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们吃好了午饭,拎着竹篮,扛着山锄,哼着小曲儿,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我自告奋勇要为大家带路。于是,我神气活现地走在了队伍的最前头。抬头望去,漫山遍野都是挺拔的竹子,翠绿的枝叶随风摇摆着,不时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好像竹子们在进行大合唱,那声音美妙极了!到了地头,我按照大人们教给我的办法仔细找:哪儿的土裂开了,哪儿就有可能埋伏着笋宝宝。不一会儿,我似乎发现了笋宝宝的踪迹,急忙叫来爸爸帮忙。只见爸爸动作娴熟地这里一锄,那里一锄,三下两下便挖出一株竹笋。拿起来一看,呵,绿中透紫,紫中带绿,尖尖的脑袋上还顶着一撮刚翻过的泥土!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找得更起劲了,眼睛像个超级雷达扫描器,不放过一点可疑的蛛丝马迹。哎哟!突然,我的`脚板被一个硬物狠狠地硌了一下,我不禁惊叫出声。大人们闻讯赶来。纷纷询问:怎么啦?得知原委后,妈妈笑眯眯地说:看来,你有收获了。我不解其意,一边抱着脚直呼痛,一边嘟着嘴责怪妈妈不但不帮我,反而在那里说风凉话。爸爸笑着对我说:傻孩子,这是笋宝宝在和你打招呼呢。快挖挖看看!闻言我用小锄轻轻刨了一下,才磕破一点泥皮,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挖竹笋,我不敢使太大劲,怕把竹笋刨坏。心中有数后,接着我就一锄一锄刨下去,果然过不多久,一个胖乎乎的笋宝宝露出了笑脸。我忙丢下锄头,用手慢慢地把浮泥扒开,把竹笋轻轻地拿出来,生怕把它弄破了,因为它现在很新鲜,也还很嫩。实践出真知,我越挖越顺手,不知不觉,竹篮里挤满了笋宝宝,收获颇丰呢。
其实,挖竹笋就是这么简单!只要你学会识别的技巧,用心耐心地去挖,不管土地怎么坚硬,竹笋藏得怎样巧妙,你总会满载而归。真的,只要你肯下功夫,再难的,也就这么简单。
《这么慢,那么美》,这是一本让人不舍得读完的书籍。人们说,每个人只能经历一种人生,然而通过读书却有机会别人的人生,这是一种幸运。或许是和自己大学读的专业有关,一直对欧洲文化有着很深的执念,想在那边留学、旅游、生活。这本书有幸让我走进了北欧,瑞典的人民的生活,甚是高兴。
之前接触这类书籍还是通过胡续冬的《去他的巴西》,从此便对别国的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而网上推荐的有关文化交流类的书籍大多为学术性或者专业性强,枯燥乏味,让人兴趣索然。现今阅读到的这两本属于个人深入接触交流后的自己的感悟,易引起共鸣,与作者感同身受。这本书还是在亚马逊类一栏找到,直至现在都很困惑为何将其归类于此。毕竟,这是一本描写北欧国家人文的书籍,和励志倒无关联。
《这么慢,那么美》与其称作是一本书,倒不如说是作者在瑞典的生活感悟。书里的词句都简单、通俗易懂,像是一个朋友面对面的与你娓娓道来般。每翻一页,总觉后面依然有更加精彩的内容,让人不忍读完。作者在书里把北欧国家描写的非常完美,我相信她一定对那片土地爱的深沉,才会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毫无保留的在字里行间中体现。
《这么慢,那么美》主要描写了北欧几个国家的人文。北欧几个国家是世界公认的全球幸福度最高的国家,有瑞士、瑞典、丹麦、挪威等,其最主要的特点高收入、高税收、高福利,瑞典的人均收入位居世界第二。作者由于远嫁瑞典,在书里或轻描淡写或浓墨重彩的描绘了瑞典的各个方面,包括人文、制度、教育、医疗等,让人耳目一新,大有裨益。
