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自然中会感到很轻松。在大自然中你会感到这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可以让你放松心情。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你可以在大自然中悠闲地散步,也可以大声地对着美丽的蓝天倾诉你的不快,你的郁闷。当你工作了一整天,觉得很疲倦,无味的时候,你可以到屋外倾听大自然中那美丽的声音,它会让你忘记疲倦、无味,让你陶醉在这芳香四溢的世外桃源中。在家中工作了半天的学生们,你们也可以到郊外散散心,让一直在紧张中思考的脑放松一下,让看了很久的眼睛远眺,这样可以让你们充满能量。
我在夏天会感到很轻松,这是大自然中最好的季度。我可以在田园里、小河边、院子里、公园里等许多地方看见夏天的美丽,这可是大自然给予人们的礼物。在这里我与伙伴们嬉戏,在这里我与伙伴们尽情地将这些美,这些芳香溢人的景色尽收眼底,让这些美的环境永存心间。
在夏天,我与朋友们在田野中欢唱、追逐、捉迷藏、编花环还有尽情地欣赏这里美丽的一花一草……我最喜欢用已长满叶的柳条编花环,将摘来的野花插在已编好的柳环上,这样就变成了一个美丽的花环了。我们将编好的花环戴在头上,追赶着无数的蝴蝶,嘴里唱着歌儿。累了,我们坐在草地上或者躺着,闭上眼睛嗅着草儿所发散出来的'清香,闻着从远处飘来的花香,花香与草的气息混合在一起,让我陶醉在其中。倾听着从头上飞过的鸟儿所发出的各种声音,那声音有强有弱有细,这些声音合奏在一起,真像一曲交响乐。张开眼睛,望着无边无垠的蓝天,看着那些五花八门、变幻无穷的云朵,让我不敢眨眼睛,生怕一眨眼睛这些美丽的景色便会趁虚溜走。
当你穿着裙子在微风中欣赏这一副副美景时,你的裙子像一只蝴蝶,轻飘飘地在微风中摆动,张开双臂,将这一切美好的事物拥为己有,好好地拥有,慢慢地、仔细地欣赏。
大自然中的夏天是最好、最美的,它能让你很轻松,大自然会倾听你的苦诉,让你忘记哀愁,记住美好。在这里我感到很轻松。大自然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等着你去探索。
每次读到“枯藤老树昏鸦”这句诗时,我总会想起老家的那株苍老的葡萄藤。葡萄摘完之后,叶子就开始往下掉,从深秋到冬季,葡萄藤就孤零零地站在那里,枯瘦的藤虬龙般缠绕着。有时候回去,我就静静地站在它面前。似在欣赏古老的风景,倾听生命的絮语。
曾经,这风景里,这葡萄藤下,还有一个人,一个深爱着我也让我挚爱一生的人——我的奶奶。
那个夏日的午后,我们就坐在碧绿的葡萄架下,温暖的风拂过脸颊。奶奶说,这棵葡萄藤在他的生命里已有10个年头了。在我之前,每年,他总会摘下一串最好的葡萄给爸爸吃。后来,她就把最好的留给我吃。
在那个凉秋时节,我乖乖地坐在屋里,凝望着她,她搬张凳子,站在葡萄架下,微倾着身子左看看,右看看,终于选中了一串,用剪刀去剪,剪好后,用手小心的托着,探下身子走下凳子,将葡萄放入篮中,又站上凳子,去剪另一串。我看着她那每一个细微而又缓慢的动作,终于忍不住走出屋子站在她旁边。她责怪我怎么出来了,会着凉的。我只是微笑,被骂是一种幸福。
又是一年秋天,一场秋雨,把葡萄藤下的葡萄一并打落掉在了地上。奶奶全然不知,她已经生病住院了。爸爸从超市买来了葡萄,让我送去给奶奶,就说是自家结的。
奶奶躺在病床上,惊喜地看着我,我却不敢看她,她瘦了好多。她见到了我手中的葡萄,说:“怎么,家里结葡萄了?”“嗯,爸爸摘了放冰箱里的。”我吞吞吐吐的回答。“你爸也真是的,怎么不等我出院了回去摘?玩一个到手了怎么办?”我的心似乎被堵住了,我怕忍不住,连忙转过身去。“今年的葡萄怎么有点酸啊?一定是多雨吧。”奶奶边吃边说。我的心隐隐作痛。
曾经,且听风吟;曾经,盈满甜蜜;曾经,忍住流泪。
如今,那个人已不在,偶尔回去,唯有那棵葡萄藤依然守在那里。看着它,那些熟悉的画面又浮现在我的眼前。思念,涌上心头。
只有灵活、恰当地掌握创新构思的方法,才能写出有新意的考场佳作来。一般说来,的创新构思,可有下列切入角 度。
一、从话题的另一意义的角度切入
许多中考话题都具有多义性,若只盯住其本义或其常用义,则构思很难出新,写出的作文虽不跑题但也显得一般化,若撇开其本义或常见义,转而从其引申义或 其比喻义的角度切入,构思定能出新。如黑龙江省2001年的中考话题是"水",若从自然界之"水"这个意思层面上去理解,把"水"当成名词,则构思很难出 新;若把"水"理解成形容词,如"这个人很水",在这个层面上理解"水"的意思,则其拟题、行文都会很有新意。
二、从缩小话题内涵的角度切入
有许多中考话题的意思非常宽泛,若给话题加上一些限制语或修饰语,便缩小了话题的内涵,有利于考场作文出新出奇。如海南省中考话题是"第一次",便应 缩小其内涵,才有利于构思选材,考场作文才能出新出奇。这里要强调的是:添加的限制语或修饰语,必须避开众生皆谈、人云亦云的误区,要从自己的材料库中那 许多不为人知的人、事、景、物着手。这样,新颖、独特的作文内容就会流于笔底,并能紧紧地抓住阅卷老师的眼和心。
