵落光了叶子的树木,正在给自己穿上绿莹莹的衣服呢!
小河清清的,当绵绵的细雨落到水面上时,就会溅起一圈圈涟漪。
雨终于停了。公园好像被清洗过了一遍,很干净,到处都是湿漉漉的。
春天的公园真美丽!
今年寒假,我和范布宁等三个小朋友一起去报了一个“素描班”,除了画架等材料,学费全免,连“学生”也是“老师”组织起来的。哈哈,其实是我想学素描,妈妈帮我组织的,因为她就是老师。
第一节课是教画圆柱。在正式画之前,先需要整理用品:铅笔要削好,画架要搭好,纸要铺好……我高兴得不得了,恨不得直接动手画,还得先看示范吧。先打一个框架,再打线条,深深浅浅……转眼间,一个漂亮的圆柱就诞生了,好像是放在纸上的,超有立体感。因为素描有高光点、亮面、灰面、阴影、明暗交接线五调子,把这五调子表现出来就有立体感了。看着妈妈画,我想:“这简单,看我的!”于是开始学妈妈的样子打框架。但有句话说的好:看事容易做事难。
刚开始打圆柱上面的那个扁圆时就发现:原来这么难!笔好像故意在和我作对似的,怎么也打不圆。而妈妈要求用直线组成圆,我却直线画成了圆弧。这时我一开始的高兴劲全像天边的云被风吹走了一样,无影无踪了。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勉强画好了我的框架,但“不幸”还是发生了:妈妈说我画得:1、太小;2、结构不对。两个原因就把我的这幅“佳作”PS掉了,并让我在反面重画。这真让我“欲哭无泪”啊!我只好老老实实地看妈妈是怎么画的,然后学着妈妈样用心去临摹,终于又一次勉强把框架画好了。看看范布宁:哇,她画得真快!但我告诫自己:不能急,画得太快会把好不容易搭起来的框架搞糟的。
接下来是在框架里用线条画出明暗,这样就有立体感了。打线条也是有讲究的,线条要打得两头一样粗细,做到“两头轻,中间略粗”为最高境界。但这种线条不是一天两天能够练出来的,这是一点;第二点更重要的是打线条千万不能乱,打出来要一组一组的,并要有在角度的交叉。如先打横着的一组,再打斜着的一组;第三点是线条的深浅关系,如果要浅,则既可以减少线条数量,也可以把线条加深或变浅,除了手上用力不一样,加深或变浅可以用不同软硬度的.铅笔。
最后,我完成了那张作品。看着有些模样的圆柱,我颇有些自豪:这可是我的第一张作品哦!当时自以为画得不错,等到“培训班”结束,看看真是实在比较糟糕的。我的素描旅程作文青春人物素描作文课间十分钟素描作文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