在这个国家,大街上随处可见的超级奶爸,无数的咖啡馆,不惧人的鸽子,对待动物的宠爱以及规范化管理,全民的阅读风潮。无论在哪都可以看见人们捧着书在津津有味的阅读,咖啡馆、地铁站、海边、草坪上,人们交流文化、音乐、地理、哲学、宗教等。很多移民觉得瑞典人冷漠,难以亲近,有一个原因是思想水平没有和他们衔接上,人们便没有想要继续沟通的***。他们奉行的一个理念是,人们永远都不需要停下来,何时何地都可以保持学习的状态,随时随地可以进入大学开始系统的学习。所以有很多瑞典人在工作几年甚至十几年后发现兴趣所在便重新进入大学深造换工作。这是高福利制度下人们的多种选择。
这个国家也非常注重儿童教育,培养儿童的\'创新性和独立性。体现之一是,即使是瑞典最好最华丽的房子无论是市中心还是郊区都有机会被改造成幼儿园等其他教育机构。他们让孩子参观牧场,每天无论刮风下雨都要锻炼2个小时,从事社会实践培养其独立性,政府每月补贴每个家庭牛奶基金,给父母足够的带薪休假假期陪伴孩子成长。正是政府的这一些制度,瑞典乃至北欧人极其注重孩子的教育,所以“超级奶爸”一词应运而生。父母们都不想错过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所以致力于亲自抚养自己的孩子,而不是交给爷爷奶奶,一劳永逸。也是因为这种家庭理念,瑞典的商业经营时间总是在早上10点过后,晚上7点打烊,周日全休。为的就是就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享受天伦之乐。
人们也会质疑如此高的福利会不会养懒人。因为瑞典的高福利是在高税收的前提下,大家都要付出国家的高福利的才能惠及到每一个人。正是这份深入每个人人心的自觉,让这个国家的高福利运行至今,让别国效仿。
虽然瑞典贫富差距小,但是瑞典却崇尚简约、舒适、时尚的生活理念,一切都是刚刚好,就是最好。居家生活讲究简约,没有满大街的奢侈品牌。现在我们总能在书籍、报纸、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介中看到许多产品都打着北欧风格的旗号,原来是北欧人对生活高品质的追求,崇尚个人设计独特性,不再追逐大品牌。北欧风格就像是一股清流般开始风靡于日常家居中。
“春天生息调养,夏日驾船出海,秋季森林里采浆果蘑菇,冬天高山滑雪。”“当物质不再对人产生桎梏的时候,人才算真正体会和享受生活的快乐。”书里的这句话是对北欧人最完美的概括。高福利背后的高强度自律,自然简约的生活方式,慢生活充盈的内心。这就是北欧。而中国正处于经济飞腾时期,人们的思想水平与经济发展不相同步,整个社会都弥漫着浮躁的氛围,攀比之风盛行,有时候我们都忘了要停下脚步来感受生活。或许这是每个国家发展都经历的阶段,而中国正处于这个时期。但似乎北欧国家已远远将我们抛在脑后,这当然不是比GDP,而是整个国家人民的贫富差距、幸福指数、资源利用率、生态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公民教育等,它们都做的很好,而中国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轻轻合上书后,内心却汹涌澎湃,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想好好感受这个与现在生活完全不一样的国度是怎样的存在。定是湖光山色风景秀丽 ,人民安居乐业一派祥和。
快乐就是别人跟不上你的节奏,烦恼忧愁早已远远抛在你身后。——题记
满空繁星,我想凝望那颗最亮的,来点亮我那捉摸不透的人生道路;繁花似锦,我想嗅一嗅那朵最纯洁的,同时感悟我那刚刚开始的人生;阵阵清风,我想沉浸在那缕最柔和的,闭上眼睛体味自然给我们带来的清凉与美好;喜怒哀乐,我想拥有那份最弥足珍贵的——快乐。可是,快乐到底是什么呢?
