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鲁迅先生:
您好!很高兴能给你写信,以前不是很了解你,但是在上初中的两年里我认识了你,对你充满敬仰之心。
读先生您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充满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自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趣。仿佛就像看到了幼年的鲁迅先生,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与昆虫为伴,采摘野花野果,与伙伴一起捕鸟,虽然总捕不到很多;又常听保姆长妈妈讲故事,因非常害怕百草园中的那条赤练蛇。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严厉的教诲,却仍耐不住心中的孩子气,当读书入神时,却没发现学生们正在干着各式各样的事,而鲁迅正聚精会神地在画画……
再然后读到了《藤野先生》一文给我太大的影响,曾一度让疯癫的我,安静下来,想了许多。想必每个中国人都知道日本对我国一次又一次的侵略、奴役,对其可谓是恨之入骨,但藤野先生也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角,鲁迅所赞颂的是一个日本人,这让我很想不通,我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但仔细读后,深入思考后,我发现,每个日本人并不都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他们尽职守责,对工作严谨、负责,同时也对中国,这个曾一度神秘的国家,拥有强烈的好奇。了解了写作背景以后,我有了另一番看法:呵,好强大的大和民族,当清朝还在闭关锁国,他们早已引入了外国先进的科技设备,当清朝的留学生还在摇头晃脑的、甩着长鞭,背诵着四书五经,他们的青年的文娱生活已相当丰富……
鲁迅先生,我也一定会以您为榜样。在生活中,我会牢记您的教导,在学习中,我也会投入您那种忘我的精神。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陆文戚
4月1日
尊敬的鲁迅先生:
您好!
今天,咱们高67班的全体同学在李老师的引导下兴致勃勃地学完第五册语文课本中第三单元的课文《阿Q正传》,那是您的经典佳作!你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形容自己对阿Q的态度。您自己说,您之所以要写《阿Q正传》,是因为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并且说:“我虽然竭力想摸索人们的魂灵,但时时总自憾有些隔膜。在将来,围在高墙里面的一切人众,该会自己觉醒,走出,都来开口的罢,而现在还少见,所以我也只得依了自己的觉察,孤寂地姑且将这些写出,作为我的眼里所经过的中国的人生。”先生,我很佩服您的洞察力,阿Q给后人展示了触目惊心的国民劣根性:吃人、妄自尊大、自轻自贱、守旧排外、漫夸历史、愚昧麻木、卑怯巧滑、投机钻营、色情狂……说不尽的阿Q呀,给咱这群衣食无忧的“90后”的学生引来激烈的讨论:吴妈该不该那样做?阿Q应该怎样革命?自己身上有没有阿Q的“精神胜利法”?
不久,李老师将“走向鲁迅”的征文活动通知张贴出来时,马上有较多的同学围看:“为促进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引导广大中学师生进一步了解鲁迅,把握鲁迅作品的美丽和价值……”李老师在旁边加的提示语更惹人注意:“中学语文教材所收作品论数量及范围之广,非鲁迅莫属。让我们用笔发自内心地怀念这位中国的和世界的文学泰斗!”
先生,您是我崇拜的偶像,每每老师讲解您的文章,我的回答常常能得到他们的喝彩!这种成就感源自您的作品,我无法回到您的过去,我只好在文字中默默地与您对话——
深夜,灯下漫笔的您是孤独、寂寞还是伤感的?朝花若能夕拾,惆怅是不会浮现于字里行间的。眼下,我已慢慢融进您的思绪,随着飞扬的思情在解读“嬉笑怒骂皆是文章”的您。
解读您字里行间的情感,了解时代赋予您的使命。当所有人都在沉睡中您却是醒着的。您以笔为剑,用犀利的语言刺醒沉睡中的人们。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遍体鳞伤的您仍奋然前行。难怪至今人们一直牢记伟大领袖***评价您的话语:“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先生,在黑暗中,您就是一抹希望的亮光,照亮了那个黑暗、阴森的冷酷世界。回想往事,记忆里仍有浓浓真情的流露。
您回忆着充满无限乐趣的百草园——您怀念着采桑葚、拔何首乌、捕鸟的日子;回忆水乡故里、寄托思情——儿时的闰土给您讲述无尽趣事;回忆里得得锵锵的戏曲声,夹杂着香气飘然的豆子——简单的水煮豆,吃在嘴里却是无上的美味;回忆里那本“三哼经”,它倾注了多少长妈妈对您的爱,以至于您最后说:“黑暗人后的地母啊,远在您怀里永安葬她的灵魂吧!”这些往事您都记着,怀恋着。
然而,现实很难让您以悠闲的心情去欣赏美丽的田园和享受淳朴的乡情。现实让您紧握秃笔发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这个病态百出的社会里,使您不得不直面惨淡的人生。您活灵活现再现现实中的“病”,“深味着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最后,笔尖挥动,您一发不可收拾了。
您选择了穷困潦倒,守着孤灯,于是,有了破布长衫挂在身上的孔乙己,满口“之乎者也”的他也败在这“之乎者也”之下;有了在飘荡祝福之声的雪夜中死去的祥林嫂,她悲惨的人生际遇换来的却是人们的冷嘲热讽;欺凌怕势的阿Q,心里的“得胜法”使人感到悲哀,就连死到临头也不明白是怎么死的;再有一位以为有一剂“什么痨病都包好”的“良药”的华老栓,愚昧无违让他走向老年丧子的惨景。“人血馒头”,烤得焦黑的人血馒头,是现实最贴切的写照。呵,好冷,那时一种彻骨的凉风吹遍祖国大地。问苍茫大地,谁能“救救孩子”?就这样不幸中的人展露在这个病态的社会里,够冷漠,够可悲,够诙谐的了。您的笔下驰骋纵横,把文章做绝了,散文够散了,杂文够杂了,小说够味了。您吹起革命的号角,号声震荡人心,余音绕耳,快醒醒吧,沉睡中的人们,您疾呼!您诠释自己的笔名——迅速猛烈!彷徨之后的声声呐喊如战鼓!
