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立雪”这个成语,讲的是宋代杨时在下雪天拜访著名学者程颐,程颐瞑目而坐,杨时不敢惊动,在旁站里等待,等到程颐醒来,门前积雪已经一尺来深了。现在这个成语常常被用来形容尊师重道。
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人深思。在学校里,有个学生把老师打得住了院,这是多么可耻啊,多么可恨啊,多么可悲啊!!老师辛辛苦苦每天为我们传授知识,让我们不用像杨时那样用“程门立雪”的方式来得到知识,而得到的回报只是拳脚相加。更令人痛心的是,许多的学生谈论起这件事,语气中透出的是崇敬此人,毫无对老师的同情和对打人同学的批判,都是“太强了”“真厉害”这样的字眼。老师究竟做错了什么,让一些学生如此仇恨?回答很简单,有人可能会说,老师天天管着我,我不自由,我不高兴。殊不知,老师这是为我们的未来铺路,是给我们一盏指引将来前进方向的明灯。如果不转变一个观念,那么只能“老大徒伤悲”了。
杨时是宋代的人氏,而现在,过去了将近一千年,我们又有几个人能有程门立雪这样的精神呢?在杨时的那个年代,学习是升官的路,而当时有许多条更好走的路可以走,杨时却坚定不移地走上了这条路,而且走得有毅力,走得义无反顾;更可贵的,是他对老师的尊敬,在老师休息的时候不畏严寒地一直等候。这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的提升,一种境界的提升。现在的社会,想要有出息,学习是最好走的出路,却没有一个人像杨时这样为了老师而甘愿奉献的人。我们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杨时那么执着地学习,而我们却有许许多多的人终日在学校里混日头,对于作业随随便便,对待老师毫不心怀感激与尊敬?在课堂上吵吵闹闹,破坏纪律;在家里浑浑噩噩,无视作业……甚至,对老师拳脚相加?!古代人的美德,在现代人的身上为什么没有了呢?难道千年的发展,最基本的道德水准都退化了,泯灭了?
每位看过这篇文章的人,都应该深思,慎思,审思……
在星期5的时候,我们学习了《程门立雪》这个成语故事。内容是这样的:北宋时,有个叫杨时的人,他十分好学。千里迢迢去大学者程颢、程颐那里去。一年冬天,他和同学去老师那请教问题,到了门口,恰好老师在午睡。同学要敲门,杨时不让,说就在门口等一会儿吧。等了许久,突然下起了大雪,俩人冻得浑身发抖,但他们仍然都站着。直到老师一醒来,外面的大雪已经有一尺多厚了。
当我学完了这篇成语故事后,我受益匪浅,以前我都不懂得什么是尊师重道,可现在我是知道了,上课坐好认真听讲、坐直、不说小话、不做小动作、不发呆、积极举手发言、不惹老师生气、不给老师添麻烦、作业认真完成这就是尊敬老师。
可我就有一次不尊敬老师,有一次星期五的时候,我们不能去上体育课,我们就让语文老师带领我们去,可语文老师却不带我们去,我的心情就非常的低落,上课时,我就坐不好,也不举手发言,甚至连会的题也不举手,字还写的非常不好。直到下课了,我都还没有原谅老师,还在责怪老师。
唉!我真的是惭愧啊!为了不上一节体育课,我就这样的.责怪老师,要跟杨时比起来,我可差的太远了啊!在这里,我要真诚的跟老师说:“老师,对不起。我不该这样,我向您保证,以后绝对不会再这样了,请您放心吧!”
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着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后来,杨时学得程门立雪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故事家喻户晓。故事讲的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一个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程颐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瑞雪纷飞。来到老师家时,老师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不敢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非常感动,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读了《程门立雪》之后,我为杨时尊师重教,立志求学的精神而感动,正是由于他能够尊敬师长,虚心向老师求教,终于成为一位知名的学者。全国各地的人,都不远千里地来拜他为老师,大家尊称他为“龟山先生”。试想:杨时经过苦心等待,程颐教给他的知识他会不认真记在心里吗?假如杨时看见老师没有时间,扭头就走,那也就关闭了一扇成功的大门。
可是,再看看我们的课堂,老师在讲课,有的学生在下面说话,做游戏,有的甚至偷吃东西,真不知老师讲的知识能不能装进脑子里去。老师在班里批评不听话的孩子,可是不一会儿,这个孩子就又开始讲话了,这样的学习态度,又怎能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呢?
伟大领袖***青年的时代听过徐特立先生的课。当徐特立60寿辰时,他特意写信向徐老祝贺。信中说:“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事实证明,对老师有一分恭敬,便有一分成就。今天,我们应该像***、杨时那样,尊敬师长,亲近师长,让尊师重教成为一种风气,这样智慧才能得到传承。
这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宋朝的时候,有一位很有学问的人名叫杨时。他在下雪去拜谒著名学者程颐,程颐瞑目而坐,杨时不敢惊动,在门外站立等待。程颐醒来,门前程雪已有一尺深了。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习尊师重道,尊敬师长。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除了父母以外,老师是和我们最亲的人了。平时在校园里,是谁教我们知识,又是谁无微不至地给予我们关怀?那就是老师。
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浓浓情谊,倘若没有老师昔日里的淳淳教诲,又怎么有今天的我们?
老师就好比那春雨,随着微风潜入夜里,静悄悄地滋润我们的心田,在这世上还有比亲人,比老师对我们更好的恩人吗?
因此,尊师重道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遵循的,就让我们向杨时学习吧!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我们的成长老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所以我们要爱老师,要尊重老师,今天,我就读了一篇关于尊重老师的文章,这篇文章就是《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篇文章写的是杨时和他的同学们有一道题不会,杨时提议:“我们去问程颐先生吧!”同学们很赞成。他们到了老师家,可是老师正在睡觉呢!这时,书童走过来,说:“先生这几天足不出门,夜以继日读书,坐累了只是站起来走走。今天看他挺高兴的,可能想出眉目了,想打一个盹,还睡得挺香呢!”听完了书童的话,他俩蹑手蹑脚地站在院子里,静静地等待。
雪下得很大,风刮的更猛。但两个学生还是站在那里.等程颐醒来的时候,外面的雪已经厚达一尺,这就是《程门立雪》的故事。
老师很辛苦,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既要给我们传授知识,又要教我们怎样做人,所以我们要尊重老师,关心老师。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