快乐或许是医术最高明的医生。电影《最后的假日》中的主人公格鲁吉亚伯德得知自己换了不治之症,仅能活三个星期,她不想再庸庸碌碌过完自己仅剩得不多的几个星期,就辞去工作,带着所有的存款去了欧洲度假小镇卡罗维发利——一个有着童话似的雪山,数不尽的温泉和超豪华普普大酒店的地方。原本打算快乐地度过余生,然而正是由于她的快乐与乐观使她没有离开人世,只是上帝开了一个玩笑。可见,快乐是医生。
快乐或许也是最真诚的\'朋友。在你最无助时,快乐可以给你无穷的能量;在你最伤心的时候,快乐可以给你无尽的的希望;在你难过的时候,快乐可以给你无限的安慰。
快乐不仅是益友,更是良师。他教会我们如何勇敢的面对生活,如何解决生活中的疑难杂症,如何才能使自己信心倍增,如何才会成为一个没有忧愁,没有担心,没有烦恼的一个人。
得到了快乐,我们的世界将春暖花开;得到了快乐,我们的内心将感到充实;得到了快乐,我们的脸上将永远洋溢着欢笑;得到了快乐,我们将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积极,向上,乐观的人。
可是,失去了快乐,我们的生活将充满黑暗;失去了快乐,我们的内心将变得麻木;失去了快乐,我们将整日愁眉苦脸,郁郁寡欢;失去了快乐,我们将会成为一具行尸走肉,一个没有情感,没有目标,没有信念的傀儡。
快乐,不需要大费周章的取得,快乐是无处不在的。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简单的道谢,一次关心的问候,一次鼓励,一次安慰……都可以给别人带来温暖与快乐。俗话说的好“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给别人带去了快乐后,自己同时也会十分快乐。
快乐,就是这么easy!
那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一辆垃圾车像往常一样,将满满一车垃圾倒在地上。苍蝇们争先恐后地围拢过去,想从中发现更新鲜的美味。它夹杂在大伙中间,然而在落到垃圾堆上的刹那,某样东西突然令它眼睛一亮。
那是一幅旧画,画上,一只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那美丽的.肤色、纤细的腰肢和轻盈的舞姿,都让这只苍蝇羡慕不已。还有蜜蜂的工作环境,总是那么花香四溢,馥郁芬芳。它再瞅瞅自己,生活的这片天地总是乱糟糟、臭烘烘的。更让它恼火的是,几乎所有的生灵都对蜜蜂大加赞赏,而对苍蝇却鄙夷不屑甚至怒骂唾弃。
这只苍蝇不服,它觉得命运太不公平了。于是,它找到造物主,要求他把自己变成一只蜜蜂。
造物主见这只苍蝇如此勇敢,对它的行为大加赞赏,然后真的把它变成了一只蜜蜂。
看着自己一夜之间变成另外一个样子,它大喜过望,哼着歌儿,轻快地飞进了花丛。
“大家好!”它快乐地和其他的蜜蜂打着招呼。
“你好,欢迎你加入我们的队伍。”蜜蜂友善地冲它摆了摆触须,却并没有停下飞舞的脚步。此时它才发现,原来这些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并不是玩耍,而是在采集花粉。
接下来的日子,它像一只真正的蜜蜂那样,每天早出晚归,采集一囊花粉,送回蜂房,放下,然后再飞出来,马不停蹄地飞向另一朵花。工作单调乏味不说,每天累个半死,却只能得到一点点食物。
一天两天,它还觉得新鲜,可到了第三天,它就受不了了。趁大家都在忙碌地工作,它悄悄地溜开,飞回到了垃圾堆里。
它以为一切还可以重新再来,不料,落在垃圾堆上它才发现,那里早已不再适合它:那些曾经在它是只苍蝇时的遍地食物,根本无法与它身上这套蜜蜂的消化系统相兼容。
最终,它饿死在了垃圾堆上。
当它的灵魂重新来到造物主身边时,造物主问它:下一世,想做蜜蜂还是苍蝇?