三、从话题的逆向思维角度切入
围绕话题,自我多方设问,多方求答,用以开启思维,立意选材,这是众多考生的一般作法。然而,绝大多数考生只知沿着话题正向发问,而很少有逆向发 问的。如江西省2001年中考话题"尊重",考生可以提出"何为尊重"、"谁尊重谁"、"为什么要尊重"、"谁可做尊重或被他人尊重的典范"等等问题,这 些都是从正面发问,没能跳出常规思维的圈子;若舍弃"正向",从"逆向"角度思考发问,"为什么谁不尊重谁"、"不尊重他人好不好,为什么"、"不尊重的 事例或现象有哪些"、"怎样消除不尊重现象"等等,如此这般的提问思考,文章的构思、选材就避开了老调,步入了新境。
四、从话题的另一时空的角度切入
围绕考试话题,写自己经历的事,写自己身边的事,从家庭时空、从社会时空、从学校时空范围去立意选材,这本无不可。但这都是从话题的"现实时空"去构 思的。若能启动联想、想象或幻想,从话题的"过去时空"或"未来时空"角度去构思,只要联想、想象或幻想的人、事、景、物合乎情理,不管写的是话题的"过 去时空"或"未来时空",只要能含蓄、曲折地反映话题的"现实时空",便能写出颇具新意的考场作文来。如四川省德阳市2001年的中考话题"初三生活", 若一般人可能都会写自己或同龄人的初三生活,若启动联想、想象或幻想,写爷爷、奶奶的初三生活或几十年以后自己子孙的初三生活,只要合乎情理,则定能让阅 卷老师耳目一新,从而拍案叫绝。
有一天,狼发现山脚下有一个洞,各种动物由此通过。狼非常高兴,它想,守住山洞就可以捕获各种猎物。于是,它堵上洞的另一端,单等动物们来送死。
第一天,来了一只羊,狼追上去,羊拼命地逃,最终从一个小偏洞仓皇逃窜。狼气急败坏地堵上那个小洞。第二天,来了一只兔子,狼奋力追捕,结果,兔子从洞侧面一个更小一点的洞逃生了。于是,狼把类似大小的洞全堵上了。第三天,来了一只小松鼠,狼飞奔过去,追得小松鼠上蹿下跳,最终,小松鼠从洞顶的一个通道跑掉了。狼非常气愤,于是,它堵塞了山洞里的所有窟窿,把整个山洞堵得水泄不通,狼对自己的措施非常得意。
第四天,来了一只老虎,狼吓坏了,拔腿就跑。老虎穷追不舍,狼在山洞里跑来跑去,由于没有出口,无法逃脱,最终,被老虎吃掉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
留下余地,活出品位
老虎穷追不舍,狼在山洞里跑来跑去,由于没有出口,无法逃脱,最终被老虎吃掉了。
这只狼比灰太狼还要倒霉。它忙碌了三天,却是自掘坟墓。它之所以死亡,固然有弱肉强食的原因,但最重要的是它没给自己留下余地。如果人如此狼,则品位太低。“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情况的确是有的,但还是多条后路比较好。
余地留给自己。河南巩义的康百万庄园的堂屋上挂着一块匾,上书“留余”二字。宽备窄用,生意兴隆,康家便有了骏马一天也跑不了一圈的大庄园。庄园里还有一条精心设计的地道,以便主人在紧急情况下逃脱。山西平遥古城的县衙里也有一条地道。这些都是留后路的例子。
余地留给他人。人大多不是圣人,尴尬时需要一个台阶,穷困时需要一点救助,绝望时需要一条出路,如果没有回旋余地,必然激化他们与社会的矛盾。
余地留给生命。为什么要“网开一面”?为什么提倡“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因为一个人把一个地区的.动物都灭了,周围的人吃什么?这个人的子孙吃什么?现在东海每年都有禁渔期,草原也有禁牧期,希望“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画面更多地出现。
余地留给艺术。中国画大都讲究“留白”,给欣赏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雕刻也需要留下修改的余地。琵琶女在演奏中也曾出现这样的情景:“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音乐上的“留白”。白居易写完琵琶女的演奏后,并未急于收笔,而是写了“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二句,让人产生“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遐思,则是文学上的“留白”,深得艺术的要旨。
余地产生品位。比尔·盖茨主动退位,让人感到亲切;本·拉登搞恐怖袭击,只能自断后路。美国耗时十年,终于将其击毙。老虎再贪婪,也会给秃鹫和鬣狗留一副狼的骨架的。
衣服宽松则舒适,时间宽裕则悠闲,空间宽阔则坦荡,心胸宽广则豁达。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让我们留下余地,活出品位。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