1936年10月19日,您生命的“鼓声”骤然停止,遗憾啊,举国上下抚胸悲叹,慨叹您为何没等到国民彻底醒来的那天。一面鲜艳的旗帜覆盖在您的灵柩上,先生,九泉之下您知道国人看到这面旗帜的无限感慨与悲痛吗?阿累在一面中说道:“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走完就倒下,我们只能踏着他血的足迹继续前行。”先生,听到这句话您一定倍感欣慰,中华民族新文化的这条路上您并不孤单。残阳落日,不是消逝,而是另一种重生!今天,我从您的格言中重生——“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
您姑且尝试做一回狂人,呐喊的最后余力,终于走过彷徨。朝花夕拾的美好岁月,就如同春风吹又生的野草般袭来。十年,二十年,甚至百年的今天,那气势壮阔的文浪,经久不退,到了不可磨灭的地步。先生,您留下的不只是墨宝,而是您整个瑰丽的人生!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先生,您一定是永远活着的那个人。百年后的今天我以我的方式悼念您。因为,在您身上分明写着——文无止境,那是一种激人上进的不屈的力量。
先生,正是有您这种不屈的力量,凝聚在您灵柩的旗帜上,形成三个震撼人心的大字——
民族魂!
此致
敬礼
崇拜您的一位少女:xx
20xx年10月29日
尊敬的鲁迅先生:
您好!
我非常的喜欢看你写的散文。我可以说你在我心里占了很大的位置,是我最崇拜的作者之一。在我每学期学的课文中,都有你的一、两篇散文,让我体会到了你伟大的革命思想和为国家着想的品质,所以这让我更加的崇拜你了。
我看的第一篇你的散文的名字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写的这篇散文说了你对童年的回忆。我在读时,看着你写的这篇散文时,心里很羡慕你那份热爱大自然,向往着自由的童趣。我一好想这样,可是这是不可能的了。就仿佛就看到了幼年的你,趁家里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与昆虫一起玩耍,采摘野花野果,与伙伴们一起捕鸟,又常听长妈妈讲故事……
当然还一很多,比如《杜戏》在篇写的是和童年的伙伴一起去看戏,以及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阿长与山海经》,在这篇里你对阿长从讨厌慢慢的变为尊敬。还有《藤野先生》,在这篇散文中你写了对藤也先生的尊敬,然后看到的中国人的,知道了救人不能救心。弃医回国,做了一个思想家、革命家。当然还有《雪》在这篇散文中,你分别写了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南方的雪“滋润美艳之至”,北方的雪“如粉”“如沙”。鲁迅先生看了你的散文我学了很多的知识,知道了很多事情。
正因为我喜欢你的文章,我特意去买的一本《朝花·夕拾》,没当一有空闲的时间我就会看一看你写的《朝花·夕拾》。尊敬的鲁迅先生,希望你在天堂安息。
尊敬的鲁迅先生:
您好!
我是一位来自光明中学八年级的\'初中生,我叫韩传莹。我最近学习了一
你是一位伟大的名人,我从历史资料中学到了关于您的斗争气
1918年,您以第一
还有一点让我非常的敬佩,那就是您在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与残害,您一点不避锋芒地把钢到一样的笔刺向您所憎恨的一切。“我对您的
此致
敬礼!
写信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敬爱的鲁迅先生:
您好!