“苍蝇!”它毫不犹豫地回答。
读者感悟
许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成功者头上巨大的光环,却往往忽视了这背后流淌过的汗水——如果你只付出了苍蝇的努力,就不要奢求得到蜜蜂一样的人生,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公平。
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我们做了他人眼中的完人,却永远地错过了属于自己的人生。
其实北欧人的生活一定会是未来中国人变化的未来,但并不意味着全部。
每个民族的成长都有自己的文化,我们羡慕北欧人的生活,是因为那是我们未曾接触和体验的。
北欧神话、人文素养都是一个演变的过程。
慢下来的生活有环境的因素,有民族发展的原因。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我们的快,有环境的因素,有个人的因素,怎么慢?什么方式慢下来?这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而不是说慢下来,就慢下来。形而上学,只会让我们脱离我们的环境和时代。
因此,我觉得这本书,提供的是思考的空间,而不是一种模板。我们不能看到了形,而就说北欧的生活就是一种模板。
我们应该深刻的思考,我们文化里面确实的东西,这种东西的价值,远远超过了结果本身。
这本书是一个嫁到北欧的中国女人无比热爱北欧而写下北欧的风土人情。
内容有很多重复的地方,比如一本书一杯咖啡无处不在。
其实在北京,咖啡伴书的人也很多。包括国家也鼓励全民读书,央视等推出很多文化类节目,如,一本好书、中国诗词大会等等。在中国也都能实现。
北欧高福利是我最羡慕的,可以因为不喜欢工作了就去读书,不喜欢读书了就继续工作,二者都不喜欢就来一场说走即走的旅行。
北欧的税收虽然伴随着高福利,但恕我小气,听着都心疼。
人均收入都一样,开公司的和清洁工收入差不了几千块。人人平等,那比较优势就体现不出来了,不符合人类的本性啊。
最初我读这本书还是蛮羡慕北欧生活的,大家没事儿就是喝喝咖啡看看书,这是我一直喜欢的事情。就去百度了一下移民北欧需要多少钱。查完之后,改变了我的向往,读书咖啡,中国足以,何必搬到北欧。况且要是有几百万在手不管在哪个国家,过不了太好,也至少都能活的潇洒。何必非得去北欧,极昼30天,极夜30天,一年一半时间寒冷的冬天,我那些露大腿的衣服都穿不了了,岂不是很可惜。没办法,读了这么多书,我还是这么肤浅。
在中国挺好的,我说移民北欧的时候,大喵问我,北欧有5G么?我瞬间觉得,中国这么强大,老老实实呆着多好。无非就是厌倦了工作,想找个学校继续学习。虽然这个愿望短期实现不了了,但,自己下班自行充电吧。想做的事不能因为大环境不允许就不做了,不能变成可行,才是人生的真谛,活着就是折腾,并乐此不疲。
最初在微信上看到一篇文章,节选自此书,并在文章的最后介绍了这本书,一位在瑞典生活了十年的中国女人描写的北欧国家生活的书。自从高中关注Vivibear作家blog里初见瑞典生活,再后来读Sophies World 挪威小女孩,便对这现实中的童话世界——北欧五国,瑞典、丹麦、挪威、芬兰、冰岛,产生了极度的向往,北欧,真想成长生活在那里,就像童话一样,毕竟著名的安徒生童话就在丹麦诞生的啊!
于是,毫无疑问,购买了这本书,一拆开便爱上了那浓浓的书香味道,还未看就已经爱上了这本书。
作为一本休闲的书,再好不过了。最适合在一个悠闲的午后,一杯咖啡,慢慢享受这清闲悠哉游哉的时光。
北欧是著名的幸福指数最高,生活节奏慢,高税收高福利。
羡慕她的全民阅读,全民爱好阅读。羡慕她的自然优美的生态环境,人与动物和谐共处随处可见各种可爱的野生动物。最最羡慕的是教育。人生很短暂,有时候一次错误的选择就把整个人生方向决定了,有时候自己还没有明白自己的理想的时候就已经陷入了一个自己讨厌却不可自拔的工作生活,却都只能默默忍受,因为重来的成本实在太大。所以,无比羡慕北欧,他们靠国家的巨大的力量给人民重新选择重来的机会。大学学了几年工作了几年突然发现了这不是自己想要的,有了新的理想,没关系,回到学校重新教育,工资继续发,重新开始新的职业。
一个国家给她的人民提供的最好的就是那种安全感了吧!那种不拍人生走错,只要努力随时可以重新来过,就算四五十又怎样,依然可以像年轻人一样重新受教育重新开启人生。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