最近读了您的《朝花夕拾》,心中大有感触。
您的文笔真是极好的,文章十分优美。这些散文形散神不散——都是在批判当时那个黑暗的社会。
通过您的文章,我看到了那个黑暗的社会,那个社会真黑暗呀,伸手不见五指。而您的文章就像一束阳光,刺穿这黑暗,照在那些生活在黑暗里的人们的心头。而您,就像是一轮太阳,不断将这些阳光,照向大地,照亮了社会前进的方向,在每个人的心中,点上一盏明灯。
《朝花夕拾》中还写了不少您童年时的事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里面的您简直与我小时候一模一样,都是那样的淘气。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您笔下的那些人物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鲁迅先生,您可真是一位人民的斗士,将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革命事业。可您在工作时实在太拼命了,那是为什么呢?如果您多休息休息,保护好身体,不就能更长久地为革命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吗?但您这样工作,我也并不是不理解,您是为了国家和民族!无论您怎么做,只要有利于国家和人民,那就是正确的。
我最近还读了您的《故事新编》,可这些故事表达了什么,我可真是想不出来——是对旧社会的批判?还是对未来生活的向往?真是想不出来……但这也很正常——毕竟我们是相隔了半个多世纪的人了。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
11月13日
尊敬的鲁迅先生:
您好
很高兴能够给您写信,自从看了您的作品,和了解了您的事迹之后,我对您的敬仰之情也就油然而生了。
我是读着您的文章长大的。从童年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和《社戏》中我体会到了您童年时的艰辛和所享受到的乐趣。
还有你的其他著作《狂人日记》、《阿Q正传》、《少年闰土》、《藤野先生》等等,都是我最爱的文章。但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那就是《藤野先生》和《狂人日记》这两篇文章。
在《藤野先生》这篇文章中,您寄托了对您老师的深厚感情。以及您看到自己国家的留学生对于自己的国家不屑一顾,对待自己的同胞们就像是对待陌生人一样,亲眼看到自己的同胞们被***,却没有一点怜悯之心,而是在一旁鼓掌、欢呼的场景。使原来打算学医来救治国民,让“东亚病夫”这个具有羞耻意义的称号消失的您,最后却选择弃医从文来唤醒国民。我对您这个重大的决定感到非常的赞成,因为您的种种决定都是希望国家能够走向富强。非常的伟大!
而在《狂人日记》中,您运用了不一样的手法,刻画出了人物形象,表达出了自己对封建制度的憎恨,并表达了自己的一些从事态度以及自己的观点。最终,让《狂人日记》这篇白话文把千年以来的封建制度给打破了!虽然社会的改变并不是很大,但您却使人们的生活相应的变好了些!
虽然现在您再也不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的作品了。但是,我相信您以前的那些作品就已经能够使我们收益一身了!
在今后的学习中您的每部作品都会时时刻刻的陪伴着我,让我随时想起您给我们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您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生活!
祝
一切会如您所愿,越变越好。
你的忠实读者
3月29日
亲爱的鲁迅先生:
你好!我是你的读者,你身体还好吗?平日翻阅先生的书,脑海常浮现先生削瘦的面容,抽着烟,坐在藤椅上沉思。先生所思所想关乎一个民族的,是代表民族的的思考,字里行间所透露出尖锐的思想,如一把匕首直刺的与。
先生生活的年代过于不堪,相较之下,我生活在一个和平幸福的年代,虽无法体现当时的压抑与,阅读先生的文字,却看到了一颗火热的心在有力的跳动着。先生的目光却是冷峻的,面容也是严肃的\',终日沉浸在的思考中,先生是忧国忧民的,记得当年先生东渡日本学医,后深思国家,需有人,先生弃医从文时曾说过一句话:“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事愚懦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材料和看客。”先生看到了国民的,想到了国家的,便弃医从文从国人的上彻底根治铲除传统的劣根。我没有先生的那般,也没有先生那种勇气,心中有所不满和怨气,只是吞下肚,仅供之间交流。
先生家乡是绍兴,先生的文章里也可见对故乡的热爱与怀念。先生十七岁时便走出故乡,走出封建制度严格的大家庭去求学。学生心里油然升起一股敬佩之感,对当下的我们而言,十七岁正是思想幼稚满脑尽是一些不切实际想法的年龄,尚无成熟的思想,自是无法对一些事物作出的判断与思考,况且,这个年龄的我们还没有养活自己的能力,先生那会却早已上了新式学堂,以优异的学绩被派遣前往日本留学。而生活水平提高了的现在,我们却抱怨学习太苦太累,盲目地追求一些毫无意义的东西,没有生活的目标,没有未来的理想,被美好的生活冲昏了头,却还在那大拍打着桌子心中的不满。可以说,时代在进步,人的思想却在后退,还洋洋地夸耀着“新人类,新思想”,不曾发现自己已远离文明之后一大截。
先生,如果说当时的国家由于落败而引发一系列问题,人们尚没有新思想的涌现是因为诸多因素,当和平年代所产生的扭曲的新思想却是病态的,是否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而渐渐忘却了境界的存在,目前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像先生这样有尖锐的思想,有深刻的目光的人,再将来不会再有第二人,不会再有达到先生思想高度的人了。
此致
写信人:
时间: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